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4件事培養孩子「走出舒適圈」的競爭力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1/06 第 260 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KID'S書房

生命真美妙:教孩子生命奧秘的繪本

教養123

4件事培養孩子「走出舒適圈」的競爭力

新書上架

創意科學翻翻書

好康報報

下載app送好禮: 《Disney Enchanting Tales》

 
KID'S書房 生命真美妙:教孩子生命奧秘的繪本

文/兒童文學工作者Zoe

度過了跨年連假,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在這個時節,很適合來讀兩本有關「生命開始」的繪本。孩子對生命總是充滿好奇,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孩子的成長又是怎樣?好好回答孩子這兩個問題,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被誕生下來的喜悅,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兩本生命主題的繪本。

《寶寶樹》(The Baby Tree)

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小男孩的爸爸媽媽宣佈了一件大事:「我們要有新的小寶寶了!」可是,寶寶會從哪裡來呢?小男孩腦袋中充滿了疑問。他問鄰居姊姊,姊姊說:「你種下一顆種子,它會長成一棵寶寶樹。」真的是這樣嗎?到了學校,在美術課上,小男孩試著畫出一棵寶寶樹,卻怎樣都覺得不對,他問老師寶寶是從哪裡來的,老師說:「從醫院來的啊。」小男孩知道人什麼時候需要到醫院去,如果他們弄斷腿,或是需要從身體裡把一些東西拿出來,他們就得要到醫院去,像他的爺爺,就從身體裡拿出了一些石頭,還裝在罐子裡給他看。小男孩心想,爺爺一定知道寶寶是從哪裡來的。他問了爺爺。爺爺說:「鸛鳥會把寶寶包在布包袱中,放在人家的門口。」

每天早晨,小男孩在門口等著,只有等到郵差送信來,沒有看到鸛鳥送寶寶來。他問郵差寶寶是從哪裡來的,郵差說:「從蛋裡來的。」小男孩被搞迷糊了,於是那天晚上,在吃過了晚餐、讀過了睡前故事後,他問爸爸媽媽:「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媽媽說:「從媽媽的身體裡來的。」爸爸說:「一開始非常非常的小……」「小到幾乎看不見。」媽媽說。「一開始,爸爸會提供種子,種在媽媽身體中的蛋裡面,寶寶會在裡面成長,經過九個月……直到他被生下來,有時候是在家裡,有時候是在醫院裡。」所以,「種子」的部份鄰居姊姊說對了;「蛋」的部份郵差先生說對了;醫院的部份老師說對了;至於爺爺……小男孩決定他要告訴爺爺寶寶真正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一本畫風色調柔和的繪本,淡淡的水彩描繪出溫暖的氣氛。故事中,小男孩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當中有思考和推理的過程,直到最後爸爸媽媽才給了最正確的解答。繪本最後還附有給父母的附錄,教導父母如何回答孩子有關生命誕生的問題,不但顧及不同年齡孩子的理解和需要,也照顧到同志家庭和領養家庭,是一本很棒的生命教育繪本。除了別具意義的故事以外,圖畫中也有許多可愛細節可以發現喔!

《我出生的那一天》(When I Was Born)

如果說《寶寶樹》(The Baby Tree)是在探索寶寶如何誕生,那麼《我出生的那一天》(When I Was Born)就是在探索寶寶誕生之後會經歷的成長過程,而這些事又是多麼美好。翻開第一頁,就是兩面全黑的跨頁,只用白色的文字寫著:「When I was born I had never seen anything. Only the darkness of my mother's tummy.」黑色背景暗示著寶寶誕生之前,在媽媽肚子當中,什麼都看不見。翻開下一頁,讀者馬上進入一個色彩鮮明的世界,一樣黑色背景的牆上,卻掛滿了家族的照片,文字則寫著:「When I was born I had never seen the sun or a flower or a face. I didn't know anybody and nobody knew me.」就這樣,每一頁,小讀者都會跟著發現,原來當我出生那一天,我什麼都不知道,但隨著每一天,我漸漸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動物,有些有羽毛,有些有鱗片,還有些有毛;也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海洋,也有山脈;我的手會開始觸摸各種東西,舌頭會開始嚐到各種味道;此外還有耳朵、鼻子、手、腳……這一切都還只是剛開始,我會知道還有成千上萬種東西等著我去觸摸,還有成千上萬個地方等著我去踏足,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每一天我都會有新的發現,而這件事就是最棒的一件事!」

這本繪本罕見的用黑色為底色,凸顯出畫面中色調鮮明的部份。而彩色的部份,作者只運用了橘紅色、綠色、黃色、粉紅色等顏色,卻創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強烈的對比強調了「新發現」的新鮮感,打開這本繪本,連大人都彷彿再度化為小孩,重新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原來一切都這麼的新,這麼的明亮。在這本繪本中,孩子可以逐頁發現,原來自己學會了哪些事情,而被生下來,能夠有這些體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more

TOP
教養123 4件事培養孩子「走出舒適圈」的競爭力

文/Kaori.M.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擴大舒適圈範圍的過程,從父母的懷抱,到認識家族各個成員;從家庭,走進幼兒園;從原來生長的城市,到出外唸書、工作……。在擴大舒適圈之前,能夠勇敢的走出去是很重要的,而這樣「走出舒適圈」的能力,其實父母可以幫忙從小培養。以下就提供四種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圈的方式供父母們參考。

1. 多到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

喜歡在戶外活動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也較容易適應新環境。父母應讓孩子從小習慣在戶外活動,住家附近的公園、學校的操場、遊戲場等都是很方便的場所,利用假日,還可以進一步到森林遊樂區、海水浴場,親近大自然,不同環境的刺激對孩子的智能發展、五感統合能力發展都很有幫助,無形中也培養了認識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2. 參加優質營隊,認識新朋友

現在坊間寒暑假都有許多營隊,參加營隊除了可以讓父母「放假」,輕鬆幾天以外,孩子也會有很多收穫。除了補習班舉辦的營隊,父母也可以多加考慮其他機關團體舉辦的營隊,營隊的組成更多樣化。參加營隊可以讓孩子認識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拓展人際交遊,也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

3. 雜食性的閱讀

人的時間、精力有限,無法親身經驗的地方,就靠閱讀抵達吧!閱讀就像吃飯,什麼都要吃才健康,從小培養孩子「雜食性」的閱讀,不偏廢任何一個領域,各種書都讓孩子讀讀看,才可以培養孩子全人能力,奠定通識教育的基礎,才能對未來有更專精一步的生涯規劃。

4. 嘗試多元活動,培養專精興趣

幼稚園到小學的階段,宜讓孩子嘗試多元活動,從中尋找孩子最感興趣的領域,再培養為專精的興趣。很多教養專家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問題是,興趣怎樣才算廣泛?太過廣泛是否會「樣樣通、樣樣鬆」?在我認為,廣泛的興趣來自於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啟發興趣的第一步,在一件事情成為興趣之前,讓孩子保有好奇心是很重要的,而在多元嘗試過後,可以讓孩子選取兩樣最喜歡的興趣,一樣發展為專業,朝生涯規劃發展,一樣為業餘興趣,保留精力繼續學習。在就業市場上可以發現,有專精興趣的人更能引起面試官的注意。因此,業餘的興趣也應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專精度,這樣才能持久,也可以為孩子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more

TOP
新書上架 創意科學翻翻書

Lift-the-Flap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 What Makes It Rain? 為什麼會下雨?

★百萬小學堂幼兒百科系列

★六大自然主題

★專家Dr. Roger Trend審訂

★符合歐洲CE標準

★植物性油墨

一本專門討論大自然氣候變化的厚頁書,全書包含多個翻翻處,讓孩子越讀越起勁。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存在著許多問號,像是風從哪裡來? 為什麼冬天會冷? 看完本書,你也能變身小小氣家家。

>>more

TOP
好康報報 下載app送好禮: 《Disney Enchanting Tales》,快來拿!

為慶祝Kidschool的app新店開張,我們精選英文童書免費送給您。參加抽獎辦法如下:1. 2016/1/6前下載app並註冊2.在Kidschool Facebook粉絲團分享置頂抽獎貼文,並私訊給粉絲團小編您的註冊手機。您就有機會獲得《Disney Enchanting Tales》。快來成為幸運兒吧!APP下載網址:http://tw.91mai.com/shop/kidschool,粉絲團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KidschoolBookStore。(得獎名單將於下期電子報公布,訂閱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OI0036

《Hide and Seek Bunnies》上期得獎名單: 鄭凱恩

《Ten Playful Penguins》上期得獎名單: 楊育惠(領獎方式,請上Kidschool部落格查詢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