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當總統的一天,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二○一六年一月十六日,蔡英文在當選之夜的這段話讓人悸動,標舉著思想/言論自由的真諦。四年來,無限上綱的意識形態卻滲入每一個角落,成了揮之不去的幽靈,一切的歧視與差別待遇都被合理化。
若照蔡當時承諾,台灣理應成為各種言論百花齊放的沃土,但如今網路上幾乎只容得下一種聲音。「反中」成了蔡政府的最高價值,政府及政黨都變身為最賣力的旗手,把不同意見的人掃到逆風處,從而被迫噤聲。
蔡政府上台後,軍力擴張最強大的就是第四軍—網軍,只要有對政府政策的質疑或不符當道的言論,就會被側翼、網軍出征,更帶頭操弄輿論走向。也因這種在意識形態滋養下的網路霸凌歪風,社會變得更撕裂,只要發表非主流的政治意見,輕則被解除好友,重則被圍剿、肉搜,發表對大陸相對友善的言論,就常被冠以「舔共」標籤。
演變至今,如今別說發文,連針對某些網路貼文按讚,都怕被視為政治表態而遭到攻擊。一個連按讚都讓人害怕的社會,有真正的言論自由、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嗎?
這樣的意識形態更溶進政府的各項施政作為,這次防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對比歐美返台的國民,蔡政府藉由抗疫夾帶意識形態,出現各種差別待遇,陸配與台商被當成病毒飽受歧視,就連明明是台灣之子的「小明」,只因母親來自大陸,不僅受到一波波的攻擊,回台之路更是異常漫長且煎熬;過去的歧見僅限陸配、陸生,如今連滯留武漢的台灣人,護照上的註記管制更成了人權烙印,跟過去黨外人士痛恨的「黑名單」有何二致?
在反中的最高指導原則下,陸配等待身分證時間比其他外籍配偶來得長,開放陸生已九年,他們至今也無法像其他的僑外生加入健保,更是這波最早被禁絕入境的對象。
反中意識形態在這波疫情被推升到最高峰,讓過去還得遮掩的歧視變得正大光明。以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事件為例,他明明是對陸生的言語霸凌,卻刻意以統獨及台灣主權包裹歧視言論,連教育部長潘文忠都急著表態挺招名威,「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道理即在此。
再往前推究,蔡政府上任之初,就在意識形態作祟下,輾壓課綱審議制度與核心精神,影響百萬學子的十二年國教課綱,蔡政府藉著國會多數優勢,硬生生改動早已行之多年的課綱審議法令,一次次將政治之手伸入課綱審議,折拗出符合上意的形狀,成了文化霸權;也導致十二年國教課綱一再延後,如今都還處在陣痛期,教育專業早已成了碎片。
現在的台灣,或許沒有人會為了認同而道歉,因為他們都選擇或被迫保持沉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