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憂鬱症治療別中斷 以免憾事發生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2/19 第 957 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主題 •憂鬱症治療別中斷 以免憾事發生
   
 
憂鬱症治療別中斷 以免憾事發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9期 文/郭岳潭】

憂鬱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就跟其他慢性病一樣,跟人種、性別或社經地位等不見得有關聯。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憂鬱症期間,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有的時候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即使有接受治療,偶爾還是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需要特別留意。

最常見精神疾病,推估200萬國人有憂鬱症

「人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臟會生病,大腦也會生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蔡長哲指出,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通常被誤解為心理問題,事實上,憂鬱症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結果,也是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占5.2%、約125萬人,性別上女性比例為10.9%,是男性6.9%的1.8倍。

為什麼會罹患憂鬱症?醫學文獻顯示,憂鬱症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可能是大腦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不足,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也可能與人格特質、成長經歷、慣性思維、面對壓力的情緒反應等有關,還有家族遺傳、經濟問題、身體疾病或是其他精神疾病,都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憂鬱症表現複雜,這些症狀是警訊

蔡長哲表示,憂鬱症其實是情緒生病的總稱,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第5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的標準診斷,主要包括了重鬱症、輕鬱症及雙極性憂鬱症,患者通常伴隨憂鬱症狀及適應障礙症。

所謂的憂鬱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及躁鬱,這些情緒異常有不同的輕重程度差別,患者生理上會有疲倦、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性慾減低、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心理上可能情緒低落、容易哭泣或生氣、憂傷、沮喪、害怕、恐懼、寂寞、無助;生活上出現適應障礙,如對事物不關心、滿足感減少、失去幽默感、缺乏動力,感到挫折、自責、無望、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傾向。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的症狀也可能伴隨著睡眠問題,患者經常因為失眠,進一步加劇了情緒問題。

許多疾病皆會出現憂鬱症狀

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狀不只發生在憂鬱症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在思覺失調症或妄想症的個案,以及雙極性憂鬱症的憂鬱期,甚至酒癮個案、產後婦女,都會出現憂鬱的症狀。

是心情差、還是憂鬱症?

一般人心情不好與憂鬱症有何差別?蔡長哲強調,每個人都可能心情不好,但憂鬱症患者會合併其他症狀。所謂的憂鬱症,患者一定會有情緒低落,通常伴隨吃不下、失眠,體重也跟著往下掉,有些人甚至會想自殺,「大腦掌控人的思考、情緒、知覺、認知及行為,憂鬱症並不只是情緒問題,還可能無法工作、正常生活,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品質下降」;當出現上述表現,自己或家人就要有所警覺,趕快去找精神科醫師。

蔡長哲建議,民眾可以利用「簡易憂鬱症篩檢量表」,評估過去一周的憂鬱症狀發生的頻率,總分8分以下是正常,得分超過19分以上,應尋求精神科協助,進一步確定診斷。

篩檢量表自我評估

治療憂鬱症,須量身制定計畫

蔡長哲表示,憂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各有不同的診斷標準,病情輕重程度不一,需要治療的時間不同,治療之後的預後也不一樣。輕度憂鬱症通常情緒問題表現較輕微;中度憂鬱症則表現為較嚴重的情緒問題,需要更長的治療時間;而重度憂鬱症最為嚴重,患者可能對生活感到絕望,甚至有自殺傾向,清楚了解患者的狀況,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療計畫。

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抗憂鬱劑是最常用的藥物,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抗憂鬱劑,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適合的藥物及劑量,尤其患者常常伴隨著失眠,也可能需要合併使用鎮靜劑及安眠藥,幫助改善睡眠品質。

蔡長哲進一步說明,憂鬱症的症狀主要牽涉到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平衡,主要是血清素、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而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可以讓腦神經傳導物質恢復到平衡的狀態,讓症狀比較快獲得改善。目前常見的抗憂鬱劑有10多種之多,針對患者的病情輕重、症狀及年齡,使用的藥物種類以及劑量也會不太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抗憂鬱劑並非立即見效,通常可能需要連續服用7∼14天才會有效果,如果沒有持續治療,憂鬱症狀的改善效果有限。

蔡長哲補充,心理治療也是治療憂鬱症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對於輕度憂鬱症的患者,可以幫助理解及改善的情緒問題,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透過學習提高處理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及情感問題,將調適能力逐漸恢復到正常,能以更好的方式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憂鬱症復發能預防,專業醫療協助很重要

蔡長哲強調,憂鬱症是否會復發根據患者的情況而異,治療後最好控制在2∼3年才發作,第一次發病的患者通常需要至少3個月的治療時間,之後才能考慮逐漸減藥;然而,治療時間不足或藥物劑量不夠,憂鬱症就可能會再次發作,導致治療時間變得更長,如果是第二次發病的患者,可能需要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治療,才能確保症狀得到控制。

蔡長哲認為,預防憂鬱症復發的最好方法,是確保患者接受足夠的治療,以及在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循醫師的建議。此外,心理治療及支援系統,也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情緒問題。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合併適應障礙症,原因可能是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所引起,可以訓練處理生活事件的技巧,提升心理韌性、學習應對壓力,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並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維持規律正常生活。

蔡長哲表示,如果是輕鬱症,可能涉及到人格問題,調整人格是預防復發的一部分,當憂鬱症與生理狀況有關時,藥物治療則是主要的預防手段之一,需要時間及專業醫療協助,才能確保症狀穩定以及避免復發。

憂鬱症一定要吃藥?

蔡長哲分享,曾收治一名快速循環型躁鬱症患者,情緒忽高忽低,有時處於躁症狀態,有時則轉為憂鬱狀態,常常連續幾周都處於躁症狀態,接著幾周又會陷入憂鬱狀態,變得不敢出門,只能待在家裡,也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難以勝任家庭主婦的角色。

蔡長哲表示,如果憂鬱症患者一年發作2∼3次以上,治療就會比較困難,而這名患者的病情,在一年內發作超過4次以上,對精神科醫師來說相當棘手。因為患者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干擾,恢復平衡相對較為困難,服用藥物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

如果患者無法按醫囑服藥,治療將變得更加困難;所幸,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計畫,透過藥物及劑量的調整,經過9個月的治療,成功地控制了躁症及憂鬱的症狀,如今能夠回到正常的生活。

藥物治療是最快見效的方式

蔡長哲強調,大多數憂鬱症都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而藥物治療通常是最快見效的方式,臨床上,不少患者可能在尋求專業幫助前,會嘗試其他方法,如尋求宗教或靈性的支持;雖然可以理解,但對於患有幻聽、妄想等症狀的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勢必不可缺少,鼓勵患者及家人理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並應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包括使用何種藥物及治療的預期持續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並為治療做好準備。

心理治療只適用輕度憂鬱症

家庭支持在憂鬱症治療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蔡長哲提到,患者的家人可能擔心病人被貼上汙名化的標籤,因此反對藥物治療,然而,憂鬱症其實是慢性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如果不進行藥物治療,病情很容易復發,「憂鬱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對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心理治療也是有益的工具。不過,蔡長哲提醒,心理治療只適用於輕度憂鬱症,如果是中重度或雙極性憂鬱症,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就必須合併藥物治療。

由於每次心理治療的時間,通常需要持續一小時以上,患者在憂鬱症急性期,症狀可能非常明顯,包括:幻聽、注意力難以集中等,都會妨礙心理治療的進行,患者可能不會獲得明顯的效果。

蔡長哲建議,在憂鬱症急性期,務必優先使用藥物治療來緩解症狀,等到症狀減輕之後,再考慮心理治療,當症狀得到緩解後,才能夠順利接受心理治療。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489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