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是選擇自然生產的媽咪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聽說催生會更痛?催生藥物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刺激性食物能讓胎兒提早誕生?」等相關議題倍受囑目,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士文表示,催生與否和方式,視個人狀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何謂催生? 「催生」意指,使用藥物讓身體模擬生產狀態,其前提必須是孕媽咪已經出現「有效且規則的陣痛」,例如:子宮頸逐漸擴張、變薄但子宮收縮強度不夠,或是雖有規則性陣痛,但子宮頸未軟化,就必須使用藥物強化自然生產應具備的條件,幫助產程進展。 或許媽咪會問,通常過了預產期,醫師會視母胎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催生,但此時並無產兆,又為何稱為催生呢?林士文醫師指出,正確來說,過期妊娠須以醫療方式介入誘發自然生產,或甚至是胎兒未足月但合併重大異常,脫離母體存活機率較高時所使用的方式,稱為「引產」,因為催生與引產所使用的藥物與時機重覆性多,為避免大眾混淆,多數婦產科醫師會以催生來說明,但無論是催生或引產,都是以母子均安為目的。 催生時機1:產程不順 「自然產有多痛?」這個問題是許多女性害怕生產的原因之一,林士文醫師說明,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待產過程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為子宮強力收縮,宮縮強度漸增、子宮頸擴張、胎頭逐漸下降,是自然產的必經之路。他表示,從規則陣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稱為第一產程,催生與否便視此階段的狀況而定,第一產程中,子宮頸擴張進入加速期時,約每1小時擴張1公分,如擴張程度停滯不前,就會依據產婦及胎兒狀況,評估是否使用催生藥物強化生理反應。 催生時機2:過期妊娠 目前醫學研究並未發現開啟生產機制的關鍵為何,因此,需依照孕媽咪的經期及胚胎大小,推算生產日期,幫助孕媽咪在預產期將近時,提高警覺並隨時做好生產的準備。林士文醫師表示,過期妊娠定義為懷孕超過42周,通常此時可能會面臨胎盤漸漸老化,功能衰退,使胎兒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與氧氣;胎兒過大增加自然產困難;羊水變少,增加子宮收縮對胎兒造成的壓迫,影響血液循環或甚至使胎便被擠出,再經由羊水被胎兒吸入,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可能使胎兒面臨存活條件變差的狀況。 因此,在懷孕40至42周之間,婦產科醫師會評估母體和胎兒的狀況,例如:透過胎兒監視器,監看胎兒心跳、臍帶與胎盤血流、體重大小等,如須提前生產,便會評估母體狀況是否適合使用催生藥物,誘發生產機制。 催生時機3:破水&特殊狀況 胎兒生長在充滿羊水的羊膜腔內,而造成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狀況稱為破水。破水的原因有很多,足月破水主要是宮縮壓力加上羊膜變薄所致,但若無其他產兆卻發生破水,稱為早期破水,其可能原因如:子宮受外力撞擊、子宮過度澎脹、子宮頸較短,甚至是泌尿道感染等。 林士文醫師強調,無論是足月破水或早期破水,若孕婦破水時間太長,可能造成羊膜腔感染,感染狀況若可能危害母胎安全,就必須評估是否讓胎兒先出生。此外,若罹患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或胎兒太大等,增加生產風險或造成生產困難的狀況時,同樣需考慮催生或剖腹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