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四十多個國家推行碳交易,但台灣的碳交易制度卻遲遲不能上路。安侯永續發展顧問總經理黃正忠指出,「台灣動作該加快了」,碳權交易就像金融商品,具無形、需監理等特性,但台灣主要是環保署推動減碳,還沒看到金融主管機關加入。
南韓前年啟動
巴黎氣候協定通過後,全球對減碳目標訂下嚴格規定。為了協助企業達到減碳目標,全球已有四十多個國家實施碳交易,甚至連鄰近我國的南韓、中國大陸也加入。南韓在二○一五年啟動碳交易,中國大陸近年也實施單點示範。
統計全球實施碳交易地區所涵蓋的溫室氣體,約七十億噸二氧化碳,是全球年排放的百分之十二。根據二○一四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全球碳交易總值達三百億美元。
實質碳排有少?
碳交易並非沒有缺點,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核發給企業的碳權配額太高,無法實際壓低碳排放。還出現部分企業作弊或進行無意義投資來抵換碳權,雖然碳交易市場蓬勃,但全球暖化無法獲得改善。
黃正忠表示,碳交易還是能夠促進節能減碳,並協助企業達到目標,有必要推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實質的碳排放量,有沒有減下來?」
總量上限沒定
黃正忠說,碳交易制度設計非常重要,如果制度設計不良,就不會有實質效果。管制太嚴,會影響企業出口競爭力,但管制太鬆,就沒效果了。
黃正忠指出,碳交易制度是「Cap and Trade」,政府訂出碳排放管制上限後,企業若配額不足,才有動力進行碳交易。但台灣卻連短期總量管制目標、企業的碳排放上限都還沒定出來,也難怪碳交易在台灣還起不來。
碳權用途不明
除了碳交易起不來,我國的碳權抵減(Carbon Offsetting)推動情形也不佳。環保署推動碳權抵換專案六年,但經濟部統計,國內僅有廿二家製造業者提出申請,至今沒有一家成功申請到碳權。
業界反映,碳權用途不明確、價格也不明確,甚至未來能否抵銷總量管制都不確定,沒有動力。
黃正忠表示,離台灣碳交易完善上路還有幾點待解。第一,碳交易是希望引導碳排減量,但能否促成實質減碳,需要查驗、登錄、確認等機制,需要一種能被認可的體系。
誰來管理碳權
第二,國內有價證券或商品交易,一定要有相關金融監理單位。碳交易就像證券交易,有登錄、額度、移轉等,也需要帳戶來進行碳權移轉。「全世界都是由金融監理單位來管理,但台灣還看不到這樣的體系建置」。
第三,碳交易其實分為自願性與強制性,前者是自願性購買,與後者因為超過管制上限才購買不同。「台灣的碳交易制度要走向哪一種?未來又是否能跟國際的碳排市場接軌?」
目標還沒訂定
環保署與經濟部去年與各產業工會溝通,希望能夠訂出短期五年之內的碳排放管制上限。不過直到今天,目標都還沒有定出來。黃正忠說,可以理解小英政府接棒後需要花一些時間銜接,但現在「政府真的該動作加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