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當,大病小病跟著來?
40%的惡性腫瘤與飲食不當有關
在火燒連環船的三國故事裡,曹操因北方兵士不諳水性,將船艦首尾連接起來,結果一個環節被火點著,全軍覆沒。
● 飲食是生活最重要的一環
人的生活方式就像這艘連環船,營養、運動、心理環環相扣。風平浪靜的時候,一切都好;一旦有一個環節遭到破壞,其他環節也跟著遭殃,而飲食營養就是最重要,也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環。
現代人談癌色變,醫學界認為,40%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都跟吃得不對有關。美、日人的平均生活水準相近,但一般人罹癌的發病狀況卻不盡相同。
日本人好發的是胃癌;美國人則是直腸癌、結腸癌及女性乳腺癌的好發族群。近年來流行病學者發現一個現象:日本第一代移民移居美國後,在美國結婚生下第二代的日本移民,從基因上來看,是沒有變化的。
從小生長在美國的第二代移民,其胃癌的發病率,較生長在日本本土的國民要低得多,但罹患乳腺癌和結腸癌的人數,跟美國當地同齡人口數相當。
由此可知,並非遺傳導致癌症,而是與生活環境、飲食、運動等後天因素有關。
火燒連環船之前,曾有人提出異議,當敵人用火攻時該怎麼辦?曹操心裡有數,嚴冬時怎麼會有東南風,對方要燒我方前會先燒到自己,他對天象十分有把握。
他萬萬沒料到人算不如天算,在冬至那天,突然一瞬間吹起一陣東南風,就讓周瑜和諸葛亮抓住時機,立刻放火燒船。
● 飲食習慣決定健康
飲食習慣就像冬天這種大環境,而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小變動。例如今天應酬,明天出差或出國,這就是導致營養失衡的「東南風」,而攝取過多的脂肪、高鹽、高糖食品,就好比是火燒赤壁的那把火,每天加把火,再吹起一陣東南風,有多少個赤壁都會被燒光。
所以,後天是否健康,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父母無法選擇,遺傳基因無法改變,但為什麼人在不同的環境裡,會產生不同的病症?因為在不同的環境裡,有不同的飲食習慣。
從營養到運動,可以掌握約50∼70%的健康走向;這就是營養的最大意義。如果健康都由遺傳決定,後天努力發揮不了作用的話,營養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英國著名《Lancet》醫學雜誌研究報告明確指出:2000年全球早逝族群中,有47%是因飲食失衡所致。
如果能建立以均衡飲食為基礎的生活方式,人類的平均壽命將在現今的基礎上,平均增加9歲。其中,已開發國家平均增加4歲,而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則可增加近16歲!
● 什麼是營養?
說到營養,很多人認為它是個簡單的飲食問題。現代人生活富裕,認為盡量吃營養的食物,營養越多越好;只要吃得多、吃得好,營養就充足,身體就健康,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迷思。
目前中國糖尿病發病率高居世界之首,高血壓死亡率亦居世界第二,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世界人口的1/5,這些病症都是飲食不當所致。我們所謂「有營養」的食物,其實是指食物中包含哪些營養素,而「營養」是指營養素吸收的過程。
★怎麼吃最營養?
結合自身狀況和飲食知識
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到了祁山,決定派一支人馬占領「街亭」(街泉亭,即今隴城鎮)作為據點。當時他身邊有幾個身經百戰的老將,他卻看中馬謖(謖,音讀訴)。馬謖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不時有一些好主意。
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派馬謖當先鋒,馬謖雖熟讀兵書,卻沒有打仗的經驗,結果把兵營紮在山上,被魏軍斷水,兵敗而歸。
談營養就好比用兵一樣,不能僅是紙上談兵。例如,今天有人說研究證實吃這個好,明天又有人說吃那個好,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人與人之間有先天差異,好比日本人天天吃生魚片沒事,有人一吃就鬧肚子,這是為什麼?
因為日本人世世代代都這麼吃,腸胃習慣這種飲食模式,然而某些人的腸胃不一定能適應,因此,不管生魚片如何新鮮味美,為了胃腸著想,還是煮熟再吃為宜。
有些加工法確實會導致維生素的流失,但若因此把生食和營養畫上等號,便犯了紙上談兵、以偏概全的毛病。
● 人類為什麼利用火來加工食物?
人類自從發明火之後,就學會利用火來加工食物,為什麼?
1、可以殺滅食物中的細菌或寄生蟲。
2、能讓食物更好消化,且更加美味。
現代人提倡生食,是飲食上的一大退步。一般人只看重數字分析出來的各種營養成分,卻不考慮飲食衛生和安全,就像馬謖的紙上談兵,因此「盡信書,倒不如無書。」
要如何吃得營養?首先要瞭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再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飲食知識,不可抱著尋求仙丹妙藥的心態追求營養和健康。一味迷信偏方,什麼愚蠢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營養是建立在飲食安全的基礎上,因此,筆者希望讀者學會自己辨別,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是殺滅寄生蟲還是流失維生素?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在此同時,應注意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性地進行食療、調養,沒必要為了追求養生功效,花大錢吃珍稀動物,一來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二來所謂的「珍稀補品」,往往沒有經過安全檢疫,常帶有寄生蟲或病毒,隨意選購食用,可能還沒養生,就先深受其害。
● 人體需要哪些營養素?
醫學已經證實,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多達40餘種,從需要量的多寡來分,可以分為「巨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兩大類。
巨量營養素包括:蛋白質、油脂類和碳水化合物,這三種營養素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還能提供能量,因此又稱「供能營養素」。
微量營養素是指人體需要量相對較少的營養素,包括礦物質和維生素兩大類。
在礦物質當中,又可根據其含量佔人體體重的多寡,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種。
常量元素是指含量大於體重0.01%的各種元素,如、鈣、磷、鈉、鉀、鎂、氯、硫等。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小於體重0.01%的元素,如鐵、碘、鋅、硒、銅、鉻等。
除以上類別外,加上水、膳食纖維,以及植化素等營養成分,都是維持健康所必需的元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以上資料摘自《吃對三餐吃出健康》于康◎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