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今周刊1057期】讓錢自動流進來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阿姆尼愛閱讀】電子報介紹好書,以閱讀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滋養和成長的力量,讓讀者們樂在閱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3/22 第50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20歲才能投票
台灣成「最落後的民主國家」
曾窮到每天只吃一餐
她這樣滾出千萬身價
 
   
封面故事
   
20歲才能投票
台灣成「最落後的民主國家」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整理

「增加年輕人的社會參與,是對未來的重要投資。」因為這句話,選民高齡化的日本2015年終於下修投票年齡,但在台灣的青年們呢?他們不能獨自開戶、不能獨自辦門號,甚至連「勇敢表達自己想法、聲音」的權利也沒有。


民主吊車尾
20歲才能投票 只剩台灣

放眼世界,台灣20歲才能投票的限制,在民主國家中「名列車尾」。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報告,全世界76個「完全民主」或「部分民主」的國家中,只有台灣、 新加坡、馬來西亞、突尼西亞投票年齡要滿20歲。但星、馬兩國在NGO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調查中是被歸為「部分自由國家」,;突尼西亞則是在茉莉花革命後,才被視為民主國家。換言之,台灣是「完全自由的民主國家」中,唯一規定20歲才有投票權的國度。

60年代,越戰打得如火如荼,滿18歲的美國青年被派去戰場,而美國當時的投票年齡是21歲,青年們於是怒吼:「夠年齡去打仗,也夠年齡去投票。」世代的斷裂推動權利、義務對等主張;同年,要求降低投票年齡的風潮席捲整個歐洲,位於北美的加拿大也在1970年將投票年齡修正至18歲。

以權責對等為訴求的降低投票年齡之聲,自60年代至今已高喊50餘年,但在2017年的台灣,年輕人的權利、義務是否對等?

世代剝奪
銀髮政治 掠食青年權益

我們的年輕人,年滿18歲就須負完全刑事責任,男子必須服兵役、16歲後就必須繳稅;但在《民法》中,他們仍不得獨立開戶、獨立申請信用卡、辦手機門號;甚至因為《憲法》的規定,他們並沒有投票的權利。

沒有投票權,不只是代表「成年後的前兩年不能投票」而已,也連帶剝奪了他們對於未來理想社會的想望。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祕書長葉大華把這種狀況稱之為「世代剝奪」,年輕人即使已開始承擔公民義務,也必須承受更多的未來,但他們卻沒有參與決定的權利,「按這樣下去,老人將主導未來。」葉大華說。

避免老人主導未來,這正是全球民主國家掀起第二波降低投票年齡風潮的主因。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開始出現人口高齡化問題,為避免下一世代的未來被上一世代決定,各國開始以降低投票年齡放大年輕人的聲量。

全球最典型的高齡化國家日本,原先與台灣並列為「唯二」20歲才能投票的東亞民主國家。但隨著日本進入高齡社會,「銀髮政治」的惡浪洶湧襲來,民代開始偏向討好高齡選民,年輕選民則對政治更形冷感。2012年,安倍晉三當選首相,陸續通過《國民投票法》及《公職選舉法》修正案,確認18歲以上即可擁有投票權,到了2016年7月參議院選舉,日本滿18歲的青年們,首次可透過投票傳達聲音。

反觀台灣,「高齡社會」所衍生的種種問題,其實早已迫在眉睫。據推估,台灣將在2019年老年人口將超越18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但直至今日,下修投票年齡在政策面的進度仍為零。

被大人當屁孩
被體制流放「誰聽見我們的聲音」

《今周刊》與燃點公民平台合作,委託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進行民調發現,16歲以上的受訪者,認同應讓18歲青年享有投票權者僅佔37.6%,不同意占比高達47%;交叉分析後發現,年輕世代普遍希望降低投票年齡,尤其是剛取得投票資格的20至29歲族群裡,認同的比率達到55%,遠超過反對的37%,只可惜,年輕的聲音並未能改變總體平均數字。

總統蔡英文曾表示:「18歲的年輕世代對公共事務的熱忱,討論議題的成熟理性,一點都不輸給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然而仍有高達47.5%的受訪者反對「二十歲以下參與決定公共事務」,其中認為青年「心智尚未成熟」高達78%,很顯然,年輕人在台灣僅僅是被看成一群「不成熟」、無能參與政治的稚兒。

與其說「十八歲公民權」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倒不如說,它像是「肉票」,在政黨利益交換時,這個議題屢屢成為被犧牲的籌碼。2015年,好不容易兩黨都已贊成下修投票年齡,國民黨卻為了選舉考量,堅持此案必須包裹修憲,同時修「不在籍投票」,最後又不了了之,年輕人的權利,再一次被犧牲。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1057期 謝謝!)

曾窮到每天只吃一餐
她這樣滾出千萬身價
撰文:林心怡

「我曾經是個月光族,每次看到少得可憐的存款都很想哭,還窮到每天只吃一餐,因為錢真的不夠用……。」

提起剛出社會的辛苦,今年38歲的林以晴眼泛淚光,她大學主修心理系,工作15年下來,從月薪22,000元晉升到5萬多元,沒有職場熱門科系的光環加持,沒有富爸爸,讓老家在屏東的她,和許多異鄉遊子一樣,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夢想早點享受財富自由。

如今,她手中不但擁有一棟市值千萬元的房子,還有每年收息40萬元的基金部位,讓她可以無痛應付房貸壓力。

回憶自己打造現金流的過程,林以晴篤定地說:「小資族要變有錢的第一步,就是紀律儲蓄。」大學一畢業就進入銀行工作的林以晴,月薪才22,000元,為了強迫儲蓄,除了每月固定用2600元購買年金保險,由於當時每位銀行行員有48萬元年息7%至10%不等的優惠存款額度,「我想盡辦法每月擠出一萬元做優惠存款。」

連續兩年的省吃儉用,爭取獎金、加薪,真的讓她存滿48萬元額度,每年靠優存就能流進3萬多元。「雖然不多,但讓我體會到『錢會自動流進來』的幸福感與安定感。」這,正是她離鄉背井北上打拚最渴望的一份感受。

28歲存百萬元 靠基金攢房屋頭期款

於是,她對「靠理財改變命運」的信仰更加篤定。儘管月薪穩定成長達到4萬元,但她並未改變省吃儉用的原則,每月至少提撥1萬至15,000千元定期定額,投入霸菱拉丁美洲與貝萊德世礦等基金,適逢2006、07年的全球大多頭環境,讓她在28歲那年,就累積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

2008年金融海嘯來臨,她幸運地因提早贖回未受傷害,甚至在2010年全球資產價格瘋漲時,又針對新興市場採取更積極的單筆投資、波段操作策略,讓她的一桶小金不斷放大。

2014年,她決定把這筆錢累積的成果,布局下一個能夠帶來幸福感的資產──買房,她以200萬元頭期款,在台北民生社區買了一戶15.8坪、總價900萬元的小套房。

不料,原本希望為幸福加分的買房動作,卻差點讓林以晴的財富翻盤。「繳房貸的前幾年,手邊能理財的資金銳減,而我又承襲著父母親的傳統觀念:不要負債,要趕快繳清房貸,讓我動起買美股期貨加速獲利的念頭。」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1057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活動】歐美央行釋利多?掌握投資關鍵策略!

  【當期】量身打造行銷術 紅豆水爆紅的幕後推手

  【當期】Fed升息有驚無險 Q2投資三大心法

  【當期】連賈伯斯都想投資!沒有它你可能用不了Aribnb跟KKBOX!

  【新書推薦】能力好卻拿低薪?這樣做才能變有錢

 
粉領族挑保單 有撇步
由於人生各階段責任與經濟能力不同,在保單規劃上有所不同,壽險公司以女性職場人生兩階段,提供粉領小資女與多金勝女二類型建議,透過保單給自己足夠保障,也幫自己做好老年規劃。

打擊兒童情色交易的幕後功臣
透過 TraffickCam,民眾可以拍下飯店房間的照片以幫助找出罪犯的位置。這個創新的軟體會比對地毯、傢俱上的樣式以及飯店或是汽車旅館內的其他物品,提供一系列兒童可能被拍下照片的地點清單。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