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國際能源署:淨零達標 核電須倍增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7/11 第53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能源署:淨零達標 核電須倍增
編譯陳韋廷、記者林海、黃有容/綜聯合報
世界各國普遍將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列為政策目標,以及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高等因素驅動下,近來主要國家逐漸調整排除使用核電的立場,國際能源署(IEA)近日並發布報告,強調全球要在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核能發電量須從今年的四一三GW(吉瓦)倍增至八一二GW。

近來主要各國對使用核能的態度出現轉折,南韓政府在國務會議中擬定新能源政策方向,目標在二○三○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百分之卅以上;美國拜登政府設立一個六十億美元基金,幫助核電廠繼續營運;歐洲議會也通過決議,將部分核能和天然氣發電視為「綠色能源」。

IEA在最新報告「核能與安全能源轉型」指出,選擇繼續或增加核能使用的國家,可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排並讓電力系統融入更多太陽能及風能,但在未使用核能情況下,建設永續的清潔能源系統將更困難,風險跟成本也更高。IEA署長比羅爾說:「在當前全球能源危機、化石燃料價格飆漲、能源安全挑戰與野心勃勃氣候承諾的背景下,我認為核能有個捲土重來的獨特機會。」

清大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指出,核能有兩大優勢,俄烏戰爭發生後,國際對化石燃料的取得有疑慮,而使用核能可以增加各國能源的自主性;歐盟也承認核能為綠能,對於達到全球二○五○淨零目標也比較務實。對於核廢貯存爭議,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說,地方政府對乾貯設施的疑慮固然存在,但核能是否重啟中央要負最大責任,若政策方向不修正,地方也難以配合。

事實上,工總理事長苗豐強表示,台灣與鄰近的日本、南韓相似,但南韓與日本的核能比重分別是百分之卅、百分之廿,但台灣未來目標卻是零,「將核能納入國家能源結構裡,是所有企業一致的想法。」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一向支持核能,更認為過去發生的三次核災,都是可以避免的人為疏失,而現今核能發電技術進步,政府仍將核能視為洪水猛獸,反而將重點放在台灣並不適合發展的綠能,能源結構並不合理。據了解,台塑對於可以提供給約一百萬人用電、沒有核廢料問題的小型核反應爐相當感興趣,也準備著手研發,如果研發成功,就可以先外銷設備,等到國外有口碑之後,再賣回國內,更可扭轉國內根深柢固的反核觀念。

 
新聞眼/風向變 別再緊抱反核神主牌
本報記者林海聯合報
歐盟將核能列為綠能、IEA建議核能倍增,加上南韓將擴大核能發電投資,顯示世界各國對核能態度逐漸轉變。能源問題的討論原本就應該是基於科學和理性,更應因時、因地制宜,但蔡政府無視世界趨勢與民間對供電穩定的企盼,仍緊抱反核神主牌。然而,既要淨零、又要非核,根本是完全矛盾的政策,企業只能自力救濟、民眾則被迫接受停電的新常態,隨著夏季用電高峰季到來,一旦面臨供電出狀況,就看政府又找什麼理由搪塞。

過去政府認為反核是世界潮流,既能跟上世界,還對內部基本教義派有交代,因此對於核能打壓不遺餘力,但在去核風向逐漸轉變後,政府反而對這種改變視而不見。對於業界重啟核電、延役現有核電廠的呼籲,政府從上到下的說法,不是對核廢料的後端處理沒有共識,就是新北市政府不通過乾貯設施興建,核電廠必須提前除役。

歐盟將開徵碳關稅,面對壓力,各國都展開規畫淨零路徑圖,但既然要淨零,政府卻仍規畫燃氣、燃煤的發電比重合計百分之八十,這對淨零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也讓產業界十分不解。

而提出徵碳稅的歐盟,日前也將核能列為綠能,這明白傳達出了一個訊號,如果要達到淨零,沒有核能的幫助是做不到的,而國內反核方擔憂的相關問題,幾乎都能用科學解決,否則歐盟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政府只看到追求淨零的歐盟,忽視了擁核的歐盟,這也讓產業界感到十分無奈,更只能自求多福,台積電就準備未來增加更多備用機組,甚至新廠將採購天然氣發電機組,台塑更要自行研發小型核反應爐,政府如果一再忽略產業界聲音,卻又追求經濟高速成長,無疑是緣木求魚。

 
機師、精算師、醫師 薪情好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又到了畢業生尋職季,高薪工作人人稱羨,但要入對行。根據勞動部最新職類別薪資調查顯示,2021年各職類中,機師經常性薪資平均高達23.7萬元,精算師有17.7萬元,醫師平均月薪13.5萬元,為國內前三高薪職業。

拜去年台股大漲之賜,證券金融交易員及經紀人(含理專)經常性薪資也接近8.2萬元,躋進十大高薪職業,較前一年增加1.2萬,加薪幅度達17.6%,為各業之冠。

「經常性薪資」是指員工每月領到工作報酬,包括本薪及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等;「非經常薪資」則含加班費、年終獎金、非按月發放之績效獎金等。兩者合計為總薪資。

根據勞動部2021年7月調查,國內前十大高薪職業,以經常性薪資計,繼航空駕駛員、精算師、醫師之後,依序為職業運動員11.6萬元、船舶監管人員(含引水員)11.5萬元、律師及相關專業人員8.9萬元、證券金融交易員及經紀人(含理專)8.2萬元、航空機械工程師8.1萬元、數學精算及統計專業人員8.1萬元、財務經濟及投資分析研究人員7.6萬元。

電信工程師經常性薪資平均7萬元、稽核人員近7萬元、軟體開發及程式設計師6.9萬元,亦緊追在十名之後。

近兩年疫情左右勞工薪資。勞動部統計處長梅家瑗指出,航空駕駛員本就是高薪工作,2020年疫情大爆發時因航空業停飛,月薪一度大減,但去年起又回升至23.7萬元,較2020年增加3.1萬元,增幅達15.2%。

醫師薪情也受疫情而變動。梅家瑗指出,因為疫情,看診人數減少,使得醫師月薪平均減5,000元、3.26%。

台灣半導體產業躍上國際舞台,不僅訂單滿載,也吹起搶人風潮。去年電子工程師平均經常性薪資6.7萬元,雖未躋身前十大,但總薪資高達16.2萬元,表現突出。半導體製品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經常性薪資4萬元,但總薪資亦來到9.7萬元。

航運類股去年是當紅炸子雞。去年機械工程師(含造船、輪機及鑄造)、船舶艙面水手及有關工作人員平均月薪分別6.1萬、6萬元,總薪資來到10.5萬、8.5萬元。

勞動部官員總結,精算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等「師字輩」皆屬「專業人員」,技術層級高。

 
服務業減薪 雪上加霜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影響人們薪資。勞動部2021年職類別薪資調查顯示,各職業中,去年按摩師、運動健身教練、遊樂場所服務員、救生員等薪資減幅最大,減幅14%至18.5%之間;這些服務業原本薪資就不高,加上疫情衝擊減薪,處境雪上加霜。

勞動部指出,去年7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3萬元,其中,工業部門為4.1萬元,服務業部門為4.4萬元。

進一步觀察工業及服務業各項職類別薪資結構,不論是主管及監督人員、專業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事務支援人員、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工業部門薪資皆一面倒呈成長。

然而,服務業中,「主管及監督人員」、「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等三職類的薪資皆較前一年減少。勞動部統計處官員解讀,主要是受疫情衝擊,致部分服務業從業人員薪資減少,拉低整體平均。

以「主管及監督人員」為例,工業主管及監督人員經常性薪資平均為7.8萬元,年增2.6%;服務業為7.5萬元,卻呈年減1.4%。

勞動部指出,在所有職業中,去年按摩師、運動健身教練、遊樂場所服務員、救生員等薪資減最多,按摩師去年經常性薪資平均僅2.3萬元,較前一年減少5,300元、年減18.5%,幅度相當大;運動健身教練去年月薪平均3.1萬元,較前一年減少6,400元、年減17%;遊樂場所服務員去年月薪2.4萬元,年減4,700元、減幅16.2%。由此可見疫情對低薪服務業衝擊之大。

 
國際財經要聞
歐盟網路憲法 劍指美數位巨頭
特約撰述張大仁/綜合報導聯合報
歐盟在七月五日通過「數位服務法」(DSA)和「數位市場法」(DMA),為數位世界監管立下一個里程碑,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具競爭力的數位空間,兩者也被稱為「網路憲法」。

這兩項最新的數位監管法案將更嚴格地限制和監管大型企業干擾市場秩序的行為,限制它們因擁有龐大市占率而帶來的影響力。

根據歐盟解釋,DSA和DMA有兩個主要目標:創造一個更安全數位空間,保護數位服務用戶基本權利;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原意在賦予線上平台全新責任,DSA希望能加強控制臉書、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的力量,以更能教育用戶並將權利還諸用戶。但它的許多規定在經過折衝攻防後,效力已不如之前草案階段那樣強烈。

先前歐盟隱私規則「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實施以後,美國數位巨頭在歐洲屢屢被罰巨款。而隨著新的「數位法案」推出,矽谷將遭受的監管壓力與日俱增。由於在歐洲乃至全球範圍內最有競爭力、用戶覆蓋面最廣的數位平台依然以美國企業為主,歐盟將代替美國成為矽谷的實際監管者。

但美國數位鉅子並未束手就擒,針對歐盟監管新規的遊說從未停止。臉書、谷歌等在歐盟各大城市的廣告投放非常頻繁。此外,美政界也不斷施壓,如美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懷登(Ron Wyden)領導的跨黨派團體在今年二月要求拜登政府「向歐洲施壓,反對歐洲針對美國的歧視性數字貿易政策」。

 
歐將立法 強化媒體自由護網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聯合報
歐盟議會通過「數位服務法」、「數位市場法」這兩項法案之後,緊接著,還將制訂「歐洲媒體自由法」,預計今年第三季,將由歐盟執委會提交該法案付歐洲議會討論審查。希望在納管網路平台之外,也能保護媒體自由。

「歐洲媒體自由法」建立在原先的「視聽媒體服務指令」之上,該指令不僅要求媒體監管者的獨立性,同時也要求提高媒體所有權透明度,以保障新聞編輯台決定不受干擾。新法重點增加對記者保護、安全與賦權的建議,保護記者免受濫用訴訟的侵害。

 
政府擬放寬5G頻譜規定 星鏈計畫面臨新挑戰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最近才獲得監管機關批准,可為飛機、船隻和露營車提供衛星網路服務,但這家公司在華府的挑戰才剛要開始。

華爾街日報報導,SpaceX正敦促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不要制定新規開放更多5G無線網路頻譜空間。SpaceX認為,這將阻礙其仰賴大量低軌衛星的「星鏈」(Starlink)網路服務。

這件事已讓SpaceX和One Web、Kepler等衛星業者,與電信大亨厄根(Charlie Ergen)共同創辦的Dish Network等衛星業者形成對立,雙方都正加強遊說FCC和國會議員。

FCC多年來持續審議把無線網路使用頻段安全擴大到12 GHz以上的提案,這些頻段長年來提供給Dish等公司傳輸電視訊號。近年來新加入這些頻段的衛星網路公司都受到較嚴格的限制,被要求每顆衛星不得蓋過鄰近衛星的傳輸訊號。

Dish表示,行動網路技術的進步促使公司遊說FCC,以進一步放寬頻譜規定,支持未來的5G無線網路服務;公司正把未來押注在距離地面更近的5G網路服務。然而,星鏈和其他使用低軌衛星的業者卻反對這項計畫。

星鏈引述自行所做分析表示,Dish近期向FCC提出的計畫,將允許企業產生更強的訊號,導致更靈敏的衛星訊號傳輸遭到覆蓋。

SpaceX上月已呼籲星鏈用戶,致函向FCC警示變更規定的風險,FCC至今已接到逾9.5萬封來信。

 
拜登訪沙國 難壓低油價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將出訪中東,並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但將面臨一個嚴苛的現實:即使沙國保證增產,也不足以壓低國際油價。

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卡席爾指出,「沙國不太可能大量增產。沙國及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的閒置產能非常有限,而且還須審慎控管產能」。

美國汽油價格飆漲,對拜登造成重大政治壓力。他強調中東之行聚焦於安全問題,而非能源供給。他表示,他不會特別要求沙國增產石油。

沙國已表現與美國合作的姿態,溫和提高7月及8月OPEC+的增產目標,但問題卡在閒置產能的數量。

沙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約有日產300萬桶的閒置產能,約相當於今年底俄羅斯原油可能退出全球市場的數量;要產能全開,至少需要好幾個月的準備時間。

Rapidan能源集團指出,沙國及阿聯可能保證穩定油市,但實際上不會大舉擴張產能。殼牌已警告,全球面臨供給「空前緊繃的市場」與「動盪期」,因為OPEC+實際的閒置產能低於預估。

 
亞洲糧食安全 拉警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肥料成本上漲,正在威脅亞洲部分地區的稻米生產,在此同時稻米需求又增強,可能危及糧食安全、也不利各國遏制通膨的努力。

開泰銀行(Kasikornbank)的研究部門表示,由於化學肥料價格上漲,在需求上升之際,減少施肥將降低產量,全球第二大稻米出口國泰國的產量可能下滑。

此外,全球最大的水稻種植國中國大陸警告,今年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率較高,一些省份報告受影響面積增近10%;另一稻米生產大國越南說,儘管上半年出口增加,但高昂運費和生產成本是挑戰;印度的產量則取決於雨季的降雨是否正常。

全球第二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也預期今年稻米收成將會減少,可能會增加海外採購的需求。

亞洲種植也食用世界上大部分的稻米,因此稻米的供應對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穩定至關重要。相較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動小麥和玉米價格飆升,稻米價格一直維持低迷,但不能保證會繼續如此。2008年時,由於供應恐慌,稻米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噸1,000美元以上,是現在價位的兩倍多。

稻米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因為印度出口的稻米約占全球40%。研究機構The Rice Trader副總裁蘇布拉馬尼安說:「全球供應面臨風險,但目前印度仍大量供應,正在抑制價格。」

印度已經以糧食安全受威脅為由限制小麥出口,外界擔心接下來會限制稻米出口。印度稻米的供應前景取決於本季的雨季降雨和收成,而至目前為止,雨季降雨還算正常。

蘇布拉曼尼安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稻米出口大國印度對於米價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馬斯克現身 拒談推特案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在宣布停止收購推特的不到24小時後,出席一年一度的媒體業盛事太陽谷峰會,大談先進國家的生育率與殖民火星等議題,就是沒談到推特收購案。

艾倫公司(Allen & Co)往年都會在愛達荷州太陽谷舉行研討會,吸引媒體及科技巨擘大咖參加,馬斯克也在9日出席,接受由人工智慧研究組織「OpenAI」執行長艾特曼主持的訪談。這場閉門會議未對外公開。

與會人士說,馬斯克在主題廣泛的訪談中,暢談殖民火星、盛讚提高地球人口出生率的美德。他在擘劃對殖民火星的願景時,表示火星是地球遭逢災難時「文明生活的保單」,是人類生命存續的必要平台。

他也提到富裕國家生育率下滑的問題,但拒絕回答有關推特收購案的問題,雖然他重申對推特對待前總統川普的方式、以及分享用戶的方式感到不滿,認為推特應該分享演算法,並且提高用戶數據的透明度。知情人士說,這可能讓特地留下來聽馬斯克訪談的與會者有點失望。

其他消息人士則說,馬斯克宣布不買推特之後,還現身太陽谷峰會侃侃而談,可能讓另外兩位與會者-推特執行長亞格拉瓦和財務長西格不太舒服。

專家認為,在推特對馬斯克發動法律戰後,馬斯克要勝出將面臨苦戰。馬斯克指控推特平台上的假帳號遠多於推特公開的數字,杜蘭大學專精企業訴訟的法律教授李普頓說,這些主張或許有效,但不足以讓交易案喊卡,「除非他能證明(假帳號)數字不僅有誤,也讓交易案的根基受到強烈質疑」。

若推特贏得法律戰,馬斯克最起碼須支付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賠償;最糟糕的情況是他可能被迫履行承諾,以當初提議的收購價買下推特。

 
要聞
壽險有壓 影響明年配息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壽險業今年獲利雜音多,市場最憂心恐將衝擊配息能力。法人說,有四大因素影響壽險業明年配息能力,一、去年高獲利墊高基期,壽險業今年獲利恐衰退,二、股債市動盪,壽險業淨值大減,三、部分壽險業有防疫保單賠付壓力,四、2026年須接軌IFRS 17,壓縮配息空間。

該法人說,這四利空恐降低壽險業明年配息水準,也無法上繳較多股息給母金控,壽險型金控的明年股利發放空間承壓。各家法人多看壞今年壽險業獲利,預估各大壽險業獲利衰退至少一成起跳,最高恐衰退三成。

另一家金控主管說,雖升息對壽險是「短空長多」,但每年新錢及到期再投資部位僅10%,經常性收益率回升緩慢,且2026年須接軌IFRS 17準則,發放現金股息本就不易。最關鍵的是,今年受升息、高通膨、俄烏戰、大陸疫情反覆四大利空罩住全球資本市場,壽險子公司因債券價格下跌、淨值大減,今年又有防疫保單賠付壓力等,都讓壽險業後續獲利穩定度面臨極大考驗。

 
農業金庫看好後市 連兩月大加碼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債市「小金人」農業金庫近期大發威,連兩月大幅加碼國內債券,今(2022)年5、6月連兩月登上金融機構「買債王」寶座,主要是看好台債未來表現。

農業金庫近兩月大加碼台債,主要是研判,央行此波升息循環不會拖太長,或許今年底就會結束。而在6月央行升息半碼後,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剩餘二季的理監事會議升息幅度亦是半碼機率高,在升息預期逐漸明朗之下,此波台債利率高點應該就落在第2季。

農業金庫分析,「未來若投資盤亦認同高點已過,將逐漸回歸債券市場,那麼利率將有機會在橫盤整理一段時間後緩步下行。近期台債利差已較過去二、三年好很多,就養券角度而言,投資尚具價值,此時開始適度布局,時機點來說,應是相當適合的。」

 
投資型雙撥回保單恐絕跡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附保證給付的投資型保單,將不再有現金撥回及單位撥回的雙撥回機制。金管會保險局高層昨(10)日受訪時證實,這類商品容易讓民眾誤以為整體投資帳戶淨值有額外增加的效果,「不容易講清楚」,商品審查將從嚴監理。

隨著商品審查監理趨嚴,雙撥回保單將成為絕跡保單。國泰人壽的鑫飛揚變額年金、中國人壽的增安鑫變額年金,前者因跑得快為國內雙撥回首例,後者因適用備查制得以躲過一劫,成為市售「唯二」具有雙撥回機制的保單。業者未來要再推出同時配發現金及單位數的保單,商審時將不易過關。

壽險業者透露,幾家公司先前送交具有雙撥回機制的保單給金管會審查,最後都沒有下文,因保險局擔心容易引發客訴,保險局高層昨日受訪時證實有關說法。

據了解,雙撥回保單在配發現金之餘,另外還配發單位數,容易讓保戶誤以為單位數增加,整體投資帳戶淨值變大,但實際上猶如股票除權,整體投資帳戶淨值並不改變,每單位淨值則會下降。

尤有甚者,股市低迷之際,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價值原本就有下跌壓力,配發單位數後,每單位淨值又會走低,容易讓多採類全委型態、以美元計價的帳戶,每單位淨值跌破8美元,而帳戶淨值一旦跌破8美元,保單將停止配現,要保人連每月領現金的權利都會喪失。

金管會保險局高層昨說,單位數變多,總價值不變,就只是撥回單位數增加的誤解而已,如何對民眾說明清楚很重要。但投資型保單複雜,不容易講得清楚,尤其是對高齡者,更是容易產生銷售糾紛。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昨說,雙撥回保單是國壽的創舉,原本要彌補附保證身故給付保單每個月都要扣保證費用,因而必須出售單位數,以致長期下來,要保人每月領現金額因單位數減少而連帶減少的困境。

他表示,投資型保單行之有年,國人對於配現、配單位數的機制相當熟悉,讓現金撥回與單位撥回混搭,要保人可有長期穩定的領現金額,對保戶有利,而且也不是真的都沒辦法說明清楚,建議主管機關多讓業者有嘗試的空間。

 
成衣業傳統旺季 獲利有撐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機能產品「抗通膨」,帶旺成衣業。疫情之下、通膨升溫,售價較低的產品受到通膨衝擊,但中高階的運動機能服、戶外機能衣,需求卻逆勢升溫,加上疫後戶外活動需求成長,扮演成衣廠穩定營收、提升毛利率的要角。

先前NIKE財報傳出庫存偏高的狀況,市場一度憂心長鞭效應持續發酵,恐衝擊成衣廠未來表現,不過各成衣大廠卻表示,有特殊功能、機能性產品加持,獲利相對有撐。

儒鴻(1476)表示,產品售價定位較低的客戶,由於目標客群對於價格敏感度較高,因此面對通膨削減購買力、以及同業低價競爭時會比較辛苦;然而,中高階的成衣客戶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小。而就目前客戶以及訂單狀況來看,下半年營運成長深具信心。

聚陽指出,雖然部分成衣客戶傳出庫存增加的狀況,但目前戶外機能衣的銷售仍相當強勁,所以展望第3季,隨進入傳統旺季,營收、出貨應可維持逐月成長的態勢。

廣越總經理吳朝筆表示,由於中高價位的運動及機能產品鎖定的客群,較不易受通膨影響,另一方面所需的產品技術門檻較高,因此與品牌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緊密,包括The North Face、Patagonia、Aritzia等下單強勁,訂單已到第4季。而隨高階產品出貨成長,今年營收、獲利也可同步成長。

 
會展、觀光業 看到復甦曙光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持續降溫,國境、口罩可望陸續鬆綁,對此,指揮中心昨(10)日表示,若趨勢不變,不排除先解封國境,再評估鬆綁口罩配戴規範;業內認為,若單日確診數降至萬例以下,7月底有機會先實施「0+7」,若果,下半年將為會展、觀光與航空業帶來大紅利,活化兆元商機。

國際解封後,首先受惠的產業莫過於會展、觀光、運輸等產業。貿協指出,政府逐步鬆綁邊境,將為會展業迎來復甦活水,入境檢疫「3+4」是第一波利多,未來,國境大舉解封後,國際商務客就會回來,在此趨勢下,貿協今年會展業務可望只「小虧一點」,業績回到往年的七、八成水準,明年則可望恢復正常。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本土確診人數新增2.77萬例、境外移入136例,較9日本土確診2.81萬例,繼續下降。指揮中心表示,上周日確診約3.2萬例左右,本周來到2.7萬例,整體疫情下降14.9%,比預期來的要緩,疫情仍屬緩降。

對於各界呼籲解封國境,指揮中心針對單日確診人數降至萬例以下,將優先評估國境解封,目前審慎觀察中,至於拿掉口罩,可能要再等等。關鍵在於,目前變種病毒BA4、BA5傳播情況仍不明,這也是國境解封規劃的觀察重點之一。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昨日預告「確診人數有望很快來到萬例」後,業內專家認為,衛福部日前指出,單日確診數來到萬例,即可審慎評估國境「解封」,初步將可能會以「0+7」來規劃。

近期,指揮中心率先鬆綁入境居隔規定為「3+4」,未久,又鬆綁國境單周入境人數,從2.5萬人次調升到4萬人。產業界人士都認為,這對觀光、航空與會展產業都屬利多。

貿協強調,所有會展業都期盼能早日開放、鬆綁邊境管制,不但為會展業帶來活水,也為台灣產業帶來商機。他說,國外的這些業者、企業,都非常期盼能夠早日來台灣,跟台灣的業者面對面洽談、討論最新合作方案、最新的研發、最新的產品,如果國境進一步解封,相信下半年一定會有一波熱潮,為台灣的會產業,最主要是台灣的不管是資通訊、工具機、腳踏車、食品業來講,會帶來很大商機。

至於航空業,國內的華航、長榮航除了積極增班外,也看好轉機商機,有助於搶攻亞洲區的轉機客,另外,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增加市場需求熱度高的美國及歐洲市場航班布局。

延伸閱讀》

陳時中將參選台北市長

陳時中參選 政策紅利有望陸續釋出

 
貨物稅查核 鎖定三疏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稅局會例行性針對各稅目選案查核,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針對貨物稅查核,將關注未依規定辦理廠商登記、產品登記、短漏報銷售額或出廠量等三大疏失,業者若檢視自身有相關疏漏,應趕緊自動補報補繳,才能免予處罰。

中區國稅局表示,轄區營業人以車體打造業、電器類廠商居多。舉例而言,財政部曾發布解釋令,廠商產製保溫車廂出廠銷售,應依規定在安裝於底盤成為完整車身後,依法課徵貨物稅,部分業者會有所疏漏。

另外也較常見換裝車身未改變型式,但已超過應稅金額限制,未補徵貨物稅。

此外電器類業者方面,過去也發現,有業者先以半成品或零組件方式出廠,在廠外拼裝,未課徵貨物稅出售;或是進口半成品、零組件,私自裝配未稅出售;或在電器展當中參展,應稅貨物參展、未稅出售。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