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前的身體檢查 新生兒身體檢查與篩檢的意義,在於確認寶寶出生後的身體狀況得以在子宮外的環境適應良好,若有所不足,亦可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方式,來逐步修復健康或減少可能的疾病風險。 新生兒例行檢查(公費) 寶寶出院前會接受的例行檢查包含身體理學檢查、神經學檢查、聽力篩檢、經皮血氧飽和度篩檢,以及先天代謝異常疾病檢查(補助項目),分述如下: 理學檢查 透過聽診器與觸診,確認寶寶的頭部、身體與四肢外觀及生理狀況是否穩定,例如:觀察寶寶心跳或呼吸有沒有雜音、頭部是否有水腫或凹凸不平、頸部是否歪斜、背部是否凹陷、肛門有無暢通、生殖器官外觀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疝氣或腫塊的現象等,同時也會特別留意寶寶髖關節的穩定度,確保沒有滑脫且張力正常。 神經學檢查 寶寶出生後,會有許多自然的原始反射,這些原始反射對應到寶寶各部位的神經發展,可讓醫師藉此觀察神經系統與骨骼的發育是否出現異常。以寶寶的驚嚇反射來說,該反射屬於脊髓區的神經反射,亦即神經的反射中樞接收到刺激後,把訊息傳出,使四肢出現驚嚇動作,若新生兒接受到刺激後,未做出此反射,則須再行確認脊髓神經是否有問題、上臂神經是否有壞損或肢體與鎖骨是否有受傷或斷裂等。 聽力篩檢 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進行須透過儀器操作,觀察寶寶對接收聲音的腦波反應。通常於出生後36小時內進行第一次篩檢,過程約2∼10分鐘即可完成,若未通過,則60小時內需再進行複檢,當初篩與複檢都未通過,就須安排聽力診斷,依聽損的程度選擇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並搭配早期聽力療育課程,若能在月齡6個月前讓寶寶開始接受療育,便能讓寶寶的語言發展更順利。 經皮血氧飽和度篩檢 以萬芳醫院為例,寶寶出生後,醫護人員會透過觀察新生兒的血氧濃度,觀察數值是否符合標準,初步排除發紺型先天心臟病的可能性,若數值持續未達標準,就須考慮轉介小兒心臟科醫師,確認是否有任何心臟疾病。 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 透過採集嬰兒的少量足跟血(約0.2∼0.3c.c.),檢測寶寶是否有先天代謝異常的疾病。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的代謝疾病包含11項,共委由3間篩檢中心統一辦理國內所有新生兒的篩檢業務。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楊爵源表示,新生兒採集檢體的時間通常必須在餵母奶24小時後,或是出生滿48小時後,透過檢體,醫事人員可了解新生兒喝奶後,體內的代謝物質如:肝醣、黏多醣、脂肪酸、胺基酸或有機酸等代謝物,是否能夠順利代謝,或是因為代謝不良而於各臟器中造成滯留,並造成可能的嚴重後遺症與疾病。 目前除了國民健康署指定的11項代謝疾病由政府補助篩檢之外(免費,但部分醫療院所會依各自的規定酌收行政費用),各病理中心依據其先驅計畫,也會有部分免費的自選篩檢項目供家長勾選,如:黏多醣症第II型、脊髓肌肉萎縮症(SMA)、串聯質譜儀檢測或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缺乏症(AADC)等,這些自選項目無須額外多採集寶寶的腳跟血,但須獲得爸媽事先勾選同意才能一併檢驗。 自費檢查:超音波篩檢 除了上述公費的篩檢項目之外,醫療院所還會提供自費的新生兒檢查項目表單供家長勾選,包含腦部超音波、腎臟超音波、腹部超音波、髖關節超音波與心臟超音波篩檢等,這些超音波篩檢提供想更進一步確定寶寶健康狀況的家長有所選擇,但檢驗結果的報告書則建議尋求信賴的小兒科醫師詳細解說,避免因為不了解數值意義或名詞解釋而產生誤解,造成不必要的焦慮情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