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局的勞保財務精算是採取類似商業保險、完全提撥為基礎,才會有如此龐大潛藏負債,入不敷出和破產年才會如此迫在眉睫,平衡費率才會高到27.3%。實務上,並不需要完全提撥,建議勞保局應另以隨收隨付制精算財務,對於未來年金改革更有參考意義。如何讓年金制度能夠永續的確是當務之急。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導致未來繳保費人口大幅減少,領給付的人大幅增加;再加上過去受到政治因素干擾,費率偏低,不管怎麼精算,過去留下的債務是龐大的,年金的財務是危急的。年金改革沒辦法拖了,而這龐大債務不應讓下一代承擔。
未來年金改革必須將各職業別一併納入,目前每一個職業別年金制度基礎不同、赤字不同,因此改革幅度及內涵也不同。改革一定有人獲利,也就有人受損,為避免各職業之間猜忌、仇恨與對立,不要有的群體被開刀,有的則在一旁涼,必須各職業別共同討論、同步進行。
新政府已承諾,將在接任後半年至一年提出改革方案。要揭露各項年金財務資訊,不僅清楚透明,更要讓大家看得懂;要開誠布公,各職業代表有機會參與、表達意見,並能了解到原先制度設計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這是歷史事實,各界必須敞開心胸,共同面對、解決。
改革基本原則是各職業別年金最好在某種程度朝向一致化,所得替代率的檢討是切入點。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公共年金加上強制私人年金,平均毛所得替代率(繳稅前)是52%,淨所得替代率(繳稅後)則為63%;日本和韓國淨所得替代率分別為40%及45%, 英國和美國則為38.3%及44.8%。
再看看希臘,先前年金淨所得替代率達到110%,後來在歐盟要求改革下,現在降至54%,已領年金的以及未來領年金的都要減少;相較之下,台灣軍公教所得替代率則是明顯高過國際水準,目前約在八成以上,領逾100%亦大有人在。
軍公教年金要優先檢討所得替代率,先前很多人說台灣不是希臘,台灣有龐大外匯存底、公務人員沒有那麼多,經濟仍在成長等等,但這都不是逃避改革的理由,台灣沒有外債,卻有龐大內債。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過高是不爭事實,未來要領年金的以及已領年金的都應調降給付水準。
勞保因2009年才開始實施老年年金,初估若以年資35年計,未來勞保加上勞退新制合計所得替代率有可能可以達到OECD國家水準。但不像公務員薪資較高,勞保則有很多低薪勞工,即便所得替代率訂很高,實際領到年金仍很低,勞保所得替代率訂定,需給予一些特別考量與設計。
勞保的投保薪資天花板亦可以考量掀開;或者軍公教設訂天花板,讓兩者之間某個程度接近。此外,勞保的勞雇分擔比例亦可以重新考量,在國外是5:5或勞工分擔四成,雇主六成,勞工也要為自己退休金多負責任。
勞保所得替代率確定後,才能訂費率;不斷調高費率並非解決之道,因為很多年輕人負擔不起。在勞保年金改革上,要盡可能讓權利和責任相對平衡,負擔得多,將來就領得多,並且考慮勞工是否負擔得起。
各職業別年金改革絕非一刀劃下去,要改的都不一樣。早年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則不能再砍或者砍得少,但獲得過高的待遇,受到影響自然比較大,也會比較痛,而為了永續年金制度,也沒什麼好抱怨。(本文由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口述,記者江睿智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