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我們為何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2/19 第111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我們為何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四帝世紀/喚醒沉睡近代中國的四位皇帝!孫逸仙•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
跨越世紀的信號/民間舉起了大旗,靠自己的雙手守護家園
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健康飲食的基本——減鹽、糖、脂質
閱讀筆記 命子/我們的花與果

新書鮮讀
我們為何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文、圖節錄自左岸文化
圖/左岸文化提供
理想中的民主為何無法實現?原來是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演化!

內容簡介:好在大腦是可以訓練的!身為政治動物,我們總說「選賢與能」,事實上,我們也絕不會承認自己選舉的時候「不理性」,但是放到群體層次,其實「理性」這檔事並不總是那麼理所當然。統計研究發現,某個偶然的悲慘事件(例如:在美國發生的鯊魚咬人事件)、一場輸掉的球賽、一個乾旱嚴重的年度,這些跟執政者政績無關的遙遠意外,卻彷彿起了蝴蝶效應,能主導大選,用隱匿不揚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投票行為。

作者介紹:瑞克.謝克曼 Rick Shenkman ,艾美獎調查記者得主、大眾歷史學家、經常接受CNN、FOX NEWS等媒體訪問,被選為美國歷史學家學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一員。著有《美國歷史裡的傳說、謊言和被珍視的迷思》(Legends, Lies & Cherished Myths of American History)和《總統的野心》(Presidential Ambition: How the Presidents Gained Power, Kept Power and Got Things Done)等書。

搶先試閱:〈親切感有何重要之處?〉

社會科學研究顯示,遇到很有親切感的人,我們會說服自己說自己很瞭解他。這是美國人民將總統大位交給雷根的原因之一,大眾也許是為了反對卡特而投給雷根,但是依然有大多數選民支持雷根這個人,這點也相當重要。即使是讓選民幻滅的現任總統,選民通常還是會支持他。整個二十世紀,除了卡特以外,只有三位美國總統無法連任,包括威廉.霍華.塔虎脫因為選舉時共和黨的選票被第三勢力狄奧多.羅斯福吸走)、赫伯特.胡佛(他因經濟大蕭條下台)以及老布希。我們生性謹慎,我們情願忍受已經瞭若指掌的惡魔,也不願選出尚不瞭解的魔鬼。但是選民卻覺得他們確實瞭解雷根。

這倒是很奇怪,雷根是最神秘的美國總統之一,對於最瞭解他的朋友及家人而言,他也是高深莫測,雷根的兒子隆納.雷根二世說他無法參透父親那層自我保護的外殼,我們接下來會看到,就連雷根的傳記作者也無法突破他的心防。但是一九八○年時,美國人民卻覺得他們已經很瞭解雷根,足以將總統大位交付給他,到了現在還是覺得很瞭解他。

為何我們以為我們很瞭解政治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在電視上看到政治人物讓我們誤以為跟他們很親密,因此讓我們以為我們是從絕佳的角度判讀政治人物的為人,但實際上並不是。

這就是演化結果與現代社會不相匹配的現象之一。狩獵採集者能夠完整的判讀領袖,我們則無法辦到。但是我們的大腦擺了我們一道,演化告訴我們只要看到一個人,我們就可以衡量他。大腦並不會停下來考慮在電視上短暫看到一個人跟長久以來親自看到一個人之間的差別。大腦只在乎「看到」這一件事。

演化教導我們最重要的一課是我們能夠相信自己的雙眼。如果你是一個在森林中的狩獵採集者,一個陌生人拿著長矛向你走來,此時眼見為憑。為了讓我們這種物種生存下去,我們必須能夠相信自己的雙眼,對其他物種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五億四千萬年以前,是什麼加速了寒武紀大爆發,讓地球上的生物形式從三個門暴增到三十八個門?科學家說,答案是視覺。哪一種感官對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的發展至關重要?科學家再一次說,答案是視覺。

我們花在什麼活動的時間最多,甚至超過睡眠?政治學學者瑪莉亞.伊莉莎白.格雷貝指出答案是使用媒體。我們通常以什麼方式接收媒體?答案是視覺,人類的五種感官當中,視覺占領導地位。如果聽覺告訴你某件事正在發生,但視覺告訴你正在發生的是另一件事情,你會相信視覺。我們是這樣知道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不斷說:「拔」,一次又一次地說:「拔、拔、拔」,當你看著這個人的嘴唇,你會聽到「拔、拔、拔」。但是你覺得如果那個人說「拔」但是看起來像在說「伐」的話會發生什麼事?你將會聽到「伐」,這就是答案。BBC製作了一支Youtube影片展示這個現象,你也可以在Google上搜尋「麥格克效應」。

心理學家哈利.麥格克於一九七○年代意外發現了這個現象。在BBC的影片中以特寫鏡頭拍攝一個人說「拔」,接著拍攝同一個人做「伐」的嘴型,播放跟上一個片段一樣的聲音,也就是「拔」的聲音。觀看影片時你會聽到什麼聲音?你會聽到「伐」。為了證明這不是在整人,接著影片中並排兩個畫面,左邊的畫面裡那個人做「伐」的嘴型,右邊的畫面同一個人做「拔」的嘴型。影片的聲音一直都是「拔、拔、拔」。但是當你看向右邊畫面中的「拔」嘴型你聽到「拔」,看向左邊畫面中的「伐」嘴型你就聽到「伐」。隨著你的視線來回,你所聽到的也有所不同。看到「伐」嘴型就聽到「伐」,看到「拔」嘴型就聽到「拔」。看向左邊,看向右邊,又看回左邊,這個變化永遠不變,雖然你實際上聽到的聲音沒有改變,一直都是「拔」。在大腦中視覺凌駕於聽覺之上。

大腦有一半以上都在處理與視覺有關的工作,大腦處理視覺資訊比任何一種感官都還要快。嗅覺以每秒一百位元的速率處理,味覺是每秒一千位元,聽覺是每秒十萬位元,觸覺是每秒一百萬位元,至於視覺呢?每秒一千萬位元。

我們沒有超人一般的視力,我們看不到X光,也看不到無線電波,我們看得到的其實在光譜上是很狹窄的區段,我們沒有發展出看到更多東西的能力,因為沒有必要。而且看到太多東西反而有害。尼安德塔人的大腦比我們更大,因為他們的視覺更敏銳。(尼安德塔人主要生活在日短夜長的歐洲,敏銳的視力有利於生活。)但是這也有代價,尼安德塔人的大腦多半用於處理視覺,所以他們沒有餘裕處理我們人類擁有的所有社會能力。你會想要哪一個?更強的視覺腦還是更大的社會腦?演化的答案是社會腦。

但是視覺對人類很重要,因此演化讓視覺圖像佔了優勢。神經科學家說一個物體越容易看得到也就更容易辨識與記憶。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說,視覺機能的重要性讓神經科學家給了它一個名字:圖優效果(Pictorial Superiority Effect,簡稱為PSE)。《大腦當家》一書總結了研究視覺的神經科學家的發現,在書中梅迪納指出:「即使受試者每張圖片只看了約十秒,在看過圖片幾天後受試者仍記得超過二千五百張圖片,且準確率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一年過後準確率仍有約百分之六十三。」幾年過後,許多人依然能夠記得看過的圖片,且數量可觀。

圖片優先是因為圖片比文字或口語更容易被記得,大腦記得圖片則是因為演化教導大腦:圖片對生存至關重要。

萊斯利.斯塔爾是美國電視節目《六十分鐘》的記者,她在回憶錄中說過一個令她感到害怕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九八四年某天晚上。那一天她在CBS的晚間新聞有很長的一段報導,這段報導指出隆納.雷根利用精心設計的活動來傳遞錯誤的印象,她在報導中說:「雷根總統想要藉由精心挑選的活動當成背景來讓人民遺忘某個不受歡迎的議題,這些事件其實跟總統的政策相牴觸。最後雷根團隊以殘障奧運、老人之家的開幕典禮為背景。但從這些活動看不出來雷根總統想要刪減殘障相關經費或是降低由聯邦政府資助老人之家的預算。」新聞播出後,她原本預期白宮當局將會面色鐵青,也做好心理準備將會接到怒氣沖沖的電話。然而,她卻發現自己接到了祝賀,「我們很喜歡這則報導。」總統助理理查德.達爾曼說,斯塔爾疑惑地說:「你說什麼?」他重複:「我們很喜歡。」「但是怎麼可能?這對你們是棘手的新聞,你們不這麼覺得嗎?」達爾曼回答:「我們現在正在打選戰,你給了我們四分半鐘的報導,展示了隆納.雷根很棒的相片,而這就是美國人看到的一切……如果你跟好照片唱反調,他們其實聽不見。如果相片和你說的論調不同,他們其實聽不到你在說什麼。」雖然斯塔爾是電視記者,奇怪的是她卻不知道這件達爾曼知道的事:電視是由圖像所構成,而圖像能擄獲人心。 ▶▶ 閱讀更多 瑞克.謝克曼《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四帝世紀/喚醒沉睡近代中國的四位皇帝!孫逸仙•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瓦解造神運動•還原歷史真相,法國情報研究專家言人所不敢言,揭露現代中國四大巨頭的驚人祕辛。孫逸仙、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這四位政治巨人,他們讓中國在20世紀崛起;在苦難與悲劇中,他們帝帶領中國邁向超級強國之路。

內容簡介:從孫逸仙、蔣介石、毛澤東到鄧小平,他們的存在不是偶然的。這四位中國近代史上的「皇帝」,造成中國史上的悲劇、災難、分裂、夢想與榮耀,鑄造了現代中國的真實面貌!他們都是喚醒中國這條巨龍,洗刷中國在19世紀期間面對西方列強時所遭受恥辱之功臣。手段與結果卻截然不同。其中只有一人完全做到……

作者介紹: 雷米.考菲爾 ,記者兼作家,現為法國《歷史》(Historia)雜誌編輯委員、《費加洛雜誌》(Figaro Magazine)特約記者。擅長情報、恐怖主義以及祕密行動的歷史研究,同時任教於巴黎政治學院。

搶先試閱:〈軍官工廠〉

在這段簡直就是悲劇的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現代史──裡的第一線人物周恩來於一八九八年三月八日出生於江蘇淮安。他的家族就屬於社會地位不斷下降的傳統文人貴族這個特殊階層。經由家族連結,他的父母將他過繼給一個患有結核病的伯父,不幸這位伯父兩個月後就過世了。

周恩來的親生母親過世時,他才九歲,之後養母也相繼過世。由於兩個母親相繼過世,尤其是繼母的過世,讓他非常傷心,男孩於是發誓這輩子都要尊重女性,這一點和鄧小平很接近。鄧小平對於他自己選的老婆也是非常之尊敬(鄧小平曾有三個老婆,但是出於他無法掌控的原因)。尊重讓他和孫逸仙拉開了距離,讓他和放蕩而倨傲的蔣介石相隔很遠,更和愛好女色,完全不顧老婆,情婦一個換過一個的毛澤東完全相反。沒錯,對於一個深信清洗下體的唯一方法是深入女人的下體,並且在老的時候,更要深入青春少女下體的色胚暴君,能有什麼期待呢?

在古老的生活與禮儀教育下成長的革命書生周恩來,表現的完全是另一種堅毅,而且這一點都不假。正如接受毛澤東的法律一樣,這位上流的外交家兼行政家竟完全服從他,但凡四十載,從未和他唱過反調。讓他直到死都懦弱地屈服在偉大舵手的任性之下,彷彿那是從天而降的命令。甚至不治療他的癌症..。

之後由父親的哥哥周貽庚收養周恩來。貽庚住在東北地區;恩來過去跟他住,不久就到一所很好的小學就讀,之後進入瀋陽中學就讀。一九一三年,兩人一起搬到天津,青少年周恩來因此得以在當地進入一所以英語授課的歐洲中學就讀。

四年後周恩來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在日本求學一段時間之後,一九一九年,就在五四運動,「雙十」後的第二個革命性大震撼之前幾日回到中國。身為天津學生祕密社團成員的年輕周恩來,投入了要求非常嚴格的愛國運動,讓他在一九二○年坐了六個月的牢。就是在這個激進熾熱的背景當中,他邂逅了他此生唯一的摯愛,當時剛滿十五歲的鄧穎超。

一趟北京之旅,讓他有機會和李大釗談了一次或幾次的話。我們都知道李大釗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起了非常顯著的作用。就在這個時候,周恩來做出了到法國留學的決定,他打算一方面完成學業,一方面為海外同胞點燃革命之火,於是他回到天津,籌措必要的資金,十月,搭上波爾多(Porthos)郵輪,前往馬賽(Marseille)。

這位享有相對優渥獎學金的革命書生,一到巴黎就投身一系列的激進活動。一九二二年三月,他為了這些活動來到德國。不久和房東的女兒生了一個兒子。這個男孩在希特勒時代被動員入伍,然後──真是殘酷的諷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死在了俄國的前線上。

目標:建立然後發展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在巴黎地區的布洛涅(Boulogne)森林舉辦為期三天的熱烈辯論後,同年六月成立的產物。

在這些夢想有一天為國家點燃革命之火的熱血年輕人當中,也出現了當時年紀最小的鄧小平,他是從上海搭另一艘法國戰艦安德烈─勒鵬號(Andre-Lebon),在六個月前抵達馬賽。鄧小平在財務上沒有他同學的好運,因此從一九二一年四月起,就和其他三千位中國同胞一樣,在克魯梭鋼鐵廠(Acieries du Creusot)打工。在他們之間,有一百五十位「半工半讀」的學生,其中包括未來的「中國列寧」,文化大革命時毛澤東讓人「毒死」的李立三。

克魯梭之後,一九二二年二月鄧小平又到蒙塔日(Montargis)的哈欽森(Hutchinson)輪胎與橡膠鞋工廠打工,之後就在「半工半讀」的大本營拉加雷納─科倫布市(La Garenne-Colombes)和他巴黎的住處──戈德佛魯瓦街(rue Godefroy)十七號的一間破舊旅館──之間奔走。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一日,他成為中國公使館前一場示威遊行的籌劃人之一。最後,一九二六年一月七日晚,在因為被法國警察認出而離開巴黎,經由柏林與華沙前往莫斯科之前,他在布洛涅─比揚古(Boulogne-Billancourt)的雷諾公司(Renaut)工作過一段時間。

我們會為他感到遺憾,這位被安裝在彈簧上的小同志:具有無比機靈的頭腦與實踐的精神,在印傳單、印地下報紙或替誰誰誰找份輕鬆的工作上,沒有人比他更有辦法。而且多麼有趣啊,那些我們口袋裡只有三毛錢,和他一起在櫃台分享的一顆水煮蛋、一杯紅酒或一個牛角麵包的日子!

啊!牛角麵包!周恩來也超愛這些法國的點心。但這位革命書生卻是另一種個性,更保守、更有修養、更有距離感、更不親民。總之,在鄧小平離開巴黎時,周恩來已經回國為中國共產黨貢獻心力將近兩年了。

蔣介石認為訓練有素的政治活動分子共產黨,可以為國民黨提供最好的幹部,如周恩來,可讓他成為戴季陶的副手。這位軍官工廠廠長的決定只是自己高興而已。周恩來一切都好。文學修養很好的他,顯得像是軍校生知識養成的有才華推動者。政治修養很好的他,不管任何情況,都不會反對「其訓練的基本原則都是汲取自日本武士道」的這個說法,據他說,武士道是完全反動的──但是為什麼會讓它變成悲劇呢?

蔣介石很欣賞這種靈活。假如他身邊有一百個周恩來,一百個「嘉里內」,那北伐該有多簡單啊!突然,這位黃埔軍校的老闆對這位革命書生起了好感。人們常常看見他們在聊天,單獨或還有戴季陶。而每週向學生報告的那天,蔣介石總要發表一篇介紹性演說,但常常都是由周恩來向學生提供中國政治局勢的分析。當戴季陶不在時,因為擔心國民黨敵對陣營之間不平衡,因此廖仲愷會代表黨的左翼進行報告。廣州與黃埔軍校對於亞洲其他國家的革命者也有強大的吸引力。這位在蘇聯認識蔣介石,留著小山羊鬍,身材削瘦的越南人就是個例子。一九二

四年十一月,他化名「李水」(Ly Thuy)自海參崴搭船來到廣州。他的法國公民身分名字叫阮必成(Nguyen Tat Than),但是這位有著假和善外表的軍人不久就為自己取了個名字。事實上,他就是北越未來的領導人胡志明。

其他的亞洲抗議者陸續加入國民黨的南方共和國。也就是說在孫逸仙的祝福,鮑羅廷的積極支持,以及蔣介石在軍事上的中立之下,廣州將扮演熔爐的角色。

一九二四年十月,事情正在變化,但大多在北方,在北京。軍閥馮玉祥趕走另一個軍閥吳佩孚。馮將軍不只是基督徒,還是個別具一格的人物,他用消防水管集體給他的士兵施洗,禁止他們賭博、吸鴉片、喝酒、玩女人。外表溫文儒雅,穿著簡單,沒有徽章,軍階沒有裝飾,心甘情願和士兵們分享米飯,這樣的男人確實懷抱著巨大的個人期望。

雖然身體因為肝癌誤診而羸弱不堪,孫逸仙還是決定離開廣州,北上和這位群眾的施洗者見面。他希望馮玉祥接受國民黨的領袖在首都被宣告為共和國總統。只要北京帶頭做個簡單的改變,就可以有很多期待。再次充滿希望的孫逸仙,並沒有忽視擔心他身體的追隨者的警告。甚至連一些共產黨員都請他要謹慎一點,擔心他在北方會成為馮玉祥的「軍國主義者」人質。但請讓孫逸仙就算生病了,也要承認他不想聽到的東西! ▶▶ 閱讀更多 雷米.考菲爾《四帝世紀:孫逸仙.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翻轉近現代中國政治的關鍵人物》

 
跨越世紀的信號/民間舉起了大旗,靠自己的雙手守護家園
文、圖節錄自貓頭鷹出版社
圖/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閱讀歷史,讓我們理解過去,定義自己是誰,史料則是通往歷史真相的道路。現今在尋找自我認同的路上,台灣史寫作再次進入繁盛時期。貓頭鷹出版社特別與中研院台史所張隆志老師合作【島嶼新台誌】系列,以一冊一史料,如書信、照片、地圖、公牘文書等,延攬新生代史家共同詮釋島嶼的新歷史。

內容簡介:本系列第一冊選用「書信」為題,從荷蘭時代到戰後時期,重新詮釋八個歷史片段。「書信」是過去人與人之間往來的重要媒介,既承載事件、記述當時局勢,更埋藏個人情感、認知與思想。舉例來說,從荷蘭長官的書信,我們得以回到近代初期北臺灣的族群活動,一探冰冷大王的神祕領域與淡水地區的禁忌之山。葉榮鐘寫給妻子的溫暖家書,反映日本時代追求民主之路是如何地艱辛曲折。兩張寄自菲律賓的戰時明信片,講述這些「為了國家」前往南方的台籍日本兵的戰時經驗,最後這些明信片也成了他們給家人的遺言。柯旗化是臺灣50年來最暢銷文法書《新英文文法》的作者,身處獄中,僅能收到孩子用注音符號寫來的家書,正是記錄白色恐怖時期拆散無數家庭的例證。

作者介紹:張隆志 ,本書系主編。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台灣師範大學及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並擔任英國牛津大學台灣漢學講座,以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台灣研究講座。研究領域為台灣社會文化史、族群關係史,比較殖民史,史學史及公眾歷史學。已出版專書《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以及中英日文學術論文多篇。

搶先試閱:〈臺灣史上第一次發行郵票(摘自第五章〈跨世紀的熾熱:一八九五年捲入世界浪潮的臺灣〉)〉

民間舉起了大旗,靠自己的雙手守護家園

北臺灣形勢改觀了,領導臺灣民主國的重擔落到南臺灣劉永福的肩上。而駐紮在打狗的劉成良,每天的生活還是跟先前一樣,沒什麼太大改變,同樣是批公文、巡營區,接著晚上寫信,逐一把軍情稟告給劉永福。九月三日深夜,劉成良照舊伏案寫信,細列要向義父報告的事項。

細瑣的軍務,是劉成良每天需要操煩的工作之一,所以信裡先是報告部隊槍械問題、再來是追捕土匪事宜。原本這天只要寫這兩件事,但或許是突然想到,他又再額外補上一段調兵集結鳳鼻頭(今高雄市小港區鳳鳴里)的事。

光是第一件事:部隊槍械問題,就能看出當時守軍所面對的嚴峻窘境。

前一天,兩位「管帶」帶隊官——「大竹里義勇左軍」的陳秉忠以及「福字右軍左營」的鄭青,向長官劉成良表示部隊槍枝不夠,每營至少還需要三、四十枝槍,盼長官想個辦法。

對此,劉成良想到前幾天才剛整併「昌字前營」、「昌字後營」兩個部隊,他們的槍枝都收到三塊厝軍械局(今高雄市三民區鳳北里、興德里附近)裡存放,數量大概有五、六十枝,雖然不多,或許還是可以發給兩位軍官的部隊。他在信上簡單提要這項建議,並向義父劉永福請示意見。

上面提到的部隊,雖然歸劉成良領導並比照軍隊命名編組,但都不是正規軍,而是徵募自民間的民兵。

民兵是臺灣民主國及相關反抗勢力的主要力量。一八九五年三月,在今天的屏東地區,就有陳國馨、曹鴻飛、吳如淵、許宗輝等地方士紳,出面招募了兩千多位當地壯丁組成了義勇軍,響應臺灣民主國的抗日行動。臺南府城的團練總局將這些民眾編成「昌字軍」,以五百人為一營,分為前、後、左、右四個營。

帶領這些部隊的「管帶」,也不是正規軍官,而是地方士紳。像「昌字後營」是由吳如淵掌管,他是興隆里(今高雄市左營)的士紳,擁有鳳山縣生員功名。而「昌字前營」則是由陳國馨掌管,他在一八八六年擔任撫墾局要員,同時一口氣主持了三個水圳的開鑿工程,引水源頭都在隘寮溪,灌溉範圍遍及屏東平原北半部。隔年,陳國馨在隘寮溪出山口附近的新隘寮聚落(今屏東縣內埔鄉隘寮村新隘寮西北方),帶領民眾建造了一座奉祀中壇元帥的保安宮,可以說是橫跨官民兩方的要角。

像這般由民間組織動員的防衛武力、並由地方上有名望的頭人或士紳帶領,是臺灣傳統社會早就行之有年的民間防衛模式。居民透過人力的整合組織,處理市街內的防盜與災害應變,也防備市街外的械鬥及動亂侵襲。在這個基礎上,官員常與民間合作,推出招募義民、組織團練等辦法,讓民防可以協助官府處理地方治安。

因此,臺灣民主國的抗爭力量,與其說是官員登高一呼、民眾應諾參戰,倒不如說,這原本就是官、民之間彼此就很熟悉的合作模式。真正撐起民主國大旗的,可以說是地方民眾維護身家產業的雙手。

庫款萬難,發行郵票來籌錢

就如劉成良所提,陳國馨與吳如淵的部隊後來也都被整併了。

裁撤與整併部隊的原因,並非針對特定的人或事。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來自財政上的困窘。

早在八月底,劉永福就發出一道命令:因為「庫款萬難」——庫房經費愈來愈艱困了——所以每個村莊的義勇軍,都要「撤回歸農」,不必再維持備戰狀態,只要有事情再聽命調動即可。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永福在烽火危急中竟然還要減少軍備?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的內心早已動搖。八月二十三日,劉永福收到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的信,信裡表示,若劉永福願意退兵,日本會以將官禮遇相待,送他回中國。這般勸說,讓劉永福在二十五日回了信,表示他自己其實也想求和,並決定將部隊先留在臺南按兵不動,不再積極備戰,以表現他求和的誠意。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庫款萬難」了。

自從清朝不再支援兵力及經費後,臺灣幾乎找不到充足軍餉來應付部隊開銷。劉永福的幕僚易順鼎、吳桐林等人,也都曾回到中國為尋求財源而四處奔走,但最後都無功而返。在外國人的建議下,劉永福也嘗試過幾種籌錢的辦法,像是發行官銀票、股份票,還有郵票。

發行郵票,是臺灣民主國、甚至臺灣史上的首度嘗試。在此之前,臺灣信件的遞送,有官方傳送公文的鋪遞、民間信局及私下託交等不同形式,沒有一個系統性的體制。

在安平海關英國職員麥嘉林(C. A. McCallum)建議下,劉永福仿照歐美現代郵政,發行了有價證券性質的郵票,不僅可以提供郵寄或其他支付需求,還可以兼作官方授權的憑證信物。票面上,印著臺灣民主國的代表圖案:一隻老虎,邊框有「士��帋」三個中文字,是以同音字代表郵票紙的英文: stamp paper。

因為具有話題性與珍貴度,臺灣民主國郵票發行後,曾一度吸引世界各地集郵家的目光,直到現在,依然是奇貨可居的珍品。只是,因為時間物力的不足,這套郵票印得相當粗糙,甚至模糊不清。當時有一本澳洲集郵刊物表示,他們看不太清楚那個圖案到底是老虎,還是隻小病貓。

看來,這小病貓模糊難辨的面容,除了表現出臺灣民主國曖昧難明的地位,也表現出劉永福「庫款萬難」——找不到錢、做不了事的無力神情了。 ▶▶ 閱讀更多 張隆志, 林逸帆, 石文誠, 鄭螢憶, 蘇�葽ㄐm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台灣史(17-20世紀)》

 
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健康飲食的基本——減鹽、糖、脂質
圖/商周出版提供
天天忍不住要做早餐,日日擁有美好親子晨光食育就從每天的幸福早晨開始!

內容簡介:現在家庭中,很多孩子都來不及在家吃早餐,不少媽媽都因此而擔憂孩子的健康與營養問題。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每天早晨而不僅是假日早晨,都成為媽媽輕鬆準備,孩子悠閒自在共享早餐的幸福親子時光呢?本書作者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每天親手準備早餐跟孩子共享,同時為了讓孩子吃得更營養、更健康,還考取台灣的丙級廚師執照和日本的食育師證照。

在書中,身兼口譯和專欄作家身分的作者,分享她如何在忙碌的時程當中,還能堅持每天為兩個孩子準備早餐,並在餐桌上和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觀念和行為、優良的飲食文化素養,對各國飲食文化的了解,甚至以餐點的擺飾與食器運用,日常打掃習慣的養成,來培養孩子的美感和良好生活習慣,最終讓孩子在家人陪伴下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以各式早餐的食材變化,衍伸為各種應用變化,為孩子準備每天早餐的時光,變得輕鬆又愉快。光是每天早餐的一顆蛋,衍伸出來的食譜就有很多種,加上各種主食,如米飯、麵包、馬鈴薯、地瓜……,或是咖哩、優格、湯品的相乘變化,或是想要偷懶的時候用的「時短」料理,一年365天的菜單,想要餐餐不重複,一點都不難!更重要的是,看完之後,你會忍不住想要天天動手做早餐!

食育就是這麼簡單,跟著作者的小祕訣,這些習慣和觀念的養成,就能在看似不起眼的幸福日常中,一點一滴成為孩子成長的養分。

作者介紹:蔡慶玉 ,政大日文系,美國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曾任職於東京外商廣告公司,受聘於日本政府教育局。現任華視日語單元講師、東京2020奧運官方志工。未來Family、UDN聯合線上、國語日報專欄作家。擁有日本食育生活顧問、中華民國中餐烹調丙級廚師、日本交通部口譯導遊專員執照。

搶先試閱:〈健康飲食的基本——減鹽、糖、脂質〉

有一天,四年級的弟弟回家,第一句話就很緊張地問我有沒有高血壓?我搖搖頭,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問。

「今天上課時,老師說,吃很多鹽會得高血壓。高血壓就是血液用很強大的力量去壓血管,血管就ㄅㄧㄚ開,腦袋出血(中風)、心臟塞住(心肌梗塞),game over。」

「不用怕,媽媽沒有打死賣鹽的,煮菜放很少。倒是你知道什麼東西鹽最多嗎?」他搖搖頭。

「你喜歡的洋芋片、零食、拉麵。一個人一天的鹽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八公克。所以,媽媽煮菜時,用香辛料,像是胡椒、咖哩粉、蔥、薑、蒜、香料植物來提味。煮湯時用昆布、柴魚高湯就有umami(鮮味),不需要依賴鹽。鹽不是不好,夏天中暑時要補充鹽,但凡事過量有害。謝謝你擔心我有沒有高血壓。」

「沒有啦,只是你每次生氣都說:『厚!是想把我氣到高血壓嗎!』我以前不知道高血壓是什麼,現在知道了,覺得好可怕。……只是,高血壓的原因是鹽,不是因為氣我不乖。」

五克其實就是一小匙,小小一撮而已。煮一鍋湯,若不特別自我提醒,很容易就下手太重。日本有位提倡抗癌飲食療法的濟陽高穗醫師,建議少攝取鹽分,最好是接近無鹽的境界。盡量用醋或昆布柴魚高湯調味,若非得要用鹽,最好是天然岩鹽,不要用精鹽。

其實,除了鹽分以外,糖和脂質也不能過量。一個六十克甜甜圈含糖約二十克,已經很驚人了。但是一瓶五百CC汽水,含約六十克的糖,接近三倍。不過,甜甜圈還有含約二十克的脂質,跟一包一百三十五克的中份薯條差不多,兩者都比一碗七十七克的泡麵(脂質約十六克)還多。但是泡麵含鹽量很高,大約五克,超過一天攝取量的一半。

多補充鈣和鐵

一般人比較缺鈣和鐵。說到鈣質,通常會聯想到牛奶,但是櫻花蝦、小魚、凍豆腐、白蘿蔔葉、小松菜也含有豐富的鈣質。我喜歡在炒飯或炒青菜時,放一些櫻花蝦爆香,會有「辦桌味」。小小的櫻花蝦,鈣質排名非常頂尖,小兵立大功。

在日本買不到凍豆腐,有一天我很想吃,就異想天開把豆腐拿去冰凍,結果竟變成了凍豆腐。我很激動地把這個新發現告訴住在日本的台灣朋友,她很平靜地說:「對啊,凍豆腐就是冷凍豆腐啊,我已經吃好幾年了。」

以前覺得女性比較需要補鐵,但其實鐵質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缺鐵會臉色不好看、容易累、集中力不夠。激烈運動後,鐵會隨汗水流失,所以可以多吃雞肝、牛肉、蛤蠣、菠菜、納豆、油豆腐、蛋黃、葡萄乾等。鐵其實有分兩種,動物性的血紅素鐵和植物性的非血紅素鐵。兩者相比,動物性的血紅素鐵吸收率比較好。我常煮牛肉菠菜油豆腐湯,湯底用柴魚,加進蛤蠣,打個蛋花,味道鮮美,不用調味料,命名為「鐵人湯」。

為零食洗刷清白

要補充鐵和鈣,其實也可以靠零食,零食並不全都是壞東西。我常買一種巧克力和牛奶夾心威化餅,讓孩子們在想吃零食或是出門時墊一下肚子。一開始買的理由是,因為吃起來很像小時候吃的義美椰子夾心酥,仔細一看包裝標示,不得了!一小片餅乾的鈣質含量就有三百四十毫克,幾乎比喝一杯牛奶還多。巧克力口味高鐵質含量。最重要的是,這種餅乾不甜、很好吃,解饞時完全沒有罪惡感。

我也常買軟糖。原本不讓孩子們吃糖果是怕會造成蛀牙、正餐吃不下等等。但是有一天,我看到包裝上寫著膠質含量超過兩千單位,於是連忙吃幾顆。除了很好吃以外,看起來也很漂亮。我喜歡糖果放在透明的玻璃罐子,擺在桌上除了是一種裝飾,還可以明確控管庫存,不會一下子吃光光。

除了軟糖,我們家兩兄弟喜歡含維生素C的檸檬錠、乳酸菌錠,或是不含糖的天然水果喉糖。弟弟說,他歡樂的遠足包包裡,所有被挑選進來的零食都不是毫無用處的,而是負有重任、能幫助身體的。

現在,他們兩兄弟也抓住了我的弱點,要是我不買什麼零食,只要指出包裝上高蛋白質、高鈣、維生素、鐵質、膠質等含量,我立刻就會被說服。

我的原則是,吃下去的東西,要符合兩個必要條件:好吃和有營養。雖然很有營養,但是不好吃,我也不會勉強自己和孩子。嘴巴是用來享受的,並不只是一個食物通過的入口。

健康三條件:飲食、運動、休息

食育手冊上說,維持健康的三條件是:飲食、運動、休息,缺一不可。有氧運動中,像是走路就很適合,可以幫助消化、促進營養吸收、消耗熱量預防肥胖,還能釋放壓力、變換心情。

我本身不太會運動,所以做瑜伽、和孩子們一起參加Kick Boxing(踢拳)。我發現這是一種能塑身兼防身的運動,可以瘦手臂和腿。教練是輕量級冠軍,很會指導學生,常誇獎左右分不清的我出拳很有力,踢腿也很扎實。兩位小兄弟對這種格鬥技非常有興趣,常在白天打十個小時的棒球之後,傍晚接著去Kick Boxing。親子有共同的話題,不知不覺地在遊戲中運動。

雖然知道走路是個很有益處的有氧運動,但總是持續不久。最近,家裡領養一隻兩歲大米格魯,名叫露露。早晚陪牠出去散步,就非得走路不可。想想這樣也很不錯,一石二鳥,有個伴不會無聊。尤其米格魯是小獵犬,活潑好動得不得了,我幾乎都是被牠拖著走,不知道是人遛狗還是狗遛我。露露的速度快,剛好可以加強我的心肺功能。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我原先不太能理解,休息和食育有什麼關係。原來,把一天努力吃飯和運動的成果確切地移交到身體,必須要靠休息。

這麼說來,休息是維持健康三條件中,我最擅長的。我除了喜歡睡覺,也喜歡邊泡澡邊聽爵士樂,點個蠟燭、放幾片自己種的玫瑰花瓣。洗好之後,喝杯熱的洋甘菊茶。若是當天的情緒還是沒辦法舒緩,就再來杯熱牛奶。真真不行的話,只好請梅酒出場,小酌一下。

我記得小時候,三十多年前很流行一種厚厚的日記本,印刷不太精美的花朵、風景等浪漫照片,每頁有勵志小語。當時覺得很老套,現在回想起來,許多真的是金句名言,是「長輩文」最愛的,像「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之類的。

細嚼慢嚥

我和弟弟邊聊天邊準備晚餐。用餐的時候,我看見他用慢動作在吃飯,嘴巴誇張地慢慢咬。我假裝拿起遙控器,對著他的嘴巴按「快轉」。哥哥虧他說:「想拖時間吃很慢,不去寫功課ザウブよ(吧)。」

弟弟調皮地說:「才不是ㄌㄟ,我在預防肥胖、發展味覺、訓練發音清楚、發展腦力、預防蛀牙、預防癌症、促進胃腸蠕動,還有還有……訓練全身肌肉體力,以後可以提很重的東西。」

的確,細嚼慢嚥很重要。以前在幼稚園,老師會要求小朋友一口要咬三十次。最近,我看日本女性雜誌,有研究發現,多咬幾口可以有減肥瘦身的功效,還有美肌的功能。

看來,吃飯速度完全不輸男生的我,應該要好好調整一下,努力當淑女,細嚼慢嚥,看看能不能留住一下流逝的青春。 ▶▶ 閱讀更多 蔡慶玉《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天天忍不住要做早餐,日日擁有美好親子晨光》

 
閱讀筆記
命子/我們的花與果
吳鈞堯聯合報
《命子》書影。(圖/聯經提供)
推薦書:董啟章《命子》(聯經出版)

兒子指著剛停靠的公車,說認識司機。幾周前,他在郊山野嶺,占據彎口拍下公車迴轉,司機加速前看到他,「少年仔,你是在拍我違規嗎?」兒子「跟蹤」這號公車久矣,拍等紅燈、行駛中,獨缺瀟灑甩尾。兒子告知司機他是公車迷,司機微笑說著「我懂、我懂」。

他的懂我未必懂。兒子是公車迷,同一號公車,他能說出車內燈罩的差異、雨刷有順著刷與逆著來,我的感受同董啟章看他兒子,「不都一樣?」讀《命子》不停畫重點,這還不夠,得讓兒子瞅幾眼,「他唯一主動畫過的就只有巴士,想不到筆觸相當精細準確」、「一些巴士迷部署在路上的有利位置拍照」、「果小時候的夢想是當巴士司機」……董的兒子「果」,我家兒子「雨」的翻版。

果更嚴重。一趟成功的旅遊,所有環節當然都緊要,尤其是目的地,對果而言,搭了不該乘的公車、捷運,就注定這一趟的不完美,曾因此在日本、歐洲上演鐵公雞。

董與果是父子,但無法彼此了解,想起與妻子黃念欣求學時代一路資優,後裔理應延續一路的秀異,樂閱讀、愛寫作,可是卻生出愛辯、有主管狂,且酷愛巴士的兒子。書籍一開始記寫父子兩人往屯門大會堂,董放兒子鴿子,自己搭計程車,因為果只鎖定搭乘某款「很珍貴的巴士」。

董寫人父的疑惑,這是我的孩子嗎?如果統計人父們的內心獨白,肯定負面驚呼連連,「我的老天鵝呀,這是我家小孩子呀!」書籍前半,董抒發作為父親但不知如何評看孩子,子未曾繼承父的沉默好思,難得自己瞎搞出版散文集卻在挑戰父親。他想像中的兒子到底去了哪裡?這讓董「收養」人偶娃娃有了支撐。人偶喜歡閱讀並要求成長,被命名為「花」,繼承董的一切優點,進大學、結交朋友並且談戀愛,以「花」為名寫了好幾封書信,讓《命子》成為散文與小說的構造。

花寫給父親董啟章的最後一封信提到(或者董自個兒說了),「無論你怎樣努力去想像我,我也只是你創造的兒子花」。兒子不是父親的複製,或者俗話「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多少父母窮其一生為孩子量身打造學習與成長,拿尺牘精確規畫孩子的一步步,以及那一條路,花說著,「與其重複爸爸你設定的生存條件,不如讓我好好地提早離去」,「命子」談的不只是「命中注定成為我的孩子」,或者「孩子有自己的命」,也檢視了每一位人父的「命」。

大兒子「果」、二兒子「花」,開花與結果順序逆反,父與子亦如是,孩子的誕生也是父親的誕生,《命子》是人父董啟章思索何為父、孰為子,並且善用結構,以人倫的思索為先,繼而指涉一切的承繼,或有一路、更常見歧路。

千言萬語寫「命子」,就這一句,「我們懂了。」 ▶▶ 閱讀更多 董啟章《命子》

 
保儲蓄險 四大族群最速配
訴求報酬率比定存略高一點的儲蓄險,向來是國人熱愛的保單,金管會也屢屢出手管制。專家指出,購買儲蓄險之前,一定要先確認投保的目的、商品是否符合本身的保險需求,及利率風險程度是否自身能夠接受。

如何陪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
如果查辭典,會得到獨立大約是不倚靠他人而能自立這樣的意思。對父母來說,我們會期望孩子「不要太依賴我們,可以獨自做他該做的事」。所以,希望孩子獨立的第一步,自然是爸媽先要求自己不要總是當那個可以讓孩子倚靠的人。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