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公投法門檻大幅下修 1800人就可提案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17/12/13 第62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公投法門檻大幅下修 1800人就可提案
記者丘采薇、劉宛琳/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院三讀通過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各項門檻大幅下修。公投提案門檻下修至應達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的選舉人總數萬分之一以上,成案連署人數應達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點五以上,最後通過門檻降為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超過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即為通過。

469萬人贊成即過關

根據中選會估算,未來約一千八百人就可提案,約廿八萬人連署就可成案。至於通過公投門檻刪除「雙二一制」,修正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中選會預估,未來通過公投案約需四百六十九萬人贊成。

公投法修正案三讀後,蔡英文總統也在臉書發文說,公投法立法多年來的各項缺陷,就此走入歷史,「打破鳥籠、還權於民,這是人民作主的歷史時刻」。包括立法院長蘇嘉全、朝野黨團幹部都稱這是還權於民的重要里程碑。

領土變更入公投遭封殺

朝野對公投法修正昨有攻防,時代力量提出將領土變更、憲法改革、新憲複決納入全國性公投適用事項,與兩岸政治協議應強制公投,都遭到民進黨團以人數優勢封殺。

根據三讀條文,公民投票適用事項,依憲法規定外,其他適用事項包括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之創制、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含括地方自治條例之複決、地方自治條例立法原則之創制、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預算、租稅、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

朝野對行政院是否擁有公投提案權也有不同意見,國民黨及親民黨反對,但不敵民進黨團人數優勢。三讀條文明定,行政院被賦予公投提案權,經立法院同意後交由主管機關辦理。

昨天通過的公投法各項門檻,均比照去年十二月初審通過內容,包括公投年齡從廿歲降至十八歲;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全國性公投主管機關改為中選會;主管機關應建置電子系統,提供提案人的領銜人徵求提案及連署。

對於國民黨團要求納入「不在籍投票」,民進黨團也提出修正動議。新增「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為之,其實行方式另以法律定之。」相關辦法將另訂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或是制定不在籍投票的專法。

 
TOP
專題
不在籍投票沒過 國民黨遺憾
記者鄭媁、許家瑜/台北報導聯合報

「公民投票法」修正案昨天在立法院完成三讀,對於這次修法排除變更國土、國號等憲法層次公投事項,各政黨態度明顯不一,國民黨團大表欣慰,時代力量卻感到不解;但對於不在籍投票遭到封殺,國民黨覺得遺憾,民進黨則期待相關部會盡速提出不在籍投票草案,加以落實。

爭議許久的公投法修正案,終於在立法院三讀,不過過程中,朝野針對部分條文展開攻防。時代力量黨團在立法院會提出「兩岸政治協商需經公投」、「新憲法」等修正動議,立刻遭其他三黨聯手否決。時力黨團表示,「在公投法通過興奮激動之餘,仍帶有一絲遺憾」,認為民進黨執政後未能貫徹以往主張,「除了遺憾,更是不解」。

時力黨團強調,馬英九及蔡英文前後兩任總統在競選時,均曾公開主張的承諾,「有關於與中國間之政治性協商必須經過公投」。但去年新國會所提出的民進黨團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中,並未列入此一條文,稱「將改放入公民投票法之中」,但審查公投法過程中又將其移除,昨天又封殺時代力量黨團的再修正動議。

針對時力提案納入領土變更、兩岸等議題,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強調,要回歸各自法律處理,不應該用一個程序法規規定制憲的思想。

國民黨團書記長林為洲表示,公投法終於回歸正軌,黨團也鬆一口氣。我國歷經六次公投,以往多是宣示作用的政治性公投,沒有一次是法律案的複決;此次修法,有關修憲議題即回歸憲改程序,兩岸議題回歸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框架,讓公投真正屬於人民,反映民意需求。

只是對於不在籍投票,林為洲質疑說,民進黨表面回應「精神上支持」,卻否決國民黨的修正動議,並提出未來另立專法的主張,實質上就是採拖延戰術;民進黨含糊其辭、立場模糊,恰好凸顯「打假球」的心態。黨團將在下會期提出「不在籍投票」法案,呼籲民進黨信守承諾,盡快讓此制度付諸實現。

民進黨團書記長何欣純則說,在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努力下催生公投法,許多黨內民眾也曾經歷這段苦行運動,昨天打破鳥籠公投,提案、連署、通過門檻全面調降,見證台灣民主進展,期待相關部會就不在籍投票盡速提出草案,並且落實。

 
TOP
打開鳥籠 朝野憂:恐陷入無量公投
記者許家瑜、鄭媁、周志豪/聯合報

公投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下修提案、通過門檻,朝野立委均認為,未來公投將會變多,甚至可能淪為政黨的政治操作工具。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認為,公投不是洪水猛獸,公投法門檻降低,未來公投案勢必會增多,「這是可以預期的」,讓創制複決權真正回歸於民,也可能衍生成直接民主挑戰代議政治狀態。而未來國民黨團也會就勞基法、促轉等部分提起公投,呼籲不要淪為政治操作。

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直言,修法把門檻降這麼低,未來進入公投的絕對都是重大議題,要採簡單多數決,「由少數決定多數人的權益,這是非常可議的」,通過成案門檻須廿八萬人,對民眾而言可能很困難,但只要政黨介入,成案將變得非常容易。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說,雖打開鳥籠破除「雙二一門檻」,台灣明年與二〇二〇都是重大選舉年,將來廿八萬人連署便可成案,迫使全民要對公投表態;又只要四百六十九萬人贊成,公投案就可通過,「四分之一決定四分之三,少數綁架多數未來」,台灣恐陷入「無量公投」政治災難。

李鴻鈞擔憂,除公投門檻降太低,未來會被政黨綁架成暴投公投,行政院未來權力也將無限擴大,「只要在立法院過不了的法案,都可付諸公投,」又沒有納入責任如內閣總辭或其他配套,實在令人擔心。

李鴻鈞說,親民黨團和國民黨團一樣,主張促轉條例範圍應追溯至日治時代,但目前尚未看到國民黨團釋憲草案。與其要釋憲釐清違憲爭議,現在不如趁公投法提案、過關門檻下修,「提公投案還較快。」

 
TOP
以前沒過的6公投 按新法可過4個
記者程平/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案,依照新版本計算,過去六項未通過的全國公投案,將會有四項達到過關門檻,包括前總統陳水扁在二○○四年發動的強化國防公投、對等談判公投,以及藍綠二○○八年各自提出返聯、入聯公投。

陳水扁當年是以總統身分提出強化國防公投、對等談判公投,這兩項公投因為投票人數,未達全國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皆為不通過。以強化國防公投為例,當時投票權人數有一六四九萬人,投票人數七四五萬,投票人數對投票權人數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一七,儘管有效同意票有六五一萬人,因投票人數未達全國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提案因此遭到否決。

新修正的公投法,門檻改為有效同意票須多於有效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提案即為通過。以新法門檻來看,當年的強化國防公投,有效的不同意票為五十八萬人,加上已跨過四分之一門檻,代表公投提案通過;至於對等談判公投,也是類似情況。

二○○八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先發動入聯公投,國民黨跟著發起返聯公投,差別在於民進黨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國民黨主張以中華民國、台灣或其他名稱申請重返聯合國。這兩項公投若依新制,都會通過門檻。

至於拿新計算方式也無法通過門檻者,包括二○○八年針對追討國民黨產的討黨產公投,以及鎖定陳水扁提出的反貪腐公投。這兩項公投就算合併立委選舉舉行,選民仍不熱中,有效同意票未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TOP
18歲可公投 台少盟:還權58萬青年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十八歲即有公投權。推動十八歲公民權多年的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說,此修法象徵「觀念的轉變」,這也是世界趨勢,台少盟下一步打算推動修憲公投,將憲法規定的投票年齡下修到十八歲。

台少盟昨與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聯合發表聲明說,此一修法不僅破除高門檻的鳥籠公投魔咒,也跨出台灣民主政治歷史性的一刻,「首度還給五十八點四萬名十八歲青年第一張進入公民社會的公投門票。」

葉大華受訪時說,此一修法是讓十八歲青年擁有公民權的第一步。公投法多為區域性議題,如金門博弈、蘭嶼核廢料等議題,皆可讓在蘭嶼、金門長大的青少年,藉由投票參與與己身密切相關的公共議題,培養面對民主社會的能力。

「青少年愈早有投票權,愈不會對社會與公眾議題冷漠、疏離。」葉大華表示,基於世界人口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動的迅速,青少年意見能廣納於各項公共決策中,是民主國家共同趨勢。台少盟呼籲說,後續中選會與教育部責無旁貸,應針對公投首投族進行溝通工作與公投教育。

 
TOP
新聞眼/公投法脫韁野馬?夢想成真?
本報記者林河名聯合報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從「還權於民」的觀點,修正內容降低提案、連署及通過門檻,確已「打破鳥籠」。只是,掙脫鳥籠的公投法,會不會像跳出神燈的精靈,一方面讓人民夢想成真,一方面又變成難以駕馭的怪獸?

此次公投法修正延宕整整一年,國、親有疑慮,連民進黨都猶豫再三,直到三讀前,還憂心初審版本「門檻太低」,甚至探詢國民黨團拉高門檻。民進黨團的反應,說明了在野、在朝的不同思維。在野主張「打破鳥籠」,在朝又擔心公投變成脫韁野馬。只不過,國民黨這次學乖了,沒有當民進黨的「煞車皮」。

儘管民進黨有所疑慮,昨天仍依初審門檻完成修法,不但投票權降為十八歲,全國性公投約一千八百多人即可提案,連署門檻約廿八萬人,而只要四百六十九萬餘人投票,且有效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就算過關。

按此推算,過去六次均未過關的全國性公投,將有「強化國防公投」、「對等談判公投」、「台灣入聯公投」、「務實返聯公投」四項公投可以過關。

即使涉及統獨敏感神經的領土變更、修憲等議題並非公投適用對象,但從過去例子來看,公投命題可能遊走灰色地帶,如果有心,並非不能操弄,更別提未來只要一千八百多人即可提案。

公投不是洪水猛獸,僵固的法律也有必要修正,但昨天公投法修正案三讀後,許多政治人物大加推崇「人民作主」,卻忘了這其實是對「代議制度」的極度不信任。

 
TOP
話題
川普簽國防授權法 美台軍艦互停列國會意見
華盛頓記者張加/十二日電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十二日中午十二時(台北時間十三日凌晨一時),在白宮簽署「二○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成為法律,NDAA提到,國會認為美方應考量美台軍艦互停的適當性與可行性、資深官員交流,以及應邀請台灣軍隊參加「紅旗」軍演等。

針對國會將增進台美關係相關文字寫入NDAA,中方多次表達不滿並提出交涉;中國大陸駐美公使李克新日前在華府指出,他曾告訴美國國會友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港)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如今川普簽署成為法律,後續效應仍有待觀察。

資深外交人士指出,NDAA有關美台關係的部分,包括軍艦互停、邀請台灣參與軍演等比較敏感的條文,多屬於對行政部門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不過,不管具不具法律約束力,白宮、國防部等行政部門是否願意執行、或是執行的程度才是關鍵。

美台軍艦互訪雖寫入法案,但為「國會意見」,且內容與眾議院最先提出的版本有些不同,參、眾兩院協商後的版本未要求國防部於提交報告,評估美台軍艦互停的可行性,立場較為軟化。

國會也認為,美方應支持擴大台灣人員在美受訓或與美軍共同受訓的交流計畫;在西太平洋進行美台雙邊的海軍演習;考量美台軍艦重新相互停靠的適當性與可行性。

此外,關於對台轉移防禦軍備與服務的程序正常化,國會希望美國國防部未來收到台灣政府遞交軍售要價書後,須在一二○天內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評估報告。

而在法案生效後一八○天內,國防部與國務院須每半年定期向相關委員會簡報台灣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美台之間的軍事合作狀態,以及台灣要求轉移防禦軍備或服務的情況。

法案中並依據「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重申對台承諾,指美台應合作改善台灣的自衛能力。

 
TOP
李克新武統台灣說/美國務院:鼓勵兩岸對話
華盛頓記者張加/十二日電聯合報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公使李克新日前表示,美軍艦若抵台,將武統台灣。美國國務院對此表示,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國長久利益,鼓勵兩岸對話;美國聯邦參議員柯頓則說,美國不得輕視北京的武力威脅,敦促總統川普及國會加速對台軍售。

美國國會「二○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要求評估美台軍艦互停的可行性,李克新八日在華府指出,他曾告訴美國國會友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港)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電子郵件回覆記者詢問時表示,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國長久利益,美方鼓勵北京與台北當局進行建設性對話,尋求透過兩岸人民都可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分歧。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則表示,李克新的說法主要是針對美國,也符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孤立台灣的主張,還可避免讓習近平親口說出。此外,一般情況下,不預期美國政府會在軍艦互停或高層官員互訪方面改變其作法,李克新的說法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可能有限。

柯頓十一日發表聲明指出,嚴正看待中方對台威脅,敦促川普與國會加速向台灣出售防禦性武器,並且讓台灣參與美國聯合軍演,美方不得輕視北京的武力威脅。參議員魯比歐表示,美國與台灣長期以來具有安全關係,他支持今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要求海軍加強與台灣之間的夥伴關係。

曾在前總統小布希政府擔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主任的包士可說,李克新的談話是否影響美中台關係,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堅定不理會這樣的威脅,並且進行港口互訪;華府應該向北京清楚表態,美方也握有籌碼。

 
TOP
觀察站/美台軍艦若互停 衝擊兩岸
華盛頓記者 張加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二日簽署「二○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成為法律,內容包括考量美台軍艦互停可行性等「國會意見」。雖然意見屬建議性質,不具法律拘束力,但考量目前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可能產生的政治效果卻不容小覷。

據參、眾兩院最終通過的協調報告,考量美台軍艦互停可行性、邀請台灣軍隊參加「紅旗」等軍演、對台轉移防禦軍備與服務的程序正常化等皆屬國會意見,行政部門「參考」即可。

對於自詡為談判高手的美國總統川普而言,獲得美國國會的「授權」,日後在與中方打交道時,NDAA中有關台美關係的部分或許可拿來當作籌碼,以落實他「美國優先」的目標;不過,對台灣而言,在目前的兩岸關係之下,接不接受美方的「善意」,接受對台灣是利或弊,台灣必須仔細思量。

法案中與台灣相關內容,也有具法律拘束力的部分。國會要求國防部未來收到台灣政府遞交軍售要價書後,須在一二○天內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評估報告,同時在法案生效後一八○天內,國防部與國務院須每半年定期向相關委員會簡報台灣面臨的安全挑戰等狀況。

國會意見文字通常以「應該」表達,如二○一七年的國防授權法寫道,國防部長應執行美台間高級軍官與資深官員交流計畫,但一年以來,尚未見到互訪的美台軍官或國防部官員層級出現重大突破。

況且一向被視為「友台派」的內定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的薛瑞福,他在任命聽證會書面問答中也明確表態支持美台軍艦互訪,並指這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雖然薛瑞福補充,若國防部有不同看法,他願意了解反對方的論點,仍讓不樂見美台實現軍艦互訪的中國大陸十分擔心。

 
TOP
要聞
空汙法修正案 趕月底付委審查
記者林河名、鄭媁、許家瑜、聯合報

行政院會預計明天通過「空氣汙染防制法」修正草案,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與中南部縣市長座談,對於此次「空氣汙染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工廠操作許可證展延期限改為三到五年,有縣市長反映應從兩年起跳,環保署長李應元昨午受訪時正面回應表示,展延期限將統一訂定為三年,但強調這「絕不是台塑條款或者台化條款」。

會中不少縣市都提到「跨域汙染」,要求空汙基金以受害程度來分配,昨天也有綠委要求將固定汙染源的空汙費百分百給地方使用。李應元說,各地區受害程度不同,依照受害程度來分配資源作為準則,而不是平均分配;中央若沒有資源調度,無法給予受害較多、但財政比較困難的縣市,也不公平。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何欣純則表示,空汙法送立院後,希望能趕在月底前、或一月臨時會時排委員會審查,藉此宣示民進黨對抗空汙的決心。國民黨衛環委員會召委蔣萬安表示,空汙法應來不及在法定會期內處理,若民進黨團願在臨時會處理,他支持;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也贊成臨時會處理。

昨天在縣市長座談中,行政院還提出七項空汙防制事宜,請地方政府配合,包括:改造或汰換商業鍋爐;督促餐飲業增設油煙防制設備;紙錢集中焚燒,推動「少香、少金、少炮」;營建及堆置廠揚塵管制;遏阻稻草露天燃燒;加強河川揚塵防制;加速汰換一、二期柴油車及二行程機車,補助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等。

據轉述,會中包括嘉義、台南及南投等許多縣市,都提到「跨域汙染」問題,希望中央分配空汙經費時,多考慮各縣市狀況。賴清德表示,空汙是要誠實面對的問題,中央與地方要合作,務實擬定計畫、踏實處理。

李應元昨天接受廣播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指出,針對固定汙染源管制,賴揆與地方首長已經確認,相關標準、準則還是由中央統一制定;有關操作許可證的期限方面,則接受地方首長的建議,將從原本修法的二至五年,訂為三年,且若業者在許可期間有重大違規,各縣市可壓縮至三年以下。

李應元也說,修法有新增「好鄰居條款」,要求各地方政府應該與鄰近縣市溝通,像是彰化受到台中火力電廠影響,彰化縣就可以跟台中市共商空汙防制計畫。

 
TOP
學者:這次修空汙法 僅處理到皮毛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預計在明天院會通過空汙法修正草案,但學者專家對草案內容看法保留。對草案在特定情況下鬆綁燃氣上限,環保署前署長魏國彥昨天質疑,燃氣也非乾淨能源,且此政策「法源基礎何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長詹長權則說,這次修法僅處理到皮毛,恐連「治標」都談不上。

依目前政院修法方向,未來在緊急應變、維持正常供電的情況下,燃氣發電擬不受總量管制限制,但魏國彥說,天然氣發電最終仍是火力發電,仍會排放出二氧化碳與細懸浮微粒PM2.5的前驅物質,非乾淨能源。

他還說,天然氣發電廠現都已經過環評,有年許可量,若要增加發電量,依規定要補環境差異分析,以確保程序正義與實質環境保護,未來若主管機關說放寬就放寬,「法源基礎何在?」另行政院計畫將二成空汙基金撥給地方,但應補助地方加強移動汙染源(交通)的控管,而非「獎勵」他們減少固定汙染源(電廠)的燃料使用。

詹長權表示,這次修法恐連治標都談不上。他舉例,政府一直在談移動汙染源的二行程機車,二行程機車是都會交通汙染源重點,但在鄉下主要受工業汙染,工業區內的交通汙染源主要是柴油客貨車,這些柴油貨車主要是運煤、運送工業產品所衍伸的汙染,地方要汰換移動汙染源,重點應在柴油車。

詹長權說,北部都會空品相較中南部好,空汙法修正主要在解決中南部受到工業汙染的問題,政策最終目的若變成中南部空品繼續惡劣,恐擴大南北空汙不平等。

 
TOP
柯一正、王小棣 號召周日遊行反空汙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環保署昨在高雄市舉辦「國營事業空汙改善聚焦座談」,環保團體批評國營事業空汙改善計畫與空汙貢獻度相比,根本是「九牛一毛」,要求台電、中鋼、中油做出「三年內減量百分之五十」承諾。對環團訴求,主持會議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坦言只能就客觀事實做出承諾,「但不是說三年內做不到就完全不做」。

此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與南部反空汙大聯盟昨天早上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預告將於十二月十七日在台中、高雄同步舉辦反空汙抗暖化大遊行,導演吳乙峰、柯一正、王小棣等人也到場力挺。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召集人、醫師葉光芃表示,優先加速治理中南部空汙,首要訴求就是政院南遷,因為中央官員改到中南部進行辦公,才能親身體會空汙的程度,感同身受不見藍天的日子。

環保署會議一開始針對「國營事業盤點減量結果」簡報,國營事業固定源排放量大,包括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排放量百分之七十九與百分之四十二,列為優先評估減量對象,且從九十九至一○五年,已分別減少百分之卅五及百分之十九,未來將續改善。

不過,這些減量成果當場遭環團質疑。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興達電廠許可證雖刪減兩成燃煤量,但與排放量相比少得可憐;一、二號燃煤機更要到一一三年才汰換,「孩子都從國小念到國中了」。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秘書長邱春華也批評,檢視幾家國營事業的改善計畫,中鋼未來五年減汙百分之零點三,中油未來三年減汙百分之三,台電興達電廠未來六年減汙連十萬分之一都不到,趨近於零,「我們的孩子每天活在空汙中,到底還能忍多久?」

詹順貴表示,最近和國營事業對排汙量大的老舊設備盤點,但各廠條件和製程不同,「做得到才端出來」。

 
TOP
名家觀點/用能源政策解套空汙
記者徐碧華記錄整理經濟日報
如何解得了空汙?我的答案很簡單:讓核能電廠滿載,把燒煤的發電機組降載。不圖此想,其他的方法都是捨本逐末。

如果政府不圖「用能源政策來解空汙的套」,那麼民眾應該知道怎麼辦-買防毒面具吧,中國大陸對防毒面具已有不少創新商品,值得借鏡。

談起解決之道,會覺得我好像在講玩笑話,不管是啟動核電或者是戴防毒面具,聽起來好像又是個無解,或者太過火了,但,不折不扣確是實話。

今年的空汙那□來?我試著不用數據,免得搞得大家頭昏。用觀察、用經驗,民眾也大概可以斷定,這一波空汙來自「燒煤」。誰燒煤?增加燒煤的元凶跑不了電廠,所以,各地方政府才會限制電廠生煤用量。

當然石化工廠的大煙囪排放、汽機車的廢氣也是主要來源,但和往年比,增量明顯來自燒煤。以往核電廠正常運轉時,空汙並沒有這麼嚴重。不增加燒煤,回到用核電,大家就不用這麼辛苦地「用肺發電了」。

要求石化工廠減排、汽機車減排,短期內幫不了大忙,石化工廠減排減產,恐怕會影響就業;電動車現在還太貴,不可能全面使用。減排的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能源政策的討論。

能源政策其實是很單純的選擇題,只有幾種選擇,核能、燃煤、燃氣、再生能源,晚近已不談燃油,燃油發電一度要十幾塊,比再生能源的一度六塊多還要貴。

從減排的角度看,不用核能,就以再生能源取代。政府也想這麼做,只是離岸風機還沒有架、太陽能板還不普及,緩不濟急。再生能源占比上不來,只有用燃煤或燃氣取代,燃氣又受限於港口、接收站、輸氣管線,短期內同樣無能為力,「用力燒煤」成了取代核能角色的唯一選擇。

其實,如果兩岸關係良好,燃氣還有一條路可以走,可以從廈門拉一條輸氣管到台灣,也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就像蘇格蘭從北海拉管線輸氣。燃氣也有排放問題,只是排放只有約燃煤的一半。

不啟用核電、又不想燒這麼多煤,還有一條捷徑,就是節電。不要用那麼多的電,就不用燒煤發電,只是,節電最有效的工具已經給廢了。「以價制量」是最見效的市場手段,提高電價就會少用電,但政府日前在立法院已暗下承諾,明年10月不漲電價。

想提高電價是不用耍手段的,國際上油、氣、礦物價格在上漲,台電只要自然反映成本就行了,民眾也不會抗議,但政府話已出口…已難收回。

至於近期討論最多的空汙法,在我看來,主要還是「要錢」的法案,並不是個減排法案,中央爭取向排放者多收一點空汙費,地方也向中央爭取多分一點空汙費。誰增加排放,就多繳空汙費。

多繳空汙費對企業尚有排放抑制作用,對台電應該沒有效,台電可以轉嫁到電費中,要掏錢付費的是你、我消費者的口袋。

我的意思是,不能寄望空汙法的修法來減排。如果政府最後拿出來的手段只有修空汙法,沒有核電,那麼你我最佳對策是「趴低一點」,因為空汙會往高處去。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京明口述)

 
TOP
焦點新聞
法國問題奶粉 下架破10萬罐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聯合報

法國乳製品大廠「拉克塔利斯」(Lactalis)發現自家生產的嬰兒奶粉遭沙門氏菌汙染,緊急展開全球性下架,台灣也確認有三家業者進口,經食藥署清查,截至昨天,確認市面上有八款嬰幼兒奶粉,總計十批號受影響,已在台出貨超過十萬罐奶粉,這也是繼二○○八年三聚氫胺毒奶事件後,台灣最大規模的奶粉汙染下架事件。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鄭維智表示,已經要求所有使用到疑受汙染奶粉的產品於昨天凌晨以前下架,否則最高可處三百萬元罰鍰。

國內嬰幼兒奶粉多採一到四的編號,一號是給零到六個月的嬰兒使用、二號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三號指一到三歲、四號指三到七歲。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表示,此波疑受汙染的嬰幼兒奶粉多為一到三號、適用三歲以下寶寶的奶粉。

佳格食品業務處長黃祥蓉說,受到影響批號奶粉已全面下架回收,消費者可來電退貨或是選擇其他佳格的嬰幼兒奶粉。友華生技公共事務處長陳嬿娟則說,公司此次下架數量不多,且有其他的產品可以取代下架產品,影響有限。

 
TOP
千萬旅次達標!官方好嗨 業界冷淡
記者王思慧、侯俐安、陳嘉寧/連線聯合報

今年第一千萬來台旅次昨天產生,交通部觀光局歡喜迎賓,表示這已是連三年破千萬旅次,顯示台灣已成千萬觀光大國。不過,相較官方的興高采烈,觀光產業卻顯得「平靜」,感嘆無感。外界也關注,數字背後是否反映觀光產業實況?來台觀光消費力是否有跟著正向成長?國內觀光旅遊是否有隨著量增,帶動質的提升?學者提醒,恐怕更值得在數字外省思。

昨早新加坡廿三歲旅客陳珏甹抵達桃機,成為今年第一千萬次旅客,她與家族共九人來台觀光,觀光局準備大禮迎接;預估下周也可能迎來首次的百萬次南韓觀光客來台。

但根據統計,今年八月起陸客來台雖漸回溫,但一到十月陸客來台仍僅二二四萬人,比去年同期少二成七;去年觀光外匯則跌到四三二二億元,創三年新低,業者預估今年因陸客仍少,觀光外匯恐持續負成長。

且過去一年,遊覽車、旅遊業、旅行社紛傳倒閉求售潮,業界對千萬觀光旅次無感。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說,旅客結構調整,自由行旅客增加,且以大台北旅遊為主,中南部、花東感受不到;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林建良也說,過去一年陸客不來,不少司機早已轉行。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助理教授遲恆昌說,觀光轉骨需要時間,政府不必抱著「輸人不輸陣」的心情衝量,如何理解客群需求、提升旅遊深度才重要,否則今年靠補貼救急衝數字,顯得很可憐。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也說,人多不代表觀光產業興盛,要看旅客停留天數、平均消費金額及重遊率等指標;且東南亞旅客人數雖成長,但停留天數四、五天,比陸客七、八天少。她說,台灣想開發新南向市場,還須更了解東南亞國家文化,並增設穆斯林友善環境。

台北市旅行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說,目前自由行旅客多,飯店假日住房率約四成,東南亞旅客也仍以首次來台居多,重遊率約一成六,但做東南亞的旅行社少、導遊語言能力尚不足,建議政府可多投資預算在新南向。

 
TOP
政治新聞
共軍又演訓 首提「繞島巡航」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聯合報

中共空軍近來不斷穿越第一島鏈演練引起各界關切。中共空軍發言人申進科昨天說,中共空軍在十一日開展例行性常態化體系遠洋訓練,多架轟炸機、偵察機「繞島巡航」訓練,錘鍊提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

申進科是在空軍高中級幹部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時說明空軍演訓情況,共同說明的還有東部與南部戰區的兩名空軍司令員等。

申進科說,十一日開展的體系遠洋訓練,空軍出動轟6K、蘇30、殲11和偵察機、預警機、加油機等多型多架戰機。轟6K等戰機成體系飛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實施「繞島巡航」等訓練課題,提升遠洋機動能力,檢驗遠洋實戰能力。

央視報導稱,共軍自二○一五年展開遠海訓練,當時是一年四次,現在是一月多次,戰技、航技不斷提升,成為常態化、體系化、實戰化,適應海上遠程作戰方向準備。

環球時報日前發表社評稱,共軍常態化「繞島巡航」,是兩岸力量對比愈發懸殊,導致台海局勢主動權已落入大陸之手的縮影。

中共十九大後,共軍主力機型密集演習,官方公布的有:十一月廿三日,轟6k等多機型前出宮古、巴士海峽聯合訓練並飛赴南海巡航;十一月廿九日,數架殲11D從南部某機場直奔海洋深處,並實施空戰對抗;十二月四日,偵察機從華北某機場赴黃海、東海進行實戰化演練,「飛了過去沒有去過的航線,到了過去沒有去過的區域」;以及十二月十一日空軍多機型的「繞島巡航」。

 
TOP
水利會總資產逾兆 藍動員反會長官派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聯合報

強烈反對水利會長改官派,國民黨昨天正式宣戰並下達動員令,一旦立法院會本周五決定將「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付委審查,國民黨將結合全國十七個農田水利會,並且動員北北基黨員和支持者,在立法院外發動街頭抗爭。

身兼台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長的國民黨雲林縣黨部主委林文瑞,昨天在黨中央主委會報指出,全國十七個水利會的總資產,並非外傳的三千多億,除了七百多億的現金外,不動產若以現值計算,總資產將超過一兆元,民進黨政府將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會長官派,形同是將水利會的資產全部納為民進黨政府所有,水利會絕不能接受這種作法。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昨天將攸關水利會長官派的「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列入周五院會議程,國民黨昨天召集各縣市黨部主委會報,已經做好全面迎戰準備,一旦周五付委審查,將在立法院內、外同步發動抗爭行動。這也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上任後,首次由黨中央發動的大規模街頭抗爭行動。

林文瑞今天將在國民黨中常會專案報告「農田水利會不應改制為公務機關」,國民黨已動員全國十七個水利會會長或代表參加。

 
TOP
扁今出席簽書會 不致詞
記者蔡孟妤、白錫鏗/連線報導聯合報

凱達格蘭基金會今將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辦「陳水扁總統照片集」簽書會,基金會執行長、前總統陳水扁兒子陳致中表示,陳水扁將出席,但不致詞。

台中監獄副典獄長林順斌表示,經審核,認定簽書會非政治活動,同意扁參加,但要求遵守「四不」規定。

「陳水扁總統照片集」簽書會由凱達格蘭基金會主辦,國史館、高市文化局、高雄市立圖書館協辦,今天下午二時到四時在高雄市圖書館總館舉行,因空間有限,參與人數約限二百六十人,現場發號碼牌入場。

凱達格蘭基金會董事長高志鵬將陪同陳水扁出席,另國史館長吳密察、高雄市長陳菊也受邀以貴賓身分致詞。

「陳水扁總統照片集」由國史館出版。陳致中表示,國史館為歷任卸任總統進行口述歷史,並先出版照片集是慣例,陳水扁相關的口述歷史工作,國史館正在進行。

林順斌指出,簽書會不是政治活動,且提出醫療計畫,因此同意,但要遵守「不上台」、「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採訪」等規定。

 
TOP
社會新聞
連兩天 20歲女子到幼園、小學割傷學童
記者謝進盛、修瑞瑩、曹馥年/台南麥p合報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林姓女子,前天涉嫌持美工刀闖進幼兒園割傷一名女童左手腕,獲交保後,昨天又到一所小學涉嫌割傷男童左手臂,引起家長人心惶惶。台南地檢署向法院聲請預防性羈押遭駁回,法官裁定林女強制就醫,將她送往嘉南療養院收治。

林女父親表示,女兒有身心障礙證明,因精神疾病持續就醫,不久前狀況好轉,曾正常工作。前天上午九點原本要去上班,不知何故竟到學校傷人,女兒交保後即回家。昨天凌晨三點,他確認女兒在家中睡覺後才休息,沒想到一早女兒又外出傷人,造成校園不安,他深感抱歉。

檢警調查,曾在超商擔任店員的林姓女子(廿歲)前天上午八點多,闖進新市區一間幼兒園,一名四歲女童獨自上廁所時,遭林女持美工刀割傷左手腕,被害女童趕緊跑回教室向老師求救,經送醫縫合四公分長傷口後,已無大礙。轄區警方據報到場逮捕林女,依傷害罪嫌移送法辦,檢方訊後命她以二萬元交保。

昨天清晨六點半,林女又進入距離幼兒園約三公里的一所國小,上午七點十分,一名隻身在教室的七歲男童,遭林女以美工刀割傷左手臂及左手心;被害男童立即逃出教室求救,經送醫治療傷勢無疑。

警方據報後在校內逮到林女,依傷害罪嫌移送法辦。林女承認帶著美工刀進入校園,但對後續傷害學童舉動,她供稱「我忘了」。

外界質疑方為何沒在林女第一次傷人時就聲請預防性羈押?南檢說,因林女無前科,沒有事實足認為她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林女昨天再度犯案後,檢方即向台南地方法院聲請預防性羈押,若法官認無羈押必要,建請強制就醫。

台南地院指出,林女涉犯兩次傷害,都是在精神障礙情形下所為,並非故意連續傷人。審酌她權益,就醫較有利,林女犯行雖可能引起社會紛擾,但在強制就醫後應可防止,無羈押必要,裁定送醫療處所強制就醫。

 
TOP
不能控制情緒 世新男生傷學妹羈押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聯合報

世新大學陳姓大三男生追求學妹遭拒,九月起連續三個月騷擾學妹;前天,他持水果刀校園內朝學妹砍殺三刀,依殺人未遂罪送辦,檢方聲請羈押;台北地院認為陳涉犯重罪,有再犯、逃亡之虞,裁准羈押。

裁定指出,陳九至十一月數次騷擾、跟蹤學妹,以摀嘴巴往後拉的方式壓制被害人,相隔僅一個月又持刀砍人,短期內多次「主動接近被害人並有侵略性身體接觸」,顯然無法控制情緒,且他在公共空間犯罪,危害社會秩序也危害被害人的安全,應予羈押。

被害女學生家人稱差點就刺中頸動脈,她母親昨哽咽說:只要刀子偏一點,「誰賠我一個女兒」;並透露女兒長期被騷擾,過去未提告,是不想讓對方人生留下汙點,沒想到反遭對方砍傷。

陳雖辯稱是因被害人閃躲,不小心劃到她的頭部與頸部,「並不想傷害學妹」,但法院根據他揮砍的部位、次數、方式及從被害人受傷的部位觀察,陳並非臨時起意,犯殺人未遂罪犯罪嫌疑重大。

 
TOP
經濟新聞
賴揆拜託企業3萬起薪 張忠謀這麼回他...
記者潘羿菁、林河名/台北報導聯合報

企業請他「五年內凍漲基本工資」

工商協進會昨天舉行「工商早餐會」,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來首次出席並共同主持。賴清德提到,拚經a濟不能光靠政府,呼籲上市櫃公司起薪調至三萬元,產業界同意加薪留才;但業界期盼政府承諾「五年內基本工資凍漲」,政院沒有應允。

工商協進會昨天一早在台北花園大酒店舉行早餐會,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與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等人都到場。

但勞團聚集酒店門外抗議,並指修惡「勞基法」版本才剛通過初審,賴揆馬上和工商大老碰面,簡直是投誠資方的具體表現。

賴揆致詞時指出,南韓與日本都在吸引國內優秀人才,政府努力創造合宜投資環境、排除障礙,讓企業在台投資,因此政府希望企業提高薪資待遇,雙方攜手推動經濟發展。

他強調「拚經濟」是目前行政團隊優先要務;除了拚經濟,政府也要積極解決各項台灣社會問題,讓國人「安居」。他也透露,預計在下個月提出友善的生育養育環境對策,以解決台灣嚴重的人口老化、少子化社會問題

張忠謀回他「政府勸調薪違反自由市場」

但針對賴清德呼籲上市櫃公司起薪應為三萬元,張忠謀回應,台積電每年調薪,不用政府喊加薪,企業本會自動調薪;不過政府勸企業調薪違反自由市場規矩,如果台灣薪資待遇低,人力可以到大陸、美國去,換言之,人力市場是自由市場,不是僅限於本地,應該是全世界的流動。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政院調薪軍公教人員百分之三之際,企業也多有響應,業界平均調幅有百分之五;至於起薪待遇,許多上市櫃公司都超過三萬元,以台玻為例,月薪加產銷獎金早超過三萬元。

蔡明忠則說,上市櫃公司應該都會響應政府的期待,不過薪資不漲跟物價有關係,政府應該維持物價溫和上漲推升薪資所得自然成長,才能改善大環境。話鋒一轉,蔡明忠也提到,工商界配合政府期望調整薪資後,希望政府檢討最低工資的頻率可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協進會建議之一提到,產業界認為,上市櫃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將起薪調至三萬元,因此期盼政府承諾五年內凍漲基本工資。

 
TOP
企業拜託政府:解決土地、人才、電力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聯合報

工商協進會昨天舉行「工商早餐會」,會中提出七大議題,包括五缺後續規畫、稅制改革與產業創新等,其中五缺仍是重點。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說,土地、人才與電力是企業是否投資的關鍵因素。

七大議題包括五缺後續規畫、稅制改革、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或兩岸政策、其他政策與發展環境協助及簡化行政組織與區域畫分,提升行政效率。

在五缺後續規畫中,工商協進會盼望穩定電力供應與合理電價,這是產業持續根留台灣的關鍵。然而面對空汙減排、工商發展與民生需求等,有鑒於地方政府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電廠減少生煤使用量並降載發電,建請行政院明確表明,空汙管制應以末端排放為標準,在未超標情況,不宜限制火力發電廠使用原料與發電方式。

政府大力推廣太陽能屋頂發電計畫,建議要針對太陽能業者有具體審核機制、要求具備履約保證、建築專業證照與費料回收以及永續經營廿年以上能力。針對近年儲能系統設計與電池管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工商協進會也籲訂定企業或是民眾建置儲能設備的獎勵政策。

此外,工商協進會也盼望政府修訂勞工政策與相關勞動法規,應該針對產業特性制定專章,而勞資協商機制,勞工代表應為企業所屬工會,而非產業工會等外部公會組織。稅制改革部分,呼籲財政部參考國外作法,針對國人海外資產回流,提供階段性租稅減免。

新南向政策方面,工商協進會希望政府加速與台商重點投資國家或是地區洽簽或更新租稅、投資保障等經濟合作協議。最後則是盼望政府加速修正財政收支畫分法,有效分配資源,讓各縣市透過積極招商強化其財政收入;並規畫完善高速、快速公路網,以縮小城鄉差距。

 
TOP
兩岸新聞
不能燒煤…陸將啟核反應爐供暖?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大陸調整能源結構之際,今年冬季天然氣供應嚴重吃緊,停氣、限氣已從華北地區向南蔓延,衝擊下游產業。部分地方能源主管部門甚至親自北上「爭氣」,此外,還傳出官方計畫啟動核反應爐來供暖。

為減少空氣汙染,大陸北方省市積極推行以液化天然氣取代燒煤,造成天然氣供應不足。為優先給家戶供氣,華北地區十一月下旬陸續限制供氣,汽車供氣站受到排擠,北方省市公共運輸亮起紅燈。

韓國「朝鮮日報」昨報導,大陸官方為減少霧霾而大舉拆除燃煤供暖設施後,在北方地區引發供暖混亂,官方計畫以核反應爐來供暖。

報導稱,不同於目前以電力生產為主要目的的核反應爐,「燕龍(核反應爐名稱)」是只為供暖而建造的首個核反應爐。中核集團透露,該反應爐可為廿萬戶家庭供暖,每年可替代卅二萬噸煤炭,減少三千二百噸煤煙和粉塵的排放。

不過如果想在大陸內陸以核電供暖,難題是說服大陸北方的五億至六億人口認可核反應爐的安全性,其經濟可行性也尚未完全得到驗證。

上海證券報報導,即將進入嚴冬,天然氣用量恐進一步攀升。此前,停氣、限氣只發生在華北地區,但最近已向浙江、江蘇、湖北等地蔓延。尤其十一月下旬以來,江浙兩地接收站很多液化天然氣(LNG)送往北方各省,華東地區LNG也供應吃緊。

報導指出,大陸國產天然氣每日供應量從四千五百萬立方公尺降至三千五百萬立方公尺,巨大缺口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為爭取更多用氣指標,部分地方能源主管官員親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協商。例如,貴州省能源局長張應偉日前拜訪中石油,期望保障天然氣保障供應;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張帆除表支持,也說LNG工廠氣源供應不能「一刀切」。大陸近期除加大天然氣進口量,中俄在北極圈合作開發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工程,日前也正式投產。

 
TOP
南韓總統文在寅今抵陸 破冰之旅、步履維艱
記者許依晨/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起將對中國大陸進行四天國是訪問,外界視為雙方逐步走出「薩德」陰影的破冰之旅。不過,中韓關係改善的方向可能出現變化,南韓媒體昨天報導,中韓對薩德存有異議,因此這趟訪問雙方不會簽署聯合聲明,也不會舉行聯合記者會。

文在寅主政以來極力地修補與中國大陸關係,這是文在寅上台後首次出訪中國大陸,南韓媒體形容他此次訪問,眾多議題壓身,步履維艱。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表示,文在寅就任南韓總統後,南韓政府在薩德問題做出「鄭重表態」,中韓雙方也就階段性處理薩德問題達成共識,「希望這一個問題能夠繼續得到妥善處理」,希望雙方能在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推動中韓關係完全重回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

但朝鮮日報昨卻引述青瓦台消息稱,韓國和中國大陸就薩德問題仍存在異議,因此十四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文在寅舉行峰會後,雙方不簽署聯合聲明,也不會舉行聯合記者會。這將是韓中峰會廿三年來首次不發布聯合聲明。

報導還指出,文在寅此次訪陸,形式上是應習近平邀請而進行的國是訪問,但陸方並沒有給予他應有的禮遇。青瓦台高層人士表示,目前兩國不會對薩德問題等未決事項表明彼此一致的立場,因此決定不發表聯合聲明。與此同時,陸方還拒絕召開聯合記者會,青瓦台方面稱 「會各自發表整理各自立場的媒體通稿」。

據多維新聞報導,由於十二月十三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習近平等領導人可能前往南京,文在寅不會像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二○一三年訪陸時當天就與習近平見面,而文在寅原計畫十五日與大陸總理李克強的會面被延到下午進行,訪問重慶的日程也調整到十六日。文在寅訪問中國大陸沒有原計畫預想的順利,也可能不會取得預定的效果。

根據韓方公布的文在寅訪問行程,十三日抵達北京後,文將與在北京的韓人舉行懇談會,出席中韓經濟界商業圓桌會;十四日上午出席中韓經貿伙伴關係開幕式,下午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十五日赴北京大學演講,十六日轉住重慶。

 
TOP
國際新聞
漏油、車廂轉向架裂痕 日本新幹線首見重大事故
東京記者蔡佩芳/十二日電聯合報

西日本新幹線「希望號」十一日在運轉途中發生車廂轉向架出現裂痕與漏油,日本政府運輸安全委員會將此事列為重大事故,已展開調查。這是新幹線首次被政府認定為重大事故。

十一日下午一時卅三分發車、由日本九州博多前往東京的東海道山陽新幹線希望卅四號在駛入名古屋站時漏油,同時站務人員在車廂轉向架的鋼製骨幹發現裂痕,將馬達運轉傳遞到車輪的零件也出現燒焦般的焦黑現象,緊急停駛。

轉向架是火車最重要的結構之一,直接承載車體重量,並將重量轉移到軌道上,同時引導車輛行駛曲線路段,確保列車能夠依照軌道運行。日本政府高度重視這起意外,運輸安全委員會已將此案列為重大事故,十二日傍晚派出三名事故調查官前往調查。

JR西日本表示,十日進行行駛前檢查時,並沒有發現任何異樣,詳細原因還在調查中,並對乘客造成不便公開道歉。此外,也已針對同期製造的轉向架進行緊急清查,沒有發現異常。

NHK報導指出,該車輛是N七○○系、十六輛編成。該列車駛入第一站小倉車站時,車上站務員已經反映在七號車廂與八號車廂一帶聞到燒焦味。除了車掌展開車內巡邏,車輛駛入岡山站時,維修人員也上車調查,並在十三號車廂與十四號車廂之間查到異常聲響,但由於當時並未出現運轉不順的聲音,因此決定繼續往東京前進。

但當列車行經京都站附近時,車掌也察覺到異臭,車子駛入名古屋站後,站務員立刻進入車底檢查,在十三號車廂發現轉向架裂痕,並出現漏油現象,決定停駛。

新幹線過去曾因為新潟縣中越地震、東日本大地震等原因,先後發生過五起列車脫軌事故,但被政府認定為重大事故,這是第一次。

 
TOP
取代川普 馬克宏當抗暖領頭羊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二日在巴黎主持他發起的世界氣候峰會「一個地球高峰會」,邀來五十多國領袖和政府高官與會,重點是要找出具體辦法,為對抗全球暖化提供資金。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未受邀,馬克宏積極行動,希望成為氣候議題的領袖。

馬克宏是在川普六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發起這場峰會,召開日正是巴黎協定簽署的整整兩年後。峰會反對川普氣候政策的意味濃厚。馬克宏希望擴大綠色投資,以抵消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的負面影響。峰會召開前,馬克宏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CBS)公司專訪,批評川普要為退出巴黎協定的決策負起「歷史責任」。

在峰會召開前夕的十一日,馬克宏宣布,已撥出三千萬歐元(約新台幣十億元)預算,啟動「讓地球再次偉大」計畫,贊助十八名科學家研究氣候變遷,包括十三名美國研究員。計畫名稱顯然在挖苦川普先前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要求美國會刪減聯邦機構的氣候研究預算,衝擊數十億美元經費、數千工作機會。馬克宏這項計畫足以在五年內提供五十名科學家工作機會,其餘受贊助單位或研究者將在往後陸續選出。

碳排放大國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身分與會,美國僅派出美國駐巴黎使館代表與會,不過,美國的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代表陣容龐大,紐約前市長彭博,影星阿諾史瓦辛格、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都出席。

歐美國家已承諾,到二○二○年共將拿出一千億美元投資環保經濟,尤其是要避免開發中國家走上已開發國家汙染環境以發展經濟的老路,但不僅資金沒有到位,開發中國家還批評承諾的資金遠遠不夠。馬克宏希望各國討論出具體金額,特別是要填補美國拒絕出資的空缺。

 
TOP
川普下令NASA重返月球 最終站→火星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一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重返月球設為太空計畫首個目標,並最終前往火星。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在多名前太空人圍繞下,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決定將美國太空計畫目標瞄準月球,人類上次登月距今已四十五年。不過,他對太空總署的正式指示並未設定達成目標時間,也未提出任何讓人類重返月球表面的新計畫。

川普表示,重返月球將是「火星最終任務的基礎」,他說,「將美國太空計畫重新聚焦於派人上太空進行探索和發現,這就是我國再次要做的事。我們敢於夢想。」川普政府一直在尋求為美國太空計畫設定非常清楚的目標,並在今年稍早成立一個由副總統潘斯領導的太空委員會來制定策略。

白宮原本希望「太空發射系統」提前進行測試。這項系統是前總統歐巴馬太空政策的重點,目標是送太空人上火星,川普政府希望先用這套系統讓太空人登陸月球,作為展示與測試。不過,太空總署斷定無法達到川普政府設定的目標,在短期內就以這套系統進行載人測試。這套系統目前預定在二○二三年進行首次載人測試。

今年,將目標重新聚焦於月球的想法在美國持續獲得支持,並可能為美國私人太空產業開啟新的商機。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積極向白宮推銷,打算建造能將設備帶到月球表面的登陸器。他今年稍早曾說:「永久定居月球是項艱難和有價值的目標,我覺得很多人都會對此感到興奮。」

美國計畫在繞月軌道上建設供太空人停留的太空站,作為探測月球表面和前往火星的中轉站。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