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人人未來都會面臨退休需求,根據近期與政大風保中心所發表「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指出,今(2020)年民眾退休信心指數再度下修,僅55分不及格,顯示民眾對個人未來退休財源充滿不確定感,其中對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僅50分,更具危機意識,另準備退休金年齡也從過去的43.29歲大幅提早至37.87歲,四年前民眾認為退休準備時間需要15年,今年延長至21年,顯示民眾意識到不能僅依賴政府社會保險,退休準備仍要靠自己。
過去十年國人平均壽命從79歲拉長至81歲,生命歷程變長,退休生活面臨「老了沒錢花」、「病很久」,及「缺人顧」三大挑戰:
第一挑戰「老了沒錢花」,政府退休金制度改革勢必影響個人退休時程或財源,一般人還面臨利率創低,台銀牌告利率2015年12月1年期定存固定利率為1.205%,2020年7月剩0.815%,錢存銀行無利可圖,加上黑天鵝事件頻傳,股票波動大(2017年至2020年6月波動率約15%),投資一不小心可能就沒了老本。
第二挑戰「病很久」,台灣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口逾六成,離世前不健康時間拉長達八年,2018年數據指出,醫療健保支出十年間成長1.5倍、新台幣1.2兆元。
「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發現,民眾對健保四大擔憂都落在紅燈,包含擔心未來健保財務可能不健全,健保費負擔增加(87.2%),自費項目愈來愈多(86.6%),健保病房不夠,住院負擔差額(81.7%),健保給付藥品及醫療品質不佳(61.6%)。
第三挑戰「沒人顧」,「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指出,民眾對長照保障信心分數55分,八成民眾對長照資源有高度擔憂,包括長照保障不夠(83.7%)、人力不足找不到人照顧(83.3%)、醫療費用不足支應(78.4%)。
2018年台灣每戶人口僅2.7人,少子化現象嚴重,且扶老比持續上升至20.07%,家庭若有看護需要,每月費用至少3至4萬元,若不幸失能,再加上日常所需、復健治療、輔具、耗材等額外花費,加總每月至少要花6至10萬元,將是龐大負擔。
綜合上述,建議民眾趁早準備「晚美三本」,以從容應對晚年風險。
一、樂活老本:退休金來源有勞保與國民年金(又稱國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金及自我退休規劃,但國發會調查顯示,勞保年金在2018年平均每人月領金額約1.7萬元,加上勞退金根本無法支撐退休生活,因此若想過簡約退休生活,從35歲就要開始準備退休規劃,每月提撥金額約1.6萬元;若延後從45歲才開始,每月準備規劃金額約需2.8萬元,為讓退休後保有穩定現金流,投資工具應力求穩健,建議可透過利變增額型、年金型及投資型商業保險,儲備退休金。
二、健康老本:要有健康事前管理意識,包括養成每年定期健康檢查,持續運動。另可預見未來健保醫療給付條件與額度將逐步縮減,若想要享有具一定水準的醫療品質,可運用商業醫療險補強健保不足,如規劃外溢促進健康型、實物給付型、弱體型商業保險來轉嫁風險。
三、長照老本:若不幸失能,長期照顧的醫療費用也將成經濟沉重負擔,建議可提前規劃商業失能扶助險及長照險,做好個人退休時健康防護網。
(台灣人壽首席策略主管葉□宏提供,記者林子桓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