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完成艱難的全球環航,不老船長歸功於陸上團隊的隨時支持。(圖/sitesalive.com提供) | | | 【不老船長環航篇】 ●文╱Rich Wilson 環航賽的漫長遠征即將結束,在重返陸地之前,我想思考一下,這段離岸的日子裡,什麼事讓我最懷念。 我會懷念海上清新的空氣,我的肺是如此熱愛這樣的空氣。我會懷念觀看飛魚的情景,牠們飛來飛去,嘗試逃脫我們的帆船,似乎帆船是牠們的天敵。牠們靠著魚鰭,能飛過150碼遠的距離──神奇極了!我將懷念南部俊美的信天翁,牠們舒展著寬闊的雙翼,永遠是優美的滑翔,很少見牠們拍動翅膀,多麼完美的空氣動力專家啊。我將懷念南半球的星空,它們與北半球的星空完全不同,觀看南半球的星空如同冒險一般。 這次環航賽後,與航海夥伴的每日溝通也會讓我念念不忘。我們一起面對大海的挑戰,竭盡全力戰勝困難,心情和天氣一樣時而高昂、時而低落。多虧一起航海的朋友幫我保持鬥志,我想,也許我也給了他們小小的鼓勵。 我還會懷念「不老船長追夢去!」在世界各地與學生們的互動。我曾有絕好的機會向你們小小展示一下海洋──它佔地球表面積的70%,但是許多人尚未見過或感受過海洋。我將會最懷念這些互動。 ●文╱Scott Hamilton(極端環境研究專家、「不老船長追夢去!」專家顧問之一) 任何偉大冒險的結束都會引發千思百感。首先是歷經千驚萬險和各種考驗後到達終點的解脫感。其次是經過艱辛、漫長努力後實現目標的成就感。理查船長不久之後將再度完成單人不停靠的環球航海賽,這是多麼難以置信的成就啊! 在海上或在某個遙遠的荒野之地長時間遠征後,重新適應「正常」世界可說是另一種挑戰。那些我們習以為常而不以為然的日常事物,例如自來水、新鮮水果、電視機、柔軟睡床,都將成為奢華的享受。在遠征途中,你關注的都不是這些,因此對「文明」的感覺也格外敏銳。重返文明、重返溫暖舒適的家是多麼美好啊!至少在一段時間裡是如此。 然後,經歷了各種艱難、恐懼後,你開始回憶那些曾到達的美麗地方,那些曾看到的美好事物,而這些珍貴的所見所聞很少有人能親自體會。共同分享挑戰征程的經歷能讓參與者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天長地久的友誼因此產生。儘管溫暖的家充滿吸引力,但對於某些人而言,美好的人生意味著一系列偉大的冒險。因此可預見的是,理查船長將會又一次乘風破浪,再開始一個史詩般的遠航,並激發全世界的人們追求他們的夢想。 【不老船長台灣篇】 ●文╱趙秀英(「太平公主號」發言人暨國際事務主任) 這是一段讓我終生難忘的生命里程。 我和劉寧生船長與國際航員,駕著「太平公主號」復原古帆船,花了378天航跨太平洋來回一圈,航行將近1萬7千多海里。這是一艘用中式古法建造,復原大約6百年前的古船,我們運用帆和風,還有一個只能進出港口使用的10匹馬力舷外機,航跨台灣海峽和太平洋。 我熱愛海洋,從小對海有無限憧憬。這艘「太平公主號」明代復原古帆船,是根據我和劉船長在「中央研究院」和「國立圖書館」找到的《清朝欽定外海戰船則例》上冊,加上大陸友人找到的下冊。上下合璧,與福建造船老師傅多次研究而得的結晶。 我們堅持要按照中式傳統造船術建造,用天然木材建船體,竹材當帆架、棉布做帆,花了近一年時間打造,是一件不容易的工程。 由劉寧生船長領軍,我和其他6位國際航員,駕著這艘只有15.5公尺長的復原船,航跨台灣、中國、日本、美國,停泊14個國際港口,受到「香港海事博物館」、「日本琉球海洋中心」、美國「舊金山海事博物館」、「聖地牙哥海事博物館」和「夏威夷比夏博物館」的邀請,進行國際海洋教育交流,也受到法國、加拿大、美國、日本、台灣、香港和中國等地媒體的關注,報紙、電台、電視台與網路都可見中、英、日、法等各國語言的相關報導,這是何等特別又終生難忘的體驗! 我們從事台灣與國際海洋教育交流,在船上與陸地上分享和平的理念,鼓勵大家愛護海洋,珍惜水資源,讓環保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航海讓我學會尊重大自然。 台灣是海洋國家,但一般民眾卻對航海活動陌生,劉寧生船長和我都期待透過帆船不同海域的航行與海洋活動,能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進而保護海洋,珍惜地球有限資源。 我幫劉船長將「福隆號」、「跨世紀號」與「太平公主號」3艘帆船,20多年珍貴的航海典藏資料和影像及「太平公主號」船模型,捐給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運用這些資料發行「海島少年」App供免費下載,想瞭解更多古帆船航行故事,請上網查詢「太平公主號」或「Princess Taiping Chinese Junk Replica」。 (欲了解更多「不老船長追夢去!」活動,歡迎到台灣官網查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