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數十回合以及在美國亞特蘭大五天的談判,美國、日本和另外十個環太平洋國家五日終能就「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達成歷史性的實質協議,它將是新一代的最大自由貿易協定,經濟規模占全球近四成。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等十二國代表五日在亞特蘭大舉行的聯合記者會,宣布TPP達成協議,現場立刻響起如雷掌聲與歡呼聲。
與會國家於TPP談判中,同意降低商品、服務的貿易壁壘與制定商業規定。
對美國而言,新協議將為美國開啟在日本和加拿大的農業市場、強化智財權規定、協助藥廠和科技公司獲利,且將建立緊密結合的超大經濟集團,挑戰大陸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美國總統歐巴馬堅信,TPP可望刺激美國經濟成長,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美國與志同道合的太平洋國家相結合。
對日本而言,該國可望從擴大出口汽車與進口食品降價等受惠,但可能因稻米零關稅以及牛肉和豬肉調降關稅等部分開放措施,在農業蒙受打擊。
十二國談判代表就原廠藥專利權期限、汽車裝配規定、乳製品三大棘手難題敲定協議後,TPP協議終能拍板定案。
二○○八年美國宣布加入TPP談判,日本則在二○一三年才加入,而一些政治敏感議題,包括美日汽車業談判等,一再成為協議障礙。談判進入尾聲仍談不攏的是美國與澳洲的生技原廠藥專利權之爭。美國要求專利藥能有十二年智財權,澳洲堅持八年,兩國最後達成複雜的折衷協議,提供至少五年,長則八年的專利權。
另一個最後關頭達成的協議,是加拿大與日本終於首肯進一步開放乳製品市場,准許美國乳製品進入,而紐西蘭也成功說服美國接受更多他們的乳品。
TPP仍有待在美國國會過關,由於美國大選將屆,TPP能否過關,仍在未定之天。一旦過關,TPP將為美國有效擴大廿年前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將日本、澳洲、智利、秘魯和數個東南亞國家均涵蓋在內。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歷經逾五年談判,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12個國家的貿易部長達成最終協議,將創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未來彼此的商品與服務流動將進一步降低貿易障礙,同時,這個占全球40%經濟產值的巨大貿易區也需接受投資、勞動等方面的商業規範。
敲定TPP,也象徵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重大戰略和政治成就。TPP是歐巴馬政府亞洲戰略軸心的經濟支柱,也是面對中國在區域和全球影響力漸增的對策。對上任兩年多以來的安倍政府來說,TPP正是經濟改革的關鍵。
TPP歷經五年多談判,上周起在亞特蘭大展開最終回磋商,會期多次延長,剩下的癥結在於加、日、美、紐的乳製品市場開放之爭,美、澳也對生物製藥應享有多長的專利保護期僵持不下。
12國貿易部長美東時間5日上午9時左右,在亞特蘭大聯合記者會中宣布正式達成協議。歐巴馬隨即發布聲明,讚許TPP將為美國企業帶來公平的競爭環境,安倍也表示,TPP對各成員國來說是「有遠見的政策」。
12國貿易部長拍板的協定,仍需由各國領袖正式簽署與國會批准。不少人批評協商過程不透明,而且太偏重企業,未來幾個月交付各成員國國會審議時,這些聲音將格外響亮。
無論如何,TPP仍是1994年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催生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最重大的貿易協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