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宜家效應:讓顧客自己DIY更容易滿足?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2/14 第3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If和when,用錯就搞不清楚到底會不會發生

Amy的外國同事請她幫忙聯絡一些廠商,她太忙了於是回應:“I'll take care of it when I am free this afternoon.”,結果到了傍晚,同事就抱怨,不是說要處理,怎麼又沒有處理?

中文處理「如果」和「當」比較寬鬆,但英文卻很嚴謹。“When I am free”,老外和老中有不同的解讀。Amy的意思是
「當我有空,我就會處理(但我不一定有空)。」
老外的解讀是:
「你會有空,所以一定會處理。」

A ... ...

宜家效應:讓顧客自己DIY更容易滿足?

在這個凡事都講求便捷及快速的時代,卻有業者「反其道而行」,瑞典知名傢具品牌IKEA就是個最顯著的例子,他們不提供現成的產品,反而讓顧客購買半成品的傢俱,再自行回家組裝。而光是2019年,IKEA的全球營業額就高達450億美金,顯然這樣的「宜家效應」(IKEA effect)相當成功,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越花力氣越滿意?

早在1950年代,美國食品公司General Mills開拓了旗下的速食蛋糕品牌Betty Crocker,以現成的粉末取代原本需另外準備的食材,儘管他們不斷研發新配方,銷量仍不見起色,於是委託了心理學家Ernest Ditcher進行研究,最後才發現,原來最初的配方讓製作過程太過簡便,消費者的勞動雖大幅減少,卻也喪失了「親手做」的感受,而當人們對一件物品投入的勞動或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也越容易因此而滿足,這就是「宜家效應」。

精準掌握DIY程度

最後食品公司決定將配方中的蛋粉拿掉,讓消費者必須自行打蛋,雖然增加了製作難度,卻讓產品的銷量快速成長。但這樣的「顧客DIY體驗」並非毫無上限,研究顯示,如果製作過程耗時太久或難度太高,使得任務難以完成,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反而會下滑,因此商家必須精準掌握「低投入」、「高貢獻度」、「高回報率」等三個DIY要素,才能成功達到宜家效應。


文/詹益昀 圖/倪子濟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0年12月號
訂閱雜誌


 

典藏時代記憶 聽藍祖蔚說影視時光
藏身在台北市青島東路辦公大樓四樓的電影圖書館,外觀一點都不起眼,但只要在圖書館裡挑一部電影,窩進播放空間,就可以在黑暗中遇見楚浮、雷奈、荷索、溫德斯、法斯賓達與安東尼奧尼等國際大導演,是台灣文青必訪的聖地。

《阿公當家》同在一個屋簷下真的會「開戰」
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大家都要適應,都會有情緒。《阿公當家》把這個現實問題拿來當喜劇題材,不會嚴肅不會沉重,觀眾可以輕鬆地笑笑,卻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