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烏克蘭人如何昂首挺立、追求自由與尊嚴?中國正在展開人類史上最大的掠奪戰!到底是誰決定了你的性癖好?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0/13 第12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中國成為最大的掠奪者!中國正在展開人類史上最大的掠奪戰
除了外表、個性之外,到底是誰決定了你的性癖好、性對象?
位處帝國門前,烏克蘭人如何昂首挺立、追求自由與尊嚴?

新書鮮讀
中國成為最大的掠奪者!中國正在展開人類史上最大的掠奪戰
圖/時報出版
書名:《中國大掠奪》

內容簡介:19世紀,歐洲殖民全世界。20世紀,美國領先全球。21世紀,中國是否成為最大的掠奪者?中國正在展開人類史上最大的掠奪戰。

2020年,儘管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嚴重影響下,中國仍是經濟增長表現最亮眼的大型經濟體。隨著拜登入主白宮,西方世界再次團結盟國,準備抵抗中國,但徒勞無功,中國即將成為領先世界的經濟強國。然而其獨特的發展模式,無論是在人權議題、民主政治、全球環境、科技發展與各種層面,都對當今與下一代的全球人類構成了重大影響。

現在的中國,不僅在經濟層面影響全球,更在環境、科技與資源方面,成為更全面的掠奪者。

本書作者董尼德,為法新社資深媒體人,長期關注中國、亞洲與國際時事。在《中美爭鋒》一書,剖析拜登時代與疫情時代下,中國與美國的角力將如何左右世界。而本書則細剖中國當局對人權的迫害,對民主的監控,也更進一步探討對全球影響更深遠的環境議題,當中國致力發展高科技時,不僅止於經濟擴張,而是攸關全體人類生存的資源競爭。中國正在一步一步地展開史上最大的掠奪戰。

作者介紹: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法國作家、新聞工作者。畢業於史特拉斯堡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在巴黎的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學習中文後,負笈臺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繼續進修中文。繼而在法新社致力長達37年的新聞志業,期間被派駐於北京、東京、華沙、尼克西亞、紐約聯合國總部,以及巴黎擔任全球新聞主編。

搶先試閱:〈環境議題:中國正在撼動全球〉

環境議題:中國正在撼動全球

2060年實現碳中和,癡人說夢還是實事求是?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大聲宣布,中國已經設定實現碳中和的計畫,而且會在「2060年之前」完成目標。同年12月12日,他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再次強調中國將「致力為《巴黎協定》的目標做出更多貢獻」,在2030年之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他接著補充說,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公尺,並將非化石能源(太陽能、風能)在能源結構上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5%,在未來十年內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電力。這些震驚輿論的消息發布後,中國官媒新華社緊接著在同一天發表評論,認為中國這項新承諾反映了「一個有擔當的大國的雄心和決心」,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聲稱,中國「將信守承諾」,「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這是一個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30%的國家,還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大的汙染者,其至高無上的領導人譁眾取寵的甜言蜜語,我們應該認真看待嗎?中國意識到需要進一步在該領域履行大國責任,於2015年12月12日簽署了《巴黎協定》。從那一天開始,中國當局也做出了真正的努力,我們將在下文詳述,但其具體內容遠遠不足以兌現他們的承諾,尤其是在燃煤發電廠方面更是恰恰相反。中國政府實際上在2020年上半年批准建設的燃煤發電廠比2018年和2019年期間的總和還多。這些新燃煤發電廠的產能接近250吉瓦(Gigawatts),超過印度和美國燃煤電廠產能的總和。

單單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就占世界消費量的50.6%,是美國消費量的4倍,日本的18倍,德國的24倍,法國的128倍。中國目前有大約1400座燃煤發電廠(美國有647座),每年排放3.75億噸煤灰,相當於每2.5分鐘排放一個奧運游泳池大小的量!目前有30個國家加入聯盟,承諾從2020年開始停止建設燃煤發電廠。而中國沒有加入。除了中國(和印度)以外,世界各地建設燃煤發電廠的數量都在下降,因此到2030年的時候,中國的產能將迅速突飛猛進。負責監管能源部門的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計畫在未來十年內將發電廠的產能提高30%,並提議在2030年時提高到1,300吉瓦。「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總部設在舊金山的非政府組織)的研究員克莉斯汀•舒利亞(Christine Shearer)指出:「大約比目前的產能多290吉瓦,而光是這些多出來的產能就超過美國的總產能」。光是中國就擁有近1,000吉瓦的發電量,占全世界燃煤發電廠將近一半的產能,其次是美國(259吉瓦)和印度(221吉瓦)。根據國際能源署和美國能源資訊署的預測,中國的經濟在2030年以後仍將嚴重依賴煤炭,到2040年時,其能源結構中近50%的能源以煤炭為主。另一方面,甚至更嚴重的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燃煤發電站仍舊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2018年時,北京投資360億美元幫發展中國家自建燃煤發電廠。

1980年代初期以來,由於土壤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明顯加速,來自中國西北部的沙塵暴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主要發生在春季。除了對中國大陸都會區造成影響,周邊國家也蒙受其害,包括兩個韓國、日本、台灣甚至北美。在中國迅速增長的臭氧對流層竟能飄到美國西海岸上空,20%的加州臭氧水準很可能拜來自「亞洲」的臭氧所賜。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0年的時候,全球溫室氣體(GES)增加的數量當中有將近四分之三很可能來自中國。除了這種空氣汙染之外,還有嚴重的缺水問題。亦即在中國的660個主要城市中,有440個城市嚴重缺水;而50%的中國城市飲水品質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WHO)規定的人類飲水標準。

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的同一天,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呼籲世界各國宣告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同時強調,如果不扭轉當前趨勢,全球將面臨「災難性的氣溫上升」。2020年的高溫在法國創下最高紀錄,正是全球變暖的真憑實據。對中國來說,想實現雄心勃勃的目標需要付出的努力更是非同小可,專家們一致認為難以實現。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一項以「中國氣候計畫」(Climate Plan for China)為名的調查中,估計未來30年的運營成本將超過100兆人民幣(15兆美元),並認為中國應該「立即採取行動」才能在2050年之前減少75%至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該時期預估的國內生產總值的2%左右。該顧問公司的總經理湯瑪斯•帕爾姆(Thomas Palme)說:「我們不能浪費時間,中國的排放量將在2030年達到巔峰。我們不能浪費這十年。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應對。」應立即採取的行動之一是徹底停止建造新的燃煤發電站。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在2019年的時候,煤炭約占中國天然能源消費的58%,其次為天然氣、核能和再生能源。其中核能只占4.9%,中國計畫以每年建設6至8座核子反應爐的速度,在2035年能把核能占比提高到10%,也就是在十五年之內建設將近一百座核子反應爐!為實現這個遠大的目標,中國必須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提高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比例,每年增加約100吉瓦產能。理論上,這是為了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所需付出的代價。只是中國要擺脫煤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9年的時候,中國已是世界第一煤炭生產國(占世界產量的46.6%),雖然本身產量可以滿足國內97.7%的需求,但中國也是世界第一的煤炭消費國(占世界總量的51.7%),所以順理成章成為第一名的煤炭進口國(占世界進口量的22.1%)。這無疑是一場瘋狂的賭注,而中國將很難堅持到底。因為其優先政策仍是要發展經濟,而且不惜一切代價。儘管中國的戰略確實轉向發展永續性的經濟,也不再固執地強調經濟增長。事實上,現在中國的首要任務是社會穩定,也因此保護環境更形重要。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量仍然較低。2020年為2,236公斤石油當量,而日本是3,470公斤,印度是636公斤,不過自二十一世紀初期呈現爆炸性成長,在四十三年內增長了381%!當然,中國政府在對抗全球變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努力。例如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製造商。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電動汽車和幾乎所有的電動巴士都由中國生產。現在中國大多數主要城市裡的計程車、公共汽車和小型摩托車都使用電力驅動,因此可以減少排放有毒物質。但可惜的是這些城市仍面臨來自汽車交通和周遭工業區所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另一方面也有個壞處,就是這些電動交通工具所使用的能源幾乎完全來自燃煤發電廠!此外,一個標準的電動汽車電池平均含有16公斤鎳,生產這種稀有金屬的過程會產生堆積如山的廢棄物;還含有15公斤的鋰,其開採過程會造成土壤汙染;另外還有10公斤的鈷,在非洲通常利用童工來開採,每天僅支付兩美元。但拜登總統的氣候計畫也指出,在川普任職總統的第一年,美國在可再生能源上每花一美元,中國就花了三美元。在乾淨能源方面,中國是投資最多的國家,遙遙領先他國。2014年時,單是中國在乾淨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水力)方面的投資總額就占全球總投資的29%,金額接近900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最大原料進口國

中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費國和進口國,對能源需求若渴,同時也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平均每年進口4.23億噸。在2017年的石油進口量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在缺乏當前中國石油庫存量官方數據的情況下,專家根據海關提供的石油進口數據、國內產量和煉油廠的加工處理數量計算出中國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儲存量已經增加了一倍,達到近200萬桶/天。除此之外,還要加上2020年3月從俄羅斯和中亞油管運輸進口的數量,每天超過84萬桶。2019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這就不難理解北京為何有意在油價最低時大幅增加儲備。由於經濟處於重大轉型期,中國仍然非常依賴煤炭,但石油在中國能源結構的份量也正在增長。即使中國終究越來越趨向使用再生能源和天然氣,但未來幾年的石油消費量仍將不容小覷。如果供不應求,中國的石油消費可能會造成油價和燃料價格上揚。事實上,中國經濟在原材料(鐵、銅、鋅、鋁、煤、稀土)消耗方面,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中國對於原料的追求仍然難以滿足其貪婪旺盛的胃口,因此他必須拉攏所有供應商。不管是美國的敵人(伊朗、俄羅斯、蘇丹)或是其最親密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澳大利亞、巴西),更不用說許多非洲國家,都願意滿足中國的龐大需求。中國因而得以在2020年進口2,080億美元的石油、592億美元的鐵礦石、442億美元的天然氣、369億美元黃金、338億美元的大豆、317億美元的銅礦石。另外還有成品進口:1,330億美元的積體電路,452億美元的轎車及其他車種,317億美元的汽車零件,285億美元的飛機、直升機與其他飛行器。中國每年進口總額為1兆6,100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進口國。

中國也是天然氣消費大國,主要從鄰國俄羅斯進口。2019年12月2日,北京和莫斯科大張旗鼓地開通了「西伯利亞之力」天然氣管道,從東西伯利亞綿延至中國東北各省,最終長度約3,000公里。這條新管道到2025年達到滿負荷時,每年將向中國出口高達380億立方公尺的俄羅斯天然氣。契約效期為30年,價值4,000億美元。這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該公司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獨家壟斷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出口業務。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至為關鍵的基礎設施,可以滿足對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是北京為了取代汙染更嚴重的煤炭而推動的供暖和工業能源。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需求已經增加了三倍,但天然氣仍僅占中國能源消費的8%,而全球平均為23%,因此潛力無窮。中國自己也生產天然氣,但供不應求:進口量占需求的40%以上,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加。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已經連接到土庫曼、哈薩克和緬甸。還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卡達進口液化天然氣。在煤炭方面,為了提供1,400座現役火力發電廠的動力,中國在2019年自產37億噸煤炭,同時進口3億噸煤炭,主要來自澳大利亞,還有哥倫比亞、南非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極速增長的掠奪性經濟還有一個甚少被提及的領域,就是海沙和河沙的濫採。造成沙資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營造業。每年有400億噸沙子用於營造業,都是開採自海床、礦山、河流、溪流和湖泊等地。混凝土裡需要三分之二的沙子,只是很不幸地,我們的沙資源並非取之不盡。從海床大量開採沙子會造成多重後果,尤其會讓海灘消失:開採海沙時,海灘上的沙子會填滿開採後造成的空隙。如果不適度加以疏浚,海岸上的沙子就會一點一點地滑向海床,然後消失在海中。在佛羅里達州,十分之九的海灘已經消失。沿海沙灘也是抵禦自然災害的天然屏障。最後,大規模採沙會讓許多水下物種的生存遭遇危險。簡言之,過度消耗沙子對環境也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單是中國的沙子消費量就占世界的57%。沙子是製造水泥的基本要素,為了滿足中國二十多年來非比尋常的建築狂熱,沙子被大量消耗,導致中國在兩年內(2016-2017)消耗的沙子與美國在一百年(1901-2000)裡消耗的一樣多!三十年來,全球對沙子的需求量增長了360%,此態勢會繼續保持增長,主要是由於中國城市化仍在加速中,預計對環境產生的巨大影響將會持續數十年。到2030年,中國城市化的比率將達到65%,城市人口將接近10億。建築業的大肆擴張也充分反映在建築的數量上,從1980年的1.25億平方公尺,到1990年的2.3億平方公尺,以及2000年的7億平方公尺,2012年的建築面積更達到18億平方公尺的驚人高峰!上海、深圳、重慶等巨型城市加速膨脹,三峽大壩等大型工程,以及中國過去二十年建成的數十萬公里的公路和高速公路:都需要車載斗量的沙子才能組成水泥、混凝土、瀝青和玻璃等建材。大量建設需要數億噸混凝土和水泥,因此也需要數億噸的沙子。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據,2017年中國生產了24億噸水泥,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加起來的產量。中國主要從東南亞進口河沙和溪沙,這會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患。中國使用的沙子大部分都是在國內現場開採的。但一些亞洲國家(柬埔寨、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菲律賓)已將其作為出口產業。這樣愚蠢的選擇對於這些國家的居民生活環境以及生態系統都造成難以忽視的影響。據監測湄公河的研究人員稱,多年來一直在湄公河上醞釀的危機已經變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脅。這歸咎於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兩種現象:在寮國和中國的上游開採砂石和建造新水壩,改變了河流的流量、沉積物含量甚至河水顏色。《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記者約翰•瑞德(John Reed):說「採砂船在三角洲隨處可見。用於建造摩天大樓的混凝土非常需要沙子。」開採低成本的沙子掩飾了沙子價格越來越高的現實。沙子的交易利潤極為豐厚,但內幕暗藏玄機,監管又不力。

約翰•瑞德還說,受到威脅的地方不是人煙罕至的世外桃源,而是該國經濟重鎮和人口稠密的地區,越南人稱之為「飯碗」的湄公河三角洲,其面積和人口與荷蘭相當,是胡志明市的後花園,也是越南最大的內陸漁場,是魚類、貝類和甲殼類的重要來源。

「在湄公河和許多其他河流沿岸的城鎮和村莊,受到開採砂石的威脅,整片河岸倒塌掉入水中,岸邊的田地、魚塭、商店和住家也跟著滅頂。近年來,數千公頃的稻田已經消失」,以調查此類問題為專長的美國獨立記者文斯•貝瑟(Vince Beiser)這麼說,「根據政府消息來源,湄公河三角洲約有50萬居民因這種現象而流離失所。在河流中挖沙不僅僅是當地人的問題──也破壞了河床生態,殺死河裡的魚類、植物和其他生物」。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是中國對穀物的巨大需求。中國在2020年開足馬力,大幅提高糧食進口量,相對提振世界農產品市場,推動價格上揚。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1月至8月,中國小麥(499萬噸)進口總量增長了137%,玉米(559萬噸)進口增長50%,小麥、大豆(6,474萬噸)進口增長15%。預計中國將在2021年進口1億噸黃豆。法國農產品及海產品總局(FranceAgriMer)的穀物和糖業部門負責人茲里比(Marc Zribi)表示:「就玉米而言,價格處於2014年以來最高點,中國穀物的需求量過大,因而擾亂世界貿易的平衡。」一位要求匿名的中間商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指出:「讓中國增加進口穀物,尤其是歐洲穀物的第一個因素,是川普的貿易政策,因為中國想要實現產地多樣化。」另一個因素,則是被非洲豬瘟摧毀的中國豬群重建「比預期要快得多」。推動中國進口穀物的另一個因素,是健康危機所帶來的不確定感。「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顯然有必要將糧食短缺的風險降到最低」,法國農業問題智庫德美特俱樂部(Club Demeter)的主席兼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IRIS)研究員的塞巴斯蒂安•阿比斯(Sebastien Abis)強調,鑒於當今中國掌權的這一代曾在1959至1961年毛澤東時代的「大饑荒」受到「創傷」,對於飢荒的擔憂也更形強烈。雖然今天中國所有農產品的產量幾乎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國也是這些農產品的主要進口國。阿比斯又說:「光中國所缺乏的百分之五到十的基本糧食需求,很快就會成為國際市場上的重要數量,足以撼動農業市場。」儘管很難預測中國的購買熱潮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但阿比斯表示:北京肯定「不會在國家安全問題上讓步,為了補國內糧食生產的缺口,將不得不主動依賴全球的糧食市場。」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中國大掠奪》

 
除了外表、個性之外,到底是誰決定了你的性癖好、性對象?
圖/大是文化
書名:《性的正義》

內容簡介:22歲男大生艾略特.羅傑,在宿舍持刀殺害三名華裔男室友後,再開車前往姊妹會,在屋外槍殺三名女性,之後沿路隨機掃射,造成14人受傷,一人死亡,最後他飲彈自盡。他在預先上傳的YouTube影片中說:這是他──非自願守貞者──的復仇。

為什麼要復仇?因為他個頭矮小、不擅運動、個性害羞,周圍沒有任何一個女生想要與他發生性關係。他說:「就連那個又醜又低等的黑人都可以把到女生了,憑什麼我辦不到?」於是他寫下:「那個金髮女人是賤貨,所有女人都是瘟疫,必須永久隔離。」

我們必須說,殺人者羅傑的性觀念錯得厲害,就連野生動物也未必單憑外在,就決定是否發生性行為。那麼,除了外表、個性之外,到底是誰決定了你的性癖好、性對象?

本書作者阿米亞.斯里尼瓦桑,是牛津大學哲學碩士,教授政治哲學與女性主義理論。她認為,「性」不只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思維,性與不性,並非出於個人意識,更沒有公平或同意這件事,而是由「性別、階級、種族與權力」決定,

◎如果你沒有反抗,我就當作你同意

女大生控訴男同學性侵,但男方說: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強迫你呀!許多女性甚至被教導,如果讓對方感到「性奮」,就必須有始有終的幫對方「解決」,否則,就會淪為「挑起慾望又不讓人抒發」的綠茶婊。

◎A片讓男人以為,女人說「不」時,你要當成「好」

因為色情影片都這樣拍,導致男人把女人的反抗當成欲擒故縱、把扭捏當成邀請,只要打開手機,上色情網站,就能一鍵搜尋出輪暴、MILF(辣媽)、繼女……你的性偏好,一大部分是色情影片「調教」出來的。

◎曖昧不清的仰慕關係:從師生戀、性騷擾看權力控制

為什麼有這麼多所大學(按:包括臺灣多間大學),都禁止師生戀?因為佛洛伊德曾說,學生對教授的愛,類似於病患與心理分析師,但要是病患愛上你,你絕對不能以同樣的情感回報。問題是,教授該如何面對或不面對這些學生(崇拜者)的身體?

誰決定你的性癖好、性對象?絕非自由意志,而是社會階級、權力,還有A片調教。怎麼從這些桎梏中解放?

作者介紹:阿米亞.斯里尼瓦桑,1984年出生於巴林,曾旅居倫敦、紐約、新加坡與臺灣。目前擔任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社會與政治理論的奇切爾(Chichele)政治及社會理論講座教授。她寫過關於性、死亡、章魚、憤怒、衝浪與性別代名詞之政治等多種主題,發表於《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紐約客》(The New Yorker)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平臺上。她同時是《倫敦書評》的特約編輯,現居於牛津。

搶先試閱:〈性是一種文化,一點也不私密〉

女性主義不是一種哲學,也不是理論,甚至不是一種觀點。女性主義是一種政治運動,而為了徹底改變這個世界,女性主義者提出這個問題:要是我們能終結女性在政治、社會、性、經濟、心理與生理上受到的次等化(subordination,又稱從屬關係),會怎麼樣?

而他們得到的答案是:我們不知道會怎麼樣,只能先嘗試,並觀察結果。

女性主義的開端,從女人意識到自己是特定分類中的成員開始,而此分類中的成員,皆因為名為「性」的事物,而被賦予了次等的社會地位。

人們往往說性是天然的,比政治還早出現,是人類建立文化時,採用的一種客觀基礎。但我們在檢驗這個理應天然的事物時,卻發現性早已負載了該意義。所有人類的身體,都會在出生時被分類成男或女,不過,也有許多身體必須經過殘割(mutilate,俗稱割禮)才能符合性別分類,也有許多身體會在未來抗議這種出生時做的分類,也就是生理性別。這些初始分類,決定了一具身體未來會被賦予的社會目的。

有些身體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身體、幫其他身體穿衣服、洗澡與餵食(而且動機只能出自愛,絕不能出於責任),或是使其他身體感到舒適、完整且受控,是使其他身體感到自由。

如此說來,性的天然不過只是假象,事實上,性是一種文化的事物。女性主義者告訴我們,性(sex)和性別(gender)不同(按:在英文的常見定義中,sex〔性〕指的是有關性的行為或生理方面的生物性別,gender〔性別〕指的則是社會學上的性別,在本書中,亦會將性與性別兩字分別以上述定義使用),但我們在談論性的時候,其實在談論的只是性別偽裝成的性(按:美國學者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認為,看似自然的生物性別,仍是透過政治和社會所產生的;生物性別很可能和社會性別一樣具有文化結構,所以,生物性別和社會性別其實是同樣的事物)。

此外,性這個字還有另一層意思:我們用具有性的身體做的一種行為。有些身體的存在目的,就是執行性行為;有些身體的存在目的是供其他身體享樂、占有、消費、崇拜,等於是負責服務其他身體,幫助他人肯定自我。

也有些人說,性的第二層意義也很天然,是超脫政治之外的存在。不過,透過女性主義,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想法也是虛構的,而且這種虛構的想法能帶來某些特定的利益。

大家常以為性是一種極為私人的行為,但在現實世界中,性其實是公眾的。我們扮演的角色、感受到的情緒、誰在給予、誰在要求、誰在服務、誰在渴求、誰被想要、誰能獲益、誰會受苦……這些早在我們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人制定了規則。

一位著名的哲學家曾告訴我,他拒絕接受女性主義者對性的評論,他說,唯有在性行為的過程中,他才能感到自己身處於政治之外,並體驗到真正的自由。而我問他,他的妻子聽了會作何感想(他的妻子並沒有受邀參加那天的晚餐,我沒辦法親自問她)。不過,這也不代表性一定不自由。

他們拒絕接受的,是自由的假象:有些人會說性很解放,並不是因為性是平等的,而是因為它無所不在。在這個世界中,性的自由並不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而是我們必須努力達成的目標,而這種自由肯定不完整。

法國女性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就夢想著自由的到來:

儘管女人的自主性為男人省下許多麻煩,但同時也為男人帶來許多不便。如今,有某些實踐性冒險的特定方式,將使我們在明日世界中迷失: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從性之中驅逐愛、幸福、詩與夢想。

讓我們提高警覺,以免我們的未來因缺乏想像力而變得貧瘠……性與性之間會誕生出我們無法想像的、新的、肉慾的親暱關係……有些人主張的想法十分荒謬……他們認為如果男人和女人達到確實的平等,世上就再也不會有不道德的行為、狂喜的情緒和熱忱的情感。

這種矛盾關係就像肉體與靈魂、瞬間與時間、內在性的暈眩與超越的訴求、愉悅的絕對與遺忘的虛無之間的對立,永遠都不會消失;緊張、受苦、喜樂以及存在的失敗與勝利,永遠都會在性慾之中具體化……事實正好相反,在我們廢除了針對半數人類的奴隸制之後,這整個虛偽的系統也會跟著廢除,而這代表的是……我們將能發現人類伴侶的真實型態。

要怎麼做才能讓性真正自由?目前還不知道答案,但我們可以一起嘗試觀察結果。

本書的主題,是這個世界的性政治與性倫理,而我寫下本書中不同文章的動機,是因為我希望能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些文章回顧了較老舊的女性主義傳統,當時人們不害怕把性看成政治現象或符合社會評論框架的事物。

在這種多樣化的傳統中,許多女人對社會提出挑戰,包含西蒙.波娃、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家亞歷珊德拉.柯倫泰(Alexandra Kollontai),到美國非裔女權作家貝爾.胡克斯(bell hooks,為其筆名,真名為葛勞瑞亞.珍.沃特金〔Gloria Jean Watkins〕)、奧黛.羅德(Audre Lorde)、美國激進女性主義者凱瑟琳.麥金儂(Catharine MacKinnon)與芮曲,都讓我們在思考性倫理的時候,能夠不被局限於「同意」(consent,一個人自願接受與自身有關,由其他人提出的提議或是意願,在此指合意性行為)這個狹隘的條件。

她們迫使我們去探詢,「好」這個字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力量,而由此能揭露,性是一種必須取得同意的事物,也由此揭開,為什麼在同意仍無法支持性的狀況下,還要賦予同意那麼多精神、文化與法律上的重量。這些女性邀請我們一起,夢想更為自由的性。

越不令人自在的,越可能是真相

本書的另一個目標,是試著為21世紀重新塑造關於性的政治評論,也就是:嚴肅看待種族、階級、身心障礙、國籍和種姓制度等條件和性的關係,並思考網路時代使性變成什麼模樣,探詢這個社會動用資本主義與監禁化國家(carceral state,源自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於1970年代提出的理論,表示自從監獄被發明以來,就被當成犯罪行徑的唯一解決方式;根據女性與性別研究教授魯比.塔皮亞〔Ruby Tapia〕解釋,監禁的範圍遠遠超出監獄與其他監禁相關場所,其概念也代表,透過控制、監視、刑事定罪和不自由的政策,塑造並組織社會與文化的多種方式)的權力,來解決性的問題時,代表著什麼意義。

這些文章評論的大致都是美國與英國的狀況,此外我也會對印度有所著墨,而這些選擇反映了我自己的成長背景,同時也是我有意識的選擇。

本書評論主流英語世界(English-speaking world,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女性主義者的思想與實踐,而在過去數十年來,這些人提倡的女性主義,在世界上能見度最高,物質力量也最強大(當然,對於處於此世界之外的女性主義者來說,他們也不曾在自己的世界與社群內被邊緣化)。

近幾年來,這種女性主義的主流地位正逐漸下降,但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尤其近期有許多振奮人心的女性主義能量,都來自非英語世界的女性主義者。

在我寫作的當下,近期就有許多例子,在此列舉一二:波蘭的右翼聯合政府針對墮胎執行更嚴格的法律,女性主義者則率領全國各地民眾發動大規模抗議,國內有五百多個城市與鄉鎮響應;在阿根廷,女性主義者連續5年舉行大規模遊行,用「一個都不能少」(Ni una Menos)作為標語,迫使國會將墮胎合法化,而後在巴西、智利與哥倫比亞,抗議者也以組織化的方式,效法阿根廷的遊行活動。

除此之外,在蘇丹,女人率領的革命抗議行動推翻了奧馬爾.巴席爾(Omar al-Bashir,前蘇丹總統,於1989年透過軍事政變上臺,並於2015年的總統大選連任;2018年蘇丹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並於2019年發生政變,軍方包圍總統府,巴席爾宣布辭職後即被逮捕)的獨裁政權,接著,年僅二十多歲的蘇丹女性主義者阿拉.薩拉(Alaa Salah)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必須確保蘇丹過渡政府在訂定平等條例時,保障蘇丹的女性、反抗團體與宗教少數團體。

本書對某些主題,如性工作者的權利、監禁化政治的破壞性、現代性行為病理學——抱持非常堅定的立場;在其他主題上,本書則同時描述其利弊,不會簡化知識濃度較高、較困難的主題。

女性主義必須不屈不撓的說出真相,尤其是有關自身的真相,正如勞工歷史學家大衛.羅迪格(David Roediger)所述:「對自己說真話的基進(radical)行動,遠比對強權說真話還要更重要。」

我們不能耽溺在幻想中,想著利益總會趨同、我們的計畫不會帶來預料之外的結果,或是政治是一個自在的場域。

女性主義學者暨社運人士柏妮絲.詹森.雷根(Bernice Johnson Reagon,為避免和美國前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混淆,接下來皆以柏妮絲稱呼)在上一個世紀就曾討論過這件事,她警告眾人,真正的基進政治——也就是結盟政治(coalitional politics)——不會是一個歸屬:

結盟並不是你能在家完成的事情。你必須在街頭上結盟……你不應該在聯盟中尋找自在舒適的感覺。有些人會在結盟後,依據他們結盟時感覺是否良好,來評斷這個結盟是否成功。這些人在尋求的不是聯盟,而是一個家!他們在尋求的是裝了奶的瓶子和奶嘴,而聯盟裡沒有這種東西。

對柏妮絲來說,導致許多女性主義出現排外矛盾的,其實是誤把政治當成一個完美家園或歸屬的想法,因為抱持這種想法的人,認為政治能夠提供完整的歸屬感,柏妮絲將這種歸屬感比喻為子宮。這些把政治當成家的女性主義者,堅持共通性比事實還要重要,並排除所有干擾家中安寧的人。不過,真正具有包容性的政治,都該令人感到不安全又不自在。

因此,在本書中,我會在有必要的段落,用令人不自在的方式解釋。這些文章不會成為你的家,但我希望它們可以使部分讀者獲得認同感。本書的不同章節,既可以合在一起閱讀,也可以分開翻閱,它們的目的不是說服或勸告任何人相信什麼,不過,若你確實因而相信了某件事,我也會感到開心。

事實上,這些文章代表的,是我設法把許多女人和一些男人已經知道的事物,轉變成文字的努力。女性主義一直都如此行事,也就是由女人們一起,試著清楚表達那些尚未被說出口、無法正式說出口的話。

在最好的狀況下,女性主義理論的依據,是女性在獨自一人時,心中思考的話,是她們在抗議的遊行、裝配生產線的隊伍、街道的角落及臥室裡告訴彼此的話,也是她們花了成千上萬次,試著告訴丈夫、父親、兒子、老闆與民選官員的話。

在最好的情況下,女性主義理論能揭露那些潛伏在女性掙扎之下的可能性,把這些可能性拉得更近一點。不過,女性主義理論往往會忽視特定女性的人生,只會高高在上的告訴這些女性,生活的真正意義為何,而多數女性根本不需要這種自命不凡的論述。

她們有太多事要做了。

▶▶ 閱讀更多 大是文化 阿米亞.斯里尼瓦桑(Amia Srinivasan)《性的正義》

 
位處帝國門前,烏克蘭人如何昂首挺立、追求自由與尊嚴?
圖/聯經出版公司
書名:《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內容簡介:位處帝國門前,烏克蘭人如何昂首挺立、追求自由與尊嚴?在強權環伺中,烏克蘭人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面對歷史的苦難,他們淬煉出團結、勇氣與韌性。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傾力之作,橫跨兩千年的壯闊史詩,值得臺灣借鏡的血淚歷史。

★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走過數千年的荊棘之路

今天的烏克蘭民族,是在各種帝國勢力與文明範圍交會之處,從各種瓜分與苦難中生長出來的。烏克蘭國歌的開頭唱著「烏克蘭尚未滅亡」,是十九世紀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心聲,更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烏克蘭位處歐洲的要衝,也是東西方文明的相遇之處,與臺灣同處國際地緣政治的戰略斷層帶,歷史上曾見證各種勢力的傾軋與競逐、戰爭與衝突,這些持續的動盪也形塑了烏克蘭的歷史與民族認同。

在《烏克蘭》一書中,哈佛大學烏克蘭中心主任謝爾希.浦洛基深度剖析這座「歐洲之門」兩千多年的歷史軌跡,從希羅多德到奧匈帝國,一直到今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從帝國大敘事的瓦礫堆中,他挖掘出烏克蘭的複雜過往,重建這段被許多人輕忽或遺忘的歷史,也為當下新聞事件,提供了更為深刻的脈絡。

★如何理解歷史?看見人物的選擇!

要真正了解烏克蘭這段歷史,而不流於史實的瑣碎堆砌,本書以各種歷史人物的選擇為中心,告訴我們這些選擇的伏筆與導火線,前因以及後果。

在眾多宗教中,十世紀基輔羅斯的統治者弗洛基米爾,最終為何選擇改宗東正教?十六世紀哥薩克國的統領赫梅爾尼茨基,在波蘭─立陶宛聯邦治下尋求自主,怎麼反而找上了沙皇幫忙?他的後繼者馬澤帕,又為什麼想脫離莫斯科的掌控?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內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有什麼方法能宣揚自己的理念?蘇聯統治七十年後,烏克蘭的議會代表為什麼壓倒性選擇獨立,進而為蘇聯敲響了喪鐘?而到了二十一世紀,橘色革命的群眾,又是為何走向廣場抗爭?

透過解答這些謎題,作者帶領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烏克蘭的歷史,既看見當權者的合縱連橫,也看見受壓迫者的抵抗與無奈。

★政治、經濟、文化的多方視角

本書討論涵蓋今日烏克蘭這塊土地上的豐富過往:政治運作、軍事抗衡、宗教變遷、族群互動、經濟貿易的轉變,以及文化藝術的發展。

烏克蘭位處黑海邊疆的肥沃土壤,怎樣吸引了許多族群的進駐爭奪?東正教如何在一連串與拜占庭的交涉中,被引入烏克蘭?當游牧者哥薩克人的訴求不被當政者採納,爭取自主的他們,怎樣反而啟動了一連串被分割、被削弱、被視為俄羅斯一部份的歷程?烏克蘭的作家們,在不同時期如何創作、又有怎樣的論戰?而烏克蘭史上最慘烈的飢荒,又是怎麼在名義上要推進農業發展的政策下發生?

★「民族」的分析軸線

在這樣豐富全面的討論背後,這本書也以「民族」的發展為分析主軸,讓我們看見各種歷史因素,如何影響這個民族的前世今生:

十六世紀,信仰東正教的貴族們,雖然隨著立陶宛併入波蘭,怎樣卻獲得了新的政治空間,更在文化上讓當代烏克蘭的雛型也於焉誕生?十八世紀,今日烏克蘭被俄羅斯和奧匈帝國瓜分,邊境兩側的民族主義者又如何分進合擊,孕育出了一個關於烏克蘭未來的共同圖景?大戰期間,強敵環伺加上民族主義尚未成熟,如何使得短暫獨立的烏克蘭又再度被瓜分?而車諾比核電廠的事故又如何引發烏克蘭人的覺醒,讓歷史記憶被重新討論,學生走上廣場絕食抗爭,終於在戈巴契夫遭遇政變時,使得烏克蘭議會代表高票決定走向獨立?

透過這些故事,浦洛基娓娓道出烏克蘭所走過的荊棘之路何以如此崎嶇,又如何影響烏克蘭直到今日的發展。

作者介紹:謝爾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 ,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烏克蘭史教授,專長為東歐知識、文化、國際關係,研究主題包含烏克蘭史、俄羅斯民族主義、二戰與冷戰史等,2018年獲頒表揚對烏克蘭文化卓越貢獻的「國家謝甫琴科獎」。其著作《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得到外交政策界重要獎項「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車諾比》獲得頒發給年度最佳英語紀實寫作的「巴美列.捷福獎」。

搶先試閱:〈西方在漫長而艱難的冷戰中取得了最後勝利〉

蘇格蘭人和其他一些民族,常常誇耀一些書籍肯定了他們對改變人類歷史作出的貢獻,烏克蘭人也許同樣有理由為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而自豪。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烏克蘭公民紛紛湧向投票站,選擇了獨立,同時也將強大的蘇聯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那時在烏克蘭發生的事件,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迴響,也確實改變了歷史的走向:烏克蘭公投之後一個星期,蘇聯就解體了,美國 總統喬治.H.W.布希(George H. W. Bush)更宣布,西方在漫長而艱難的冷戰中取得了最後勝利。

烏克蘭下一次出現在全世界的電視螢幕上是二○○四年。這一年,身著橙衫、情緒高昂的群眾 擠滿了基輔的廣場與街道,要求舉行公平的選舉,他們最終達到了目的。由於這次橙色革命,從塞爾維亞到黎巴嫩,從喬治亞到吉爾吉斯,搖撼威權統治的革命都被稱為「顏色革命」。顏色革命並未改變後蘇聯時代的世界,但它們留下了遺產,也留下了「改變終將到來」的希望。接下來,烏克蘭人又在二○一三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再次走上基輔的大街,支持國家與歐盟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此時正值歐盟各成員國對聯盟的熱情降至低點,烏克蘭人卻不顧零度以下的氣溫,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在街上遊行、堅守,令西歐和中歐國家的公民們感到震驚、也深受鼓舞。

二○一四年初,烏克蘭國內形勢出現了意外而悲劇性的轉折,抗議者與政府部隊之間發生衝突,將先前抗議中那種熱烈得近乎街頭派對的氣氛一掃而空。二○一四年二月,就在電視臺攝影機 鏡頭的全程記錄下,鎮暴警察和當局的狙擊手向抗議者實彈開槍,導致數十名親歐盟抗議者死傷,這樣的畫面震驚了世界。同樣令人震驚的還有二○一四年三月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以及同年春末莫斯科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策動的混合戰。這一年七月,親俄的分離主義者擊落了載有將 近三百人的馬來西亞航班,更是將這場俄烏衝突變成了一場真正的國際衝突。烏克蘭局勢的發展對 歐洲和國際事務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以致政治人物們開始談論「為歐洲的未來而戰」,以及冷戰再臨,而在一九九一年,這裡正是冷戰宣告落幕之地。

烏克蘭危機的起因是什麼?歷史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是什麼讓烏克蘭人不同於俄羅斯人?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到底應該屬於誰?為何烏克蘭採取的行動會造成巨大的國際影響?近年來,這些問題被一再提出,理應得到全面的解答。對於當今烏克蘭局勢及其對世界的衝擊,若要瞭解背後的各種趨勢,我們需要對其根源進行考察。粗略地說,這就是這本書的主要任務。我寫作這本書,正是希望歷史能為我們提供對當下的洞見,進而影響未來。無論是預測當今烏克蘭危機的結局及其長遠影響,還是預測作為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將來,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十分困難。然而,踏上探索歷史的旅程,仍有助於我們從每日新聞的密集轟炸中理出頭緒,並能讓我們在面對事件時思考更深,從而改變事件的後果。

本書在「長時段」(longue durée)尺度上呈現烏克蘭歷史,內容起自希羅多德時代,終於蘇聯的崩潰和當下的俄烏衝突。烏克蘭和法國差不多大小,現擁有接近四千六百萬人口,歷史上在此生活的人們更是數以億計。如何才能將它超過千年的歷史濃縮到短短數百頁的篇幅之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所取捨,這也是歷史學家的一貫做法,然而歷史學家們採用的方法卻各不相同。現代烏克蘭史學的奠基者米哈伊洛·赫魯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是本書中將會出現的一個人物,哈佛大學的烏克蘭歷史教席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赫魯舍夫斯基將他的研究主題視為一個起自渺茫遠古,歷經繁榮、衰落和復興的民族的歷史,其復興的頂點,則是烏克蘭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之後的創生。

烏克蘭歷史在赫魯舍夫斯基的手中成為一個獨特的研究領域,然而他的許多批評者和繼承者對他的方法提出了疑問。赫魯舍夫斯基的學生們側重烏克蘭國家地位的歷史;蘇聯歷史學家將烏克蘭歷史描述為一部階級鬥爭史;一些西方作者強調烏克蘭的多族群特徵;而到了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則轉向了跨國研究。這些後起寫作潮流,對烏克蘭和其他民族歷史的處理方式,也影響了我的歷史敘事,晚近史學中的文化轉向以及身份認同史研究也為我提供了養分。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從當代出發的,對此我並不避諱,但我也盡力不用現代的身份認同、歸屬、觀念、動機和情感來曲解過去的歷史。

本書的原文書名「歐洲之門」當然是一個隱喻,但這樣的比喻並不能輕率以待,也不應被視為一種行銷的花招。歐洲在烏克蘭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烏克蘭在歐洲歷史上同樣如此。烏克蘭地處歐亞大草原的西緣,許多個世紀以來都是通往歐洲的門戶。在某些時代,戰爭和衝突會導致「門戶」的關閉,此時烏克蘭就是阻擋東來或西來侵略者的一道屏障。而在烏克蘭歷史上的大部份時間裡,門戶是開放的,此時的烏克蘭就成為歐洲和歐亞之間的橋樑,使得人群、商品和思想的交流得以發生。在漫長的歲月中,烏克蘭也充當了各大帝國的交會點(以及戰場)——從羅馬帝國到鄂圖曼帝國,從哈布斯堡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在十八世紀中,烏克蘭被聖彼德堡、維也納、華沙和伊斯坦堡輪流統治,到了十九世紀,烏克蘭的統治者就只剩下了前兩個。二十世紀下半葉,莫斯科成為大部份烏克蘭土地上唯一的最高統治者。每個帝國都曾佔有烏克蘭的土地和財富,在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群特徵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同時也幫助塑造了烏克蘭獨特的邊疆身份和民族氣質。

▶▶ 閱讀更多 聯經出版公司 謝爾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練就寫作力 打造個人品牌
無論是在職進修者或待業者,所重視的技能都有「寫作能力」,少女凱倫靠文字翻轉人生與事業,也傳授寫作專業,教導讀者如何穩定發文、引起共鳴。

怎麼幫助憂鬱症親友?心理師教三步驟做到良好陪伴
身邊親近的家人最近被診斷有憂鬱症,不僅無法工作,嚴重時還會需要多人照顧他,雖然家人間有互相協調輪流陪伴,但因為一個人生病也讓全家壟罩在鬱悶心情中,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