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企業經營,本國銀行放款品質亮警訊,根據金管會資料,第3季國銀正常放款比重再降至98.59%,創近三年來新低,本金或利息出現逾期的案件增加,銀行加強監控並啟動關懷客戶行動,須提列的呆帳準備也將增加,恐影響獲利表現。
金管會規定,銀行放款依債權可收回情況分五類,第一類正常放款、第二類應予注意、第三類可望收回、第四類收回困難及第五類收回無望。這五類依序須提列1%、2%、10%、50%及100%的呆帳準備,以因應可能的倒帳風險。
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今年第3季,國銀第一類正常放款比重從去年底的98.67%,持續降至98.59%,是2017年第4季來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類應予注意放款比重,同樣從去年底來一路上升至1.2%,是三年多來最高。
顯示大部分減少的第一類正常放款,轉成第二類應予注意放款,銀行主管表示,今年來放款大幅成長,新增放款都列第一類,放款大增下,第一類比重仍下降,代表國銀放款品質弱化。
官員表示,本金或利息逾期三個月,就會列逾放;一些逾期未達三個月、還不用列逾放的案件,可能先跑到第二類。
對銀行來說,第一類比重下降,要提列的呆帳準備就變多,而疫情對企業營運的衝擊,若持續惡化下去,最後可能就會變成逾放,導致逾放比率上升。
官員表示,金管會最近確實聽到銀行表示,繳不出本金或利息、但尚未變逾放的案件增加;金管會已請銀行加強關懷客戶,看客戶有何困難,仍有還款意願者,可重新協商還款,就有機會回到第一類。
金管會也會密切觀察銀行放款品質變化,並注意銀行呆帳準備是否充足,以強化風險承擔能力。
大型行庫主管表示,最近已加強監控第二到第五類放款品質變化,對於一些本息出現延滯的客戶,啟動關懷客戶行動,了解客戶後續營運動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