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類比IC漲價派對 玩完了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英文單字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TOEIC Power多益單字報】教你從字首、字根和字尾學起,輕鬆背單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6/06 第53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類比IC漲價派對 玩完了
記者尹慧中、 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半導體市況再吹逆風。大陸通路傳出,全球類比IC龍頭德儀(TI)通知客戶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恐使得以電源管理晶片(PMIC)為首的類比IC漲價派對將告終,甚至面臨跌價壓力,股王矽力-KY、茂達、致新等台廠警戒。

類比IC去年市況火熱,出現睽違17年的大漲價,尤其泛用型類比IC當中,占比最大的電源管理晶片更是嚴重供不應求,成為半導體市場最紅的品項,屢屢有品牌/系統廠提到所有IC當中,最缺的就是電源管理晶片,矽力更因而取代大立光,成為台股股王,茂達、致新等相關台廠獲利也攀上歷史高峰,股價同步一飛登天。

然而,今年隨著新產能快速開出與大陸需求急凍,全球類比IC龍頭德儀提出示警,象徵類比IC漲價派對將結束,一旦連先前行業中最紅的電源管理晶片也無力延續榮景,透露整體市況正急轉直下。

大陸通路傳出,德儀已通知客戶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恐使得以電源管理晶片為首的類比IC漲價派對將告終,甚至面臨跌價壓力。為此,當地多家類比IC業者正緊急因應,也讓先前瘋狂漲價的態勢出現轉變,甚至開始可以議價。

相關消息已引起大陸多個網路論壇與網媒討論,有業內人士不諱言,「晶片已過了缺貨高峰期,感覺類比IC市場的拐點可能比預期提早到來」;尤其先前一貨難求的狀況也不復見,原廠供應晶片量明顯增加,在用戶端方面,詢價的人變少了,「連樣品都不好賣了」。

不具名的國內類比IC業者坦言,現在供需大致維持平衡,客戶需求確實有所下降,因為品牌廠陸續出現猶豫的氛圍,系統廠就跟著縮手,擔心庫存太高就踩點煞車。

另一家台廠表示,進入6月,有些客戶不願意季底盤點時庫存太高,所以買盤有點縮手。同時,在通膨環境中,還要看消費者願不願意出手買產品,後續要觀察品牌端庫存去化速度夠不夠快。報價方面,之前缺貨時,客戶當然是有貨優先,對價格沒那麼在乎,但現在如果是既有的舊產品線,客戶難免會想協商價錢。

即便市場雜音不斷,矽力董事長陳偉日前仍高喊,該公司產品持續供不應求,庫存很低,預期一整年都會是這樣的狀態。

研究機構IC Insights預測,整體類比IC今年產值將年成長12%,較去年高達30%的史上最大增幅大幅收斂,並預計今年類比IC均價僅年增1%,不如去年上漲6%。

 
財經專題
晶片通路超額囤貨 庫存去化現危機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類比IC龍頭德儀(TI)傳出通知客戶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緩解,業界認為,類比晶片缺貨情況逐步改善後,有望進一步釐清真實的市場需求情況,「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供應鏈認為,德儀自身新產能穩定開出之後,估計泛用型類比IC原本面臨工廠產能不足的壓力將有所緩解,不用繼續超緊繃生產下被客戶催著要貨,也有餘力應付車廠與其他大客戶。

不過,若下半年類比晶片供需平衡如預期發生,目前仍無法判斷市況調整需要多久時間,先前有不少通路超額備貨囤貨,後續庫存去化以及跌價損失都將是危機 。

業界指出,類比晶片較多採用成熟製程生產,過往兩年成熟製程超緊繃生產,並非全面源自於供不應求,而是部分整合元件廠(IDM)在自身產能尚未充足下,擴大委外釋單。

整體來看,全球28奈米有效產能實際仍處於供過於求,不少大廠擴產,主要是搭配客戶需求提供配套服務,如搭配先進製程所需配套提供對應產能,不見得是單純因為客戶需求產生變化。

 
成熟製程晶圓業者 供需壓力大
記者尹慧中、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德儀(TI)除了擁有自家晶圓廠產能之外,也委外台積電、世界、聯電等台灣晶圓代工廠操刀生產晶片,以成熟製程為主。隨著德儀傳出對下半年市場供需示警,市場預期,對以先進製程為主力的台積電影響不大,但恐對世界、聯電等成熟製程為主的業者造成較大影響。

德儀本身是整合元件廠(IDM),該公司在美東時間6月2日的投資者大會中提到,旗下晶圓廠新產能穩定開出,持續開拓多元應用成長。

遭到點名的晶圓代工廠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業界認為,德儀示警下半年類比晶片市況,除了反映該公司新廠產能開出,逐步滿足客戶需求之外,也代表成熟製程供給超緊繃的情況將結束。

不具名的晶圓代工廠透露,個別晶圓代工廠商客戶群占比、製程別有差異,即便市況雜音不斷,還是會有廠商8吋與12吋廠產能維持滿載。

業界指出,多數晶圓代工廠都和客戶簽長約,若預付款逐季穩定入帳,估計今年不會立即出現業績大幅衰退的狀況情況,但隨著市場雜音浮現,2023年業績走勢則仍有變數。

 
國際財經要聞
裁員宣示 馬斯克說詞反覆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4日表示,特斯拉員工總人數未來12個月將增加,受薪員工人數應該會大致持平,但這和他日前在內部電郵表示將裁員10%的說法相悖,馬斯克希望澄清立場,卻反而更讓人摸不著頭緒。他想裁員的念頭不僅拖累特斯拉股價重挫,還引起美國總統拜登的不滿,語帶諷刺地祝他登月之旅「好運」。

推特帳號「Whole Mars Catalog」4日發表一則推文指出:「特斯拉未來12個月的員工人數將會增加。」還標註馬斯克,引發馬斯克回覆表示:「總人數將增加,但受薪者(人數)應該會大致持平(fairly flat)。」

這似乎和他之前的說法相左。路透3日報導,馬斯克在2日寄給特斯拉主管的一封郵件中表示,他對經濟「感覺超差」,且特斯拉需裁員約10%,拖累特斯拉股價3日重挫9.2%。

根據CNBC,馬斯克4日又寄出另一封電郵給全體員工,寫著:「由於我們許多領域都已變得人力過剩,特斯拉將裁減受薪員工(人數)10%。請注意,這不適用於從事打造汽車、電池組或安裝太陽能板的人員。(領時薪)的鐘點員工人數將增加」。特斯拉年報顯示,特斯拉約10萬名員工中,約39%為「生產線員工」。

馬斯克並未澄清是否要把現有的受薪員工轉變為鐘點員工、還是要聘請新員工,又或者是他已改變主意。

巴隆周刊指出,特斯拉今年理應擴大招員擴產,馬斯克卻想裁員,是特斯拉股價重挫的主因,不管馬斯克在想什麼,他的最新推文有助振奮特斯拉多頭的信心,可望帶動股價6日回升。

馬斯克傳將裁員的報導,也招致拜登的不滿。拜登3日被問到對馬斯克想裁員的看法時,以福特汽車為例,暗示問題可能出在特斯拉自己,「當馬斯克在談論這些時,福特正在擴大投資、打造新的電動車、在中西部增加6,000名新員工」。

拜登說:「所以,你知道的,祝他的登月之旅好運。」馬斯克則在推特回應「謝謝總統先生」,並附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去年4月委託SpaceX打造登月艇的29億美元合約連結。

拜登和馬斯克先前就曾相互諷刺。拜登雖把電動車列為重點議程,對底特律車廠的關注度卻遠超過特斯拉。馬斯克也多次在推特直接抨擊拜登,抱怨拜登工會優先、補貼生產電動車的政策取向,甚至揚言不會再投票給民主黨。

 
ECB本周將宣布結束購債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投資人本周關注焦點將重回多國央行決策和通膨數據,特別是歐洲央行(ECB)周四召開決策會議,預料宣布結束購債措施,為7月升息鋪路,市場將關注ECB屆時是否會升息2碼。澳洲、印度、波蘭、智利等央行本周也將再度升息,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更是重中之重。

由於全球各大央行都已開始、甚至加速升息,ECB的動作已經明顯落後,加上歐元區5月通膨年升率衝到8.1%,明確顯示ECB必須出手。目前決策委員會的爭論焦點在於7月調高存款利率1碼是否足夠,以及明年利率最終將升到多少。

奧地利央行總裁霍茲曼(鷹派委員)表示,升息幅度若不到2碼,「都可能被外界認為是偏軟」;荷蘭、斯洛伐克及拉脫維亞央行總裁也公開呼籲ECB應考慮至少升息2碼。

德意志銀行與美國銀行都認為,7月將會升息2碼,但大部分經濟學者仍假定ECB不會如此「鷹派」。

投資人也將關注歐元區的製造業數據。德國將公布工廠訂單及工業生產,可能出現好轉信號,西班牙也將公布工業產出,預料將上升,但義大利可能下降。歐洲多國還將公布CPI數 據。另外預料本周波蘭及智利央行也將宣布升息,俄羅斯央行則會調低利率。

本周的重頭戲是美國將公布5月CPI,預料年升幅將達到8.3%,主因為5月汽油價再度大漲;扣除能源及食品後的核心CPI,預料也將大幅上升5.9%,顯示通膨壓力仍重。美國聯準會(Fed)官員本周進入16日決策會議前的緘默期,預料將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低於3%。

亞洲方面,澳洲央行本周會議可能再度升息,主因通膨仍超出預估,且經濟成長優於預期。經濟學者指出,澳洲通膨惡化程度超出預期。

印度央行8日會議預料也將再度升息,泰國央行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本周將發表談話,市場將密切關注黑田是否會透露出改變目前寬鬆政策的線索。中國大陸9日及10日將分公布5月貿易及通膨數據。

 
日廠研發乾淨燃料賽車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產汽車正加入各家車廠的行列,開發賽車用的去碳化燃料汽車,以藉此獲取相關知識,研發以這類燃料運轉的汽車產品。

日產4日展示富士國際賽車場24小時耐力賽的參賽車款,這輛新款賽車是以日產最新款跑車Fairlady Z改裝,燃料為廢棄食用油和木屑。

日產營運長古普塔(Ashwani Gupta)說,用這輛汽車參賽的動機,是希望具備競爭力、且以乾淨燃料運行的引擎,而且賽車須在嚴苛的條件下運轉,可藉此取得廣泛的相關知識。

豐田汽車和速霸陸共同研發的車款豐田GR86和速霸陸BRZ,已在3月參賽,雙方目前正聯手研發一款以去碳化燃料運作的跑車。

馬自達也已使用生質柴油賽車參賽,燃料供應商為以眼蟲藻為原料生產健康食品的Euglena。其他外國車廠也積極投入生質燃料的運用。去碳化燃料也被稱為碳中和燃料,主要成分為玉米和藻類等生質燃料,以及源自於二氧化碳和氫的合成燃料。為達成「淨零碳排」,這類車輛行駛時所產生的碳排,就已在燃料製造過程「蒐集」。

各家車廠正力拚研發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以實現產品陣容去碳化。一名速霸陸高級主管表示,各家車廠也認為去碳化燃料能擴大選項範圍。

 
電動車降價 還不到時候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過去一年來,鋰、鈷、鎳等電池用金屬價格飆漲,正侵蝕製造商的毛利,讓業者面臨是要自行吸收成本、還是轉嫁給消費者的兩難,也可能導致電動車與傳統汽車一樣平價的所需時間,延後好幾年。

過去幾年電池價格逐步降低,已讓電動車的前期成本,降到接近足以與傳統汽車相競爭的水準。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指出,電池平均價格需降到每千瓦時(kWh)100美元以下,電動車才能與傳統汽車競爭,但今年電池組的價格走高,為十多年來首見,加上通膨上揚,將嚴重拖延電池成本降至這個水準的時程。

BNEF分析師表示,新一代電池的化學特性和設計,可望讓電池價格降到每千瓦時(kWh)100美元,但若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要多花幾年才能降到這個關鍵價位。

鋰價過去一年來已經飆漲逾五倍,鈷價和鎳價也上揚。不過,最近幾周鋰、鈷、鎳的價格出現回落或持穩跡象,讓車廠鬆一口氣。高盛研究團隊預期,隨著製造商競相增加新的供給,這三種金屬的漲勢將在兩年內緩解。

在此同時,傳統汽車的價格也正在上漲,再加上燃料價格走高,讓電動車更具吸引力。BNEF分析師說:「電池成本上升,近來尚未影響民眾接用電動車的程度。因為推升電池原物料成本的因素,例如戰爭、通膨、貿易摩擦等,也推升了傳統汽車相關成本,汽油、柴油價格站上紀錄高點。」

高盛亞洲汽車市場研究主管湯澤康太說,由於全球汽油價格飆漲,「我們尚未見到電動車銷售普遍降溫,不過本月電動車的價格有再次上漲之虞」。

 
要聞
新疆禁令效應 太陽能轉單來了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反制大陸新疆迫害當地勞工生產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將在6月21日正式生效。外電報導,拜登政府宣示,該法上路後,將採取強硬手段禁止大陸新疆製品進口美國。

由於新疆是全球太陽能多晶矽原料生產重鎮,市占率高達五成,美方態度堅決,意味新疆製太陽能產品將遭美方「完全封殺」,達能、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台廠將迎來龐大轉單契機。

《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是拜登政府在2021年底簽署的法條,明訂所有新疆製造的產品要進口美國,生產公司均需要明確的證據證明商品不存在強迫勞動,否則將按照《1930年關稅法》禁止輸美。

業界預期,《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將影響新疆產出的太陽能、棉花、紡織服裝和電子產品等;其中,因新疆是全球太陽能關鍵原料多晶矽、棉花主要生產地,市場評估此兩項產品對全球供應鏈影響最大。

據悉,新疆占全球多晶矽供應量比重高達約50%,多晶矽是製造太陽能板和半導體的關鍵材料。台灣業界人士分析,美國抵制後,台灣的達能、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公司可望迎來轉單效應。

國內太陽能業者認為,近年來美國對大陸太陽能產業頻施鐵拳,顯然是想保護自身太陽能產業,但美國自製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並不足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因此除中國大陸外,美國太陽能系統廠很可能會尋求台廠協助,這將是台廠重返國際市場的好機會。

事實上,美國早在川普時代就開始向大陸太陽能產業施壓,從最早先的美中貿易戰,到新疆禁令、嚴查東南亞洗產地等事件,均顯示出美國太陽能正極力擺脫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然而,拜登政府上台後也同時在倡導再生能源,但若少了中國大陸供應太陽能板,此一需求缺口以美國在地產能絕對無法彌補,因此對台廠來說就是一個契機。

針對美國太陽能市場,包括元晶、聯合再生、茂迪等業者,近期均透露確實已有美系客戶正在洽詢產能,雖然國內三大模組廠目前產能均以國內優先,但未來擴產完成後,也不排除撥出產能供應海外市場,藉此擴大產品出海口。

 
泛PC鏈優等生 出列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電子產業基本面遭逢逆風。繼智慧型手機產業後,外資圈再度看淡泛PC供應鏈,野村、摩根大通(小摩)證券保守看待個人電腦(PC)產業,建議投資人應「擇優布局」。如野村預期全球PC出貨今、明兩年年各減10%、4.7%,看好祥碩、中立看廣達;小摩則看佳緯穎、信驊、台光電、鴻海等個股。

2021年PC出貨3.42億台,而隨市場需求降低,野村預估全球PC今年出貨3.08億組,明年出貨2.94億組,各年減10%、4.7%。

PC中,野村指出,筆電相較桌機更有明顯的需求衰退,預期筆電今年僅將出貨2.27萬組,年減11.5%。野村指出,俄烏戰爭為首波加速筆電需求衰退的主因,隨後大陸疫情封城進一步拖累筆電需求市況。近來可留意的是,部分品牌廠自4月開始推延部分訂單,顯示零組件缺貨和物流問題仍有明顯影響。

野村就筆電進一步分析認為,一般消費性筆電今年出貨將年減20%,因Chromebook需求明顯衰退,而商用筆電在企業汰換、Windows 11等需求支撐下,今年出貨僅小幅年減3.3%。

小摩同樣保守看待PC出貨市況,並指出除了東南亞地區外,全球PC庫存已回升至正常水準,歐洲和大陸庫存修正風險升溫,而若庫存修正發生,則PC品牌商將削價競爭,影響下半年獲利。

 
蘋果推新筆電 台鏈進補
編譯陳律安、記者謝艾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今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在美西時間6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7日凌晨1時)線上登場,除了預料將發表iOS 16、iPadOS 16、MacOS 13及tvOS 16等作業系統更新版,也可能發表搭載自行研發M2晶片的新款MacBook Air筆電。

法人認為,若蘋果在WWDC上發表新款MacBook Air,有助廣達、雙鴻、精元等蘋果筆電相關供應鏈吹響反攻號角。

供應鏈透露,蘋果筆電主要代工廠廣達在此波上海封控時期「受傷頗重」,4月甚至出現部分產品無法量產窘境,隨著蘋果要求供應鏈在當地解封後全力趕工出貨,「現在是比較順了」。雙鴻也認為,上半年業績確實因大陸封控而遭遇衝擊,隨著大陸封控逐步解禁,雙鴻預期下半年業績會非常好。

分析師預估,蘋果今年MacBook系列筆電出貨量約2,600萬台,雖然低於原先預估的2,700萬至2,800萬台,但仍年增3%,成為全球前六大筆電品牌中,唯一出貨量正成長的業者;相較之下,分析師預估,一哥聯想今年筆電出貨量將年減11%,惠普出貨量更是將大減15%。

彭博資訊記者葛曼(Mark Gurman)之前說,若蘋果不打算在本周的WWDC推出新Mac,可能發表的新硬體會是新款MacBook Air。科技網站MsacRumors指出,新款MacBook Air的設計可能大幅更動為類似MacBook Pro的外觀,螢幕尺寸約為13.6吋,搭載M2晶片,有太空灰、銀、香檳、藍等多種顏色,也可能為配備九或十核心的繪圖處理器(GPU)。

不過,中國大陸防疫封控措施帶來的供應鏈問題,可能擾亂新款MacBook Air的上市時程。在軟體部分,葛曼之前預期,iOS 16的新功能包括將包括更新鎖定螢幕介面,桌布附有小工具般的功能,並且大幅改善通知功能,訊息應用程式(App)也將有近似於社群媒體的功能,並聚焦於語音訊息。

此外,健康照護App將擴充睡眠追蹤、藥物管理等功能。蘋果也正研發讓用戶掃描藥罐的App,並推出聚焦女性健康照護的新功能。

至於iPadOS 16,除了具備前述iOS 16□多數新功能,也將是歷來WWDC所宣布最大規模的更動之一,例如重新設計多工作業介面將,讓用戶更輕易地切換視窗、更容易看到哪些App為開啟狀態,也能調整各視窗的大小,希望讓iPad的運作更像筆電、而非智慧手機。

 
鴻海防疫到位 業績突圍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昨(5)日公布5月與前五月合併營收年增率雙雙轉正,並雙創同期新高,相較於其他電子代工廠同業受大陸華東封控衝擊,5月業績恐下滑,鴻海仍繳出逆勢成長佳績,凸顯集團出色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鴻海5月消費智能產品營收較4月勁揚二位數百分比,市場驚艷。法人分析,鴻海消費智能產品主要就是iPhone,5月相關業績繳出成長佳績,透露即便現階段是智慧手機訂單青黃不接的時期,iPhone 13銷售仍然暢旺,支撐鴻海5月業績。

同樣面對疫情干擾,同樣是採取閉環生產,鴻海卻能逆勢擴大承接蘋果訂單,展現iPhone代工霸主的風範,主因集團防疫措施相當到位。

這一波Omicron疫情興起,鴻海的工廠雖然有零星個案,但對台灣各廠區都沒有重大影響。

 
勞動部祭「無薪假大補丸」 津貼加基本工資最高月領4.9萬
記者江睿智/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提供無薪假勞工「充電再出發」及「安心就業」二擇一補助。其中,「充電再出發」補助計畫最高可月領2.4萬元訓練津貼,而且,只要勞工仍在無薪假期間,不論多久,只要參訓,將可無限期、繼續領這項津貼。

企業實施無薪假,依規定企業仍須給月薪制勞工每月基本工資25,250元薪水, 若再加充電再出發最高可領2.4萬元訓練津貼,合計無薪假勞工每月仍可領到逾4.9萬元,可保障無薪假勞工生活。

勞動部長許銘春親自拍攝無薪假勞工補貼方案說明短片。許銘春表示,「充電再出發」是鼓勵勞工趁無薪假期間,充實技能,勞工只要參加公司辦理、勞動部自辦或委辦,以及勞動部數位學習等,每月最高參訓144小時,每小時補貼168元,每月最高可領24,192元。

勞動部官員表示,充電再出發補助最早限定只能申請六個月補助,為照顧無薪假勞工,已取消六個月之限制,換言之,只是勞工實施無薪假,並且參訓,每月都可以適用充電再出發補助。

許銘春表示,安心就業則是針對無薪假實施30天以上、且投保就業保險勞工,提供薪資差額補貼,並採三級制補貼。以勞工前六個月平均投資薪資為基礎,與無薪假期間薪資差額7,000元以下,一律發放3,500元;差額在7,000元至1.4萬元,則一律發給7,000元,差額超過1.4萬元以上,一律發給1.1萬元。最長可領24個月。

勞動部官員表示,因「安心就業」計畫最長可領24個月,過去兩年已經申請「安心就業」計畫且領滿24個月者,未來不能再申請,須轉申請「充電再出發」計畫。

 
加油再等等 中油:明日起汽、柴油大降0.6元
記者林海/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灣中油宣布,明(6)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6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0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0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3元。

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歐盟通過俄油禁令及北半球正值夏季駕車出遊旺季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4.09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314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2.04%。

台灣中油指出,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原應每公升各調漲6.0元及7.5元,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汽、柴油各吸收6.2元及7.7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0.4元。因雙重平穩機制啟動,汽、柴油共各吸收6.6元及8.1元,國內汽、柴油價格實際每公升各調降0.6元。

 
6月宣告利率 僅國壽調升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升息效應帶動下,多家壽險公司4月競相拉高宣告利率,可望提升利變保單的買氣,引起金管會緊盯部分壽險公司的調整政策,使得宣告利率調整趨於保守。觀察主要壽險公司6月宣告利率調整狀況,僅國泰人壽宣布調升三張已停售的新台幣利變年金保險,至於現售保單則未調整,另有12家壽險公司宣告利率維持不變。

台、美升息號角響起,多家壽險公司4月紛紛拉高宣告利率,金管會對保戶示警,指出高宣告利率保單的宣告利率,並非保證利率,且保險公司會收取提供保險保障保險成本及附加費用,提醒保戶要慎選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

另一方面,金管會亦對部分壽險公司進行調查,主要檢視宣告利率政策是否偏離當初送審的公式等,使得壽險業於5、6月宣告利率調整趨於保守。

國壽日前公告,6月調升三張已停售的新台幣利變年金保險,主要是此三張商品條款約定以央行10年期公債利率為宣告利率上限,因應最新公告10年期公債利率有作調整,因此宣告利率適度調升27個基本點至1.09%。

 
三出遊狀況 旅平險有保障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端午連假過後,緊接著就是暑假旅遊旺季,不過旅行中難免會遇上突發情形,遭受意外傷害事故,產險業者列出常見的三種出遊狀況,民眾若在出發前有投保旅平險,即能花少少的錢獲得保障,以轉嫁突如其來的風險。

出遊常見狀況一為自駕開車發生事故,新安東京產建議,若是選擇租車出遊族可加選國內租車旅遊保險,不管是車對車碰撞造成車體損失,或對方人、車損傷皆有保障。

出遊常見狀況二為踩空跌倒受傷等突發狀況,泰安產表示,旅途中可能會因為意外事故等因素而造成傷害或死亡,這時若有投保旅平險,就能獲得理賠來支付醫療費用或者將身故金留給家人。

中信產表示,旅行期間常發生的意外傷害,以交通意外及不小心滑倒、絆倒或騎機摔倒等個人因素占多數,另外突發疾病類型,則以水土不服導致的腸胃疾病為主,民眾應針對自身需求選擇附加項目。

出遊常見狀況三為離島航班延誤或班機取消,明台產舉例,金門在3至5月是霧季,容易發生霧鎖金門的情況,再加上6至9月的颱風季也可能讓船班停駛,或是國內班機也會發生機械故障等情形,都會造成行程延誤。

新安東京指出,離島旅遊搭乘國內航班飛機,可能會碰上航班延誤或取消等狀況,別忘加保旅遊不便險,若大眾運輸工具延誤四小時以上,則可申請定額給付,以填補突發狀況的額外支出。

 
培養私人財富管理師 聚焦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在2020年推出「新財管方案」放寬財管商品和業務範圍,讓各銀行搶進富豪生意後,金管會下一階段將推進到培訓人才,推動各銀行建立高資產財管人才職能地圖,類似星港的「私人財富管理師」,並將各銀行培訓人才情況和成果,納入該銀行三年後申請續辦的參考依據之一。

目前包括中信銀、兆豐銀、上海商銀、國泰世華銀、第一銀、合庫銀、UBS等七家銀行已在2021年陸續獲准開辦「新財管方案」,試辦期三年,最快2023年又得重新遞件申請執照。

金管會官員說,目前各銀行理專都有信託、證券、保險及衍生性商品的證照,但考量高端客戶財管業務涉及商品、服務更複雜,相關從業人員宜取得較高階的資格,才能與一般理專區隔,因此推動人才培訓計畫,提升整體產業水準。

銀行主管說,新加坡、香港私人銀行從業人員都須通過培訓課程、訓練並取得專業認證,如香港就有所謂「私人財富管理師」,金管會此舉是希望銀行透過人才、商品發展成國際級銀行。

根據銀行、信託公會及研訓院三方共同規劃「高資產財管人才職能地圖」依工作內容分為三大類:資深理財顧問、高資產個人戶專屬客戶關係經理、法人戶專屬客戶關係經理。

培訓課程分必修及選修,各30小時,共計60小時,需分別經過筆試及實作檢測,才能取得「高資產財富管理專業人才」能力認證合格書,取得次年起每年還得完成持續進修課程12小時,以展延證書效期。

必修課程有四大項:職業道德、總經與全球市場分析、資產配置商品特性和管理、稅務與財產移轉規劃。

選修課程包括高資產個人/法人客戶開發與經營、信託/股權/保險規劃與傳承分析、跨境稅務、家族傳承與接班規劃等14項。

金管會強調,該機制並非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資格條件,不影響目前服務高資產客戶人員的從業資格。金管會重點是各銀行人才培訓情形,需證明已參考職能地圖,建構及規劃從業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並有訓練課程。

官員也說,希望各銀行可多運用這些規劃課程,但並非是銀行證明人才培訓的唯一方法,未來會將各銀行人才培訓情況和實際成果,納入三年後申請續辦時的考量依據之一。

 
服務億級富豪 月薪衝10萬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想催生類似星港的「私人財富管理師」,在台灣,目前服務億級富豪客的「客戶顧問」月薪可上看10萬元;例如已開辦財管2.0方案的第一銀行,將建置十名Client advisor(CA,客戶顧問)團隊,最高月薪達9萬元水準。

這些全部集中在總行的CA團隊,主要是陪同分行人員去替億級富豪做資產規劃,一銀也聘請新加坡顧問做相關課程訓練。目前這十人團隊,已有八人就位,一銀除了從內部培訓,也從外挖角人才。

第一銀行主管說,若比照研訓院對打造「私人財富管理師」規劃課程,一銀可能比較欠缺的是特殊金融商品和跨境稅務的課程培訓,若研訓院開課後,也可能會派訓做強化。

根據金融研訓院規劃的「高資產財富管理人才職能地圖」,依工作內容區分三大塊,一是高資產個人戶專屬客戶關係經理、二是高資產法人戶專屬客戶關係經理、三是資深理財顧問,並列出不同核心職能。

若要成為富豪個人戶專屬RM(Relationship Manager),除須具備必修的職業道德、總經與全球市場分析、金融商品資產配置、稅務規定等四項外,還得增加客戶開發調查及維護能力、及理財工具運用二項。

若是富豪法人戶專屬RM,則除四項必修外,得增加特殊金融商品、跨境稅務規定、法人理財工具運用及授信規劃等四項。

核心職能被要求最多的是「資深理財顧問」,得全部涵蓋個人戶、法人戶RM的職能外,又多再增加整體理財規劃建議,合計需取得職能高達11項。

據研訓院規劃,必修課程有30小時還得經筆試70分以上才算合格,選修課也有30小時再經實作檢測70分以上,兩階段完成才能拿到「高資產財富管理專業人才」合格證書。

 
陽明員工分紅 百萬入袋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陽明股東會近期通過員工分紅,每位員工在端午節放假前夕,帳戶入帳21個月的獎金,其中,新進員工就領到近百萬元紅利,與長榮海運的獎金差距拉近一大步。

陽明這次的計算基礎更採取用分計算,協理級的高階主管換算下來,紅利逾300萬元,副總級更可能突破400萬元。

不過,雖然陽明員工大領獎金,但總經理杜書勤卻一毛都沒有。有陽明人私下為杜書勤抱屈,「水手領紅利獎金,船長(總座)卻沒份」真沒道理,因此,出現總經理年薪低於協理、副總的奇怪生態,這樣誰要當總座。

長榮海運去年發出40個月的年終獎金後,陽明、萬海等航運同業都超級羨慕,尤其,陽明員工感受度最深。陽明員工就私下表示,工作的內容都跟長榮海運的員工非常接近,在工作上也全力為陽明業績打拚,去年年終獎金遠遠輸長榮,員工這次分紅領21個月「是還給陽明人遲來的正義」。

 
航空雙雄 Q2客運增班兩成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染疫人數開始反轉向下,近期,行政院、指揮中心開始對邊境鬆綁討論,國內的航空及旅行社業者都非常期待,其中,華航、長榮航第2季客運航班增班約兩成,業界推估,第3季航空增班率也最少兩成起跳。

因應邊境鬆綁後的解封商機,國內的華航、長榮航空都已經開始超前部署,自疫情以來班表均採滾動式調整,隨著各國邊境逐漸解封,提供各種客運需求。長榮航第4季已經規劃開闢歐洲新航點,分別為義大利米蘭跟德國慕尼黑。

轉機商機方面,長榮航空經曼谷轉機到歐洲的台北-曼谷-阿姆斯特丹、台北-曼谷-維也納、台北-曼谷-倫敦航班,7月已開始復飛,8月台北-洛杉磯、台北-舊金山都會加到每天一班,台北-溫哥華也會增班,休士頓及芝加哥航線也會恢復載客航班。

華航則積極布局客運市場,東北亞航線,6月起松山-東京羽田增為每周四班,桃園出發航班包括東京成田增為每周三班,大阪、福岡及名古屋航線增為每周兩班,桃園-首爾則增為每周四班,其中大阪7月起增為每周三班。

東南亞方面,6月起吉隆坡增為每周三班,桃園-曼谷、桃園-河內增為每周五班,桃園-胡志明市、桃園-馬尼拉增為每日飛航;另新增高雄-馬尼拉每周一班。

長程航線包括洛杉磯6月起增為每周五班,搭配安大略每周一班,每周共有六個航班往返大洛杉磯地區;溫哥華增為每周兩班,紐約則每月飛航兩個航班;倫敦除現行每周一班外,6月下旬起每兩周增飛一班;7月起阿姆斯特丹增為每周兩班、法蘭克福每周三班。

國內的航空及旅行社業者私下表示,國內的出國量能還卡在回台需要隔離政策,另外,旅行社也還不能開始組團,目前訂票也都是散客在航空公司官網上訂票,所以票價都目前為止都是疫情期間的高票價。

由於國外已經開始恢復正常生活,暑假期間學生及家長陪同的需求量增加,但要等到觀光客出籠,必須要視國內政策才能評估出國旅遊潮威力。

 
陸航調漲對台貨運價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上海已經開始全面解封,全區內的物流順暢後,亞洲區間空運急單貨量直線攀升,大陸知名的航空貨運業公司宣布自6月1起調漲台灣-中國大陸的運價。國內的物流業者也認為,市場貨量急速變化當中,6月的航空運價漲幅恐怕不小。

隨著大陸政策開始捍衛經濟成長,近期中國大陸上海等各城市陸續解封開始復工,機場、卡車也恢復,廠商都動起來。

國內的航空業者也表示,航空貨運市場跟著需求量攀升,今年一改過去「五窮六絕」,應該要用「五追六趕」,樂觀看待近期航空貨運市場表現,運價及運量有望同步上揚。

國內的航空貨攬業者表示,各家依客戶不同,調漲的費用不同,台北到對岸主要6月的漲幅約在兩到三成,平均到上海地區的訂單每公斤有望突破台幣100元,有些城市的急單推估1公斤將飆上台幣160-170元;另外,業界都在等待成品完成後的歐、美的出貨潮,下一波亞洲到北美線的運價也會大漲。

 
收附加費 貨櫃海運又漲價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復工、歐美搶貨潮報到,海運業各類附加費通知書三箭齊發,遠東-美國線自6月16日、7月1日各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GRI),另,7月起也將加收燃油附加費(BAF)。業內估,整體加徵費用對應運價的漲幅約兩成起跳。

國內物流業者指出,歐美各大口商會在近日開始下單訂購9月開學季和年末節慶商品,過去,航運旺季通常自6月下旬開始,但近期業者擔心北美塞港情況會加重,已出現搶訂艙位情況。

根據最新一期SCFI貨櫃運價指數已連三周上揚,指數上漲32.66點至4,208.01點,漲幅0.78%,漲幅較前兩周擴大。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運價達7,710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達10,231美元。其中,中遠、長榮、韓新、ONE、陽明及以星,自6月15日起,針對40呎櫃分別先收加收GRI,每40呎櫃加收1,000美元,特殊櫃另外計算。另外,各家公司也宣布,7月1日起還是會繼續加收GRI,每40呎櫃再加收1,000美元。

因應油價高漲,亞洲到北美7月起的第3季,加收燃油附加費,遠東到美國東岸航線,每FEU收884美元到1,806美元,遠東到美國西岸航線的部分,每FEU加收556美元到955美元。

另外,美國回到亞洲7月1日起,回程收燃油附加費,各家公司依不同成本收取不同的燃油附加費,其中,長榮、陽明東岸每FEU分別加收409美元及600美元,西岸則加收205美元跟360美元。

航運業界分析,美西碼頭塞港現在等待期縮短為四到七天,主要是美西碼頭實施申請制度,所以看起來塞港因素減少;然而,實質上的作業天數還是比過去長。

進一步說,為維持航線的正常供應,貨櫃船班的投入數量還是需要增加;而且近期原本往美西船舶,考量到美西碼頭工人薪資合約談判並不順利,不少船東開始將航班轉到美東港口,這樣航行的天數也跟著拉長,所以看似沒有塞港,然而,為了維持市場正常服務,船舶需求量只增不減。

據悉,此次漲價的全球業者包括達飛、中遠、長榮、韓新、ONE、陽明、以星、東方海外都針對亞洲至美國航程加徵兩次GRI;而7月起加徵的燃油附加費,因應近期油價高漲,時程將至少收一個季度。

國內的航運業者表示,上海全面復工,加上美西碼頭工人談判不順,業界都擔心太晚出貨,會遇到怠工或是罷工事件,近期搶艙問題開始發酵,加徵多種附加費是必然舉措。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