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畫面曝光…英法加領袖聊是非 背後嘲笑川普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2/05 第45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畫面曝光…英法加領袖聊是非 背後嘲笑川普
美眾院彈劾報告:川普濫權
眾院司法委員聽證會 憲法專家:川普犯下可予彈劾罪行
不甘背後遭調侃 川普痛罵杜魯多是雙面人
彭博:美中談判將達共識 協議有望在15日前完成
川普為何把美中貿易協議拖過大選? 專家:避受嚴格檢視
北約峰會發表宣言 首度點名大陸崛起是挑戰
再稱金正恩為火箭人 川普:必要時會對北韓動武
國際要聞 不參加週五聚禮 馬來西亞6穆斯林遭判入獄
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 窮國富國都遭殃
美要拉「矽幕」 陸企忙囤晶片
日本仁醫中村哲 在阿富汗遭伏擊身亡
大罷工登場 法國國鐵:90%高鐵列車將停駛

焦點新聞
畫面曝光…英法加領袖聊是非 背後嘲笑川普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由加拿大國營電視台拍攝的一段畫面顯示,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三日晚間在白金漢宮的北約峰會歡迎會上,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強生一起調侃美國總統川普,顯然不知道有人正在拍攝。畫面曝光後,川普不滿的斥責杜魯多是「雙面人」。

畫面顯示,杜魯多抱怨川普三日的記者會一開就是四十分鐘,當天總共花了兩小時跟記者談話,以致後面行程延宕。杜魯多並沒有點名,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談論當天的雙邊峰會,但大家都知道他在說誰。

杜魯多又說:「他講個沒完沒了,看看他的團隊受驚到不行的樣子。」杜魯多一邊說一邊做出「下巴掉下來」的誇張動作。馬克宏興沖沖地回應,但是聽不清楚。英國首相強生則面露微笑。三位領導人都不知道,攝影機正對著他們拍。在場的還有英國安妮公主。

川普四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到這件事,悻悻然地說杜魯多是個「雙面人」。

川普三日和馬克宏會面時,也公開互槓。川普說,「你想要一些和善的伊斯蘭國戰士嗎?我可以把他們都給你,你可以接回你想要的每一個人。」

川普這席話激起馬克宏的戒心,他憤憤地說:「別說笑了,美國的確押回許多歐洲戰士,但這是整體問題的冰山一角,這個問題還沒解決,首要之務是根除伊斯蘭國。」

七十三歲的川普和四十一歲的馬克宏過去在國際場合上勉力形塑的「哥倆好」情誼,在這場峰會前讓世人看清,果然是強顏歡笑般的貌合神離。

紐約時報更指出,川普上台以來,每次參加北約峰會或者其他國際峰會,都讓與會者嚴陣以待,擔心他不按牌理出牌。

   
美眾院彈劾報告:川普濫權
記者張筠/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三日公布對總統川普的彈劾調查報告,要求彈劾川普。報告指控川普濫用職權,為了政治私利罔顧國家利益,不當施壓烏克蘭調查川普的政敵、前副總統拜登父子,且刻意阻撓國會調查行動。

彈劾調查報告已移交眾院司法委員會,四日舉行首次聽證,司法委員會將以這份報告為證據,徵詢法律專家意見,決定是否提案彈劾川普及援引的法條。

白宮隨即發表聲明,表示該報告是民主黨「單方面偽造」的文件,川普也抨擊推動彈劾的民主黨人「不愛國」。

這份三百多頁的報告指出,川普將個人政治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試圖破壞總統大選的程序並傷害美國民主,危及國家安全,顛覆美國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報告指控川普濫用職權施壓烏克蘭調查拜登父子,並以暫停對烏克蘭近四億美元軍事援助為要脅,還製造謠言稱是烏克蘭而非俄羅斯干預美國二○一六年總統大選,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獲取明年競選連任的利益。

報告也指,川普拒絕公開國務院、國防部、白宮等相關文件,並下令政府官員無視國會傳票,拒不提交證據和出席作證,「前所未有」地妨礙國會調查。

眾院情報委員會三日閉門投票通過,將報告移交眾院司法委員會,司法委員會將於四日舉行首次聽證,四名法律專家將闡述憲法彈劾規定,最終由司法委員會決定是否提出彈劾,以及若提出彈劾將援引哪些條款。此報告陳述的細節和證據,將成為司法委員會衡量基礎。

除總結相關證詞,該報告也提示民主黨人從電信公司取得川普和其私人律師朱利安尼等人的通話紀錄,其中幾通電話證實,朱利安尼曾抹黑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尤凡諾維契,並以暫停美國軍援要脅烏克蘭公開宣布調查拜登父子。

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謝安達三日表示,該報告按時間線索記錄川普如何將盟國烏克蘭置於危險境地,以骯髒手段謀取個人政治利益。

隨著彈劾調查進展,眾院議長波洛西面對更大壓力,她三日在馬德里國際氣候會議上婉拒回答關於彈劾調查的問題,「在國外不要說任何與總統有關的負面言論,等回家再說」。

   
眾院司法委員聽證會 憲法專家:川普犯下可予彈劾罪行
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國會對總統川普的彈劾調查今天進入新階段,推動彈劾川普的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接棒舉行聽證會,3位憲法學者認為川普尋求外國干預美國選舉,已構成可彈劾他的罪行。

不過,第4位作證的憲法學者表示強烈異議,堅稱必須川普犯下重大罪行和行為不端才能加以彈劾,但目前的證據「極其不足」。這也反映出華府政界當前的分裂局面。

川普遠赴英國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但仍批評眾院司法委員會很「丟臉」,趁他不在華府時舉行聽證會,考量草擬彈劾條款。

白宮發言人葛里向(Stephanie Grisham)也推文反擊,宣稱出席這場「騙人聽證會」的4位專家中有3位眾所週知對川普有偏見。

民主黨強力主張應該罷黜川普,原因是他濫用職權,施壓烏克蘭調查選舉對手的黑資料。他們認為,建國元勳在憲法中訂有糾正這種惡行的方法,就是彈劾。

眾院司法委員會如今將考量是否對川普提出彈劾條款,也就是正式的指控,一旦眾院院會通過彈劾條款,參議院將舉行審判,決定川普是否有罪,應否下台。

這場電視轉播公聽會頗具戲劇性,雙方激烈爭執,不只作證的憲法教授意見分歧,共和與民主兩黨議員更是立場分明,為了是否彈劾川普唇槍舌劍火爆交鋒。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法律學教授葛哈特(Michael Gerhart)、史丹佛大學法學院(Stanford Law School)教授卡蘭(PamelaKarlan)和哈佛大學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教授費德曼(Noah Feldman )都認為,川普的犯行已足以彈劾他。葛哈特表示:「我們3人意見一致。」

在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舉行過聽證會的情報委員會昨天才通過對川普的彈劾報告,詳述有眾多證據顯示川普濫用職權和妨礙司法。

報告中指出,川普和他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yGiuliani)以及高級外交官和白宮幕僚以幾個月時間推動計畫,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民主黨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拜登目前在民主黨初選聲勢看好,可能贏得提名,在2020年大選與爭取連任的川普對陣。

民主黨籍的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Jerry Nadler)在聽證會開始時表示,川普「願意為了個人政治利益危及我國的安全」,在2016和2020年都尋求外國干預美國選舉。

民主黨推荐的葛哈特痛批川普說:「總統嚴重行為不端,包括行賄以及請求外國領袖幫忙,以交換他行使某些權力,此外他還妨礙司法和國會調查,這比以往任何總統的不當行為都還嚴重。」

他又說:「如果國會不彈劾他,那麼彈劾程序便喪失所有意義,憲法精心規劃用來防止美國土地上出現國王的機制也沒有作用了。」

同為民主黨邀請的費德曼與卡蘭也認為,川普濫權想影響總統大選結果。費德曼說:「如果我們不能彈劾一位濫用職位圖謀私利的總統,我們就不再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而是活在一個王國或是獨裁統治下。」

唯一由共和黨邀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School)教授杜利(Jonathan Turley)不以為然,認為民主黨主導的彈劾調查過於「馬虎」和「草率」,缺乏直接知道相關事件內情的人所提供證詞,目前的證據不足以顯示川普有「明確犯罪行為」。

   
不甘背後遭調侃 川普痛罵杜魯多是雙面人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常說,其他國家總愛嘲笑美國,他很不開心,認為都是他的前任歐巴馬害的。

現在,其他國家真的嘲笑美國了,而且對象就是川普本人。

紐約時報報導,在倫敦的北約峰會,5日早上流傳一段視頻,由加拿大國營電視台拍攝,內容是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抱怨川普記者會一開就是40分鐘,當天總共花了2小時跟記者談話,以致後面行程延宕。杜魯多並沒有點名,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談論當天的雙邊峰會,但大家都知道他在說誰。

杜魯多又說:「他講個沒完沒了,看看他的團隊受驚到不行的樣子。」杜魯多一邊說一邊做出「落下頦」的誇張動作。馬克宏興沖沖地回應,但是聽不清楚。英國首相強生則面露微笑。三位領導人都不知道,攝影機正對著他們拍。在場的還有英國安妮公主。

川普4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到這件事,悻悻然地說杜魯多是個「雙面人」。

   
彭博:美中談判將達共識 協議有望在15日前完成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儘管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因香港、新疆問題而趨於緊張,但兩國已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削減關稅的規模更接近達成共識,而第一階段協議有望在本月15日美國提高關稅的期限前完成。

美中簽署貿易協議重燃希望,激勵美歐股市4日翻揚,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早盤漲逾百點,一掃前市重挫280點的陰霾;歐股大盤的道瓊歐洲STX600指數盤中漲逾1%,德法股市大盤分別漲1.1%和1.3%;人民幣對美元轉升0.12%至7.0525元,國際油價漲幅擴大至2%。

投資業者Baird公司股票部門副董事長史賓瑟說,市場仍寄望美中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美方的談判人員預計,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將在12月15日美國提高關稅之前完成。

要求不具名的人士說,美國總統川普3日發表的評論,淡化了美中簽署貿易協議的急迫性,但不應理解為談判停滯不前,因為他講話是即興發揮。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與中國大陸達成合適的貿易協議,遠比趕在某個期限前達成協議重要。他說:「川普試圖強調的重點是,我們需要一項合適的協議,無論是在今年12月、明年12月或其他任何時間達成,都沒有比一項合適的協議重要。」

一位熟悉北京想法的人士說,美國最近的一些立法試圖就香港和新疆的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官員,但此舉不太可能影響談判。美國眾議院3日以407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新疆人權法案,內容規定可對壓迫維吾爾族穆斯林人權的大陸官員實施制裁,北京當局已揚言報復,投資人擔心可能使目前仍在協商之中的美中貿易協議增添更多困難。

   
川普為何把美中貿易協議拖過大選? 專家:避受嚴格檢視
編譯陳韋廷/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3日暗示恐在明年大選後才跟中國大陸簽貿易協議,這番談話重燃全球貿易風險並加劇世界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一些分析師認為川普這番發言是美國談判策略一部分,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推遲協議可讓自己在政治上獲益。

投資顧問公司Veda Partners經濟政策研究主管特雷茲說:「現在達成的任何協議將在未來一年受到嚴格檢視,並在大選周期中攤在陽光下受到嚴厲消毒。貿易戰現在相當政治性,美國兩黨選民普遍反中跟強勁的消費者支出周期,均讓川普總統獲益。」

而對於美中兩國能否很快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川普政府官員則顯得悲觀。當3日接受CNBC專訪時被問到川普發言是否代表美中短期不可能達協議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則答道:「總統的目標始終是達成一份正確協議,不受時間以及諸如此類因素的限制。」

   
北約峰會發表宣言 首度點名大陸崛起是挑戰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聯合報

冷戰時期針對蘇聯軍事威脅而成立的跨大西洋軍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今年屆滿七十周年,在四日的峰會落幕時發表共同聲明,首度表示認知到中國大陸崛起所帶來的挑戰和機會,以及必須確保5G技術安全性。美國總統川普宣稱,與他對談的國家領導人都表示不會採用大陸華為的5G設備。

北約領導人在共同聲明中說,俄羅斯的挑釁行為是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威脅,大陸崛起的影響力,為北約帶來挑戰和機會。

在美國領銜要求下,北約首度將焦點擺在大陸身上,歐洲各國對於大陸的經濟影響力也愈來愈有戒心。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以大陸在北極和非洲的活動、以及在歐洲大手筆投資基礎建設為例,「不是說我們要把北約搬到南海去,而是必須考量到中國靠我們愈來愈近」。

他說,北約領袖同意,中國必須參與未來的武器管制條約。峰會同意監控中方日益活躍的軍事活動。

另外聲明中說,北約和盟國將致力確保通訊安全,包括5G技術,也了解必須使用安全的系統。這段內容應和美國有關。

川普參加這次峰會不忘封殺華為。川普說,華為的5G設備有國安疑慮,「我和義大利談過,看起來他們不會採用華為,我也跟其他國家談,他們也都不會用,跟我談過的每個人都說,他們不會用。」

但華為矢口否認有安全問題,且在十月表示在已洽簽的六十五份5G商用合約裡面,半數客戶是歐洲。

一名北約外交官匿名表示,大家對中國的戰略挑戰雖然有共識,但對於如何因應則有所保留:「有些會員國為了討川普開心,不惜把中國列為北約敵人,但是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清楚這樣做並不符合國家利益。」

另一名外交官則說,中國不會成為北約的敵人:「中國不是新俄國。北約沒有要把中國宣布為新敵人。中國是廿一世紀崛起的強權。」

歐巴馬時期的國防部資深官員,現為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執行副總裁的蕭雷指出,中國不可能成為北約的核心任務,頂多就是按照七項基本要求對中國進行風險評估,包括通訊系統所有權的風險評估,以及戰略武器和基礎建設的所有權確定為北約所有,和北約在海上遭遇中國時的因應態度。

美國國防部長艾思博澄清:「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和航母構成戰略挑戰,不代表中國是敵人,但北約作為軍事同盟必須未雨綢繆且口徑一致,以防萬一。」

   
再稱金正恩為火箭人 川普:必要時會對北韓動武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聯合報
倫敦時間12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出席北約峰會,他敦促北韓落實無核化協議,並公開表示「如有必要,美國也會使用武力。」

有人指出,川普與金正恩已經見過三次面,而北韓似乎依然在開發核武器。對此川普表示,「我和他結交了非常友好的個人關係,所以,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川普又說:「我們的軍事力量比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我們是全世界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我希望不會用到武力,但如果有必要,我們也會使用。」(``Now, we have the most powerful military we ever had, and we are by far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hopefully we don't have to use it. But if we do, we will use it.'')

金正恩頻頻到白頭山騎馬做足姿態,還跟華府下達最後通牒,川普似乎不為所動,反而藉著回答北韓試射火箭砲的機會,再次調侃金正恩喜歡發射火箭,所以他才叫他(小)火箭人。□

   
國際要聞
不參加週五聚禮 馬來西亞6穆斯林遭判入獄
吉隆坡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媒體報導,6名馬來西亞穆斯林因逃避週五聚禮違反伊斯蘭律法,遭判刑一個月,此事今天在宗教保守主義漸趨高漲的馬來西亞再度引發關切。

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的男性穆斯林每逢週五必須參加聚禮,不過對於逃避聚禮的人施以這樣的重罰則很少見。

馬來西亞的馬來文報章「大都會報」(HarianMetro)報導,6人的年紀介於17至35歲,他們在某個週五被發現在瀑布旁野餐。對穆斯林而言,每週五是最神聖的日子。

他們1日在東北部民風保守的丁加奴州(Terengganu)宗教法庭認罪後,也分別被判罰款2400令吉至2500令吉(約新台幣1萬8千元至1萬9千元)不等。

這6人對判決提出上訴期間仍可獲得保釋。馬來西亞人口以穆斯林占多數,依據馬國的宗教律法,他們原本最重可能得入獄服刑兩年。

人權團體捍衛自由律師團(Lawyers for Liberty)的馬勒克(Zaid Malek)發表聲明說:「據說他們是因個人因素而缺席週五聚禮,儘管這樣的行為在穆斯林社會會被部分人士認為不適當,但是刑罰太超過了,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馬勒克並說,這樁判決牴觸宗教事務部長的承諾,也就是著重罪犯的更生而非懲處。

馬來西亞實施雙軌並行的司法體系,由宗教法庭審理部分有關穆斯林公民的案件。

人口3200萬的馬來西亞當中約60%是馬來穆斯林,境內也有許多不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人與華人。

   
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 窮國富國都遭殃
馬德里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天氣去年侵襲多個國家,其中又以日本、菲律賓和德國受害最為慘重,馬達加斯加與印度緊跟在後。

根據環保智庫「德國看守」(Germanwatch)發布的最新版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Index)報告,日本2018年全年經歷豪雨成災、兩波奪命熱浪,以及25年來最強颱風,導致數百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全國災損金額超過350億美元。

菲律賓北部則是於2018年9月遭受當年威力最大的5級強颱山竹(Mangkhut)襲擊,造成25萬人流離失所,並引發致命山崩。

在德國,一場持久夏季熱浪和旱象,再加上連續4個月均溫比平常高出攝氏近3度,也導致1250人早死和50億美元損失,當中又以農業災情最重。

2018年的重大天氣災害顯示,即使是全球最先進、最具韌性經濟體,都可能逃不過全球暖化加劇異常天象的魔爪。

德國看守研究員謝佛(Laura Schafer)表示,最新科學已證實,氣候變遷和極端高溫發生的頻率及嚴重性確實相關。他說:「舉歐洲為例,現在出現極端高溫的可能性是一個世紀前的100倍。」2003年一場長期熱浪就在西歐各地奪走7萬條人命,死者大多是法國人。

印度2018年也遭受致災高溫摧殘,還發生百餘年來最嚴重洪患和雙重氣旋肆虐,總計災損近380億美元。

不過,德國看守最新報告仍發現,過去20年來,還是全球最窮地區受創最嚴重,並以波多黎各、緬甸和海地受災最深。主要致災原因是熱帶風暴因海平面上升,變得更具破壞力。

2008年,緬甸光是一場納吉斯(Nargis)氣旋就奪走約14萬人性命,摧毀240萬沿海居民的財產。

在德國看守今天發布報告前,聯合國轄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昨天也證實,過去10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光是今年就會有多達2200萬人因極端天氣流離失所。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說:「2019年,天氣與氣候相關風險再度構成重大打擊。以往的『百年一遇』熱浪與洪災事件,愈來愈常發生。」

儘管很難估算氣候變遷對每宗災害的影響有多深,但氣候變遷的致災特徵已益加明顯。而現在的氣溫升幅較工業革命前僅多出攝氏1度而已。

按照目前趨勢,地球均溫還會繼續提升攝氏3度;即使全球各國信守巴黎氣候協定的減碳承諾,地表氣溫也會再提高2度。

英國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副主任奧托(Friederike Otto)就指出:「我們現在連升溫1.1度都無法適應。」

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本週正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進行,雖說這已是第25年召開氣候峰會,到目前為止,會議都未能獲得各國許諾採取行動,減少助長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環境科學與政策副教授郝斯(Joanna House)說:「令人震驚的是,2019年氣候變遷就已導致這麼多人喪命、健康不佳、糧食安全堪慮和流離失所。更令人震驚的是,這麼久以來對此採取的行動極少。」

全球氣候風險指數的主要依據是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重點擺在極端天氣事件。但這項指數未把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或海洋酸化與海水升溫等緩慢衝擊納入考量。

   
美要拉「矽幕」 陸企忙囤晶片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資料顯示,中國大陸不斷囤積美國的電腦晶片,意味著中國大陸科技公司早已為可能惡化的美中貿易關係預做準備,在美國拉下「矽幕」、切斷技術來源前,就先做好因應措施。

彭博資訊分析最近的官方資料後發現,近三年中國大陸進口的美國半導體、積體電路、以及晶片生產設備成長強勁,儘管去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令中國大陸整體對美採購減少,這類科技產品的採購依然繼續增加。

今年8月,中國大陸進口美國晶片與相關機械設備金額高達17億美元,至少是2017年初以來最高,10月時又再度接近這個數目。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擴大至科技戰,對許多還無法在中國大陸找到可用國產貨源的陸企而言,美國矽谷公司拉下布幕、不再供貨的風險變得十分真實。分析師說,中國大陸政府和企業因而試圖強化科技自主。

中國大陸已經投資數十億美元資金發展半導體產業,但在幾個關鍵領域,例如高效能微處理器、繪圖晶片等,還未能突破技術瓶頸。

美國將包括華為等科技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是令晶片相關產品進口激增的一大因素。另外中國大陸崛起的許多本土智慧手機品牌,以及快速採納雲端運算,也帶動中國大陸對美國高效能晶片的需求。

華為雖然5月才被正式列入貿易黑名單,但約從去年就開始囤貨到今年。海康威視是另一個焦點,該公司因為涉及提供技術監控新疆維吾爾族人被美國指控妨害人權。海康威視說,他們囤積了足夠的關鍵零組件,可持續正常營運一段時間。

今年10月北京正式成立一個政府支持的290億美元新基金,用於投資半導體產業,以降低對美國科技的依賴,背後是國家支持的紫光集團。

   
日本仁醫中村哲 在阿富汗遭伏擊身亡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行醫超過卅年,且曾獲麥格塞塞獎殊榮的日本醫師中村哲,四日上午遭武裝分子攻擊中彈,於轉院途中不治,享壽七十三歲,凶手身分及犯案動機待查,目前尚未有組織宣稱作案。恐怖組織神學士否認犯案,表示與中村哲領導的非政府組織關係良好,且感謝他對阿富汗偏鄉的貢獻。

阿富汗楠格哈爾省省長發言人表示,中村乘坐的白色貨卡四日上午約八時從宿舍出發,在前往工作場所途中遭攻擊,日本廣播協會(NHK)指他腹部中兩槍,法新社報導他右胸中彈。中村中槍時仍有意識,被送到當地醫院緊急手術後,安排搭機轉診至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時不幸死亡。

同車另有五人死亡,包括三名保護中村的警衛、司機及中村的同事。白色貨卡的車窗被子彈擊得粉碎,擋風玻璃也有至少三個明顯彈孔,可見凶手下手之狠。

一名目擊民眾說:「我看到日本人、警衛和司機被槍擊,日本人的頭垂下來顯示受傷了。旁邊的人說『他受傷了,要送他去醫院。』但凶手持槍指著對方大喝『不准動』。」

為中村急救的醫院方面表示:「他被送來時狀況很糟,腹部中兩槍,是必須馬上動手術的狀態。負責的醫師在加護病房為他治療後,狀況一度穩定下來,但在被送往機場轉診的路上不治。」

中村所屬的非政府組織「白夏瓦會」理事福元滿治說:「我們不知道攻擊動機為何,是搶劫或是利益衝突所致。」

中村長年在恐怖組織活躍的阿富汗東北部行醫,治療窮苦民眾,且致力改善當地水利環境,二○○三年獲頒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他領獎時批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

中村的表哥玉井史太郎說,親友一直很擔心在危險地區行醫的中村,如今發生這種悲劇相當遺憾。

楠格哈爾是民兵活躍地區,曾被伊斯蘭國(IS)占領,阿富汗政府日前宣布已清剿當地民兵,但仍有小規模團體存在。

在阿富汗從事人道援助的非政府組織不時成為攻擊目標,美國籍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專員拉吉上月廿四日在喀布爾被炸死。神學士今年五月在喀布爾以自殺炸彈攻擊美國非營利組織「對應攻擊」,造成九人死亡。

   
大罷工登場 法國國鐵:90%高鐵列車將停駛
巴黎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工會宣布5日起無限期罷工,抗議總統馬克宏改革退休制度,法國國家鐵路公司也說,全國90%高鐵列車(TGV)5日將停駛。法國媒體預料「黑色星期四」即將來臨。

●9成鐵路交通將陷癱瘓

法新社報導,法國國家鐵路(SNCF)預期,9成區域列車以及巴黎地區的郊區路線,將會取消營運,而國際鐵路交通也將「嚴重打結」。

根據鐵路公司網站,將近半數歐洲之星(Eurostar)班次已取消,其中包含16班往返巴黎與倫敦的列車。

往返巴黎與布魯塞爾的大力士高速列車(Thalys)有1/3運行;往瑞士方向的利里亞列車(Lyria)只有1班正常營運。

●不滿改革退休制度

若情況持續下去,這將是自去年春天因不滿當局改革法國國家鐵路退休制度引發大規模抗爭以來,最嚴重鐵路罷工事件。國會最終通過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改革方案。

法國國家鐵路表示,他們已租用巴士取代運量最大鐵路線的列車,但也警告指出,他們沒辦法載運每一位持有車票旅客。

法國國家鐵路已採取非比尋常措施,從5日到8日停售車票。工會先前誓言,直到馬克宏撤回退休制度改革前,罷工行動不會罷休。

●飛機航班也遭殃

此外,法國民航局(DGAC)警告,受飛航管制員和其他人員罷工影響,5日將有20%法國航班將被取消。

●法媒直稱「黑色星期四」

法國「巴黎人日報」(Le Parisien)預料,「那將會是交通運輸的黑色星期四」。

法國教育部長布朗凱(Jean-Michel Blanquer)指出,他預期5日全國各地將會有55%教職員參與罷工,巴黎有78%教師罷工;僅30%學校能正常上課。

   
馬桶堵塞不是stuck、點瓦斯不用fire!
馬桶堵塞了是 The toilet is clogged/blocked.,而不是 The toilet is stuck.。Stuck是「受困、無法擺脫」,多是指人被困在某個空間不得動彈。

施展「行為語言」 卸下對方的心防
身為房地產天使投資人,陳侯勳也專精於房地產投資談判,在累積無數經驗後,更發展出一套「被動談判術」,運用戰術,讓對方卸下心防,進而取得更多的籌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