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牽動全球股市,MSCI三大指數同步調升台股權重,在市場普遍缺乏持股信心之際,雖然外資回補台股,投資人仍不宜失去戒心,慎選防禦型個股低進高出相對安全。
文.馮泉富
元月以來,諸多專業機構與經濟學家針對全球經濟前景表示疑慮,市場警語此起彼落之際,全球主要股市包括台股在內,大部分卻反向拉出一波不小的漲幅。
市場壓抑心理釋放 資金風險偏好升高
美股道瓊指數由低檔二一七一二點起算的波段漲幅達一七%;德國法蘭克福指數漲幅達一○.八%;英國漲幅九.九%;日經指數一○.七%;中國上證綜指漲幅達九.五%,香港恆生指數漲一三.三%;韓國波段漲幅達一一.九;台灣加權指數雖有落後,低點起算至二月十二日也漲了八.三%;其中,又以美股表現最為突出,道瓊工業指數元月單月漲幅創二○一五年十月以來之最,也是一九八九年來的最佳元月漲幅。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市場的風險偏好大幅拉升呢?這要歸功於美國FED立場的轉彎所賜。日前聯準會(FED)於FOMC的會後聲明稿中對於經濟前景的看法,由前次的強勁轉為鴿派的穩健,透露出對近期經濟動能疲軟的關注;本次聲明稿删除了漸進加息的前瞻性指引字眼,並指出通脹壓力溫和,眾委員認為對於進一步調整利率保持耐心是適當的,並重申將關注國際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變化,以經濟數據為政策根據等。
新聞發佈會上,鮑威爾表示聯儲正評估縮表的計畫,不希望縮表計畫造成市場動盪,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會比此前預計的大。於是市場對於今年升息的預期降低,根據CME利率期貨顯示,市場認為二○一九年不會升息的機率達七九.二%,機率排第二名的竟然是降息一碼為十八.三%。所以,本波行情應視為市場壓抑心理的釋放,非關經濟基本面。
美國消費成長具續航力 其餘地區皆屬無基之彈
本波行情既然是過去緊縮預期的壓力釋放,反彈的時間長度,就有其不確定性,投資人仍得回歸經濟基本面,相對比較容易窺其真相,再從容不迫的擬定投資策略。
首先,最重要的是觀察經濟龍頭美國的現況,根據日前公布的一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變化,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新增人數達三十.四萬人,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十六.五萬人,雖十二月前值從三一.二萬下修至二二.二萬人,但過去十二月平均每月新增就業仍上升至二三.三九萬人,非農年增再創新高至二八○.七萬人。
薪資增速的部分,美國一月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為三.一八%,維持高檔的強勁成長。超強的新增就業數據,加上強勁的薪資成長,將給予美國經濟及民眾消費強力支撐,也強化了美股的下檔支撐,成為全球續航力指標。
領先指標方面,先前十二月的ISM製造業指數大幅滑落為美國信心面主要的障礙,不過一月ISM製造業指數為五六.六,出現回升現象。最重要的分項領先指標,新訂單為五八.二,增加六.九,生產指數六○.五,增加六.四,雙雙在前期大幅回落下又快速回升。
美國經濟數據的回穩有助於全球股市穩定軍心,但是對於依賴出口的亞洲新興國家也非萬里無雲,因為歐洲、中國、日本等主要地區的下行慣性仍未扭轉,也有可能拖累全球。
日前歐盟執委會大幅下修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從原本預估的一.九%大幅下修至一.三%。其中,德國一.一%(原一.八%)、法國一.三%(原一.六%)、義大利○.二%(原一.二%)均出現明顯下修。
英國央行(BOE)同樣看衰該國經濟展望,將今年經濟成長率從一.七%下修至一.二%,為二○○九年來最疲弱。領先指標方面,一月份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也持續下滑至五十.五,逼進榮枯界線五十。
至於中國大陸,不論是官方或是財新公布之一月份製造業PMI均未見起色。顯然目前進行的反彈波屬無基之彈。
企業獲利屢遭下修美股中期隱憂
目前橫梗在眼前的最大變數是中美貿易談判,二月十四∼十五日是高層級部長會議,由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和財政部長穆努欽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進行磋商。
美方飛抵北京的各部會談判代表人數多達六十人,從美方代表團的成員,可以看到這次貿易協議的內容既深且廣。此次談判,美國著重在結構性問題,針對美國公司被迫轉讓技術、中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執行的需要、美企在中國所面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問題、中國對美國商業財產進行的網路盜竊的傷害、中國補貼和國有企業所導致產能過剩的問題等等。
市場普遍認為,中美雙方目前仍存在巨大分歧,要在三月一日期限內達成雙方都滿意的協議並不容易,加上川普表示,三月一日前不會與習主席會面,若談判時間再次延長,對市場總是個變數。
另一個股市的重大隱憂是,本波行情受益於FED政策轉鴿的超買情緒能持續多久,預估不易,畢竟短暫狂歡過後,市場仍然要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企業利潤前景下修、貿易形勢緊張、地緣政治風險等等,這些利空因素並未徹底消除。其中最重要的是,今年第一季的美股企業獲利屢遭下修,可能無法提供美股持續向上挺進壓力區的動能。
由於稅改已經實施一周年,減稅對企業利潤的提振作用已經消失,二○一九年的企業盈利增長狀況將顯著不如二○一八年。華爾街預計,S&P500十一個板塊中,有六個的盈利在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衰退,本輪牛市的領漲板塊資訊技術類將領跌,第一季度的盈利預期衰退八.九%。
根據FactSet的統計資料,今年第一季度S&P500的平均盈利增速為負○.八%,成為二○一六年第二季度以來(即近三年以來)首次出現盈利年增率不增反降,預計今年二季度的營收增速為五.一%,盈利增速為一.六%,皆乏善可陳。
豐泰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
將焦點拉回台股,根據經濟部公布的十二月台灣外銷訂單,金額為四三三.八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衰退一○.五%,而十二月外銷訂單影響的是一至二月的營收,整體上市櫃公司一至二月的營收不會好,難以期待;再加上經濟部更進一步預估一月台灣外銷訂單約莫三七○至三八○億美元,將較去年同期衰退一一.八∼一四.一%,衰退幅度更加擴大,代表二至三月整體營收更差,這等於直接預警台灣二○一九年第一季都不必期待基本面的利多了。
無基本面為依託的加權指數,無基之彈的續航力有多長,難以預料,只剩個股表現的空間。因此,選股策略仍以利基型個股為主。
例如豐泰(9910),為Nike主要供應商之一,元月合併營收六二.三六億元,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月增六.七六%,年增一七.五五%。豐泰預估第一季成品鞋生產量二千九百萬雙,年增九%,成品鞋銷售量約二八七○萬雙,年增七%,由於新台幣兌美金匯率相對於去年同期貶值,預期營收成長性優於產品銷量,加上營運規模擴大,營業利益率樂觀。
由於Nike營運展望佳,且庫存仍屬健康,而豐泰產能持續擴充,成長可期。觀察豐泰生產基地產能比重,中國、越南、印尼及印度分別佔一○%、五二%、一三%及二四%。
二○一九年預計總產能將新增一○%,主要在越南及印度兩地增加產能,越南為DS廠區的既有產能調整,印度第二個工業區第一期產線持續增加,第二期也如期規劃建置,至於印尼則是更新機器設備,未來也有規畫建置新廠,但實際貢獻會落在明年,整體而言,相對受中美貿易衝突影響小。
法人預估二○一九年營收七二○.二億,年增一一.七%,營業利益率續增,所得稅率略降,稅後淨利約六一.四二億,年增一六.七%,稅後EPS約為九.二元。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962.96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歡迎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學對一招,賺錢很容易《專業財經DVD函授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