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早晚都是要辱華,明星有無例外?線上愛國運動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3/14 第13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早晚都是要辱華,明星有無例外?線上愛國運動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郵輪工作有門檻嗎?想邊工作邊旅遊,渴望有一個不一樣的職業生涯

新書鮮讀
早晚都是要辱華,明星有無例外?線上愛國運動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圖/一八四一出版
書名:《國家面前無愛豆》

內容簡介:強迫表態、分裂國家、犯我中華、雖遠必誅,人生三大階段是「出生、辱華、死亡」,明星有沒有例外?網絡民族主義與兩岸三地流行文化緊密交織,偶像屢屢被中國封殺,國家面前究竟有沒有愛豆?愛豆是不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國家面前無愛豆」(偶像),當涉及國家政治問題時,即使是自己喜愛的偶像也得往後退一步。這句說話後面的愛國激情,是國家利益至上,還是官方控制媒體?從分析中國媒體的「辱華關鍵詞」,到臺港中影視產業如何受到國族認同的影響——究竟偶像文化如今為何變成這樣?

官方微博直接影響網友的國族仇恨對象建構,從抵制藝人到封殺經濟來源,藝人在中國發展只能合流於官方意志,這是不是一種「官辦激進民族主義」?線上愛國運動是不是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以網絡為主的數位科技,我們必須關注溝通模式的多樣性、國族建構與想像過程的多義性,以及跨國/跨境論述對話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就讀期間曾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交換。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靜宜大學、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媒體與認同、語料庫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搶先試閱:〈娛樂產業的國族主義文化迴圈〉

若一九九○年代新一波的中國國族主義出現是「中國經濟崛起」的產物,那是何種經濟運作的下層結構決定了上層結構的意識形態與國族認同,特別在本研究關注的「文化場域」(臺港中影視產業)之意識型態運作過程?本研究試圖引介社會學家保羅.杜蓋伊(Paul du Gay)等人在一九九○年代提出的「文化迴圈」(the circuit of culture)分析架構,從「再現」、「認同」、「生產」、「消費」與「規範」五個端點,抽絲剝繭的詮釋臺港中影視產業的樣貌。

在杜蓋伊等人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書籍《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透過分析數位隨身聽Sony Walkman如何成為全球流行產品的過程中,指出它並非只是一個商品,它還承載了一種對流行時尚、青少年文化的消費認同。藉由這個例子,杜蓋伊等人透過文化迴圈分析架構一一拆解Sony Walkman如何形構一個消費文化面貌。因此本研究認為在影視產業中從藝人到電影、戲劇、唱片、演唱會等皆是商品,亦受到文化迴圈概念提及的再現、認同、規範、生產、消費過程影響,所以文化迴圈適合本文作為觀察影視產業與文化認同關係的研究取徑。

詳細介紹文化迴圈的五個分析面向,首先「再現」即生產者透過語言傳達文化意義,並影響消費者對於特定事物的認同(在網路時代,消費者亦能夠透過語言的再現影響生產者的認同);「認同」是抽象的概念,對我群的認可,即是對與自身一致的對象建立共有共享的想像共同體;「生產」指涉及產品從設計、原料選取、生產方式、生產流程、產品銷售以至物流安排的完整生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產者會嘗試為產品附加意義,建構產品的象徵與符號以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維護兩者的紐帶,促進消費意願。「消費」是指消費行為的日常儀式與實踐,消費行為涉及消費者的接受資訊方式、購買因素、購買習慣(時間、地點、次數)與價值觀等模式。最後是「規範」,包括政府組織的明文規定、法令,與潛在產業行規、社會規範,皆會影響產品的生產模式與再現。

每一端(再現、認同、生產、消費、規範)都涉及意義的產製,並與下一端相接合、連結在一塊。 除此,在意義的產製過程必須透過「語言」(包括影像、口語、寫作等)傳達,而「媒體」則扮演至關重要的中介角色,特別在現代傳播科技發達,促成全球性的傳播與溝通,使意義能夠在不同文化區塊流動進而相互影響。

無論是Sony Walkman抑或是臺港中影視產業內的藝人與其產品,除了都是具有豐富文化意義的產品,且都涉及了複雜的意義產製過程。而文化迴圈概念則提供了本研究一個分析架構,跳脫單純分析藝人認同爭議的文本論述,轉而從各種不同的面向去討論藝人認同爭議背後反映的整體臺港中影視產業的局勢變化。簡而言之,透過文化迴圈分析,本研究拆解貫穿於再現、認同、規範、生產與消費面向的國族主義元素。本研究先嘗試歸類臺港藝人的文化迴圈以做為例子說明,並預期在分析資料以後會有不同的複雜樣貌,請見圖:

處理資本主義、文化產業、國族認同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媒體」作為中介角色,過去文獻多有著墨。例如社會學家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研究印度板球運動的在地化過程,發現電視透過方言轉播除了為印度民眾與英語世界搭起溝通的橋樑,民眾觀看印度球員在國際運動場上為國爭光,則進一步強化了在地印度的國族認同。除此以外,阿帕度萊指出印度板球運動在地化的同時,也利於國際資本與在地資本的流動,從賽事的直播、轉播,到書籍、報紙報導、運動雜誌等周邊商品的販賣,一方面使印度民眾持續經驗「認同想像」的過程,二方面資本則從中獲利。 因而阿帕度萊認為「板球現在不再是將黑膚人和棕膚人社會化以符合帝國禮節的工具,而是動員民族情感以便建構跨民族奇觀和商品化的手段」。

其次,文化產業的跨國資本流通得力於全球化的現象,而「國族認同/在地認同」則成為跨國資本叩關在地市場的工具,學者Miller、Govil、Mcmurria與Maxwell將這個現象稱為新國際文化勞動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簡稱NICL),他們認為相對於跨國企業前往第三世界雇用低廉的人力資源製造有形的商品,無形的文化商品也經歷全球化的勞力重新配置。

以好萊塢全球化為例,一方面透過吸收國外演員,製片與拍攝場景外移等策略降低製作成本,一方面則反過來利用在地演員、場景、故事訴求,透過跨國合製等手段打進在地市場。對於全球化框架下的在地空間,則淪為好萊塢生產所需的場地及勞務供應地,並納入NICL的一環。因此,多元文化反而成為美國跨國主義的生意策略與市場延伸的工具。

學者Miller、Rowe、Mckay與Lawrence透過分析一九九○年代美國職棒聯盟MLB雇用海外運動員現象,進一步的闡述NICL如何運用在地認同/國族認同打進在地市場。一九九○年代美國職業棒球聯盟MLB面臨「生產過剩」的問題,過度高額的轉播權利金與職業選手薪資,迫使職棒聯盟往海外挖掘選手,降低簽約金,並且透過吸納、收編海外選手到職棒聯盟,更能夠吸引海外觀眾,打入當地市場。例如職棒聯盟早在一九八○年代在拉丁美洲設立棒球培訓機構,負責以低於本國價格的簽約金吸收當地年輕選手。以多明尼加為例,在二○○二年分別有八十九位多明尼加籍選手在大聯盟、一千五百六十一位在小聯盟,佔據職棒總選手人數達四分之一。在亞洲,來自日本的職棒聯盟年度MVP球員鈴木一朗,則替聯盟賺取每年約三十億美金的高額利潤(包括轉播權利金、周邊商品授權)。這意味著透過鈴木一朗,職棒聯盟成功打進日本在地市場。

NICL成功運作的因素之一,在於消費者對本地文化工作者的認同;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數位科技的發展,使位於世界各地的觀眾能夠透過衛星電視收看職棒聯盟,支持來自本國的同胞選手。NICL的核心即在於藉由媒體播送,使職棒聯盟不僅獲得相對低廉的高素質運動人才,還成功開拓海外市場。而運動資本主義結合/利用在地國族認同,促成了全球消費市場。

中國在經濟崛起以後,亦試圖透過「軟實力」影響其他國家,且不僅僅在於獲利,而是透過政府指揮意圖將中國文化灌輸全球。歷史學家德里克(Arif Dirlik)透過「全球現代性」的概念,指出某些標榜自身特殊經驗的國家,雖然反對西方普世的啟蒙精神(民主、自由),卻接受全球資本主義框架,在強化自身國族認同與經濟發展的同時,以「軟實力」名義企圖影響其他國家,成為另一個霸權。德里克舉例中國在全球創辦「孔子書院」發揚中華文化,並試圖箝制學校言論自由,排除異己。因此他認為全球現代性的展現即為全球資本主義與國族主義的構連,皆是受到西方現代國族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勃興所影響。且「西方文化」的概念在這些大力提倡國族主義的國家,選擇性地被拿來定義何謂國族文化,並被挪用以鞏固少數人的權力而成為壓迫異己的工具。

以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隊為例(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CBA),研究者胡嘉洋觀察臺灣近二十年籃球選手西進CBA的報紙媒體再現,隨著中國經濟崛起,CBA挾帶優勢的經濟利益吸引各國優秀選手加入,成為在全球體系僅次於NBA的亞洲籃運中心,並對臺灣本土職業籃球聯賽SBL造成危脅,吸走本地優秀運動人才,進一步弱化SBL在本地的運作與層級。然而,作為臺灣政治軍事敵人與國族論述的他者──中國,則使得臺灣與中國在全球資本體系的人才流動出現矛盾與衝突。

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面向分析,胡嘉洋認為在政治上,報紙對於人才西進的現象選擇沉默與淡化認同議題,凸顯西進球員基於生存的務實考量;在經濟上,報導臺灣菁英球員異於一般球員的身價作為我群的優勢,並單純化人才西進的原因為「經濟利益」;在文化上,則強調臺灣與中國彼此運動文化的差異與衝突,描述臺灣球員到中國後的負面遭遇,以此強化我群的認同意識。因此,媒體對西進的報導再現,不僅參雜著全球資本體系中心(中國)與邊陲(臺灣)的問題,也彰顯臺灣面對人才流失而面臨國族焦慮與抵抗的特殊性。

中國挾帶優勢的資金在運動場域的運作,與臺港中三地影視產業局勢的變遷有異曲同工之處,近二十年臺港皆出現影視人員以及幕後製作團隊西進中國發展的現象。然而,時常出現在螢幕面前的藝人則更容易受到放大檢視,而使得三地的國族認同衝突易於透過藝人本身的國族認同爭議表現出來。

傳播學者弗盧(Terry Flew)分析中國影視產業行銷對全球NICL結構的影響,他指出過去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與西方文化產品的輸出國在近二十年來逐漸轉變。配合「走出去」的政策方向,中國政府大力扶持作為「軟實力」的媒體產業與創意產業,意圖成為全球重要文化輸出國。弗盧指出中國試圖增加國際競爭力的兩條路徑,首先在「全球在地化」的策略,試圖將他國影視產品「山寨」為具有創意的中國貨,例如《我是歌手》、《美國好聲音》,中國在購買格式版權後重製重錄,除了受到國內觀眾熱烈歡迎外,也輸出到臺灣等周邊國家。第二則是透過「軟實力」的展現,尤其是二○一○年以後中國媒體產業開始尋求與西方媒體巨亨合作拍攝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包括《鋼鐵人3》(Iron Man 3)、《變形金剛4:滅絕時代》(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玩命關頭7》(Fast & Furious 7)、《功夫熊貓3》(Kung Fu Panda 3)等,不僅替中國媒體產業創造利潤,且更能夠將中國的正面形象鑲嵌到全球熱門電影的輸出鏈結。弗盧不斷地強調中國政府在中國影視文化產業輸出過程中扮演重要的推手,其影視產業的運作與政府的意志互為表裡。

上述相關文獻提供本研究一個宏觀的視野,在觀察臺港藝人認同爭議事件的中國國族主義特徵,應將這個議題放在全球資本、文化產業與國族意識流動的宏觀架構下。然而,由於臺港中特殊的國族認同情結,則導致三地跨國資本與文化產業的流通更為複雜。因此透過杜蓋伊等人提出的文化迴圈理論,從再現、認同、生產、消費、規範觀察國族主義的文化迴圈樣貌,將提供本研究更細緻地分析資本、文化產業與國族主義之間的互動內涵。

⏩⏩閱讀更多 一八四一出版 楊鎵民《國家面前無愛豆》

 
郵輪工作有門檻嗎?想邊工作邊旅遊,渴望有一個不一樣的職業生涯
書名:《跟著我上郵輪工作》

內容簡介:郵輪工作x環遊世界:邊工作邊旅遊不再只是夢想——隨著網路系統越來越先進,地球上最極端、最遙遠的地方,例如南極洲、斯瓦爾巴群島,甚至連地球最北端的北極點,都能夠透過馬斯克的網路Star Link收到穩定的通訊信號,使得更多商務人士能夠在郵輪上透過網路順暢工作,為未來的出差或遠距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郵輪上就能透過網路視訊在全球各地完成工作。作者吳哲宇(Daniel)是台灣第一位考取南極北極探險專業證照的探險導遊,迄今已累積60次去南極、北極任職探險船導遊兼講師,亦航行世界各地,書中就是他將自己、遇到的旅客們在郵輪上工作的經驗分享出來。

為什麼要到郵輪上工作——探險旅遊+工作賺錢,臺灣第一位國際郵輪駕駛、極地探險隊副隊長帶你一探究竟!根據國際郵輪協會國際郵輪旅客(CLIA)的統計:美國人第一,華人第二。新舊郵輪需要大量的華語工作人員,外文系、旅館系、餐飲系、觀光系……等學生,待業中或已在工作者,可以放眼海外,到郵輪上工作,工作賺錢又能環遊世界。作者自己經歷了八家客輪公司,曾與不同部門的船員一同工作。在這本書中,他將帶讀者深入瞭解郵輪行業的生態,分享他的實際經驗,並探索郵輪工作的豐富生活。同時會教讀者如何申請郵輪工作,並說明郵輪各個部門需要哪些技能,如何取得專業證照、薪資結構等等。

如果你渴望有一個不一樣的職業生涯,或是想邊工作邊旅遊,除了打工遊學和打工度假,或許可以試試郵輪工作。這本書將帶你進入郵輪的世界,讓你感受到不同部門的船員們的生活經歷和有趣的故事,瞭解在國外工作的不同面向。

作者介紹:吳哲宇 ,1989年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暨管理學院商船學系畢業。目前任職於南極、北極探險隊兼講師,迄今已累積去南極、北極60個航次的工作資歷,涵蓋南極路線:南極半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北極路線:北極點、西北航道、斯瓦爾巴、格陵蘭、法約群島。日本探險:台灣-日本。中南美探險:美國聖地牙哥-智利聖地牙哥。

搶先試閱:〈郵輪工作有門檻嗎?〉

答案是:不一定。

與保險、房仲一樣,不是每個部門都需要,有些部門需有相關執照,如廚師要有食品處理證書、廚師執照,也都需要接受食品處理課程,確保能安全處理和製備食材。

其他的進入門檻:

• 最低年齡:19 歲,不同郵輪公司和職位有不同的最低年齡要求。

• 學歷和專業要求:大多數船公司不會要求學歷和專業,除非是特殊職位,如醫生、兒童看護等。

• 英語能力:以聽說為主,能夠流利交流,進行日常簡單表達和專業領域的表達。我還沒遇過船公司要求多益成績。

• 工作經歷:大部分職位並無相關工作經驗的「硬性」要求。

• 身高、相貌:沒有身高和外觀要求,更注重職位專業能力,如銷售技巧、應變能力、個性等。依公司、部門規定部分身體部位不能刺青。

• 無犯罪記錄。

需要準備的執照、文件

郵輪上的任何部門員工(銷售、清潔、服務生⋯⋯),只要是船員,可以說99%的員工都必須取得四小證(基本安全訓練)。只有極少數人員,如郵輪公司外聘的講師、短期的特聘人員(可能只待一兩個航程)可以不用,例如,受邀演奏的嘉賓。需注意,這不同於郵輪公司長期約聘的音樂家,這些演出者通常是由經紀單位推薦上船,並且必須在演出中取得一定的高評分,才能獲得後續演出的機會。

▲四小證:「人員求生技能」、「防火及基礎滅火」、「基礎急救」、「人員安全與社會責任」、「客輪群體管理和危機處理及行為管理」。

中華航業人員訓練中心的開課月份與費用

受訓時數費用/ 台幣開課月份

基本安全訓練66 小時12000 元 2、5、7、9、11

保全意識訓練8 小時1500 元 5、9、11

「客輪群體管理」涵蓋了與乘客相處的技巧,如有效的溝通和處理客人的需求。在突發狀況下保持冷靜並有效應對的能力。建議在台灣先取得這些證照,這不僅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也確保在郵輪工作時能夠更加安全地處理各種狀況。另外有些船公司會要求船員接受他們內部的客輪群體管理訓練,讓新進的職員能更有信心且準備充分地投入郵輪工作的新旅程。

除了取得基本四小證外,還需要準備「船員體檢證書」。要注意的是,船員體檢證書的規定會視郵輪的船籍國(即船尾掛的國旗)而定,因此建議在確定錄取後再去取得體檢證書,有兩個原因,首先,每間船公司對體檢表的效期通常為1-2 年,如果稍後再去做體檢,這份證書的效期就能夠更久,避免過期。其次,有些船籍國的體檢要求在台灣可能無法完成,例如,我之前服務的S 郵輪公司,船籍國是巴哈馬,體檢表必須在有做巴哈馬體檢表的國家才能進行,並且不承認台灣醫院所簽署的核可簽章。

▲船(籍)旗國是指船舶註冊的國家,根據其法律進行註冊和授權。像任何海上船舶一樣,郵輪在船旗國的法律管轄下運行(如果郵輪牽涉到海事案件也是如此)。船旗國對船舶擁有權威和責任。定期對船舶進行檢查,核准船上設備和船員,發放安全和船舶污染相關文件等。

全球最受歡迎的郵輪方便旗國

• 巴哈馬:嘉年華郵輪、挪威郵輪、皇家加勒比郵輪等一些大型郵輪。

• 巴拿馬:嘉年華郵輪、地中海航運公司(MSC Cruises,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之一)。

• 馬爾他:皇家加勒比品牌的Celebrity 和TUI。

• 荷蘭/荷蘭皇家旗幟:荷美郵輪(嘉年華集團品牌)的船隻。

從以上可看到同一家郵輪公司,旗下的郵輪船隊可能掛不同的船籍國。

除了巴拿馬在台灣可以做體檢,大多其他方便旗國都得到國外。可以找鄰近台灣有做巴哈馬體檢的國家,如新加坡或菲律賓,進行相應的體檢,也就是等到船公司的合約確定後,再前往做體檢,可當成是去旅行一趟。記得出發前請體檢中心寄一份電子體檢表給你,再轉發給郵輪公司人事部確認是否可用。

尋找自己的郵輪工作教學篇

在填過眾多郵輪公司應徵網頁中,印象深刻是皇家加勒比要填的資料較多。不過好處是你填完一份完整的資料後,未來申請同公司的其他部門職位時就會簡單許多,因為基本資料、證照、照片公司都已經有了,只要定期(2-4 週)上官網或應聘郵輪網站關心一下最近開放哪些職缺。我還會在應聘郵輪網站的關鍵字搜尋打上「Mandarin」或「Chinese」,看看會跳出什麼職缺,善用比其他歐美船員會中文的錄取優勢。

比較容易錄取的職位還是以房務人員(Cabin Steward)、前台人員(Receptionist)、免稅商店人員(Duty Free Sales)、酒吧服務人員(Bar Sta¬)、餐廳服務人員(Waiter)等。而我當時曾有假想過,如果要轉調,我最想去的部門是免稅店和人事部門。

一般免稅職員的薪水接近駕駛的三副薪水,約3500-4000 歐元。一天站班10-11 小時,其實我在駕駛台每天也都至少站8 小時。如果升職到商店經理,月薪有時直逼副船長的10000-12000歐元。而如果想當上副船長,得從實習生開始至少熬十年時間,而且工作壓力山大。免稅部門只要航線對了,如亞洲航線,中國人幾乎上船都買爆免稅商品,業績壓力較小。

人事部門的入行就可領駕駛二副的薪水(約4500 歐元),雖然有經驗後的薪水不像免稅店爆發式成長,但也能穩穩的領大副級的薪水(約5500-60000 歐元)。同時是能認識最多船員的部門,因為船員上郵輪的第一站就是到人事部報到繳交資料。在地中海郵輪公司舉辦員工派對的也是人事部門,是個歡樂的工作。缺點是偶爾要當一下船員的業餘心理醫師,聽員工抱怨工作,解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如員工半夜酒喝太多,跑到客艙區裸奔或打架,情節大者就會呈報給副船長,看是否申請不適職,讓鬧事的船員下船。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吳哲宇《跟著我上郵輪工作》

 
「審時度勢」企業迎向2024
「變」是今日全球局勢唯一不變的事,既是「多變」,更是「快速地變」!企業要在局勢中找到及時也即時「應變」,將外在的變化,視為常態,「審時度勢」內化為企業成長的觸媒,讓企業體質融入持續求新、求變的基因,方有機會在外部變化的態勢中,求生存也更具經營韌性,求獲利也讓自身在產業中成就卓越標竿。

《沙丘:第二部》這系列讓單調的沙漠變得一點也不無聊
《沙丘:第二部》是超級大的故事,就算有分章節段落,也仍然要從頭看起才知道人物關係、世界設定、他們要什麼等等,完全不建議沒看過第一集就直接第二集插入看熱鬧。第二集確實讓我更喜歡,不是說拍得比較好之類的原因,而是前面資訊知道多了,後面發展也越來越重點,看起來本來就更有意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