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企業宇聲樂器1991年到惠州市惠陽區設廠,是當地第一家製作吉他的企業,並生產出中國大陸第一把以國際標準製造的吉他。宇聲也陸續帶動產業鏈興起,如今惠陽已發展成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吉他製造產業基地,吉他產量約占全中國的60%、全球的25%,烏克麗麗產量更占全球的80%。
宇聲生產木吉他、電吉他和烏克麗麗,除與世界知名品牌如FENDER、EPIPHONE、GIBSON、IBANEZ、WASHBURN等均有合作,也將自創品牌J&D推向世界各地,「目前該品牌在德國銷量成績最好,每月能出一個貨櫃。」宇聲樂器總經理蔡國宏說。
蔡國宏從小天天與吉他為伍,每逢寒暑假都到父親的工廠裡幫忙。「一把好的吉他,音階線不能割手,柄不能彎,筒面要平滑不碰傷」、「做吉他的木頭買來,要自然乾燥至少半年,再放到鍋爐房強制乾燥1個月,之後還要回潮到維持7%的濕度,才可以開始去切割…」
一談起做吉他,蔡國宏滔滔不絕,他說,一把吉他至少得經過2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十分費工,不過他也笑說,自己「很會做,但不會彈」。
他表示,他父親民國50年代到日本學習吉他製作技術,回台後就在新竹關西設廠,後來台灣經濟遭遇匯率貶值,「幾乎做一個月賠一個月」,只好出走。
「爸爸1989年來大陸,從北方考察到南方,最後落腳廣州,和中國最大的樂器生產公司紅棉樂器合作,1991年才來惠州自己開廠。」蔡國宏說,他自己也跟隨父親腳步,1990年退伍後就直接來到惠州,一直做到現在。
目前在惠陽做吉他的台資企業共六家,其中一半都是蔡家軍,包括宇聲、全豐育和國巧,後兩家的創始人是分別是蔡國宏的叔叔和伯伯。還有一家「樂盟」則在廣州,負責樂器貿易。
蔡國宏表示,1995到2005年是生意最旺的時候,期間甚至很多員工出走自己當老闆,直到2008勞動法出台後,對公司經營影響很大,因為吉他生產幾乎每一工序都要有人工操作,人力成本因此飆高。
「最近幾年,國外生意也淡下來,貼牌生產利潤不高」。蔡國宏指出,吉他在中國大陸還沒有特別響亮的招牌,他認為在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去年10月起,宇聲已在京東、淘寶開設J&D品牌店舖,「現在正積極尋找年輕、懂電商營銷的人才合作」,開始布局內銷市場。
此外,他也表示,惠陽當地有近300家吉他產業相關企業,在當前經濟情勢下,大家決定抱團合作,去年底成立惠陽吉他行業協會,力求資源共享,將惠陽吉他名片做響做大。
據悉,首屆廣東省吉他(惠陽)邀請賽暨惠陽吉他文化藝術節將在21日開幕,惠陽文廣新局局長馬雄輝表示,藝術節的舉辦將推動惠陽吉他文化藝術與特色產業的發展。目前,惠陽也正在籌備申報「中國吉他小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