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雲南,貴州的這一塊大西南地區在中國歷史的記載上出現得很早,早在漢朝時期就將這一帶統稱為「西南夷」。「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說「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自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冄駹最大」,「自冄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意思就是說「西南夷」的君主多到要十來個計算,還洋洋灑灑地列出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夜郎國」在內的「滇國」,「邛都國」等等的西南諸國。立足中土的太史公在這一段講到最後還不忘記加了一句「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意思就是這些全都是巴蜀西南方的「蠻夷」(你才蠻夷咧,你們全家都是蠻夷)。
西南這一帶的少數民族諸國一向和中土政權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兩漢時期從西漢的漢武帝開始陸續在這一帶設置了八個郡來治理。漢武帝在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滅了「邛都國」改置「越巂郡」,麗江這一塊區域在當時便是其中的一部份。相較於它隔鄰的大理,麗江一向對外來的政權以佛系的態度應付。忽必烈在西元1253年南征雲南的「大理國」時,麗江二話不說就歸降了蒙古。忽必烈在到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在雲南設行省,下置三十七路,五府,州,縣若干。當時的「麗江路」也是「麗江」這個名字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現。
歷史潮來潮往,麗江卻是永遠在玉龍雪山下作它「政治正確」的佛系麗江。元朝授給了麗江土司「雲南等處行中書省麗江路宣撫使」的世襲職位,也成了納西族世襲的土司政權。等到元朝被滅了,麗江土司立馬又降了明朝,搖身一變成了明朝「麗江府」的「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麗江府知府」,還被明太祖賜姓為木。然後明朝變成了清朝改設「麗江縣」,土司仍然是土司,麗江仍然是麗江,一直要到清朝雍正時期納實了明朝永樂期間開始的「改土歸流」政策,將土司的職位降為土通判,剝奪了實權,改由中央派遣流官治理,才終結了麗江長久以來世襲的土司政治勢力。
也許就是這種看盡大風大浪卻是波瀾不驚的納西族人性格才讓麗江成為雲南的一方淨土吧。它吸引了明末的旅遊祖師爺徐霞客在這裡作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的出遊。它也吸引了民初的美籍維也納人約瑟夫·洛克Joseph Rock在這裡居住了27年,以這裡為基地,並且靠著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和照片把中國大西南之美介紹給全世界知道。如今的麗江遊人如織,古城裡酒吧和餐廳的笙歌不斷,納西的象形文字在各個招牌上和漢字並列,但是靠著觀光業保存下來的納西文化終究還是個消失中的文化。當1999年新造的「木府」怎麼看也像是座北方雄偉的宮殿時,你也不僅要懷疑如今的麗江和徐霞客看到的麗江還有多少的相似度。
但或許這就是麗江。這座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看著馬幫來來去去,把貨盡其流,逐利天下的自由貿易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它從來就是一個大海納百川的流浪地界,有著我們老祖宗付予我們每個人血液裡蠢蠢欲動的流浪和冒險基因。這塊太史公筆下巴蜀西南外的「蠻夷之地」一直默默地站在彩雲之南看著時間的長河就如金沙江一樣波濤洶湧一去不回頭。它在文化沖擊的浪尖上總用自己的步伐走自己的路,往昔如此,現在仍然如此。
麗江「大研古鎮」北側入口的地標照壁。麗江以「大研古鎮」,「束河古鎮」,和「白沙古鎮」一起名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三座古鎮當中以「大研古鎮」的規模最大,一般所謂的「麗江古城」指的正是「大研古鎮」。
照壁旁一樣出名的「大水車」。
「大水車」所在的「玉河」之水來自不遠處的「黑龍潭」,水質清澈見底。
徐霞客寫麗江時說它「居廬駢集,縈坡帶谷」,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大研古鎮」依著「獅子山」而建,有不少地方長得很像九份。
「大研古鎮」裡「四方街」西側的「科貢坊」。它是清代「改土歸流」後麗江楊家一門出了三個舉人而由地方人士出資興建的門樓。原來的「科貢坊」被火焚毀了,這是後來重建的。
「大石橋」畔的柳葉青青。「大石橋」起造於明代的木氏土司時期,是「大研古鎮」內最大的石拱橋。
麗江的古城區裡以老宅改造的民宿相當多,到處都是這種有特色的客棧。
古城區裡五彩繽紛的紙風車。
紙風車映在老牆上的足跡。
一堵有著美麗弧度的牆和牆前的老樹。
一整排木造的商店門面。
從「木府」半山腰上的「三清殿」看雄偉的「木府」。「木府」是以往木氏土司的衙門和官邸,徐霞客說它「宮室之麗,擬於王者」。不過徐霞客在明朝末年所見到的「木府」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杜文秀起義的「雲南回變」中全數被焚毀了,現在這座是1999年時麗江以世界銀行貸款重建的。
「木府」裡「萬卷樓」上的風起雲湧。
「木府」前院花園裡的美景。
「木府」後山「三清殿」裡的三位天尊。
從「獅子山」最高點的「萬古樓」遠眺麗江的新市區和遠處的玉龍雪山。
「萬古樓」旁一整排的祈福彩帶。
「大研古鎮」上一條老街裡由油紙傘織成的天幕。
清晨中遊客尚未湧至的靜謐古鎮街道和行經的納西族老婆婆。
「黑龍潭」的美景。「黑龍潭」是「大研古鎮」水系的源頭,被乾隆皇帝賜了一個「玉泉龍神」之名。
「黑龍潭」中始建於光緒二年(1876年)的「得月樓」,上方的「得月樓」三字是在1963年重修時請郭沫若寫的。
「黑龍潭」的「古城源」和上方的「鎖翠橋」。「黑龍潭」之水經這裡流入「玉河」之後便流往「大研古鎮」去了。
「麗江和府洲際渡假酒店」中「逸醉茶廊」天花板上美麗的吊燈。
古鎮上一條美麗的石板街道。
雲南四季如春,適合花卉的種植。麗江一帶相當流行這種以玫瑰花餡作成的「鮮花餅」,它吃起來帶著玫瑰花的香味,相當美味。
麗江是「高原水鄉」,三座古鎮裡都一樣水道縱橫。這是「束河古鎮」鎮裡出名的「飛花觸水」。
「飛花觸水」旁一架紫藤開得正豔。
來的時候正值春天,滿城山櫻鬧春意。
「白沙古鎮」上的「四方街」裡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白沙古鎮」是三座古鎮裡觀光客最少,也是最純樸的一座古鎮。
「玉柱擎天風景區」裡美麗的「玉湖」。這裡是往昔木氏土司夏天避暑之處。自古以來「玉湖倒影」一直是「玉龍雪山十二景」之一。
「玉柱擎天風景區」山下是人稱「玉龍山下第一村」的「玉湖村」。上個世紀初出名的雲南探險家,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Joseph Rock於此常居了27年之久。他的故居現在是雲南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洛克的故居外納西族的老奶奶背孫子閒話依舊。
「玉湖村」一座鐵門上精美的花雕。
玉龍雪山的「雲杉坪」。這裡是納西族傳說中神祕浪漫的「第三國度」入口。據說情侶在這裡殉情之後就會雙雙進到「第三國度」的天堂裡去。
「雲杉坪」下方「藍月谷」中的「白水台」。
「藍月谷」中供人照相的兩頭白氂牛。
「藍月谷」以「白水河」流經而形成的四座湖泊「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合組合成,景色優美。這是最後一座「聽濤湖」的落差瀑布以玉龍雪山為背景的美景。
「氂牛坪」的原始山野風光。「氂牛坪」位於「雪花村」的上方,它是玉龍雪山景區裡最遠,也是觀光客最少的一處景點。
「氂牛坪」上非常純樸的藏傳佛寺「雪花寺」。
一對情侶在「氂牛坪」的大草甸上嘻戲。
「氂牛坪」在玉龍雪山前的一座藏傳佛教白塔和經幡。
「氂牛坪」的高海拔也讓它成為最能近距離欣賞玉龍雪山之處。玉龍雪山是納西族的神山,它是南詔國的「北嶽」,也是元世祖忽必烈封的「大聖北嶽」和「定國安邦景帝」。它美麗的玉龍十三峰永遠在這裡守護著走在風口浪尖上的麗江和祂的納西子民,以及在這茶馬古道流浪地界上來來往往,蠢蠢欲動的不安靈魂。
※文章出處:https://udn.com/umedia/story/12774/488156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