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下雨「看海」、違建叢生……一系列城市病普遍困擾著中國城市發展。作為全國292個地級市中唯一的「雙修」(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雙城」(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綜合試點城市,海南三亞通過一年多的試點,探索城市病綜合治理方面已初顯成效。中新社報導,升格為地級市29年來,三亞從小漁村發展成知名旅遊城市。三亞常務副市長岳進說,隨著城市人口、遊客數量、建設規模和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張,生態環境壓力增大、基礎設施配套相對滯後等城市病隨之而來,制約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一面向海,三面環山,三亞生態修復劍指受損山體。緊挨三亞繞城高速的抱坡嶺,原是當地有名的「光頭」廢棄礦山,而今其名聲更響——經過一年多的修復,它披上綠衣裳徹底換妝。
自開展山體修復以來,實施了一系列工程,在山上種植超過20萬株喬木、灌木。三亞林業局官員謝高飛說,計劃投資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抱坡嶺修復工程已完成近96%,建成後將變身公園向民眾免費開放。
抱坡嶺只是一個樣本。三亞林業局計劃將43座廢棄礦山逐步進行生態修復,今年投入1.47億元修復22個受損山體。
海灘是三亞的招牌。被視為三亞「會客廳」的三亞灣,生態環境惡化一度引人擔憂,海灘泥化、海岸侵蝕的新聞曾時常見諸報端。
目前三亞灣,新種植的草海桐、馬鞍藤、野菠蘿、椰子等植物被柵欄圍起來,長勢良好,常有工人進行澆水等養護作業。
三亞市園林環衛局官員王鳳山說,三亞已對三亞灣進行了人工補沙,對約15公里沙灘實施植被恢復工程,去年底完成種植,但效果到底有多好,還需要經歷大颱風的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