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今周刊1402期】央行暴賺的代價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01第84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央行暴賺2千億
台灣人付出4大代價
台寶搶下哈佛獨家技轉
貢獻100%營收
 
   
封面故事
   
央行暴賺2千億
台灣人付出4大代價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今年繳1800多億,明年,將增加到2千億元。」說話的,是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中央銀行「盈餘繳庫」數字創下十餘年來新高,就在台灣不少輿論為央行「賺錢功力」喝采的同時,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被譽為全球「央行之母」的美國聯準會,卻出現了百年來的罕見虧損。根據聯準會今年第2季度合併財報顯示,上半年的營運淨虧損高達573.84億美元。

相較於聯準會的「繳庫無能」,台灣央行卻能年年穩定貢獻國庫,不少人由此而生的推論是:台灣央行做到了美國聯準會做不到的事,國人應該為央行的「好表現」感到驕傲和慶幸。但,實情真是如此嗎?

曾任聯準會副主席、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的柯恩(Don Kohn),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聯準會的任務,既不是獲利,也不是避免損失!」柯恩連用了兩個「不是」,彷彿外界已誤解了聯準會多年。柯恩表示,聯準會原則上不用擔心、更「不該」擔心它的虧損,因為,「央行不是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機構……。它不是銀行或對沖基金。」

柯恩解釋,央行具有公共目標,以聯準會來說,它被美國國會賦予的任務,是「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而政府也提供了聯準會實現這些目標的工具,包括控制短期利率的能力,以及購買公債和機構證券的權力。

固然,聯準會若長期慘賠,恐會需要財政支持而影響獨立性,但柯恩認為目前距離這種「極端情境」仍然非常遙遠;相對之下,「聯準會更應該好好利用手中的工具,來實現國會交付的使命。」

央行應該是一個獨立機構,其主要任務在穩定物價和維持充分就業,而非充當政府的獲利單位。有學者指出,「如果政府過於依賴央行的繳庫盈餘,可能會影響到央行的獨立決策,進而影響其政策的執行和效果。」

然而,相較國際,台灣財政對央行的倚賴,已幾乎到了「飲鴆止渴」的程度。若央行迫於壓力想方設法衝高盈餘繳庫數,可能帶來問題,但在談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對央行盈餘的「組成結構」進行拆解。

央行的盈餘,大致可以透過以下公式表示:「國外利率×外匯存底-定存單利率×央行定存單發行量」。而一般認為,上述4個項目,除了「國外利率」這一項央行無法掌握之外,其他3個項目,央行其實都有相當程度的政策操作空間。

換言之,如果央行想要提高盈餘的金額,可以透過拉高外匯存底、壓低定存單利率,或降低定存單的發行量來達成。但這樣的操作,正反映了學者憂慮,也就是,央行為了追求盈餘繳庫,恐將影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我們不應該把央行當作金雞母……。」曾任央行副總裁及財政部長的許嘉棟感嘆,儘管多數國內熟稔央行政策的經濟學者,基本已「默認」了台灣從來就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但他強調,台灣經濟因為央行多年的「協助」走到了今天,在靠淨出口推動經濟成長的效益逐漸遞減、經濟亟待「轉骨」的此刻,是時候該換個腦袋思考:這麼多年來,一個「暴賺的央行」,究竟讓我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喪失貨幣政策自主性、資產價格失控、偏低的新台幣匯率不利於進口,間接損害了國民的福祉,我們的所得與財富分配也更趨惡化……。」許嘉棟一一列舉。

而這些,是我們要的嗎?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02 期謝謝!)

台寶搶下哈佛獨家技轉
貢獻100%營收
今周刊•撰文:譚偉晟

曾經以新藥研發為主軸,卻一度面臨資金斷炊危機。為此,台寶生醫決定放手一搏,力拚轉型。鎖定代工生產的第二發展路線,台寶如何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產線,吸引國際客戶合作?

今年9月,台寶生醫宣布自哈佛大學取得獨家技轉,將與免疫療法權威、哈佛教授夏普(Arlene Sharpe)合作,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標靶細胞治療平台。這讓台寶成為哈佛在醫學技轉領域,少有的台灣夥伴。

雙方的合作,是基於哈佛的免疫查核點技術,應用在台寶的細胞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藉此打造猶如標靶藥物的細胞藥。「夏普教授在免疫查核點的細胞治療,只有跟我們合作。」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說的,是哈佛這項技術在非癌症的應用,與台寶獨家合作的關係。

免疫查核點:為免疫系統中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作用類似於汽車的煞車,可以用來調控自身免疫反應。

低估研發難度 曾陷資金危機

如今能與哈佛攜手開發新型細胞藥物,台寶憑藉的是公司發展策略的徹底轉換。2014年成立的台寶,最初和多數台灣生技公司一樣,是將醫院的學術研究成果,轉換為創業題目。

而台寶的起點,是從時任榮民總醫院醫師的洪士杰所研發的幹細胞治療技術。「到了2018年,那時候資金不足,只能再維持半年。」台寶總經理陳宏賓表示,新藥研發所需的資金,遠超乎創始團隊想像。為了生存,台寶向外籌資,但「新藥研發」四字,卻讓多數投資者卻步。

2018年,陳宏賓加入台寶,公司先以減資再增資的方式,引進福又達投資。接著在2020年,台寶購入高端的細胞工廠,讓楊鈞堯開始與台寶接觸。

原本在福又達擔任專案經理,協助高端疫苗在新竹建立細胞工廠的楊鈞堯,在2021年底受邀加入台寶。「我以前在英國,是在牛津大學的技轉辦公室工作。」楊鈞堯說明在牛津的工作,一部分是將研究成果,轉換成藥物產品,另一部分則是創投,評估有潛力的新創公司。

過去的經歷,讓楊鈞堯深知投資者對商業模式的看重。「我們先跟創始團隊溝通,看商業模式有什麼問題。」楊鈞堯指出,當時台寶的臨床試驗項目,「在國外都已經有人做過。」要持續發展,就要找出競爭優勢。

「台寶的創始技術,可以讓幹細胞產量拉到很大。」楊鈞堯指出,包含細胞的存活率、細胞純度、細胞功能性等指標,台寶都能領先業界,「整體良率好一倍以上,我就跟創始團隊說,往量產平台(CDMO)發展。」

但想做CDMO,最重要的是得找到客戶。當時,《特管法》延伸的細胞生產需求浮現,擁有細胞GMP生產廠的台寶,便先從台灣找客戶。

此外,楊鈞堯也開始思考平台「加值」的方式,2021年,找上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透過基因修飾方式,增加細胞功能。」楊鈞堯想的,是在台寶高良率的CDMO服務上,進一步提升細胞功能性,「細胞藥物的效果就會增強。」

憑藉在細胞CDMO持續獲得客戶肯定,讓過去多以尖端先進生技醫學、艾萬霖生技等台灣客戶為主的台寶,去年開始吸引到國際客戶。2022年,一個瑞士藥廠來台進行臨床前準備,找上台寶做在地代工生產。

「他本來找法國CDMO廠要改善製程,要從幾百毫升提升到1公升,結果卡關。」楊鈞堯回憶,當時客戶轉而向台寶提出製程改善要求,最終台寶花了3個月,做到5公升量產製程,「目標要做到20公升。」他說,隨著未來臨床規模放大、甚至到取證後生產,台寶持續替客戶擴大產能。

CDMO也成為台寶取得哈佛合作的關鍵,楊鈞堯指出,當時台寶與中國、日本團隊競爭,哈佛最在意的就是「找到產品最快進入臨床的規畫。」而台寶已經備妥CDMO產線,具備在臨床階段確保產能、針對細胞藥特性調整的優勢,讓台寶用八個月時間擊敗競爭對手,取得哈佛信任。

紮穩馬步 海外營收逾3成

從過去「零營收」狀態,到現在CDMO貢獻100%營收、穩定營運資金,台寶正進一步將CDMO客戶從台灣為主,轉為連接更多國際客戶。今年9月,國際客戶的營收占比已來到3成以上,「年底可以拉到6成。」楊鈞堯的自信,隨著哈佛等指標合作案的展開,讓台寶取得更高的國際知名度。

鎖定細胞CDMO的策略,也讓台寶站穩成長趨勢。調研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指出,全球再生醫療市場,從2023年起以年複合成長率22.8%的速度,在2023年達到1747億美元規模,其中細胞藥物對應的細胞治療,是占比超過5成的最主要項目。

不過,台寶在發展CDMO同時,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急性心肌梗塞的新藥研發仍在持續,資金壓力仍在。「代工成本、要維持實驗室的費用很高。」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直言,若以新創客戶為主的代工,仍會受限規模不足,難以損益平衡。

對於台寶而言,已逐漸從新藥研發找出另一個發展方向。靠著細胞CDMO的事業漸穩,以及高端等外部股東支持下,不但讓新藥研發得以繼續,也以另一種方式走進國際市場。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02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厲害了我的「淑芬」!連13年蟬聯全國第一最常見名字 10大姓氏「它」銳減最多人

2023地價稅開徵,刷哪張卡回饋比較多?信用卡優惠一次看

脆皮泡芙日賣5萬顆!全家甜點苦熬20年差點收掉工廠,如今挑戰10億年收...翻身關鍵?

以哈戰火中高調出訪,尹錫悅戴鋼盔拿下3200億訂單!為何卡達、沙烏地都要南韓支援

從台積電法說找台股下一棒!Q3營收成長率見端倪,敦泰、聯發科13檔IC設計概念股出列

通訊串聯AI最後一哩路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指出,全球矽光子市場規模將從二○二二年的一二六億美元,成長至三○年的七八六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二五.七%,而AI產業將扮演矽光子產業成長的重要推手,各大科技巨擘不斷追尋更高速、更節能的技術與產品,也使得雲端運算和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對矽光子技術有了迫切的需求。

《交響狂花》追夢很好,但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交響狂花》是蠻標準的真實勵志故事改編,我其實對別人如何努力成功的故事不太容易有感,但《交響狂花》我倒蠻能接受的,因為它的重點不是堅持努力就會成功,而是思考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是贏得什麼?還是去享受做什麼?這些心態視角倒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反思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