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年輕人對兩岸的理解與情感已經不同,沒有骨肉分離的傷痕,也無「漢賊不兩立」的情緒,在不同的交流經驗中,產生了新的認識與鏈結。以下是台生張緯麒(廿五歲,二○一四年北大交換生)與陸生馬牧歌(廿歲,二○一五年世新學位生)到對岸留學的感言。
張:感覺大陸是個有大山大海的地方,但從報章雜誌和親友學長姊中聽聞大陸是較封閉或極權社會。
馬:父母曾在廈門台資企業工作,而有機會認識台灣人,小時候喜歡看台灣的卡通、新聞,感覺台灣很親近,就在身邊。很多大陸人對台灣的印象都很好,覺得台灣人熱情、善良,懂禮貌有紀律。
陸生來台 感受不友善
張:我發現很多陸生從鄉下來的,普遍對知識、成功、財富更積極、更有狼性。渴望獲得好成績,認真努力,關注的重點在能否成功。而台生只要多做了一小時,就想要加班費。
馬:落差滿大的,到了台灣,別人聽說你是從大陸來的,會有不同的反應。「難道我和別人不一樣嗎?」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就會刻意的去學習台灣人講話,想把自己融入到這個群體當中。能明顯地感受到台灣對大陸人的不友善。
敏感話題 雙方互尊重
張:我在北大交換時,我的室友都是陸生,我們也常討論到敏感的議題,包括台獨,陸生同學都能理性的聽我陳述傾獨人士的觀點,甚至尊重台灣目前的政治型態。
我身邊周遭沒有發生那種朋友變成仇人,喝酒變仇人的。我覺得我們可以用理性的角度來討論每天在兩岸發生的事。
馬:我有一個住在屏東支持一邊一國的好朋友,我們經常聊天,他一說一邊一國,我就說兩岸是一家,就是喊著玩。我不會因為人家喊一邊一國,就說不跟你當朋友。你得先跟這個人交朋友,然後才去了解他是怎麼想的,不會因為政治問題,就不要這個朋友。
台灣人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把他們的思想都統一到一個步調,那樣就不是台灣了。
赴陸求學 學會收銳氣
張:最大收穫是消除我的銳氣,我念建中、政大,但到了北大交換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去北京一家公關公司實習,負責人第一句話說:「我用你是喜歡你這個人,不是你有多厲害,我隨時可以找人替換你」。
馬:來台前覺得自己是個傻白甜,傻傻得什麼都不知道,傻傻得什麼都不管,每天樂和和、開心的過,來台後學到獨立批判思考。以前對媒體,就是他講什麼我信什麼,來台之後會開始比較主動的思考。
兩岸未來 多交流接觸
張:兩岸間有很多誤解,不是開放久或不久的問題,而是台灣現在普遍格局不大,對國際事務比較少了解,你了解泰國嗎?你可能不知有的越南茶已比台灣茶好喝了。台灣年輕人應多到外面看看,「不是關起門來,就可以過一輩子的。」
「當你認識很多大陸人時,會覺得自己像井底之蛙,外面世界一直在改變,所以要更認真、更拚一點,不斷往前衝。」
馬:台灣朋友對我們很好奇,但資訊有很大落差,有人問我「大陸有沒有珍珠奶茶?大陸有網路嗎?」我非常驚訝,大家不都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嗎?人跟人之間,要多接觸、多交流、多走動。我希望台灣朋友多去大陸玩一玩,會對大陸有新的認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