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末,北京最熱鬧的是「服貿會」。全名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人視之為大疫情後中國的恢復性會展業重啟,所以要隆重其事;有人認定是北京拿到一個「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所以要地方高調舉辦。但還有人說,這是中共領導層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以及重重內外壓力之下,又一個重要轉向和抉擇。北京的「服貿會」,原來叫「京交會」,全名是「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12年辦首屆,說實話,過去不是北京最出色的國際會展活動。與之同時,北京當局今次特別突出的北京成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其實是五年前中國國務院批准北京成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那當然是中國大陸首個試點,現在將「試點」提拔成了「示範區」。
在中國大陸,北京確實有資格示範服務業,因為去年北京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83.5%,比中國全國平均水平要高出29.6個百分點。但服務業不等同服務貿易,北京比中國其他城市要牛一些的,是其過去五年間服務業利用外資占比,已提升到去年的95%,去年實現進出口額近人民幣1.1兆元,占中國全國五分之一,這才是中共決策層突然發現北京和服務貿易的看點。
較簡單點來說,過去三個月間,中國大陸的政經兩界,在極低調的交鋒,交鋒的時間背景有三,一是中國經濟處於下行狀態中至少三年,除了一批忽悠型即專門騙領導人的學者,很多人都著急找出路;二是一場前所未見的大瘟疫,對中國經濟重挫,肯定超過中國國家統計局的一派光明;三是由中美之爭演變成的中美脫鉤,有可能變成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脫鉤。
在這些背景下,5月間有了「內循環」之議,三個月來幾經周折,最新定位叫「雙循環」,雖然還強調要以「內循環」為主,但大家都知道光內環不起來,於是有智囊認真解釋,說必須要有內外兩層,才能叫循環。又有智囊提出進一步包裝,說「雙循環」一靠更深的改革,二靠更大的開放。
不去看理論界怎麼開門設窗,要看中共領導層有沒有新說法,結果是很快就有了,一個說法是,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這一說法,來自9月1日的中央深改委會議。
另一個說法,就是北京「服貿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習近平提出將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徵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台,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於是北京理論界有人稱這兩個新說法加起來,都是中央新決策;而北京經濟界有人用淺顯的話說,這回不用靠房地產,因為有了新的經濟布局調整。但這些高帽子,還是令人有些猜疑,自貿區、服務貿易等對外開放招數,真的有用嗎。
有位列頂級智庫的學者私下有段解釋,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已經結束,要走上如文件所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得靠另一對雙高,即高端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目前高端製造業外有美國關門,內無快速創新,於是重頭戲放在高技術服務業,這方面中國搭平台有一套,如果再加上自貿區來溝通內外兩個循環圈,就有路可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