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歐洲無聊日記》 插畫家、演員、散文家、導演 — 伊丹十三的世界 ◆ 新井一二三 一九六一年,二十八歲的伊丹十三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他是作為演員參加美國導演尼古拉斯雷電影《北京五十五天》(一九六三年)的。那是一部取材於義和團事件的歷史劇情片。也就是中國歷史上頗為有名的八國聯軍抵達之前,來自十一個國家,約三千名外國人,在北京東交民巷的使館區困守了五十五天的故事。以中國為背景的影片,卻在西班牙做巨大布景拍攝,連主要角色如西太后都由英國演員飾演,是當年中國處於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之間的混亂時期,幾乎跟所有西方國家之間斷絕外交關係的緣故。 伊丹十三飾演的是日本軍官柴五郎。雖然不是重要角色,卻頻頻出現在銀幕上。他身高一米八,五官端正,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當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失敗後才十幾年,普通人還不能出國旅行,更何況作為國際演員參與好萊塢電影。到底是哪兒來的質素?原來,他是著名電影導演伊丹萬作的兒子,二戰末期上過日本政府為培養將來的國家領導人而開辦的精英小學。戰後他轉學去四國愛媛縣中學,認識後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大江健三郎,成為一輩子的死黨。伊丹妹妹後來也嫁給大江。 這本《無聊歐洲日記》的內容,就是伊丹在《北京五十五天》拍攝時期的所聞所見。回國後應《文藝春秋》之邀撰寫,卻因風格不適合正派雜誌,拿去三得利公司的公關雜誌《洋酒天國》發表。結果,圖文並茂地介紹歐洲生活文化的散文,其文筆的輕鬆和瀟灑,叫鎖國已久的日本讀者大開眼界。即使將近二十年後,我考大學的日子裡經同學介紹閱讀時候,也大可當作西式生活方式的教科書來看。怎樣吃義大利麵、朝鮮薊、酪梨,我們都是跟伊丹老師學的。 二十出頭做插圖畫家、平面設計師,後來當演員、散文家的伊丹十三,作為電視紀行節目的主持人、以心理學為主題的知識性雜誌《mononcle》總編輯都很成功。一九八四年,五十一歲時候,第一次導演的電影《葬禮》受到注目,第二年公映的《蒲公英》則是史上第一部以日本拉麵為主題的劇情片。他的電影作品有強烈的寫實性和獨特的黑色幽默,其實從第一本散文作品《無聊歐洲日記》開始是一貫的風格。 一九九七年,伊丹六十四歲時候跳樓自盡。就是因為他拍過以黑社會為主題的影片《民暴之女人》而得罪過黑道人士,有一些人一直懷疑伊丹是否被謀殺致死。 二???年,大江健三郎在小說《換取的孩子》裡,以純文學形式悼念了老朋友。小說中雖然出現彷彿伊丹、大江、大江妻子、伊丹最後情人等的人物,就是缺席伊丹妻子兼他全部電影裡飾演了女主角的宮本信子。可見,伊丹和大江的關係,至少在心理深層有同性戀性質;大江對宮本的深奧嫉妒,以徹底忽視她的形式表達得非常清楚。 伊丹的散文有獨特的風格:把書面語和口頭語混合而寫的。所以,看過他的文章有如聽過他講話一般,印象特別深刻,很難忘記。在我的書架上,過去四十年,一直有他幾本散文集,包括這一本。有機會衷心推薦,頗感高興。 >>>《歐洲無聊日記》 | | | |
|
|
| |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看鏡頭,看鏡頭,看鏡頭 不討論應用軟體的問題,我們來討論應用語言與眼神的問題。當我們坐在桌前,面對著電腦開會或簡報,應用的詞彙與語氣,是我們前面幾個章節都有提到的,如果能應用得宜,當然是最棒的一件事。 另外就是眼神了,眼神盡可能看著攝影鏡頭,而不是看著螢幕。因為你看著鏡頭,在螢幕另一端的人,才會覺得你在看著他們。關於這一點,對許多人而言,困難度挺高的,畢竟透過螢幕看到對方的面孔,總會不自覺地看著螢幕,要跳過螢幕看鏡頭,是必須要經過演練的,所以平常的時間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看鏡頭、看鏡頭、看鏡頭」,這樣你的影響力才能夠提升。 你可以想像,面對面的溝通時,別人看著你說話,你被關注,當然你就會覺得被他影響。透過視訊溝通,其實也是如此,你看著鏡頭,對方才會覺得你在看著他們。 還有,關於表情,任何一場會議或溝通,盡量提醒自己微笑。就像前面提到的,笑容是化解藩籬的萬靈丹,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笑臉迎人的溝通,會讓對方的好感度提升很多。然而這執行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平常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常常笑著說話。 笑著說話是一種習慣,這樣的習慣一旦沒有養成,臨時要做到,很困難。 山繆跟我說:「開會,討論工作,也都要笑嗎?有些議題是嚴肅的,一旦笑著說,會不會很奇怪?」我跟他解釋,笑著說話,不是嘻皮笑臉。嚴肅的事,微笑地說,影響力才會提升,如果你每天都表情嚴肅,不會產生影響力的。除非你談的內容,是悲傷的、是憤怒的,當然就不會帶著笑意說話。 當我們必須大量利用鏡頭和遠端的人對話、開會,養成微笑說話的習慣,很重要。 另外,每一場會議,都有議事規則,我強烈地建議線上會議,也要有一些會議的規則。尤其是開會的時候,禁止滑手機、禁止利用電腦看別的內容;輪到你說話的時候,盡可能專注地看著鏡頭;別人說話的時候,也要看著螢幕;盡可能微笑而熱情地表達,並且把音調調高一點。後來, 山繆在主持會議的時候,他和他的團隊都有做一些溝通方式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讓其他國家與區域的工作者也被感染。他們把線上會議的氣氛經營得挺不錯的,也讓會議的效能提高了許多。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 | | |
|
| | 《日常東京TOKYO STYLE》(新裝版) 真實的東京生活,轉個路口,拐個小巷,就看見了…… 有時候不在家,有時候呼朋引伴一起談夢想, 裡有一點點破舊,一點點零亂,一點點窄小, 如果你按了門鈴,請進,請進, 日常的一日,真實的一日,在東京小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 真實的東京生活,轉個路口,拐個小巷,就看見了…… 藝術家兄弟檔,大量的CD跟唱片還有畫作,滿滿一屋子,玄關的門除了冬天之外,永遠是關不起來的; 每週去紅十字會義賣,現在苦練手風琴準備賞花大會一展身手的手工設計師,堅持一切都要手工製作,連撿回來的檯燈、電鍋都要重新上色; 念短大的女學生,是小劇場的忠實粉絲,牆上貼滿了劇場的宣傳海報,床頭堆滿劇團的週邊; 各種喜歡的東西、小物件、收藏品……像洪水般不斷吞噬空間, 化妝也好,讀書也好,在家工作也好,不論做什麼都可以在這個小空間一次完成…… 生存過日子,其實就是一種日常罷了, 但這種日常是永遠被自己喜愛的物件,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或者自己選擇的風格團團包圍著, 這樣幸福至極的日常,誰都會著迷! ★設計觀察作家吳東龍 愛東京推薦★ 看起來一間間超載滿溢的房間,透露出的究竟是富足的物質生活,抑或是空虛心靈不安的投射呢?空間所呈現出的時代語彙,永遠都是最精采、最誠實的人性產物,這本書因此更彌足珍貴。 >>>《日常東京TOKYO STYLE》(新裝版) | | | |
|
| | | 《歐洲無聊日記》 〈關於附和〉 仔細觀察我們的日常會話,顯然隨聲附和對方說過的話占了相當的比率。實際上光靠附和,彼此間的會話也能順利進行。 BBC(英國廣播公司)有即興演出的電視節目,演員即興說出的台詞讓戲劇走向意外的發展。然而隨著劇情的緩緩進行,一旦開始轉往天馬行空的方向,速度快到演員的腦筋也轉不過來時,就會一再重複對方說的話。例如以下的情況: 「你對英國人口的看法,到底怎麼樣呢?」 「你問我對英國人口的看法嗎?」 「是呀。英國人口有一半是狗和貓。」 「怎麼可能!英國人口有一半是狗和貓。」 「當然是真的。不信你去主計局確認。」 「你要我去主計局確認?」 「沒錯呀。算了,其實查年鑑會比較快。」 「對呀,查年鑑比較快。」 「年鑑放哪兒了?」 「我想想年鑑放哪兒了……」 我打算嫻熟此道,運用在無關緊要的對話上。運用此道並搭配適時的隨聲附和,再怎麼不感興趣的交談也能給對方誤以為自己認真傾聽的印象。畢竟默默聽著對方高談闊論只能偶爾發出「yes」,未免太過無趣與悲慘。此一技術所需要的附和用語有下列幾種: really? not really! quite. exactly. certainly. indeed. must be. I can ' t believe it! No!(為加強不可置信感,語尾要拉長。) 其他則是適時用於句尾: Isn' t it? Did you? Have you? 如此一來,時而重複對方說過的話,時而發出簡單的疑問句,就能發現彼此會話也能通行無阻地順利進行。 >>>摘自《歐洲無聊日記》 | | | 《Right Now簡淑玲的立刻學》 簡淑玲說:「身為頂尖藝人的合作夥伴,每一次演出,都必須做到零失誤才行。」 簡淑玲說:「身為頂尖藝人的合作夥伴,每一次演出,都必須做到零失誤才行。」 與藝人一起工作多年,有個考驗讓我腎上腺素飆到破表,令我永生難忘。 有一回藝人受寶格麗(BVLGARI)的邀請到佛羅倫斯拍攝形象廣告,我是隨行的化妝師。那次行程我們預定先搭長榮從台北飛到法國戴高樂機場,再從法國坐法航飛往義大利佛羅倫斯機場。由於我的化妝工具箱不小,我將它與我的行李一起託運。 還記得清晨六點多飛機降落戴高樂機場,一下飛機我們得知由於罷工,飛往佛羅倫斯的班機取消,後面飛佛羅倫斯的班機全滿。經紀人決定改訂飛米蘭的班機,再從米蘭叫兩輛賓士廂型車前往佛羅倫斯。這個波折,讓我後來在米蘭機場急如熱鍋上的螞蟻,覺得自己的壓力大到頭簡直要爆炸了! 還記得下午登上飛往米蘭的飛機前,我們一再確認跟我們從台北出發的七大件行李有沒有跟著上飛機,法航人員一直說:「Don't worry. Don't worry.」還打電話確認行李已沒問題,我們也只好信任法航。 到了米蘭,最不想看見的狀況卻發生了—米蘭機場的行李轉盤上沒有我們的行李!我們去問機場人員,說是通常這班飛機沒到,下一班應該會到。因此我們不敢出關,在米蘭機場再等了一個多小時……下午五點多,下一班飛機來了,我們的行李依舊沒有到! 再去詢問,機場人員說下一班從法國飛來的班機是晚上十點多到。但我們無法等到這麼晚,因為藝人隔天早上六點就要工作,太晚到佛羅倫斯,經紀人擔心她會狀況不佳。經紀人決定一輛車先載藝人、我、以及助理等四人先去佛羅倫斯,經紀人則留下來等行李。 這時候,傳來一個消息—有一件行李到了! 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多麼期待這件行李是我的…… >>>繼續閱讀 >>>《Right Now 簡淑玲的立刻學》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