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投資人一直在問美國聯準會將於何時開始升息。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而投資人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未來數月及幾年內可能的升息形態:即利率將升到何處?升得多快?答案連Fed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率政策將看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而定,但經濟情勢卻充滿不確定。因此Fed在對外溝通時也將面臨問題。為了避免訊息錯亂,Fed未來應重視經濟情勢,而避免提到升息的時間表。
此時此刻,對利率展望抱持「開放」心態便更為重要。在美國經濟擴張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層面陷入困境。
經濟雖持續成長,但速度偏慢。雖已逼近充分就業,但工資及物價上漲的信號卻相當薄弱。兼職人數居高不下,也顯示勞動市場仍存在相當多的閒置產能。
Fed在通膨開始升高之前先採取緊縮政策,實屬正確之舉,因為政策都會有「時間延後」效應。等待過久,風險將升高,因為一旦通膨明確上升,Fed便須大幅升息。但Fed也須審慎從事,以免在物價加速上升之前利率已經升過了頭。
決定是否「升過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Fed願意讓通膨率暫時升破2%多久。Fed對通膨「破表」愈不當回事,在升息的過程中便能愈有耐心。
Fed主席葉倫曾表示,通膨率2%只是Fed的目標,卻非上限,這表示Fed可以忍受通膨率短暫「破表」。但依據Fed本身對通膨的預測顯示,通膨只會非常緩慢的趨近於2%的目標,卻不會超過。
Fed對外釋放的訊息如果太過分歧,將滋生流弊,且絕不僅限於通膨預期一端。葉倫經常表示利率政策「一切看數據」,而非依循既定的時間表。但其他決策官員說的卻是另一套;例如亞特蘭大區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洛克哈特便指出,「逐步升息並不表示每次會議都升息,更可能的情況是每隔一次會議就升息一次」。然而「每隔一次會議」與「一切看數據」顯然不同。
失業持續減少,使Fed於12月升息具有合理性,但Fed本身的升息時間表也是決定升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Fed一直在暗示將於去年底前升息,使投資人幾乎已確定首次升息時機。但在首升之後,引導利率政策的應該是「數據(data)」,而非「日期(date)」;決策官員發表任何其他的說法,都不如三鍼其口。
(作者為彭博編輯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