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際油市終於不再全都是壞消息。各大產油國開始減產,同時由於多國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使需求至少小幅回升。但眼前仍存在雙重風險:第一,各國「解禁」太快,可能引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第二,可能使減產行動迅速鬆懈,導致油價二度崩跌。
各國逐漸放鬆「禁足令」,雖使5月原油需求略優於4月的谷底,與去年5月卻根本沒得比。中國大陸民眾奉命返崗工作,各大城市尖峰時間車水馬龍,但離峰時間道路依然淨空,周末與假期時的車流量仍遠低於正常水準。所幸民眾選擇自己開車,不願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帶動汽油需求增加,預料這種趨勢在全球各大城市將持續一段時間。
美國部分地區也開始鬆綁「禁足令」,路上車流開始恢復,汽油需求量緩緩回升,庫存量則開始下降。但目前的消費量仍處於1990年代初期的水準,且企業距離「正常」開工仍遠得很。
飛機燃油需求更慘,目前比五年平均水準減少約三分之二,且毫無回升跡象,民眾何時才會願意搭機仍高度不確定。反觀柴油需求受傷較輕,部分是因卡車仍照開不誤。另外,北半球春耕即將開始,燃油需求也將回升。儘管如此,由於煉油業者增產柴油,減產飛機用油,使柴油庫存量仍持續增加。
原油生產國及業者仍必須繼續約束產量。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協議5月起日產量減少約1,000萬桶,初步跡象顯示,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兩大生產國的確遵守減產承諾。
美國油產量也因為油價重挫而「自動」減少,4月最後一周平均日產量低於1,200萬桶,且整個4月的日產量也下滑。不過,產量仍然過剩,庫存也持續增加,只是增速減緩而已。Rystad能源公司預測,到6月底時,美國原油日產量將再減少130萬桶。
但目前只是原油需求才開始回升、或剛剛結束崩潰之際。供給過剩的數量只是在縮小,庫存仍繼續累積。油市真正的風險在於當原油產量劇減,並帶動油價回升時,生產者又恢復生產。
因此生產者不能因為見到供需恢復平衡就停止約束產量,而必須等到庫存再度下降後才恢復正常生產。
(作者Julian Lee是彭博能源專欄作者/編譯任中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