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為何權勢者創造恐懼總是奏效?誰握有權力,就能透過環境與產業模式塑造文化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6/23 第123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奧運金牌郭婞淳 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在積累實力,更是修練人生
為何權勢者創造恐懼總是奏效?誰握有權力,就能透過環境與產業模式塑造文化
誰說人性都是趨樂避苦?當痛苦煎熬可以替快感滿足鋪路

新書鮮讀
奧運金牌郭婞淳 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在積累實力,更是修練人生
圖/天下文化
書名:《郭婞淳:舉重若輕的婞念》

內容簡介:奧運金牌郭婞淳第一本書淬鍊出舉重與人生相通之道,我舉的不只是重量更是希望,每個曾經歷的時刻,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在積累實力,更是修練人生!讓郭婞淳舉起142公斤重的,不是蠻力,是信念!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生活的重擔,在人生的賽道上奔馳,肩上的擔子愈重,我們愈要舉重若輕!

郭婞淳的金牌之路是一條自我挑戰的旅程,充滿考驗與挫折,如同我們的人生。她首度分享舉重與人生相通之道,歸納出突破自我的信念、把壓力轉換為動力的方法,獻給每個在生活中努力的人,找到可以依循的成長軌跡與力量,讓人生也能,舉重若輕。

作者介紹:郭婞淳/口述,台東阿美族人,2020年東京奧運女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得主。亦曾奪得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銅牌、2017年台北世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金牌(並破女子舉重58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2018年亞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金牌,現為女子舉重5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三項世界紀錄及奧運紀錄保持者。累積十面世界舉重錦標賽金牌並完成四連霸,亦四度拿下運動精英獎最佳女運動員獎,皆為台灣史上第一人。

葉士弘/採訪撰文,現職

WOWSight共同創辦人、中華民國體育記者協會理事、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曾任自由時報記者、中國時報記者。

搶先試閱:〈超乎常人的抗壓性〉

競技運動是非常殘酷的舞台,輸贏一翻兩瞪眼,即使運動員備戰狀況極佳,但到了比賽現場若是被壓力擊垮,依舊與佳績無緣,特別是有數字佐證的客觀運動種類,例如田徑、游泳,或是舉重,不是訓練時候能達成目標的秒數或重量,就一定能在比賽時完成,可能會因為緊張、壓力影響當下的表現,抗壓性也因此成為決勝的重要因素。 

身為頂尖運動員,競技帶來的壓力,是郭婞淳無法迴避的荊棘之路,她披荊斬棘的過程中,不總是順利前進,她嘗過失敗的苦楚,咬牙努力再站起來,勇往前行。如何讓自己不被壓力擊垮?郭婞淳會利用自我對話轉變想法,把壓力轉換成動力。但說來容易,做來可一點都不簡單。

二○一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在淡江大學紹謨紀念體育館,是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舉重五十八公斤級賽事舉行的日子,郭婞淳帶著里約奧運拿下銅牌的遺憾,「回家比賽」。

舉重是世大運的選辦項目,當時雖有里約奧運金牌、泰國好手蘇甘雅(Sukanya Srisurat)參賽,但從開把重量看來,與其他選手已有明顯落差,幾乎可說是沒有對手的郭婞淳,就是與自己意志力的對抗。

她抓舉三把全部成功,成績是一百零七公斤,挺舉則是以一百三十三公斤開出,順利舉起第二把一百三十六公斤後,她與教練林敬能決定挑戰世界紀錄,當開出重量一百四十二公斤時,紹謨紀念體育館全場沸騰。郭婞淳沒有遲疑,走上舉重台,雙手舉起一百四十二公斤的槓鈴、翻領到胸上、雙腳交叉、雙手用力舉起過頭,「雖然那時候我的腳還是前後箭步,但我很確定,我舉起一百四十二公斤了,當下腦子裡想著,終於、終於,我舉起一百四十二公斤了!我還有記得收腳的印象,但接下來腦海一片空白,我知道我笑了,也哭了,又哭又笑。」她憶起那天,依舊清晰,那是她打破世界紀錄的日子。

隔天,郭婞淳以破世界紀錄選手的身分,應邀到新聞中心參加官方記者會,回想破世界紀錄的那一刻,她情緒激動。她想起那天其實忘了帶常用的毛毯,心裡有些犯嘀咕,但聽到觀眾熱情的歡呼聲,幾乎掀翻紹謨紀念體育館的屋頂,想到電視機前面觀看比賽的民眾,一定也在用力加油,她哽咽說出這句經典的話:「我相信,那個一百四十二公斤是,我相信是全台灣人民一起幫我舉起來的。」 

自我對話轉變思考角度

「將壓力轉換成動力」是運動員都知道的事,但要能實際做到並不容易。

「很多人會給我讚美,認為我總是能克服壓力,總是能面對挫折,因為大家看我總是比較正面,但其實我也是會有負面情緒。」面對大賽,尤其是特別在乎的亞運與奧運,因為當時尚未拿到金牌,郭婞淳倍感壓力,也相當緊張。每當這種時刻,她會對自己喊話,為自己打氣,「妳準備了那麼久,一定可以做得到」、「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而且會不斷重複地說,甚至到有點嘮叨的地步。

郭婞淳會為自己打氣,是因為她知道跟自己對話,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讓自己靜下來,不要慌了手腳,更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到正式比賽的表現。尤其在挑戰自我時,很容易直接想到自己的極限,但透過不斷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來否定心中預設的想法,排除心理障礙,幫助郭婞淳發揮潛能,進而提升表現。

在腦中模擬成功情境

優秀的運動員在比賽前,除了例行性的熱身,總會透過「意象訓練」來模擬接下來的比賽實況,以求在比賽時正常發揮,甚至先排除任何可能的狀況與問題。郭婞淳也會透過意象訓練來模擬比賽狀況,但她有時面對壓力與緊張,在腦海模擬的比賽狀況,竟然會想到自己掉槓的失敗情境。

「不行!不行!怎麼會想到自己掉槓!」郭婞淳這時候會強迫自己抹去掉槓的畫面,去回憶過去某一場比賽或訓練成功舉起漂亮的那一把,「現在一定會讓自己回想二○一七年世大運破世界紀錄的那一把,而且是挺舉,因為挺舉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想起最滿意的那次成功,而且不只是在腦海裡走過一遍比賽情境,甚至連當下的心情都會再度被憶起,「想著自己舉起那一把,聽到場邊播報,『破世界紀錄!』」至今郭婞淳想到還是會全身發抖,睜開眼睛才發現自己早已熱淚盈眶,彷彿又再度經歷那個感動的瞬間,而就是這種滿溢的正向情緒,幫助她克服壓力與緊張,挑戰更多精采表現。

世大運結束後遊行,郭婞淳與學姊洪萬庭站在一起,她們一走出去,看到那麼多人,郭婞淳哭了;東京奧運結束後,在國慶日當天的「台灣英雄大遊行」,郭婞淳看到這麼多人又哭了。「那是一種被支持的力量,讓我很感動,我很容易因為大家的期待,就覺得自己要拚、要加油,」郭婞淳說。

▶▶ 閱讀更多 天下文化 郭婞淳, 葉士弘《郭婞淳:舉重若輕的婞念》

 
為何權勢者創造恐懼總是奏效?誰握有權力,就能透過環境與產業模式塑造文化
圖/馬可孛羅
書名:《文化操控》

內容簡介:川普當選那一夜,全球彌漫著似乎就要天下大亂的氛圍,但事實上,大選政見發表時,選民更多關注政見?還是哪個新聞媒體捕捉到候選人跌倒的畫面?房價、物價不停飆漲,通膨來到新高點,心知肚明買不起也租不起的未來已經來到,為何買房子還是多數人公認最可靠的理財方式?

手機與社群平台侵入你的生活,記錄著你的一舉一動以及走過的足跡,但你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對你私密領域的監控。這世界出了問題,你心知肚明。但為何在特定議題上,似乎所有人都無法抽身,並理性選擇?

以清晰的歷史脈絡,鋒利且批判的筆觸,在本書中漫談現今文化令人擔憂的種種現象。從好萊塢到華府,麥迪遜大道與摩蘇爾戰場;甚至是滲入日常生活的消費文化――如房地產、個人電腦、手機;以及大眾文化――社群媒體、流行娛樂音樂、通俗藝術與高尚藝術等。

誰握有權力,就能透過環境與產業模式能塑造文化。文化能形塑思考模式,而思考模式能誘導行為與決定。納托.湯普森洞悉此道,因此提出,藉由部署文化現象來攻略人心,已經成為無所不在的武器,足以深刻影響所有人的全面日常,導致群體行為總是缺乏客觀。

本書試圖透過文化研究來回答,為何民主與理性等概念,似乎只存在於修辭,而不存在於現實。從權力如何塑造與影響文化來解讀權力,你會發現,在權勢者這個強大的主體面前,我們其實都是如此脆弱。

作者介紹:納托.湯普森,作家兼策展人,現職為費城當代館藝術總監。在此之前,他曾自二まま七年起擔任創意時代藝術總監。

搶先試閱:〈好人好事行銷法〉

在這個行銷大行其道的時代,形象與實際密不可分,這正是沃荷用黑白紅三色金寶罐頭讓人直覺想到的。如今,不管你喜不喜歡,慈善事業都已經與慈善形象緊密交織。因此,該做的並非試圖劃分慈善實際行動與慈善形象,而是要反其道而行,把促成慈善的動力,放進這個私密演出(intimate spectacle)大行其道的時代加以思考。例如麥當勞與國際特赦組織這種龐大得不可思議的結構,以及友人與陌生人彼此贈與的小型場合。

把善因與行銷連在一起,當然不是什麼新鮮的作法。伯內斯就曾經用慈善來改善品牌定位。強調某個產品對社會的好處,正是他的香菸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這場活動主打的話題就是女性主義與減重。把有益健康連上廣告企劃案,跟把慈善事業連上廣告企劃案,或許也只有一步之遙。正如他們所說,這是雙贏的做法。

在二十一世紀,這種雙贏有個名稱:善因行銷,又簡稱CRM。哈米許.普林格(Hamish Pringle)與瑪喬麗.湯普森(Marjorie Thompson)在他們的著作《品牌精神:善因行銷如何打造品牌》(Brand Spirit: How Cause Related Marketing Builds Brands)當中,就把善因行銷定義為「公司或品牌連上社會善因或議題,藉以互惠的策略定位與行銷工具。」註95粉紅色的金寶湯罐頭,只是這種行銷技術的其中一例而已。慈善工作也是一種媒體工作,反之亦然。人們會認為,要是某家大企業做了慈善捐獻,就該獲得應有的媒體曝光。即使不是媒體專家也會注意到,大企業的善因廣告正在與日俱增。整個月的粉紅色不過是其中的一項特殊個案。大企業很難不為他們做的善事打廣告,如沃爾瑪為病童奇蹟醫院聯盟(Children's Miracle Network Hospitals)推出的奇蹟氣球(Miracle Balloon)企劃案,以及GAP號召各界關注非洲愛滋病問題,並捐出旗下RED系列商品五成利潤的RED專案(該公司仍被認為是血汗勞力的大宗使用者),都屬於這類的例子。

運作時間最久的好人好事行銷企劃案之一,就出自金拱門麥當勞。成立於一九七四年的麥當勞叔叔之家(Ronald McDonald House),是女兒患有白血病的費城老鷹隊球員佛瑞德.希爾(Fred Hill)、老鷹隊總經理吉米.莫瑞(Jimmy Murray)、麥當勞的地區經理艾德.倫西(Ed Rensi)、以及費城兒童醫院的小兒腫瘤科主任奧黛麗.伊凡斯(Audrey Evans)醫師合力籌建的獨特機構。老鷹隊當時正在為隊上球員佛瑞德的女兒募款,並且聯絡了將以這筆捐款讓她就醫的費城兒童醫院。而伊凡斯醫師先前就想過,可以成立一個非營利事業,讓重症病童的家屬可以在孩子接受治療時,有一個「出門在外的家」(home away from home)。這個想法給了老鷹隊的老闆莫瑞靈感,他聯絡了當地的麥當勞門市,問他們能否用三葉草奶昔(Shamrock Shakes)活動的收益,來支持這項創舉。

到了一九八六年,美國已經成立一百間麥當勞叔叔之家,到了二○一○年,總數已達三百間,分布於六十多個國家。麥當勞叔叔之家還設立慈善基金會(Ronald McDonald House Charities,RMHC),以提供獎學金以及巡迴診療(可以說是慈善機構的附設慈善機構)。RMHC很快就成為自行運作的單位,雖然他們背後是餐點不怎麼健康的麥當勞,難免會令人感到反諷。換言之,沒有對經濟與生活品質做過廣泛的結構分析,就很難質疑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善舉。低價販賣充滿基改作物的速食,薪資也只夠員工勉強維生,當然會令人感到不快,善因行銷也可能有著極大的弔詭。

一九八三年,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首度使用「善因行銷」這個詞,他們當時承諾的是,每次有人使用美國運通卡,他們就會捐出一分錢用於修復自由女神像。這個集愛國心、盛大規模以及贈與精神於一體的早期CRM活動,證明了贈與行動能改善公司形象也對世界有幫助。這個企劃案為自由女神像募集一百七十萬美元的資金,讓卡片使用次數增加了二十七%、辦卡量增加了十%,從而替未來的善因行銷鋪路。註96

大企業高喊的核心使命,突然間就不只是銷售或建立形象了。他們還提出了更深遠的志向。雖然第十四修正案特別為大企業賦予法律上的人格,但這個人格的意涵,也是由法院大量的文化代表所判定。要把品牌擬人化,它就必須具有靈魂。正如普林格與湯普森所指出的,努力從一團亂中脫穎而出獲取公眾注意時,行善是個強而有力的訴求。也就是說,產品不但要有正面形象,還必須有一副好心腸讓人信賴其靈魂,而不只是該品牌實際上做的事。於是,各式各樣的社會善因,從乳癌、潔淨能源、修復自由女神像、到送醫師出國義診都包括在內,透過每天穩定收到的行銷訊息,進入了我們的意識。

從二○○○年代至今,善因行銷已經成為行銷劇本的主要橋段。從下列這串粗略的清單就能看出,我們如今已然生活在充滿了慈善事業的世界裡:

 

一九九七年: 威士卡(Visa)發起「唸故事給我聽」(Read Me a Story)運動

二○○四年: 多芬(Dove)發起「真美運動」(Campaign for Real Beauty),要在二○一○年之前向五百萬名年輕女性傳達積極正面的身體形象

二○○四年: 惠而浦(Whirlpool)與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在未來的仁人家園住宅裡提供冰箱與烤箱等惠而浦產品

二○○七年: 新加坡航空與無國界醫師合作,拍賣機位以支付醫師的旅費

二○一○年: 百事煥新計畫(Pepsi Refresh)捐出兩千萬美元,用以公開徵求社區型的行善計畫

二○一一年: 好奇冰球計畫(Hockey for Huggies)與國家冰球聯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致贈尿布給有需要的母親

二○一三年: #Hanesforgood:由�睅A服飾(Hanes)贈送襪子給街友,此為救世軍(Salvation Army)、�睅A公司以及隱形人組織(Invisible People)的馬克.霍瓦斯(Mark Horvath)合作的企劃

 

一般來說,這套策略就是要讓大企業或品牌,與某個非營利單位的行善事業結為夥伴。即使沒有管理過非營利單位也能理解,這些非營利組織可能為了延續使命需要資金挹注。善因行銷蓬勃發展的年代,與其結盟的非營利單位也會蓬勃發展。無國界醫師、國際特赦組織以及無數其他團體,都設立了專責部門吸引企業藉由善因行銷,建立互惠關係。

在浮士德的桌上

那麼,好人好事行銷法是不是與魔鬼的契約呢?從企業與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可以有卓越成效的關係嗎?如果去問無國界醫師,新航向醫師提供機位會不會有違倫理,他們的發展部職員想必會大翻白眼。在資本形勢下,這種浮士德式的討價還價已變得越來越誘人,對許多試圖對抗不平等的人來說,也就成為是否划算的問題。無國界醫師在處理疫情爆發與嬰兒死亡率之類緊急議題時,做出小小的妥協與新航合作輕而易舉。對此加以批評,會顯得像是馬克思主義的學究,這當然是程度上的問題。

這種尷尬的弔詭以及互補的夥伴關係,可以放在天平上權衡得失。航空公司向醫師提供機位造成的倫理困擾,或許不比用血汗工廠的服飾公司推動在非洲治療愛滋病的慈善企劃更明目張膽。至於慈善工作的內容,也有更多堂而皇之的矛盾。

正如彼得.巴菲特指出,推動慈善/濟助事業者從屬的體系造成這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把這個難題說得再清楚些:如果慈善事業試圖緩解的弊病,實際上都是資本主義製造的,那麼善因行銷不就是利益衝突嗎?要如何釐清與大企業及人道工作間的關係呢?在如此複雜的世界,既然NGO跟大企業的夥伴關係,會讓人忽略企業與NGO整體的作為,那麼夥伴關係是因為慈善產業試圖成長又沒人能對大局負責,才會造成這種結果嗎?

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但卻糾纏著多數形式的慈善/交換/濟助事業。馬克.費雪(Mark Fisher)在他的著作《資本主義的現實主義:是否別無選擇》(Capitalist Realism: Is There No Alternative)中斷定,在新自由主義之下,無法產生替代的社會結構。而在當前的境況對於資本主義的回應,就是使用更多的資本主義方法。舉例來說,能源危機引發了什麼回應呢?美國對此的答覆,就是龐大的頁岩油產業。這正是善因行銷的核心問題,可以用資本主義超越資本主義嗎?

銳跑(Reebok)在一九九八年與國際特赦組織合作的「現在就要人權!」(Human Rights Now)巡迴表演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這個行銷企劃旨在吸引會穿戴運動用品的年輕閱聽人,並且在聯合國人權宣言通過四十周年之際,進行巡迴十六國的演出。銳跑用於巡演的開支為一千萬美元,占了行銷費用的九成,並且在每個城市都舉行記者會。參加這場巡演的巨星名單,包括史汀、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崔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以及彼得.蓋布瑞爾(Peter Gabriel)等,或可稱為「遵守倫理」的幾位搖滾巨星。註97巡演結束後,對善因的承諾也延續下去。銳跑公司與彼得.蓋布瑞爾和人權律師委員會(Lawyers 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合作發起一項名為見證人(Witness)的計畫,要提供攝影機給世界各地的社運人士拍攝影片。見證人計畫自此成為國際社運圈的一則成功故事,為全球許多最欠缺紀錄的不正義事件提供開放的平台。簡單來說,儘管有人想對他們的行銷動機冷嘲熱諷,但這項計畫仍帶來難以置信的社會正義。要能體會這種複雜,才能有效釐清善因行銷的糾結關係。

是炫富還是慈善

做善事的欲望,無疑也流入當代藝術中。類似的事情雖有長久歷史,但這二十年來,這些成果卻達到非比尋常的規模。排山倒海而來的藝術創作,執行手法若不是做慈善(我們很快就會回來談慈善這個詞有多複雜),就是跟慈善相關。隨著行銷逐漸貼近社會,當代藝術也同步增加對社會互動的運用,如關係式與參與式等做法,同樣地,藝術對於慈善事業的關注(慈善在此的詞意無所不包)也隨善因行銷的用途增加而逐漸浮上檯面。

這些相關性並非偶然,經濟轉型與媒體日漸飽和,都改變廣大消費者兼閱聽人的情緒需求,而他們也透過藝術進行自我表達。正如泰德·普維斯(Ted Purvis)在他的著作《我們要的是免費:近期藝術中的慷慨與交換》(What We Want Is Free: Generosity and Exchange in Recent Art)當中寫道,「隨著世界的經濟與社會體制越來越深陷於資本,人們自然會關注優先強調其他事務的社會體系。」註98

一九九二年,作為策展人瑪莉.珍.雅各(Mary Jane Jacob)所策畫的開創性展覽《行動中的文化》(Culture in Action)的一部分,哈哈(Haha)這個藝術團隊開闢一處的水耕菜園,為帶有HIV病毒與罹患愛滋病的人種植蔬菜。每兩個星期,就會供應一次用羽衣甘藍、芥菜、芥藍葉與瑞士甜菜做成的餐點。在這處店面舉行的一系列公眾活動,包括座談、工作坊、社運人士聚會以及另類療法等。這裡不僅成為推動社會公益的催化劑,也成為建立社群的場所,持續營運三年之久。

哈哈的這件藝術作品,無疑在呼應未來農人十九年前執行過的土壤廚房。在這段時間裡,也有人實行過許多其他企劃,我不但為其中許多作品做過記錄也參與製作。有時被稱為社會參與式藝術的作品,常在藝術實踐中用社會性來打造新形式的社群集體想像,藉以追求社會公平。

投入社會參與式藝術的藝術家們,大多討厭慈善這個概念。長期與老派殖民主義掛勾的慈善事業,既暴露了不對等的權力運作,也導致某種讓贈與者保有掌權地位的誇富宴。相對於增進受助者的能力,慈善常被認為是一種單向關係。

我們的文化極度渴望擁有助人的形象。也就是說,就算有人討厭慈善這個概念,也不影響這些關係的複雜性,事實上,與更大範圍的媒介文化對話確有建設性,因為在媒介文化中,慈善的形象已經越來越成為推動消費主義的有用道具。

▶▶ 閱讀更多 馬可孛羅 納托.湯普森(Nato Thompson)《文化操控》

 
誰說人性都是趨樂避苦?當痛苦煎熬可以替快感滿足鋪路
圖/商周出版
書名:《有多痛,就有多值得》

內容簡介:耶魯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50萬人次,本書顛覆你的認知――「痛並快樂」的體驗最迷人!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快樂和痛苦之間,尋找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誰說人性都是趨樂避苦?當痛苦煎熬可以替快感滿足鋪路,當享樂的欲望不敵追求意義的渴望,

痛苦真的就是你想要的!

看恐怖片情節越緊張精神越振奮?失戀歌曲越悲傷情緒越平靜?運動重訓時肌肉越痠痛心裡越爽快?山路越險峻登山者越是著迷?養兒育女催人老卻是甜蜜的負荷?工作平穩覺得無聊,花光積蓄遊歷世界還被偷被搶生命才精彩有意義?

常言道,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痛苦理所當然是我們想要避免的。但有時候不盡然如此。人類確實能夠從許多負面的經驗中得到快樂,合宜的痛苦可以為快感鋪路,還能轉移注意力降低焦慮,甚至讓我們超越自我,展現韌性。

我們的生活確實可以建立在痛苦上,原因在於人不只想要快樂,更想要做對的事情。痛苦和道德價值之間有強烈的連結,若一個正確的行動會帶來痛苦,這樣的行動會更有意義。想想那些人們自願承受的折磨和犧牲,如果這些事很容易又輕鬆,可能就沒那麼值得挑戰或經歷。

本書以探索人類的自虐傾向為出發點,透過心理學和動機多元論的視角,結合精彩的實驗觀察與經驗分析,闡釋這個令人費解的人性面向。作者歸納兩種不同類型的自願痛苦,提出「人如何從負面經驗中得到快樂」的生動論述:為了追尋更大的愉悅而受苦;以及為了追尋生命意義而受苦。

作者主張,在快樂和痛苦之間,有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那種苦中帶樂的體驗讓人神往,還能促進人與人的連結、作為社群團結和愛的來源、反映心靈深處的感受。而理解痛苦,思考什麼能帶給我們愉悅和滿足,我們會更正確地認識自己,更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介紹:保羅•布倫,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講授的線上開放課程選課人數突破五十萬人次。

搶先試閱:〈自願受苦和受虐〉

「受虐癖」(masochism)這個詞是十九世紀末的精神科醫師理察.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所發明的。其語源來自利奧波德.薩克.馬索克(Leopold von Sacher-Masoch),他著有《穿裘皮的維納斯》(Venus in Furs),小說內容敘述男子說服一名地位較高的女性當自己的主人,後來這名女子卻又拋棄他去當了另一個男子的奴隸。埃賓以受虐癖指稱性慾異常,這種人的性幻想主題是「完全且無條件臣服於某個異性的支配,以對方為主人,接受其羞辱和虐待」。

儘管「受虐癖」一詞保有與性相關的連結與聯想,然而它的指涉範疇快速擴大。一九二四年,佛洛伊德寫下〈受虐的經濟學問題〉(The Economic Problem of Masochism)這篇論文,不僅講了性行為的受虐,還提到道德上的受虐,也就是有些人主動尋求受苦為的是減輕內心的罪惡感;之後我會再詳述這個現象。更近期則有心理學者保羅.羅津(Paul Rozin)提出「良性受虐癖」(benign masochism)一詞,意指某些特定類型的自願受苦和疼痛,絕大多數與性根本沒有關聯。

良性受虐癖並非無所不包,例如它無涉生兒育女這種艱辛歲月的追求,也與殘害身體、製造劇痛的活動無關—否則就無法稱之為良性。某些菲律賓虔誠教徒的復活節儀式是將自己釘上十字架,這可無法列入良性受虐。我們通常會以三溫暖當作例子,有痛苦的部分卻又很享受,但同樣不能過頭。二○一○年的三溫暖世界錦標賽中,兩名決賽選手進入華氏兩百三十度(攝氏一百一十度)的高溫六分鐘後雙雙昏迷,遭受嚴重灼傷和創傷; 後來一人死亡,另一人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失去意識長達六週後醒來傷勢依舊嚴重。這種同樣不能當作良性受虐的範例。

所謂良性受虐是指一般認為痛苦但不致傷殘的行為選擇,比方說明知道食物腐爛了還是想要嗅嗅看,蛀牙痠疼偏要用舌尖去頂一頂,腳踝扭傷硬要轉動之類。讓人嚇得半死或哭得半死的電影還是很多人看,辣的菜餚很多人愛,還有人洗澡會用很燙的水。許多心理學家做實驗時使用不傷人但會痛的電流,妙的是不需要花大錢找樣本,不少人主動想嘗試被電擊的感覺,特別是年輕族群,最明顯是年輕男性。當然那不像我在孟買經歷的那麼慘,但還是會痛,不過他們追求的似乎就是痛。

回到本章一開始提及的例子,現在我們有更多線索了。看見披頭四的尖叫、迎接新生兒的哭泣明顯都是正負情緒交雜,而古人已經觀察到這個現象。柏拉圖描述蘇格拉底揉著正在痛的腿說:「人類稱之為愉悅的這玩意兒真奇怪!為什麼它會和相反的疼痛連在一起呢?……通常如果你追求其一,得到以後,幾乎注定連另一邊也得帶走。」現代許多心理學家針對人類的體驗提出了「對立歷程」(opponent-process)理論,也就是心靈追求平衡,以正面反應抵消負面感受,反之亦然。譬如我們對跳傘感到恐懼,但事後會放鬆並充滿成就感。

事實上,人類必須透過對比才能理解各種體驗並賦予價值。「你感覺如何?」這種問題要得到有意義的答案,前提是「與什麼比較?」如果體驗一成不變就不再能稱作體驗。我們會在習慣中麻木,就像菜餚的香味、泳池的清涼、冷氣機發出的嗡嗡聲,時間一久就在意識中消散。

就連觀看世界這樣基本的行為也牽涉到對比。做個小實驗:讀完這句話之後,找個東西注視十秒鐘,可以是這本書、筆電、你的菸,或者睡在腳邊的忠實狗兒。一切似乎都是靜止的,但這只是假象,你的眼球一直進行著極細微的轉動(稱作微跳視)。現代科技可以利用機器追蹤眼球運動,並投射出影像固定在視網膜上。若有機會參與這種實驗,才真正能體會什麼叫做眼睛不動看東西,也就是真正的靜止。但那是什麼感覺?其實就是空無一物—眼前的景象會徹底消失,因為體驗必須來自改變。

人類能回應的是差異,而非絕對;換言之,某些事物帶來愉悅並非基於獨立的特性,而是與先前的體驗比較後的結果。有位神經科學家這樣說:「由於大腦用一條曲線來評分,不斷拿現在和過去做比對,所以快樂的祕密或許存在於不快樂之中……短暫的寒冷使我們可以感受到溫暖,有過飢餓才懂得飽足的幸福,跌入過絕望低谷才能在功成名就時展翅飛翔。」

還覺得模糊的話,我的同事勞勃.拉特利奇(Robb Rutledge)進行團隊研究,在實驗室內請受試者做出一連串財務選擇,有些穩健、有些高風險。每隔幾題,他們就詢問受試者:「你現在心情多快樂?」結果最能預測短期快樂的變因並非受試者賺到多少錢,而是賺到的金額相對於自身預期的差距。短期的愉悅和痛苦至少有一部分是比較出來的。

所以良性受虐癖也可以說是人偶爾利用痛楚來強化之後的體驗,藉此增加得到的愉悅。我們操作體驗,使得痛苦過後所得到的釋放強烈到足以蓋過原本的難受。熱水澡一開始雖然燙,但水溫正確的話後來彷彿身處天堂;咖哩很辣,吞下冰啤酒之後卻顯得無比美味。

透過對比增加愉悅有時候是和實際的經驗相比,有時候則與期望有關,如同拉特利奇的實驗所示。希莉.萊克尼斯(Siri Leknes)團隊針對所謂的「愉悅的痛苦」也發表過一系列研究,實驗方式是讓受試者接上腦部掃描儀器,並置於輕微、強烈、中等之類不同程度的熱度體驗。實驗前會告知受試者即將體驗到什麼,然而有時候提示故意不正確。他們最大的發現是:一般狀況下,中間程度的熱就被判斷為不適,可是若事先警告受試者會有高溫時,情況就反過來了—他們竟然回報說那是舒適的溫度。

理所當然會有人擔心這只是語言上的誤會,他們說的「舒適」或許只是想表達「比預期來得好」。不過這就是運用腦部掃描機器的原因:萊克尼斯團隊發現在「愉悅的痛苦」發生期間,對應獎勵和價值的大腦區塊活動增加(內側眶額皮質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對應痛苦焦慮的部分活動減少(腦島皮質及前扣帶皮層背部)。由此推論,應當是發自內心的正向體驗。

也就是說,當我們擔心接下來會很痛,但結果只是一點點痛,對比的神奇力量會將微痛變作愉悅。不過我還是想提醒:要是痛覺過分強烈,這種對比作用就無效。原本你以為會被焊槍燒手背,結果人家改用菸頭燙下去,這時候你尖叫出聲絕對不是因為舒爽。但根據實驗結論判斷,痛感是會減少一些。

還有其他實驗發現:受試者在實驗室內經歷了痛苦,例如雙手泡在很冰的水裡,後來的其他體驗會變得更加愉悅,例如吃巧克力。所以,你想吃蛋糕嗎?不如我先電你幾下,這樣味道會更棒!實驗或許有點古怪,主軸倒是個熟悉的概念:大家都知道肚子一餓東西就美味,長跑之後躺上沙發特別舒服,走出牙醫診所時人生會整個亮起來。

上面就是人類選擇體驗痛苦的對立歷程理論。有個老笑話說,一個男人拚命用頭撞牆,別人問他為什麼,他竟然回答:「這樣停下來的時候會很舒服。」

我還記得小時候在魁北克鏟雪的經驗,內容並非過程多麼辛勞(畢竟還是小孩子),而是臉沒遮掩的地方凍傷、霜雪跑進靴子裡融化的不適,忙完之後母親給我喝熱可可,喝完再鑽進浴缸泡溫水,感覺真是人間一大享受。朋友跟我說了個故事,她與旅伴在英國鄉下地方騎單車,迷路好幾個鐘頭,身上沒有足夠的食物與清水,天色越來越暗,兩人不由得擔心……接著找到一條伐木產業道路,順著返回小鎮,找到一家酒館,坐在昏暗的戶外座位,喝著啤酒、吃炸魚配薯條,抽了幾根菸,說說笑笑。講起這段往事她情緒高亢、眼睛發亮,前面受了那段罪,後來的一切更顯美好。

▶▶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保羅•布倫(Paul Bloom)《有多痛,就有多值得》

 
木頭取代玻璃?透明木頭做窗戶,更隔熱又環保
2021年1月美國馬里蘭大學在研究期刊中發表一種新型材質,乍看是透明塑膠,事實上卻是木頭。身為研發人員的馬里蘭大學材料科學教授Liangbing Hu表示:「相較於玻璃,木頭的熱導率較低,而且更輕、更堅固、更環保。」也就是說,木頭更能隔熱、保溫,能量轉換更有效率。

到東海岸建構美好歲月 邂逅原民古法釀造小酒館
東海岸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去過台東旅行的人都會被黏住,會一再再的重返並想每次都停留再多點時間。揮別其他地方的溼冷,前進台東的都蘭、長濱,找一段自然悠閒的生活時光。在東海岸入夜後,不要這麼輕易睡去,來長濱鄉街市中心邂逅傳說中的深夜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