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糧制度實施至今已超過四十年,早已成為選舉競相加碼的工具,過去米糧界、學界都曾提出多項建議,最後卻未獲採納,農委會僅叫人「不要種」、「種別的」,但在保價收購的政策下,實難發揮功效,因此一年拖過一年,國家財政府負擔日益嚴重,而政府明明知道這是吃掉農業資源的巨獸,但卻無人真心想要改革,因這牽涉的不僅是糧食供應,更多的是選票來源。
台灣早期六○年代時,因當時出現世界石油危機與糧食危機,在擔憂物價的情況下,政府設立「糧食平準基金」,保價收購政策就此展開,也大幅提高農民種稻的意願,但隨著稻米產量愈來愈高,台灣看似成了稻米大國,但對糧政單位來說,卻是頭痛的開始,爆倉、久放、品質差等亂象頻傳。
學界曾建議,繳交公糧應該找能外銷的品種,不是收了公糧後就往倉庫裡堆放,否則愈放愈久,米變得難吃。此外若公糧收購價和賣給糧商差不多,農民就賣給政府,自然不會顧及品質。
實際上,這幾年來,稻米生產面積、產量雖然未減,但稻米品種純度下降,有色米的比率提升,米粒心腹白嚴重,雖然這也和氣候有關係,但是農民只衝量而不求質,成了重要原因之一。
諷刺的是,為了減少稻作面積,政府推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就是想讓稻農轉作,但公糧保價收購還在執行中,變成一邊要轉作,一邊又拚命收購,也難怪多年來的統計顯示,稻米耕作面積沒有減少,而該政策又增加了一筆支出。
過去農政官員也留意到,國外也有公糧制度,但是並沒有保證價格,公糧制度應該要與價格脫鉤,為了戰備考量,我國依法必須要有一定的安全存糧,若需要存糧,僅需要到市場採購足夠的存糧即可,歷史的沿革與共業,保證用一定的價格收到農民稻穀,才會造成現階段糧政的畸形狀態。
早年,在蘇嘉全擔任農委會主委年代就曾經評估過,國家一年花兩百億元收購公糧,以及其政策執行的各式花費,實際農民收益約六十億元,其他的錢都花在處理公糧上,那乾脆直接補貼給農民,以國家財政支出看待,可省更多錢,同時也兼顧照顧農民。
新聞辭典》綠色環境給付一○七年實施的「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其中稻穀保價收購和直接給付雙軌並行,多一個領取直接給付不交公糧的選擇,引導農友生產高品質稻穀,銷售自由市場,降低對稻穀保價收購制度依賴。
直接給付標準區分一般給付金及優質稻米獎勵金,一般給付金第一期作每公頃一點三五萬元,第二期作每公頃一萬元;優質稻米獎勵金為針對與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營運主體契作者,另給付每期作每公頃零點三萬元。
計畫也獎勵稻田轉(契)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措施,鼓勵改種具進口替代或外銷潛力的契作戰略作物或轉作地方特色作物,如硬質玉米、非基改大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