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到大陸創業的台商,以傳統產業為主,年輕人不多;然而,兩岸交流發展至今,在語言、生活習慣相通的先天條件、以及大陸廣大市場吸引下,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大陸闖蕩,尋求拓展事業契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中,台青展現了他們強韌的毅力、創新的能力;「台青西遊記」,深度報導一個一個台灣青年大陸創業的故事。80後的鄭聖倫,與朋友在台灣成功開發「雲端找便宜」APP,幫消費者比價全台拍賣網站,搜尋最便宜的商品。去年10月他來到廈門,製作「換貝」APP(手機應用程式),要讓大家透過此平台,以物易物,不花錢就能換到心儀商品,平台在今年6月底上線。
鄭聖倫畢業於中山大學資工研究所,專長是雲端。畢業後兩年,他和朋友合夥創業,開發「雲端找便宜」APP,並通過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start)的兩階段選拔,獲得75萬元台幣創業基金。他表示,該款APP發展穩定,現已擁有50多萬名會員,但是未來擴展性不高,後續發展空間小,所以他一直有轉型的念頭。
他指出,大陸有13億人口,網路人口6.7億,「後者在日本不過1.3億,在美國3億,兩者相加都沒大陸多。很簡單的數字分析,一下子看到市場所在」。他笑說,原本以為自己的APP有50多萬會員已經很牛了,來到大陸才知道不算什麼。
來廈門前,他曾走訪北京,認為那裡的確是發展互聯網的首選地。「其實發展網路哪裡都可以,但對初創者來說,行銷和投資資源很重要,因此我的首選是北京,第二是上海」。他舉例說,以前U-start計畫也曾找過投資者,大約吸引5到10家來深入了解,每個基金規模幾百萬、幾千萬台幣,「但在大陸我了解到的,每次可以吸引的投資者一定超過20個,基金規模卻是幾百億人民幣,這個差距就是資源,而大城市就是能吸引最多投資者的地方」。
但是,對於資金有限的他來說,北京、上海生活成本都太高,他最終選擇落腳廈門,在一品威客創客空間註冊廈門亞里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以物易物APP 網民換到好寶貝
鄭聖倫原先單純想將雲端找便宜複製到大陸,「但我看到當地已經有相關平台,而且負責人是雷軍,心想贏不了,只好想別的」。摩托車打車、愛心便當等概念他都想過,但是前者因為大陸一線城市限電限摩,市場有限;後者不符合大陸飲食習慣,只能紛紛放棄。
「後來我想著,大家都會在意金錢,我就想建立一個機制,讓人不用花錢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於是,鄭聖倫開始設計「換貝」,名稱取自貝殼是古代交易貨幣之意,他在平台LOG的貝殼中放了顆珍珠,因為,「珍珠是寶貝的意思,希望每個人來交換的東西,都是自己珍藏的寶貝」。
鄭聖倫表示,現在目標是把人群先攏絡起來,之後才想營利模式。目前,他已和廈門幾家高校如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校內社團接洽,將於8月後展開線上交換和線下市集搭配的活動。另外,近期他輪番和200多位大陸網紅聯繫,「希望讓網紅分享自己的某樣珍藏品,與粉絲互動,也藉此打開平台知名度」。
鄭聖倫以過來人經驗,建議想來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凡事不要想太多」,「我當時也猶豫很久,又擔心離鄉背井不適應,當然真的會有這種狀況,但其實來了習慣就好」。他指出,最重要還是看個人的決心,以及產品是否接地氣。「每個人都想最好直接COPY台灣的產品過來,但幾乎都失敗,反而大陸人知道你的概念後,經過重新包裝卻能大獲成功,創業者必須想清楚這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