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09 第132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什麼導致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似乎有家族遺傳性
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

新書鮮讀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什麼導致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似乎有家族遺傳性
圖/左岸文化
書名:《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內容簡介:21世紀,科學的發達、知識的進步,關於人生,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也發現有更多解決不了的。比如,什麼是愛?我們為什麼會愛一個人?愛作為一種欲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關於愛情,科學告訴我們什麼?有了愛,痛往往隨之而來。所以,痛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許多人的憂鬱來自焦慮,焦慮是人類基本情緒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一種病?所以,你用藥嗎?

藥、毒,其實難分。20世紀藥物研究及治療層面取得重大進展,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但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比如迷信(還是信仰?)。

21世紀,我們面對的難題是「心理」的,還是「生理」的?更多時候,是每一個人對同一個名詞的不同定義、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接受方式。21世紀的人生難題是一串曖昧難分的關鍵字;或許,解方也是。

《憂鬱》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本書討論憂鬱症的概念演變及其治療,檢視某些爭議,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這不是一份患者指南,這是一本對一個既複雜又有挑戰性的論題進行非常(非常)簡短介紹兼選擇性評論的書。

《焦慮》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21世紀,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藥》過去兩百年來,我們社會對藥物的態度有過幾次巨大轉變:鴉片和古柯鹼從好東西變成壞東西,尼古丁也是如此。大麻雖然違法,每年有數十萬人因此被捕入獄,卻也有許多政府開始認為,大麻並不比酒精或菸危險。有些國家已經將大麻合法化,像菸酒一樣只做有限度管制。21世紀,我們該如何用「藥」?

《迷信》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迷信的發展經歷許多轉折,但從文明之初延續至今,背後始終有個一致的脈絡。過去人之所以迷信的理由,大部分在今日依然可見。人類對迷信如此著迷,部分原因在於迷信難以理解,以及伴隨著迷信的矛盾。21世紀,我們「相信」什麼?

《愛》我們會為了什麼「愛上」一個人?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我們可以用科學討論愛嗎?本書從哲學家的觀點書寫。哲學熱愛處理謎團,而「愛」提供了各種雜亂無章的謎團。書中將會討論愛的基本哲學問題、分辨不同類型的愛、檢視各種愛情意識形態,也會加入(或許)試圖透徹解析愛情的科學。21世紀,我們更懂愛了嗎?

《痛》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挫敗的謎團。沒有人可以不證自明地化約痛的本質,因為痛總有其所處脈絡。21世紀,我們不只該從生理學角度認識疼痛,也該思考我們是如何理解疼痛、理解他人的疼痛,以至於思考我們看待疼痛、苦難、悲慟和哀痛的方式。

作者介紹:丹尼爾•弗里曼,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臨床心理學教授、醫學研究委員會(MRC)高級臨床研究員,同時也是牛津健康NHS基金會信託基金的臨床心理學家顧問及英國心理學會會員。

作者介紹:傑森•弗里曼,大眾心理學及自助書作家、編輯。

搶先試閱:〈焦慮:牛津非常短講008〉

什麼導致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似乎有家族遺傳性,基因被認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遺傳率估計大約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然而,遺傳的可能是普遍的焦慮,而不是特定的社交恐懼症。

對於社交恐懼症影響較大的,是科學家所說的非共享環境因素(non-shared environmental factors),也就是只對我們個人有意義的經驗。這些環境因素可能是什麼,大半都還不淸楚。不過有一些證據指出,過度保護子女或拒絕子女的父母,可能會影響子女發展出社交恐懼症。確實,這似乎是很合理的假定:拒絕可能傷害一個孩子的自信心,並且讓他們對自己與他人產生一些沒幫助的假設。在過度保護型父母的例子裡,有人認為他們可能會限制子女發展社交技巧的機會。

對某些理論家來說,社交恐懼症是人類史前時期的遺跡。我們的祖先在面對社會群體內部的威脅時,有兩種選擇:起而捍衛自己,或者屈服。對抗並落敗可能導致自己被邊緣化——甚或是被趕出群體之外這類更糟的狀況。既然風險這麼大,攻擊性或支配性較低的人,可能會覺得乾脆接受較低的社會地位比較明智。

根據這個理論,今日我們在社交恐懼症裡看到的,是這種一度有效的策略以有害的方式被內化了。這些人對於社會階級極端敏感,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他們確信自身的不足之處對所有人來說都顯而易見,所以他們畏懼社交情境。如果不能完全迴避這樣的情境,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就會嘗試盡可能表現柔順而低調自謙。

這個理論禁得起仔細檢視嗎?雖然對於某些害羞之人、還有較輕微的社交焦慮病例來說很可能為�恁A但在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身上,這個理論尙未經過適當檢驗。所以,至少就現在來說,這仍屬於推測。

社交恐懼症的心理學

然而,在談到要理解產生並維持這種疾患的心理歷程時,整體圖像就淸楚多了。

對於這些心理歷程,最有影響力的模型是一九九○年代由英國臨床心理學家克拉克與威爾斯所發展出來的。我們將透過一個虛構案例來說明這個模型。愛麗絲今年三十歲,是個廣告公司文案。她需要定期向同事與客戶簡報她的作品。愛麗絲從來不喜歡她的工作的這個部分,但在過去幾年裡,她的焦慮程度增強到讓她懷疑自己是否該轉換跑道。她很確定自己會出醜,所以在簡報前一天晚上都睡不著覺。愛麗絲很想靠打電話請病假來徹底迴避這種情境。在簡報過程中,她能想到的就只有她感覺有多糟,還有在她在觀眾們眼中肯定很荒謬。如果有任何人對她的簡報表示恭維,她會覺得對方的稱讚是出於嘲諷,或者更糟糕的,是出於憐憫。

讓我們用克拉克與威爾斯的模型來探究愛麗絲的社交恐懼症。雖然愛麗絲自己沒察覺到,但她從靑少年時期就對自己還有他人帶著一些毫無幫助的假設。這些假設是在愛麗絲換到新的學校,而且發現自己很難交到朋友之後發展出來的。她急著想要留給別人好印象,但內心深處—儘管所有證據都顯示事實相反——她相信她沒有吸引力又口舌笨拙。

愛麗絲不但低估自己的特質,她還誇大了她遇到的人身上的特質,預設他們都有她自覺缺乏的信心與能力。而她預期其他人會注意到——並且記得——她的表現中哪怕是最微小的問題。只有完美才能過關。

幾乎每個人在做簡報的時候都經歷過某種程度的緊張,不過愛麗絲無意識的假設,意味著這個情境在她眼中的威脅性,似乎比實際上大得多。她一連好幾日都在擔心簡報的事。現在該上場了,她覺得讓自己出洋相的危險似乎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大。自行啟動的負面思維(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充斥了她的腦海:「我做不到這件事。我必須離開這裡。我想吐。每個人都知道我是冒牌貨。」可以預料的是,她的焦慮程度急劇上升。

這種焦慮以三種方式表現出來。

首先是生理症狀:冒汗、臉紅、顫抖、難以專注。愛麗絲很快就注意到這些身體變化。她沒有接受這些變化是壓力情境下的正常現象,反而擔心自己的焦慮情緒正在逐漸失去控制,而且對她的觀眾來說很明顯——這只會增加她的焦慮。

愛麗絲對於焦慮的身體跡象的擔憂,還有她對這些跡象的極度敏感,是社交恐懼症的典型特徵。事實上,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光是告訴某人他們正在經歷一種強烈的生理反應——即使這不是�悛滿X—都能夠對一個人的思維產生深刻的影響。在一個研究中,學生被要求跟陌生人交談。有些人被刻意引導,相信有個感應器偵測到他們臉紅、顫抖、流汗、心跳加快,這些人表示他們自覺更加焦慮,聲稱體驗到更多這種焦慮的身體跡象,而且他們相信,比起沒得到這些資訊的人,他們在別人面前留下了更糟的印象。換句話說,他們的表現就像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接下來,很關鍵的是,愛麗絲發現自己在想像,她在她的觀眾面前看起來肯定是什麼樣子。她看到一個蠢話連篇、全身顫抖又語無倫次的可憐蟲。這種心像不只是跟現實毫無關係,而且還太過鮮明,以至於她根本沒有去檢視她的觀眾實際上有什麼反應。她反而往內心深處去找現況進展的跡象。

比起其他人,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更可能會在社交情境裡體驗到種種心像,而那些心像既是更負面的,也更有可能是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研究顯示,光是叫人想一個負面而非正面的自我意象,就會帶來更大的焦慮——當事人感覺到了,對旁觀者來說也很明顯。這也導致人相信自己在社交情境表現得很差。

最後,愛麗絲採取了一些安全行為——她相信這會幫助她熬過痛苦的折磨(請看本書第五十一頁)。她過度記誦講稿、加快簡報速度、避免看她的觀眾,而且設法想起快樂的時光,像是她最近的假期。但事實上,這些策略幫不了愛麗絲。就像所有的安全行為一樣,這些做法阻止她發現自己其實焦慮過頭了:在她成功地捱到簡報結束的時候,愛麗絲把功勞歸諸於她的安全行為,而不是她自己處理高壓任務的能力。此外,這些行為——就像焦慮的自我意象與身體症狀——把她的注意力往內拉,遠離手邊的任務,潛在來說阻礙了她的表現。而她的觀眾可能會注意到這些行為。儘管愛麗絲做了這一切讓自己分心的舉動,她瞥見困惑表情或注意力飄移的能力還是相當敏銳。而在她這麼做的時候,她的焦慮又往上衝高了一個層級。

(有意思的是,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對批評高度敏感的想法,已經得到神經學研究的證實。在研究人員要求個別受試者閱讀關於自己的負面評語時,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會顯示出杏仁核——大腦的「情緒電腦」(請看本書第五十六頁)——還有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在思考自我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的活動明顯增加,沒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卻不會。

簡報結束後,愛麗絲的焦慮並沒有減輕多少。因為就像許多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一樣,她沒完沒了地琢磨思考自己的表現(克拉克與威爾斯稱之為「事後檢討」)。而她越是糾結這次的簡報,就越覺得自己做得很糟——然後她又會更加恐懼下一次簡報。

克拉克與威爾斯模型常常在教科書裡被做成流程圖。事實上,它同樣可以被視為一連串的惡性循環,其中每個環節都同時觸發並增加一個人的焦慮。治療可以打破社交恐懼症的循環。放著不予理會,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像是被困在一台無休無止、殘酷無情的機器齒輪之中。

⏩⏩閱讀更多 左岸文化出版 丹尼爾•弗里曼、傑森•弗里曼《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
圖/聯經出版
書名:《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內容簡介:斷章取義了解教義,是現代人宗教衝突的最大原因!給出現代人類困境的解方,找回亂世急需的安定力量!在這個缺乏寬容和相互理解的時代,宗教聖典被當成煽動暴力、仇恨和分裂的藉口。用全新眼光認識世界各大宗教刻不容緩,並建立跨宗教思想文化的對話,解答人類永恆的追尋。

★阿姆斯壯比較宗教學作品中時空跨域幅度最大的偉構★

從前軸心時代的「宇宙與世界」、軸心時代至中世紀結束的「神話」、近代至當代的「理性」,以提供世界宗教中聖典的迷人歷史之方式,述說其形成、重要性、與當代的相關性,並依序勾勒出同一時期中西方主要宗教之基本輪廓與歷史脈絡,以及各宗教聖典的編纂、釋經及傳承。

★顛覆宗教聖典是固定而權威的書寫文本之刻板印象★

以動態而創新的觀點重新認識聖典,將其視為具流動性的文本,挑戰聖典權威性與定於一尊的約定俗成觀點,對聖典的詮釋多元而包容,主張聖典可因應不同時空脈絡而做與時俱進的新詮釋,並將聖典視為有助於協助個體達成超越與道德轉化、具發展性的藝術作品。

★批判現代文明的理性與信仰二元對立,促進跨宗教的相互理解★

現代文明將宗教傳統邊緣化,乃是科學理性主義過度發展的不幸後果。致力於探索宗教信仰的本來面貌,釐清被無神論與基要主義所扭曲的宗教傳統,闡明跨宗教貫通的真理觀,重新找回慈悲且包容的宗教理想與實踐,以便改革理性與信仰失衡的現代文明。

★精巧融合神學、歷史、人類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

以當代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說明宗教與科學認識論上的根本差異,進而解釋現代文明的問題癥結所在。現代人理性主義與科技至上的偏執,乃是左半腦被過度運用與右半腦被持續壓抑的後果,導致宗教靈性的認知遲鈍、藝術創造力停滯、人文精神消沉。左右腦應該平衡發展,人類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而宗教聖典的釋經藝術應是重啟右半腦思維的不二法門。

★找回失落的聖典藝術,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引領讀者如欣賞藝術作品般地細細品味聖典經句的微言大義,闡揚東、西方各大宗教傳統皆有共通之慈悲精神與靈性智慧,並打開眼界重新認識宗教傳統對各大民族的深刻啟迪與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今日,《古蘭經》變成有心人為戰爭與恐怖主義辯護的文字;猶太聖經《妥拉》成為以色列人驅趕巴勒斯坦人的依據;有些人更運用《聖經》上的文字譴責墮胎與同性戀等行為。這些因宗教所產生的爭議,大部分都源自那些「神聖文字」至關重要的意義遭受曲解。永恆不可撼動的真理,如今卻成為世界上多數紛爭的起源。

在多數的宗教傳統中,原先強調個人必須透過這些神聖的文本與他們心目中的「神」取得連繫,這是一種超越物質與世俗的存在,幫助人們以更有意義、更富同理心的方式存在於人世。然而,在宗教歷史長河之中流傳千年至今,這些獨特的經文所用以解釋的卻是新穎、前所未見的社會現象,在諸多方面成為無法相容的敵對關係。

知名英國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壯在她這本力作中,主張現代性及其理性主義、文字主義和左腦思維的傾向,剝奪了全球宗教對經文的神祕和彈性力量的價值。她指出,許多聖典詮釋運動傾向於回歸其經文背後的信仰傳統,使信徒們在最需要展望未來時,卻回望過去。而現代性對於科學和理性地位的重視,更進一步地加劇了對這種對於經文詮釋的錯誤看法,使得信仰者將經文解讀為文字,而不是寓言,導致聖典無法直接回應現代的困境。這也使得今日的人們要不是對於聖典經文以過於字面化方式理解,不然就是以完全摒棄它的態度來對待經文。

因此,阿姆斯壯於本書中籲求我們需要一種閱讀聖典的藝術來重新詮釋聖典,以便直接回應今日肆虐全球、危害人類的苦難、憤怒和仇恨。透過研究這些神聖文字的真正意涵,重新審視那些備受爭議的宗教事件,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注入全新觀點,消弭一般人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鴻溝,讓人們重新發現聖典富有靈性的創造力。

作者:凱倫.阿姆斯壯,英國宗教學者、作家,生於1944年,是當代具有領導地位的宗教領域意見評論家。於1960年代曾經擔任羅馬天主教修女達七年之久,後轉赴牛津大學主修英國文學,離開學院後則成為全職作家及節目主持人,致力於提倡宗教自由。譯者簡介:朱怡康,專職譯者,守備範圍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為神而辯》、《塔木德精要》、《二十一世紀生死課》、《自閉群像》、《怎樣說科學》、《耶穌比宗教大》、《毋以神為名》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搶先試閱:〈唯獨聖經〉  

到了十六世紀初,歐洲人已清楚看出自己的社會正發生重大改變。他們發現新大陸;他們以無與倫比的精準探索宇宙的奧祕;拜新技術之賜,他們在繪畫和雕刻上成就非凡,傳達自身觀點的能力遠非前人能及。聖經學者賈諾佐.馬內蒂(Gianozzo Manetti)深信人類已發展到崇高狀態:

我們周遭的一切全是我們的作品,人的作品:房子、城堡、城市、華廈,遍布全地。它們彷彿出自天使,而非人類,但它們的確是人類所作……看著這些傑作,我們知道自己能做出更好、更美的作品。

但是其他人沒有那麼樂觀。一三四七年到一三五○年,歐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黑死病;一四五三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滅拜占庭帝國,並繼續進犯歐洲領土;一三七八年到一四一七年,多達三名教皇堅稱自己才是正統,爭鬥之粗暴讓許多人離心離德,史稱大分裂(Great Schism)。文藝復興之鄉義大利不但內戰頻仍,也屢遭外敵入侵。義大利詩人法蘭切斯科.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h,一三○四-一三七四)寫道:人們「不斷遭受與誘惑最殘酷的衝突」,他們「永遠暴露於險境,至死不得安全」。

接觸古希臘羅馬經典作品後,人文主義者為歐洲今昔之別震驚不已,但這也讓他們相信根本的改變是可能的,即使在宗教上也是如此。這群人是文人雅士,非常看重文筆,他們之所以排斥阿奎納的作品,不是因為教義歧見,而是因為他文采欠佳。他們相信知識無法只靠理智獲得,也必須用心感受,並以感官體驗。不只要在神學上理解《聖經》,也要在情感上和美學上欣賞《聖經》,因為正如佩脫拉克對弟弟所說:「我們也許能說神學其實是詩,一首關於神的詩。」

為了重振基督信仰,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追本溯源,閱讀《聖經》原文。羅倫佐.瓦拉(Lorenzo Valla,約一四○六-一四五七)編著《新約彙編》(Collatio),選錄當時在大學裡傳授、用來證成教會正統教義的《新約聖經》經文,將熱羅尼莫的拉丁譯本和希臘原文並列。對照之下發現,它們顯然未必能證成所欲證成的教義。《新約彙編》原本以抄本形式流通,後來由荷蘭人文主義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一四六六-一五三六)發行印刷版,讀者一時倍增。伊拉斯謨還出版希臘文《新約聖經》,並譯成典雅的西塞羅式拉丁文。拜印刷術之賜,懂拉丁文和希臘文的人此時都能閱讀到福音書原文,學者檢視翻譯並提出改進建議的速度也比從前更快,伊拉斯謨獲利後,又出了好幾版《新約聖經》。人文主義者尤其受保羅吸引,因為他的文字以原本的通用希臘文(koine Greek)讀來更具活力。基督徒雖然一向肯定保羅非常重要,但是因為他的概念和複雜的論證不易以口語傳述,所以在此之前經常覺得他深奧難懂,不過在卸下熱羅尼莫笨拙的拉丁譯本的桎梏後,他的作品重獲新生。伊拉斯謨深信,能領略《聖經》帶來的情感衝擊才能改革教會,而改革教會的關鍵是他們平信徒。

商業經濟從十四世紀起已在北歐發展,此時正影響人們思索和經驗世界的方式。不同領域同時出現許多發明與革新,雖然它們此時看似無關緊要,但日積月累的效果將改寫歷史。推動這些創新的是一種務實、理性的心態,將日益反蝕傳統的神話精神。人們開始製作羅盤、望遠鏡、放大鏡等精確工具,用以繪製精準的地圖和海圖,在改善航海技術的同時,也揭露至今從未見識的天地。荷蘭顯微鏡學家安東尼.范.雷文霍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對細菌、精蟲及其他微生物的觀察,引發對於繁殖和衰退、生與死的新探問。到了一六○○年,新發明增加的速度已讓進步勢不可逆。資本主義將使西方無限複製它的資源,甩脫農業經濟的侷限。這個過程最終造成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社會、政治、經濟與知識變革將環環相扣,彼此互依。

然而,動搖根本卻難以察覺的變化是令人迷惘的。人們看不到社會走向何方,卻以凌亂而擾人的方式感覺到緩慢的改變。對一部分人來說,支持西方基督徒超過一千年的信仰和儀式與新世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許因為十五世紀的歐洲比前幾個世紀更篤信宗教,大家對教士階級的腐敗更為敏感,越來越多人質疑羅馬教廷對基督建立的教會毫無貢獻。有人憂心世界末日近在眼前,深信唯有澈底改革才能力挽狂瀾,拯救基督教世界免於天譴。

威登堡大學(University of Wittenberg)聖經與哲學教授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四八三-一五四六),是這股不安氛圍的縮影。這名年輕的修士雖然忠實奉行修會會規,卻覺得這些規定無法安撫他近乎病態的死亡恐懼(畢竟,它們是在非常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制定的)。最後,他從釋經中得到慰藉:在為〈詩篇〉的一系列講課做準備時,他重讀〈詩篇〉第七十一篇的一句話:「求祢照祢的義(justitia)解救我。」他先從字面意義著手,將它詮釋為基督對聖父的祈禱,接著思考它的道德意涵,將這句話轉化為信徒對基督的祈禱——想到這點,他大喜過望,認為這意味著基督能將祂自己的義賜給罪人。沒過多久,他在修院書房裡詮釋〈羅馬書〉,為保羅從哈巴谷(Habakkuk)先知引用的一句話感到困惑: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希臘人,因為福音啟示了神的義:這義是本於信,而又歸於信。正如經上所說:「義人必因信得生。」

路德一直以為神的義(justitia)是指將罪人打入地獄的審判(justice),他不懂這為什麼是「福音」?也不解「義」(righteousness)怎麼會和「信」連在一起?想到〈詩篇〉第七十一篇後,他總算有了答案——他相信保羅想說的是:神會將祂自己的義賜給信基督的罪人。他後來寫道:「我覺得自己猶如重生,彷彿通過敞開的門進入樂園。」

路德著名的「人唯因信稱義」信條,指的是一名罪人只要有信,他就能說:「基督已為我做足一切。祂是公義的,祂是我的保護,祂已為我而死。祂已讓他的義成為我的義。」路德的信(fides)指的並不是「信奉」一套教理,是指它的原意「交託」或「信任」。「信不需要資訊、知識或確定性,」他解釋道,「信是無條件地順服,歡喜地把一切押在你無可感受、無從驗證也無法窺知的(神的)良善。」路德對保羅這句話的詮釋其實與原意不符,但他使用的是傳統釋經方法:賦予經文新的意義,讓它直接回應自己的處境。不過,他和傳統釋經之間有一項重大差異,讀經的技藝還包括虛己和慈悲,亦即放下自我、關心他人,但是他對〈羅馬書〉的詮釋卻都與自己有關——他的信、他的救贖,還有他對死亡的恐懼——那慈悲呢?我們馬上會看到,路德的美德並不包括慈悲。

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路德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上威登堡教堂的大門,宗教改革運動正式開始。這些論綱激烈挑戰羅馬教廷的赦罪與聖禮主張,抨擊它們毫無《聖經》依據。兩年後,在萊比錫(Leipzig)與因戈斯塔(Ingolstadt)神學教授若望.艾克(Johann Eck)公開辯論時,路德又建構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教理。羅馬教廷的立場是,只有教宗和主教會議有資格詮釋《聖經》。艾克問道:釋經乃授予教宗、主教會議和大學的精微之藝,沒有他們引導,一般人怎麼可能懂《聖經》?路德的回答是:「以《聖經》裝備的純樸平信徒,比沒有《聖經》裝備的教宗或主教會議更值得信任。」路德的潑辣發言正中城市人下懷,他們原本已有當家作主之意,也早已唾棄教士從老實人身上訛錢。日耳曼中部和南部的城市此時已是商業重鎮,有實力與羅馬抗衡,實際上已不受教廷節制。才識高的教士也在自己的書裡傳播路德的觀點,而拜新興印刷術之賜,這些作品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快速流通,促成世界上第一場群眾運動。

⏩⏩閱讀更多 聯經出版 凱倫.阿姆斯壯《失落的聖典:追尋世界宗教的真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