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預計到二○二五年可以開放百分之八十五的面積,故宮院長單霽翔昨透露,未來連同他及副院長等半數故宮員工約七百五十多人,將搬出紫禁城辦公。
他也說,今年擴建計畫包含建外國文物博物館、考古遺址博物館和明清家具陳列館等三個博物館。
北京故宮自二○一二年開設「故宮講壇」,昨天第一百講由單霽翔親自上陣,講述不少故宮有趣小故事。如二○一五年引起的排隊盛況、民眾為搶看必須「故宮跑」(指衝向故宮)的石渠寶笈展,單霽翔曾對排隊民眾發豪語「等到最後一位觀眾看完再關門」,他昨笑稱「後果很慘」。
最後一位觀眾離開時天已快亮,為了又渴又餓的民眾,故宮當晚燒了兩千五百杯茶、發了八百盒泡麵,「後來聽說,全世界舉辦展覽發方便麵(泡麵)的只有故宮」,全場大笑。
過去民眾從紫禁城正門午門進入,只能走兩旁小門。「一千五百萬名買票觀眾走兩旁小門,排長隊,但每年七、八萬不買票的貴賓走大門,中間老空著。」單霽翔說,曾有東北老漢說一輩子就來一回,也想體驗從皇帝專屬的大門入宮。
「我們還得勸啊,『大爺您不能當皇帝』。」單霽翔說,最終故宮決定把三個門洞都向觀眾敞開,「誰願意當皇帝的當皇帝,誰願意當大臣的當大臣。」
計畫打造為外國文物館的延禧宮文保科技部用房,單霽翔說,當年末代皇后請德國建築師打造類似水族館的建築,未料辛亥革命爆發,該建築成了「北京地區最老的爛尾樓」。
他說,過去外賓來訪,故宮會展示該國家的藏品,未來成立外國文物館,上萬件展品將開放民眾參觀。
此外,故宮成立考古研究所後,地下動工有重大考古發現。比如慈寧宮東院遺址發現早期明代永樂年間建造紫禁城的底層,故宮決定在紅牆內建故宮考古遺址博物館,讓民眾近距離瞭解故宮的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
目前故宮有六千多件明清家具,但八成以上觀眾無緣看到。故宮最大的庫房南三所,將改造成文物庫房,展示兩千四百多件明清家具,觀眾可看到大量非紫檀即黃花梨的明清家具精品。
為挪出空間,單霽翔說,未來器物部、書畫部、宮廷部等專家集中在地下庫房和文物醫院附近,古建築保護修繕員工集中在東面,保衛部門和開放部門集中在北面,他和副院長則帶領一半員工搬出紫禁城,所有員工私家車也撤離,「故宮博物院不能當停車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