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政治局會議後,「防範系統性風險」成了大件事。要嚴加管控的「系統性風險」,到底是什麼樣的風險?有人說經濟成長「破七」就是,有人說股市再暴漲暴跌成泡沫爆破就是,來點活靈活現的,就是「大媽不買金了,大叔不吃肉了」,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就差不多快來了。
中國大媽們的買金已成國際市場關注的動向。早前國際金價大跌,中國大媽們排著隊到香港,把旺角金鋪的飾金一掃而空,當時有的金鋪連櫥窗都空了。
但今年7月國際市場黃金走勢卻「一波三折」,那「折」是折腰一路走低的折,包括有天被人「黑色暴跌之日」,金價跌下1,100美元,甚至還有人看淡說還要走得更低。
金價下跌,連中國政府都不能忍手,按官方數據,截至到6月末,中國黃金儲備增加至5,331萬盎司(1,658噸),增幅達到57%,中國人民銀行也公開認同增金之舉。
於是有分析師勸大媽們該出手了,但大媽們不為所動,香港的金鋪備戰大媽來搶購,居然空等,最後是香港本地的師奶們,認為到了「執筍口野」即揀便宜貨的時候了,月底湧到金鋪去了。
「大媽們不買金」,至今原因末明,最多只能解釋為「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但「大叔們不吃肉」,道理相當的淺顯。雖說一眾土豪吃生猛海鮮都吃膩了,但普羅中國大叔們還主要是吃肉,特別現在是進入三伏天,中國傳統說法都是要吃肉來補體力的,但大叔們最近減少吃肉了,因為那肉價,漲得邪乎。
早前北京的經濟界人士拿中國股市暴漲來打趣,說這樣一個「國家牛市」豬都可以飛上天去,誰料到股市由暴漲而暴跌,中國的豬真的開始玩飛天之戲了。
跟黃金價格的節節敗退相背,今年3月以來,中國豬肉價格節節上升,環比上漲三成以上。
豬肉案台翻過來了,連國家發改委的新聞發言人都要跑出來安撫民心,在7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拍胸脯說目前豬肉供給充足,預期豬肉價格會有所回落。但業內專家可不那麼看,他們估計,生豬的有效供給要到年底才能形成,豬肉價格上漲將至少持續半年時間。
黃金價格的跌落,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一直在交相映襯。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中國因素」已相當重要,所謂中國因素,就是中國的產能過剩,還在不斷地去產能。同時,除中國央行在悄悄地收貨外,中國市場的黃金需求不斷在減弱,按GFMS(黃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資料,今年首季中國首飾消費下滑12%,金幣和金條的投資下滑約10%,第2季的數據相信接近。
產能過剩的問題未得解決,市場消費疲弱,令人擔心的是通貨緊縮再度降臨中國。中國有沒有、會不會通貨緊縮,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
不過,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出爐的年中報告,已用了新的提法,叫「我國整體經濟的通貨緊縮跡象已經顯現,風險依然較大。」
豬價瘋漲帶來的是另一個問題,在中國的統計數據中,豬肉價占居民消費價格(CPI)十分之一的權重。有這權重,就難怪市場那麼樣的憂心忡忡,擔心豬價上漲推高CPI。
由於中國豬肉的主要消費者,是中低收入群體,他們的消費取向不僅影響著市場,還影響著中共領導人最擔心的「社會穩定」。而中國的央行是最擔心物價上漲引發通膨,豬肉價格帶來的通膨預期,就可能影響央行貨幣政策。
難怪有人說警愓通膨是當務之急,對中國經濟來說,現在進入價格敏感的階段,兩個對中國消費者最敏感的數字,即豬肉價格急升兩年來的新高,同時金價已跌出五年來的新低。兩者相對,令中國經濟變得如此的複雜和敏感,其下面埋伏著的,可能就是大大的一顆「系統性風險」地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